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范文网www.01hn.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参考选择。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1)
一、填空题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的。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实际体温是36.4℃),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实际体温是37℃),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_。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发现象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_______。
4.“神舟十号”的返回舱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返回舱,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它的表面,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返回舱不会损坏。
5.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这和夏天看见冰棒周围“冒白气”的原理 。
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 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
9.天然气运输罐里的液态天然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态天然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罐里的。
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
11.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38℃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
12.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2)
四、创新应用
24.“神舟”系列飞船往返于地球与太空。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____(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______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部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后______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太空中航天员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___________。
⑷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5.小麦丰收了,有的农民将小麦放在有车辆行驶的柏油马路上晾晒。请你说出这种做法的利和弊。
⑴利: 。
⑵弊: 。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3)
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了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上面冒出“白烟”,当把它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的外壁出“汗”,这些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ezw/24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