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真没想到作文》
真没想到
“耶!真是太棒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我高兴地大声拍手叫好。因为我今天遇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三连喜。
今天上午,我做完了老妈布置的定量作业后,觉得很无聊,突然想到可以玩会儿电脑。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冲到电脑前,一招“猴子捞月”,便把电脑打开了,开始了我的“黄金欢乐时光。”
我双击打开了网络连接,照常进入“创网”遛遛(读者:等等,先解释一下“创网”是什么),什么什么,我没听错吧?竟然有人不知道“创网”的鼎鼎大名(太喜欢“创网”了,所以这么说)。“创网”就是杂志《创新作文》的官方网站呀!我熟练地输入帐号和密码,登录后无意间瞟了一眼“创网”个人档案,突然发现我的等级从“白丁”升级到“见习作者”,激动地手舞足蹈起来;忽然,有一股奇怪的力量吸引我点开“我的作文本”,呀!又一个惊喜映入我的眼帘,我的作文――《寒假四味曲》被周.Com评为“精华文章”了;我忍住惊喜的心情,照例去文学社看看有什么新消息,看到一条消息上写着“恭喜潇潇小子……”,我怀着好奇点开看,上面的消息令我大吃一惊,我竟然被选为文学社副社长了!为了证实这条消息的可靠性,我返回文学社大厅,看见副社长的位置上赫然写着我的“创网”名――“潇潇小子”,是不是在做梦?是不是眼花了?我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用力掐了掐大腿,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再瞪大眼睛瞧瞧,没错!我被选为文学社副社长了!这既不是在做梦也不是眼花,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惊喜、兴奋、激动……,该向谁报告这些意外的惊喜呢?对了,告诉妈妈。我立刻拿起电话向妈妈发出捷报:“妈,我“创网”里的等级已经升为„见习作者‟,作文被老周评为„精华文章‟了,还当上了文学社的副社长呢……”。我的话还没说完,电话又飞出了个没想到……
“谁让你玩电脑了?不是告诉你了,玩电脑必须打电话经我同意才行吗?”我晕…… 真没想到……
自从搬了家,我的心情就特别愉快。房子在三楼,三室一厅,而且楼道一楼拐角处有一个空档,正好放我的自行车,不大不小,只够放一辆,这个“宝地”是我发现的,所以“所有权”也就归我了。当然,有时我回家迟了,“宝地”也就被别人的自行车给“占领”了,我自有我的办法——总是把“侵占者”的车气给放掉。几次下来,没车子敢放这儿了,于是我的自行车就可以安安稳稳地放这儿了。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看见一辆破旧的红色自行车“占领”了我的地盘,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它他的车气给放了。可晚上回来,发现那辆车子还在那儿,而且气也打足了。后来,我才知道,这车是二楼一个女孩子的,而且她爸爸还会修车。我气急了,仍旧采取“放气”政策,可车子的主人似乎不气也不恼,车子仍旧放在那儿。一次我干脆把车子拖出来,扔在大楼外,可那小女孩还真跟我对上了,又把车子放回了原处。又是一次中午放学,我看见那儿放了一辆崭新崭新的变速车,我估计是那小女孩重新换了一辆车。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心想:你真行,看我今天不把你崭新的刹车线剪断才怪呢。走进家门,发现姑姑在我家,我也没心思跟姑姑“侃”了,一直在想怎么“修理”那辆车,下午上学时,我把老虎钳装进了书包,走到一楼,私下里看看没人,便用最快的速度剪断了那辆车的刹车线。晚上回来果真没看见它了。嘿,八成是拿出去修了吧。一进家门,就看见姑姑在哭,我连忙去问怎么回事。姑姑说“你妈妈留我在你家吃晚饭,她要去买菜,我便把我的自行车给她骑,可不晓得哪个缺德鬼把我自行车的刹车线给剪了,害得你妈骑到半路,车子刹不下来,出事了……我整个人都傻了,害怕的问“您车子放哪的?”“就放在一楼空档里的,还好你妈只是跌到腿,要真出了什么事,我跟那缺德鬼没完!”真没想到,我破坏的竟是姑姑的车子,害我妈妈受了伤,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呀,我整个人倒在床上,书包里滑出那把老虎钳……真没想到,唉……'
真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的一个小镇(宝轮镇)上,那里有一条清清的河叫清水河。
今天,我和姥姥吃过饭去那里散步,当我走到清水河河岸时,见到的是如公园一般迷人的景象。小草在花坛里井井有序的生长着,两边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花坛中五颜六色,百花齐放,远远望去,有如一张张彩色的地毯,色彩斑斓,美丽无比。每走一段路,就有一座座精致的小亭子,亭子是用木头搭的,坐在里面十分舒心。
看到这一切不禁让我想起以前这里坎坷不平的石土路,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从前,清水河河岸只有一堆堆无规则的乱石和一些与垃圾混杂在一起的沙子,一抬头,视线却被眼前的挖沙机挡住,听见的是“轰隆隆”机器发动的声音。
如今,走在河边,听见的是鸟儿在枝头欢唱的歌声,抬头望去,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闻见的是百花芬芳的清香。傍晚,人们三五成群的来这里唱歌、跳舞,欢声笑语弥漫了整个天地,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无比的快乐、幸福。
此时,我的家乡像一幅幽雅的画卷,她是那些建设者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所绘画的,我们要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让我的家乡永远美丽和谐。
篇二:《2016年高考作文之引经据典》
高分作文素材之引经据典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文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文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文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文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文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文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
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文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文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文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文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文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文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文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文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文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文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文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文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文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文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文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文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文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高考语文这几种题型值得关注
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近阶段的语文阅读的复习要关注什么,本文从阅读能力分类的角度,结合“一模”和“学测”“春招”阅卷情况,谈一些阅读部分的复习备考建议。 语文阅读能力分为”识记和理解”“分析和综合”“鉴赏和评价”三类。本文主要讨论针对后两类新增考点出现的一些新题型。
“分析与综合”中的推测、探究试题
一、推测题
【例1】④一棵树只长它的遗传密码注定了的那种叶子,一个诗人也是这样。风,雨,虫灾,干旱,斧斫痕,工业废气……可以使某一季的叶子肥硕或者枯瘦,使某些叶子残缺,畸形,从而被认为具有病态美,但其本质的构成是不变的。无论如何,松针不可能像垂柳那样倒挂下来,使悬岩上的风看起来柔软。
结合文意,下列基于第④段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应当按照自己心灵的本质进行写作。
B.诗人在恶劣环境下写出的作品具有病态美。
C.诗人不要惧怕外在力量对其写作的伤害。
D.诗人不可能用迎合世俗的方法来改变世俗。(2015年上海市“春招卷”)
【分析】完成这类试题,不能简单地从原文找信息,而应该先找到相关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推断。如本题中的A项“诗人应当按照自己心灵的本质进行写作”可从第一句话“一棵树只长它的遗传密码注定了的那种叶子,一个诗人也是这样”推断出来;C项“诗人不要惧怕外在力量对其写作的伤害”可从第二句“……但其本质的构成是不变的”推断出来;D项“诗人不可能用迎合世俗的方法来改变世俗”可从第三句“无论如何,松针不可能像垂柳那样倒挂下来,使悬岩上的风看起来柔软”推断出来。再看B项“诗人在恶劣环境下写出的作品具有病态美”,这看似是与第二句相关,但第二句的意思是说某些树叶因为环境污染长成畸形,暗喻诗人在恶劣环境下写出的某些作品具有病态美(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巴黎的忧郁》,具有病态美不一定是不好的作品),这是说某些诗人可能出现的创作情形,并非说“诗人在恶劣环境下写出的作品”就“具有病态美”。所以B项的推断是错误的。
以上只是推测的命题形式的一种,试题还可能要求考生推测某种事件发生的原因,推测可能产生的某种现象。命题方式很多,现代文和文言文中都会涉及,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也曾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推测的内容不是原文直接呈现的信息,而是我们在理解和分析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原文信息做出的合理推演和判断。
二、探究题
命制探究试题,是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呼应。探究一词的词典解释是“探索研究”,可能是对原文事件原因的分析和挖掘,可能是对原文主旨的批判与质疑,也可能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生发和补充。为了便于复习演练,我们暂且将探究题分为“例证”“补充”和“质疑”几类。
所谓例证,就是为原来文本的观点、主旨、情感提供鲜活的例证,证实自己对原文本的观点、主旨、情感有深切的理解和精当的分析;所谓补充,是指对原文的观点、主旨、情感未尽完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注意,这个看法是基于原文的观点、主旨、情感,即首先认可原文的观点、主旨、情感,但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和丰富原文观点、主旨、情感的看法,而不是另起炉灶;所谓质疑,是对原文的观点、主旨、情感持怀疑态度,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原文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别具一格的看法。
【例2】都德的《繁星》写于140多年前,文中的感情在今天还能打动人心吗?请对此加以探究。(静安区2015届高三“一模卷”)
【分析】先概述原文的情感;再对此做出合理的探究。下面举例说明答案类型。 回答探究题的第一步是概述。
[概述] 牧童偶然与心爱的姑娘相遇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当姑娘依偎在小牧童肩膀上睡去的时候,牧童内心悸动,感到温柔甜蜜,但绝不逾矩,原文歌颂了迷人而高贵的初恋情感。 然后再进行探究。下面三个答案从不同角度拟定,仅供参考。
[例证]可以用《保尔与维吉妮》([法]贝尔纳丹•圣皮埃尔)等名著相关情节来印证这种纯洁美好的情感。一方面可以检测考生的阅读视野,一方面也可检测考生的心灵深度。
[补充]原文以繁星满天的纯美意境,烘托纯净的情感,考生可用诸如《月色》([法]莫泊桑)等作品描写的情感对本文进行补充:纯净的情感表现形式不一,唤起的内心美好感受是一致的。这种情感的力量会使人更加热爱青春、热爱生命。
[质疑]田园牧歌般的古典情味和悠远诗意是美好的,牧童内敛,姑娘天真,这是传统的经典情感;现代人阅读这种经典,可以感受其美好,但由于现代人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情感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心产生波澜的原因也更加多变,这种纯净简朴的情感在打动心灵方面未必有多大震撼力了。
“评价和鉴赏”中的新题型
一、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的评价
常规的鉴赏评价题太多要求考生品评文章词语、句子的精妙,对文本塑造的形象以及文本的主旨进行评价,而较少出现对文章行文脉络的评价,如评价文章运用材料表现主旨时是否恰切,材料是否真实、是否具有典型性,行文思路是否有不清晰的地方,有些段落能否调换位置甚至删去,等等,这些试题更能检测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过去的教学和命题实践中也曾出现过,值得关注。这类试题属于最高能力层级“评价文章内容和语言形式”这一能力点中的“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能力要求。
【例3】请写出能证明“柔可以克刚”这一观点的两个论据。(2014年上海市“春招卷”)
篇三:《以度为话题作文样卷及优秀作文九篇》
周测作文样卷及优秀作文九篇
作文题目:请以“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60分) 作文
(一)“度”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1)dù
①计量长短:度量衡。
②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热度、浓度、硬度。 ③计量单位名称。弧或角、经度或纬度、电量、眼镜焦度的单位。 ④程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心。 ⑤限度:劳累过度。
⑥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
⑦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加不改变事物的质,越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
⑧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量。 ⑨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 ⑩一定范围内的时间或空间:年度,国度。 (11)所打算或计较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12)次:再次声明,一年一度。
(13)过(指时间):欢度春节,光阴没有虚度。 (14)僧尼道士劝人出家。 (15)姓 (2)duó
(16)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二)关于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1.切合题意。
把“度”作为一种独立存在
(1)度,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准则(尺子);凡事有“度”;做事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2)度,是一种气质、姿态、品质。做人要容忍、大度、不卑不亢;处事不急不躁,不偏
不倚;
2.符合题意。
给“度”以修饰限定,缩小了“度”的内涵与外延。如“热度、硬度、温度、限度、角度”等。其中写得好的,理解深刻的,也可进入“切合题意”。
3.基本符合题意。
(1)选取“度”的一般意义,如“度过”、“推测”等。 (2)把“度”引申为“约束”、“限制”、“原则”等。 4.偏离题意。
完全背离了“度”的内涵。与“度”的义项无任何关联,如“细节”“超越”“自信”等。
(三)考生作文情况
1.主要优点:
(1)多数考生能准确地从一个或几个角度理解“度”的含义,从而确立符合题意的观点,偏离题意的很少。
(2)作文中运用的材料较丰富、恰当。如:韩信、杨修、苏武、项羽、文天祥、陶渊明、李白、苏轼、华盛顿、比尔盖茨、感动中国人物等。
(3)文体意识增强,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基本形成。 2.主要问题:
(1)部分考生对“度”的含义理解有偏颇,加以修饰限定,缩小了其内涵和外延,因而作文不切合题意。如写“态度、热度、角度”“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等。有的考生对“度”的理解不透彻,文章阐述得含糊。少数考生仍偏离了题意,如写“自信、超越、约束、爱”等话题。
(2)对事例的思辩性分析不足,只知罗列材料,不能通过分析将论据与观点有机融合。 (3)中心不明确,不集中。一篇文章写态度,又写适度,还写温度,分析不出三者的内在关系;有的文章中途转移话题。
(4)有些文章思路不清晰,结构混乱。
(5)书写潦草、卷面模糊、错别字多的现象较普遍。
三、样卷及分析
Ⅰ 58分卷
处处有度
酒香太醇,梅香过淡,只有桂香馨香适中。在无数文人的诗中,墨客的文章中尽显风流。 蜜味太甘,水味过清,只有清茶之味让世代人品不尽,尝不穷,喝不厌。
所以,为物要择之有度。汪国真曾说:“只是相思情太浓,仅用相识意太淡,友情是相识,味甘境又远。”在他看来,交友要处之有度,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友谊的发展。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处之有度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辛弃疾面对世态炎凉,并未逐流扬波,也未消极堕落,而是和平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
。司马迁面对宫刑的残酷折磨,并未奋起反抗,也未郁郁自终,而是以平民之身,思百家之责,用《史记》见证他已不再是匍匐于殿下的人臣,而是畅游于华夏的史官。李清照在亡夫破国之后,并未沉溺于明日黄花,也未失掉前宋遗民的原则,而是在秋雨梧桐之夜力撰《漱玉词》,在雁字回时勤修《金石录》。
是呵,处之有度,使他们面对挫折时既不高亢,也不低落,而是把心思埋于事业,为国为民尽献一份力量。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左迁被贬之时并未忘己之责,未置国忧民难于度外。所以,处之有度的原则使他既能和平面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儿女情长,又能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处之有度,让我们明白如何面对自己和他人。面对贪婪阴险的秦王,蔺相如强争力谏,渑池会上,为赵国护尊维言;完璧归赵,尽显英雄本色。而面对同朝之相,他明白“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所以弃个人之私,谋国家之利,而没有以廉颇之道还治廉颇之身。处之有度,最终使赵国战胜于朝廷,也使“廉蔺之交”成为千古美谈。
越是巍峨挺拔的山峰,越有身崩离析的危险;越是屈身于温室这安乐环境的盆景,越有被寒风摧折的可能。只有处之有度,才让丹桂飘馨,香气适中,才让茗茶味清淡适中,回味无穷。
罄南山之竹,书“处事有度”之利无穷;决东海之波,流“处事有度”之益难尽。
【评析】
文章紧扣话题,确立了“处事、遇事”有度的主题。
结构转合自然,舒张有度。主体主要从三个层面写:一是交友适度,二是面对挫折,有度方不失做人准则,三是遇事有度方保全国家。其间引述苏轼、司马迁、李清照、范仲淹、蔺相如等典型材料,论据丰富,论证有力。{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作文}.
简练的语言、亮丽的开头、点睛式的结尾,文章因之增色。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轼《定风波》中的句子,考生误认为是辛弃疾。
Ⅱ 46分卷
事事皆有度
人类在这个神秘而又变幻无测的自然中繁衍生息,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当历史如同淙淙的小蹊在我面前缓缓流过,我看见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字迹:事事皆有度。
因为有度,看花才能灿烂地盛开;因为有度,大地才能如此春去秋来繁衍了万物;因为有度,人类的理性才能在其中放出光芒。
爱因为有度才能有结果,父亲爱孩子本是天经地义,但若掌握不了一个“度”字,恐怕“爱”去带来无限的内疚。有则寓言故事,一个小孩子从小偷东西,而母亲去宠爱孩子,从不批评他,等小孩子长大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当他被警察带走之前,他请求和母亲说一句话,母亲含泪走到儿子身边,儿子却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可见,儿子的恨有多深。但同样为人父母,有些家长却给予孩子有度的爱,以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同样是爱的给予,有些人能得到最初期望的结果,有人却遗憾终生。究其原因,只因一个“度”字。
大自然有其特有的“度”,人类的开发若超过了这个“度”,同样会被大自然惩罚。在中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曾有一座城市叫楼兰,它曾经一度繁荣,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但正是伴随着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强了,他们将大树砍倒。后来,楼兰却被黄沙掩埋,人们不得不搬迁到其他地区。同样,因为楼兰人没有掌握大自然的“度”,将自己曾经美丽的城市送上了灭亡之路。在人们知识不断增长的今日,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将采育结合,划区轮牧的措施实施,才换来今日日益改善的环境,因为有度,大地将重新绿起来,将重新充满活力。
古人曾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外国小说中有汤姆叔叔待客喝鱼汤时,由于太过热情,将客人的碗内盛满一碗碗鱼汤,从此无人再去汤姆家喝鱼汤的可笑故事。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历史再次向世人说明:事事皆有度。在今日中国建设之路上,人们更应掌握“度”,有度的发展,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使我们得到应有的结局。
【评析】
主要优点:(1)本文审题立意准确。紧扣话题为文,且突出“限度”这一中心,扣题恰当,中心明确。(2)层次清晰。开头以抒情笔调巧妙点题,下文从“爱因为有度才能有结果”、“大自然有其特有的度”、“多行不义必自毙”几个层次论述,结尾再次点题,条理清晰。(3)选材上前两例“孩子成长”与“楼兰人”举例较为恰当,较好地论证了分论点。
不足之处:(1)例证仍不够充分。前两例论述有显拖沓,“汤姆待客”一例与本段分论点不相符。(2)结尾不巧。结尾总结不能概括前两个分论点。(3)语言平谈。
总之,本文既有优点,又有不足。所以在讨论标准时确定为46分。
Ⅲ 42分卷
人生终需度
人生终需度。因为有度才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洒脱;因为有度才会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与静谧;因为有度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与壮志。我们的人生不能没有度。
学习要有度。学习是学生的职责,面对知识的海洋我们畅游其中,汲取知识的精华。但如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过目不忘的效果呢?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行事,我们要注重思考,没有思考便不会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要有度,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你不会永远地处于精神旺盛的状态,每个人都有此起彼伏,当你疲惫的时候,应当停下来去做一些放松的事情,让自己大脑充氧,不要在意时间的流逝,其实这是为你学习补充充足的动力。有些人整天趴在桌子上学习,仿佛看起来在学习很用功,但孰不知他们的学习效率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说在学习上我们要讲求一个“度”字,唯有度才能使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做人要有度。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心灵在受到冲击,我们的人生在受到考验,怎样做人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做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身边的人,对得起祖国,如果一个人连这种想法这种做法都没有的人,那么他就不配做人,不配做一个有意义的人。雷锋他选择了“钉子”,选择了为人民服务;鲁迅选择了孺子牛,选择了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孔繁森选择了清贫,选择了百姓大众。他们把握好了做人的度,他们没有被蛀虫所侵蚀,他们所做的人都是高尚与伟大的。但如果把握不好做人的度,我们的人性之光将会被灯红酒绿所吞噬。做人需要度,唯有度我们人生方能灿烂。
生活需要度。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地球的大家庭中,我们每天都在得到地球的恩惠,我们的吃穿住行都来自大自然,大自然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然而我们回报给大自然的却是水资源污染,耕地大量开垦,砍伐树林„„我们生活着,大自然却在哭泣着,他伤心了便有了沙尘暴,便有了冰盖融化。我们的生活应该有度,唯有度我们才能持续发展,唯有度我们才能生存。
人生终需度,没有度便没有了一切。学习的度,做人的度,生活的度仅仅是人生的一小部分,如何用这一小部分感化整个人生是我们永恒的话题,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的人生,请把握好度。
【评析】
全文以“度”为话题层层拓展,结构均衡,观点鲜明。虽然中心是“人生终需度”,但是行
文中“度”的内涵不一致,又缺乏适应的点拨与辨析。开头“度”意为“风度”、“态度”;第二节的“度”意为“限度”“适度”;第三节的“度”意为“行为准则”;第四节的“度”表意不明。问考生“度”为何物?直教阅卷者昏昏然。讨论标准时确定为42分。
Ⅳ 36分卷
不多,不少——适度才是最好
在这缤纷多彩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要接受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每天要处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物。可能在此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可能对这方面研究的太少,可能由于娱乐而忘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就要讲一个“度”,不要多,也不要少,适度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们经常说“适可而止”,当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一定要有所分寸。
我记得在我上初中时,我表哥就已经在一家公司工作做的是程序员,我记得小时他经常带我到一些电脑房里玩,我由于当时很小,不懂什么电脑游戏,只是在一旁看他玩,后来我表哥由于在方面非常感兴趣,所以在以后他便在这方面发展。
有一天由于假日,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玩电脑游戏,正玩到劲头上,这时我听到家里的门铃响了,我便想这会是谁呢?我开门一看,我表哥竟然来了,本来以前有空的时候我便打电话让他来玩,他总是由于工作忙而没有时间,而现在却“不请自来”,我想他肯定有什么事。
我马上迎他到客厅坐下,然后笑嘻嘻的对他说:“今天怎么有空来玩?”他一脸茫然的说:“现在没事干了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ezw/24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