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化的思考与非程式化的我们
当人工智能在影视作品中变得日渐多愁善感、寻找爱情的时候,却有少数人敏锐地注意到非程式化的我们也正悄然改变。一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论及的,担心今日的我们逐渐丧失价值观和同情心,也就是陷入程式化的思考。
我并不想在这里谈论生活的碎片化和琐碎化,但应当承认,人类的思维品质和感情深度,必然与他们过去所经历的生活有关,而当我们提到人类的时候,意味着我们谈论的对象该是多数人。固然少数人的智慧是推动发展进程的主要动力,然而多数人的思考方式却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走向。
想到今年来飞速崛起的“今日头条”,从当年不起眼的小公司走向与各巨头叫板的信息源,而其赢利与发展的主要方式就是交割大多数人的思考与时间。“今日头条”锁定每一个普通用户的爱好和兴趣点,推送对应的内容。这些关乎兴趣的内容有多少营养我不敢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确引导了受众的思维方式形成。这样近乎不加过滤而程式化的思考,使大多数人失去的是自身的价值观判断和原本充沛的感情,或者说,这根本就是种瘾,与大麻、香烟、咖啡、一切爱不释手不可自拔的喜爱都一样,我对此的概括只有四个字,娱乐至死。正是因为不需要加以价值观判断和感情深度的思考,使大多数人深陷其中,甚至对后果无所顾忌,所谓“娱乐至死”。剩下的古斯塔夫早已在《乌合之众》中做出了评价,人的惰性、不愿出头,于是回到舒适的领域,趋势得以造就程式化的思考。
但不要忘记,我们是非程式化的,我们有各自的价值观,各自的感情。在我们未成为少数人或多数人的时候,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就提醒我们学习、思考、生活浓缩成为程式之后我们人类将走向何方。思想浪潮兴起时,从《我们》到《1984》,从《1984》到《美丽新世界》,《1984》未曾实现,而《美丽新世界》却真正代表了潜在的危险。今日我们用两个小时坐下思索关乎人类发展的一切,关乎智慧,也关乎感情,此后我们用非程式化的本真迎接日渐泛滥的浪潮。
今日的一切,孔孟、老庄、韩非荀卿几位老人家都不会料到,今后的一切,库克等人也未必能料到。依然,也是一直非程式化的我们,将用生活的热情越过程式化的思考,延续我们未曾丧失的智慧和感情。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chuzhong/cezw/25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