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向认为,两三千年前的古人,离我们并不远,正如我今年清明时去的山西介休绵山,让我从清明节寒食文化中不仅领略到介子推淡泊名利,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还懂得了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就是为了感激介子推对自己的帮助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代的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十九年,介子推护驾跟随,割股充饥,立下大功,重耳返国继位,即晋文公,唯忘介子推,想请介子推上朝领赏,介子推辞官不言禄,晋文公便亲自去请。介子推就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感恩之意。
介子推的人格力量是伟大的,这首先表现在他对自己追求的复国事业的忠贞不二,正是这种执着和忠贞,才使子推在十九年流亡生涯里,伴重耳苦熬岁月割股肉在所不惜;其次这种伟大的人格还表现在受到极不公正待遇之后的隐忍、平静与从容,从容之后的宽容与隐居的选择。没有怒不可遏的言词,没有伤痛的眼泪,没有一丝的后悔,介子推平静得让人心痛让人惊愕。在使命完成之后的激流勇退,对人世富贵荣华的淡泊心态,这是介子推的高洁与伟大;第三,介子推的人格力量还表现在他对自己选定的人生道路的坚定不移视死如归,表现出一种士人的独立人格。介子推既已选定了隐居的生活,就永远地抛弃了功名利禄,即使在烈火焚烧面前也毫不动摇,从容地面对了死亡。
我至今在想,一个死去两千几百年的人,至今被人怀念,其实是有着很多令人启示的意义。从中国古代开始,就有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说法。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父母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历尽千辛万苦,应该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将来,呕心沥血,精批细改;更有我们的国家新一代领导人,为我们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使我们减轻了负担,这一切我们都应该感恩,感恩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正是介子推向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含义,我也明白了古人和近代人是一个大家庭,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其实,古人不远,精神今犹存。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ezw/28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