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三作文

人之初教学设计

admin 初三作文 2020-04-23 01:48:18 生字课文

【篇一】人之初教学设计

善良

王蒙

一、 教学目标:

1、 研读文句,理解作者深刻,独到的见解。

2、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道德观。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① 研读文句,领会作者观点。

② 学习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并要求他们联系实际理解作者的观点。

四、 过程:

1、 导入:课前播放《好人一生平安》。由歌名引入王蒙的《善良》。

2、 背景简介: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在过分强调斗争的时代,友好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当时王蒙也因为他的短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什么观点?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

明确:我们应该保持善良这种高尚的品德;用了对比论证。

善良(的人) 凶恶(的人)

稚弱 强大

有所不为 无所不为

“战败” “战胜”

弘扬光明 宣告丑恶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微笑面对现实,不丧失信心 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新惶惶

5、作者在文中说了很多对善于恶的理解的话,你最认同的是那一句(或一段)?并想一想现实中有没有例子可以说明作者的观点。

由学生自己讲述,然后教师做小结并举例。

6、总结:

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为之。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本性善良的我们,在生活过程中肯定会受到各种不良事物的影响,让我们变得复杂,变得有点“邪恶”起来,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善良的思想来纠正我们的行为,改掉我们的不足,让我们变成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爱心、能关心他人的人。让我们借用《爱的奉献》中的一句歌词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7、作业:

介绍一个关于善与恶的故事,并就故事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篇二】人之初教学设计

《为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熟读课文,流畅的背诵全文 ,能够准确的默写课文第一自然段。

2. 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 的意思和基本用法。

3. 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并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4. 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树立远大志向并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能够根据文下注释和参考资料,准确,流畅的翻译 全文。

教学难点:

把握二僧故事的 内涵;体会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相关导入:

同学们,有一句俗语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是的,这句话是说,只要肯努力,肯奋斗,不管什么事都会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彭端淑是如何向我们讲解这个道理的。

二,口述本节课目标:

1. 掌握作家作品。

2. 了解课文大意,熟读背诵全文。

三,介绍作家作品:

彭端淑(1699—1779),字仪一,四川人,清代中叶文学家。知识广博,工诗能文。著有《白鹤堂文集》。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文集》。首尾两段用 精心提炼的句子表达作者的主张;中间用对比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富二僧的故事,来证明作者的主张。

本逮 dai (四声) 怠dai (四声 ) 卒 zu ( 二声) 蜀 shu (三声) 钵 bo (一声) 语 yu (四声) 恃shi(四声)迄 qi (四声) 屏bing(三声)

需注意的句子的停顿:

1.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 之用,岂有/常哉?

3. 子/何恃/而往?吾│一瓶一钵│足矣 .

4.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 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5.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六,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世上的事,难说有难易之分,只要你去做了,难的也变容易 了,不去做,容易的也会变难,学习也是这样。

从前在四川边境有贫富两个和尚。。。。。。

单有聪明,而不努力,这是自己毁了自己;不够聪明,但能勤奋努力,定能学有所成。

七,阅读背诵:

多种形式,充分阅读。齐读;点名读;分组读;自由背诵。

八、作业

抄写课文并翻译

背诵第一 二段

第二课时

课题: (第二课时)

备课日期: _ 2014 年11月28星期五 授课时间:第 _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流畅的背诵全文,能够准确的默写课文第一自然段。

2. 掌握重点实词和 虚词的意 思和基本用法。


3. 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并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4. 理解“人之为学”关 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树立远大志向并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能够根据文下注释和参考资料,准确,流畅的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把握二僧故事的内涵;体会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上节课背诵情况,导入新课。

二,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1, 能够翻译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 学生自主 翻译全文

1.学生对照课后注释翻译文章,以段为单位, 每个学生讲一段,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板书重点词句及难句对学生再次进行训练。

实词: 为——做、求, 语——对……说, 钵— — 和尚用的碗, 恃 —— 凭借, 鄙——边境,虚词:

亦——也 , 之——到……去 , 犹——还

重点句子:

(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易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易矣。

(2)子何恃而往?

(3)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3.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相互交流自主翻译。

4.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由学生来概述段意

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即“学则易,不学则难。”

用蜀鄙二僧的故事做论据说明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有志者事竟成。

以立志为学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论点。

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完成翻译、字词解释

完成点击练习

第三课时

课题: (第三课时)

备课日期: _ 2014 年11月29星期六 授课时间:第 _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流畅的背诵全文,能够准确的默写课文第一自然段。

2. 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基本用法。

3. 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并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4. 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树立远大志向并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能够根据文下注释和参考资料,准确,流畅的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把握二僧故事的内涵;体会理解以 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点名提问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导入新课。

二,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1. 分析课文,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明确本 文主旨。

2. 学习本文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三, 分析文章:

1, 细解第一自然段

学生默写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 运用什么修辞提出论点的?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在文章的开头,用设问的方式提出论点。

开头先写“天下事”,因为“人之为学”是“天下事”的一种,这样就由泛论 天下事过渡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用两 个设问,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更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从正反两方面作答,对比鲜明,揭示了“易 ”“难”相互转化的 辨证关系,使道理阐发的更为深刻。

2, 点名复述蜀鄙二僧的故事,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故事的含义和作用?

明确:二僧居蜀边境,交通闭塞,路途遥远,到南海,有很大困难,贫富二僧面对同样的难题,所恃态度、方法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贫僧告诉富僧想去南海,富者表现出极大的怀疑,贫和尚却说“吾一瓶一钵足矣”,“足”字表现出贫和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敢于实践的精神。富和尚却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条件,没有坚定的志向,更没有大胆实践的勇气。

贫僧仅一瓶一钵就实现了去南海的愿望。从对比中我 们悟出:有条件的反为条件误,而没有条件的,靠恒心 、毅力最终 也能获得成功,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3, 背诵第三段,把握主旨。从最后的反问和小结 中你获得了什么感受?

明确:反问句点明了故事的内涵——人贵在立志。“是故”以下的小结激励我们“立志去为”,面对困难要知难而进、勇于实践。

4, 课文分析完了,下面同学们来思考一下,天下事有没有难易之分?学了这天下事当然有难易之分,作者所说的没有难易,是从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说论证的,意在鼓励人们立志求学,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坚持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学生感受,不必统一要求,只要跟课文有联系,言之成理即可。

四,布置作业。

背 诵课文和译文

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字词解释

【篇三】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之初,教案

《人之初》

一、单元主题:识字单元

二、课题:8、人之初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一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二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学习生字,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近、习、远、玉、义‛等7个字,重点指导写好‚之、义‛。

2、能力目标: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七、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八、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九、教法:谈话法、发现法

十、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十一、课前准备:PPT、三字经儿歌、生字卡

十二、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一)、谈话激趣 :

1.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

2.老师收集了一首三字经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听音乐)

3.听了这个儿歌,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出自《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看图片当中的字,你们认识这个是什么字吗?图中‚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边象征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棍棒),左下是一个‚子‛字,左上两个又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变形而已,演变至楷体,字形变化较大。宋朝朱熹依据‚教‛的楷体字形训诂字义:‚‘文’‘孝’谓之‘教’。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小组四人每人一个字讲给其他三个人,从生字的拼音、音序、部首、共几画、笔画顺序、组词、造句、容易写错的笔画入手)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

3、小组上台展示:

分别请小组上台展示以提问的方式讲解生字‚初、善、幼、之、义‛等重点字加深记忆。

4、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5、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6、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7、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8、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9、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10、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范读。)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生字,读准字音。

二、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三、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子不学。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小结,可见读书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啊!

四、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都喜欢读什么书?能给大家讲讲吗?

相信多读书,读好书,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长大以后都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篇四】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下语文《人之初》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一下语文《人之初》教学设计与

反思

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

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

一只犬四张口。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

【篇五】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

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杨)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

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自羲农

2015年3月16日

一、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段三字经

2、知道中国的古代史,了解中国历经的几十个朝代 3能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背诵.

4知道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5通过搜集资料、诵读和说故事比赛,积累相关历史掌故,提高学习兴趣。

6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修身、立德、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7帮助学生辩证看待《三字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学文晓理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下中国从古至今的朝代,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我们中国一共经历了多少朝代?

(二)学文晓理:我们中国历史上哪朝接哪代,每一朝代有几个皇帝、多少年的历史,哪位同学能一下子数出来?

1、请学生自读本段三字经

2、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3、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人之初教学设计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扩展活动:

1让学生按照三字经的内容做卡片,利用这些卡片来加强学生

【篇六】人之初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识字8人之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

2、会写“相、近”等7个字。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中国古代有一本蒙学读物《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千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人之初》就是《三字经》里的一部分。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1、老师板书课题《人之初》看图,我们读一读课文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人之初教学设计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hī chū xìnɡ shàn xí jiào qiān ɡuìzhuān yîu yù qì yì xiānɡ jìn yuǎn 之 初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 相 近 远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教:音节:三拼音节,偏旁:反文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反义词

善——恶 远——近 幼——老 是——非

近义词

幼——小

多音字

多音字

jiāo

教书

jiào教师

wéi 以为

Wèi因为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

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开火车读。

五、我会读(课后朗读)

1、学生一起朗读。

2、开会车朗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王——( 玉)

写偏旁

初——( ) 教——( )

迁——( ) 贵——( )

加偏旁

目——( ) 斤——( )

元——( )

反义词

恶——( ) 远——( )

幼——( ) 是——( )

七、升华学习

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2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2个段落结尾空一行处)人之初教学设计

3、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1)第一小节有几句话?(2句话)

(2)人之初,性本善

初:出生,性:本性 ,本:本来,善:善良

译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

(3)性相近,习相远。

相近:差不多,习:学习,相远:差别大

译文: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本性也就有很大差别。

(4)苟不教,性乃迁。

苟:如果,教:教育,乃:就,迁:变坏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5)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之:的,道:方法,贵:珍贵,以:是。专:专心一致

译文:为了使人不变坏,最珍贵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4、同学们齐读第二小节

(1)第二小节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有1个问号,1个句号)

(3)子不学,非所宜。

子:小孩子,学:学习,非:不是,宜:应该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4)幼不学,老何为。

幼:小时候,老:老了,何:什么,为:作为

译文;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5)玉不琢,不成器。

琢:打磨雕刻,成:成为,器:精美的玉器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6)人不学,不知义。人之初教学设计

学:学习 知:懂得,义:礼仪

译文: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5、老师总结。

《三字经》有教育意义的还有很多,这些只是一点点。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灵活朗读

四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诵。

六、考一考你

根据意思写句子

1、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

2、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

【篇七】人之初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

8《人之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之、相、近、习、远、玉、义”7个汉字。

3、大致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致了解选编文本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三字经》书本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本书:古时候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每句话都是三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

2、师激趣:古时候儿童学习的课本,今天我们学起来也会十分有趣。《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

3、师板书课题,指导生字“之”的写法:“之”有三笔,第一笔点画居中,第二笔横撇略扁,最后一笔平捺,注意运笔的变化。

4、指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左右结构,衣字旁加个“刀”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好听等)。

2、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学习第一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一句,出示字词卡片:性、善、相近、习、远,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性”是后鼻音,“近”是前鼻音,“善”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出示这句话中的一对反义词“近—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词意。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一句话,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2)学习第二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二句,出示生字卡片:教、迁、贵、专,指名多生认读。

学习“教”这个多音字,生说说这个字有哪两个读音,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读第四声。师小结:在“教师、教室、教育”这些词中读第四声;在表示“教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读第一声。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全班齐读。

(3)学习第三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三句,出示生字卡片:幼,指名生认读,说说还在哪些词语中见过这个字:幼小、幼儿园。

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问句。

全班齐读第三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出示生字卡片:玉、器、义,指名生认读。并为它们口头组词,以便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理解。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全班齐读。

4、生再次轻声自由练习朗读文本,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同位之间相互练读。

5、指名生分小节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读出课文三字一停、朗朗上口的节奏。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与同位合作朗读,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3个生字,鼓励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或在其他的词语中也见过这些汉字,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理解句子意思。

4、师小结:在识记汉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偏旁、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识记,这样归类识字,效果会更好。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之、相、近、习、远、玉、义。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行重点指导:“近、远”是半包围架构,其中“斤、元”书写时要略小,最后写走之儿;“义”字先写中间的点,再写撇、捺、注意撇画比捺画略高。

4、师范写,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临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书写情况并及时反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三字经》的内容,还读熟了其中的几句话,认识了很多的汉字。那么,《三字经》中的这些句子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值得古代和现代的小朋友没学习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名生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

1、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2、指名生朗读课文。

3、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读了《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那么,这些句子里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使它们成为古代小朋友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时又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字经》。

二、精读句子,理解意思

1、学习第1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一句话,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生交流自己的问题,师给予解答,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组、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初:刚出生;性:本性;善:善良;相近:差不多;习:性情和行为;相远:差别很大。

(3)鼓励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适当小结: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性情和行为就有了好坏之分。

(4)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5)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这句话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师适当讲解:“苟”是如果的意思,“迁”指的是改变;“贵以专”的意思是指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7)在弄懂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适当小结: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

(8)生齐读第二句话。

(9)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师相机点拨:小朋友们刚出生的受都差不多,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的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段话告诉我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0)生有节奏地齐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并尝试与同位相互交流。

(2)指名生交流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太明白。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

非所宜:这是不应该的。老何为:长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琢:精心打磨;器:物品、器物;义:知识和道理。

(4)鼓励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师适当讲解: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长大了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玉石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物件,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6)师小结: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7)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学习都有哪些好处,师予以鼓励。

(8)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2小节。

3、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位对读、拍掌伴奏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味。

三、练习背诵,适度拓展

1、生自主练习背诵课文,在背诵过程中,师适当指导:可以先分句背诵,再连起来背诵;再背诵的时候结合句子的意思帮助记忆。

2、指名生分句背诵,分小节背诵,全文背诵。

3、适度拓展。

(1)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三字经》中的四句话,但是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三字经》中丰富的内容,难怪古代、现代的小朋友都要学习它呢!接下来,老师再从《三字经》中选两句话,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

(2)师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师范读,生自主读一读。

(3)指名生说说在这两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适当补充,讲述“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4)生齐读出示的两句话。

四、课堂小结

《三字经》不仅读起来郎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一读,相信你从中一定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8.人之初

重视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善于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篇八】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之初教学设计

8 人之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教师)

.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 4.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 设计意图:采用明确姿势——出示生字——找出喜欢的生字——学习书写的过程,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szw/23553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