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三语文月考二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三语文月考二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三语文备课组
本次初三语文测试,学生成绩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都有较大的提高。针对试题情况、学生答题情况和教学情况作以简要的分析反思。
一、试卷考察的知识点和分值
本次考试试卷总分为150分。整张试卷三道大题,与中考接轨,难度中等,整张试卷以考察学生能力为主。第一道题语文积累和运用35分。第二卷是阅读占55分。第三卷是作文55分。卷面5分。
不足之处:1、语文综合实践题与后文议论文阅读重复,在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另外未考口语交际。2、名著题与初二考试完全相同。3、文言文阅读比较阅读,有的与上次重复。关于两文内容简答只考一题。4、现代文阅读考点难度相对低些。
二、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得分较上次提高。个别在古诗理解默写上还有问题,主要是对古诗文的理解不够,审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
2、这次文言文所占的分值15分,得分也比上次提高。但言文翻译句子不能抓住关键词,重要的词语没有翻译出来。
3、现代文阅读得分提高最大。但仍有学生对于作者所要表达地情感理解地不到位,或是不能读懂文章,或是读得不是很明白。
4、作文:最大的进步是文面有所改观,减少了不写或写得太少的数。
四、 下一阶段教学建议
(一)“积累与运用”版块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不能偏废语文教学中的字词积累和运用,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加强积累。
2、诗句积累中在识记理解的同时,注意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提高学生运用诗句的能力。诗歌的默写应该不遗余力的督促落实,学生丢分最多的还是错别字。
3、还要常抓常检测,对于容易出错的字词,反复强调,反复练习。
(二)“文言文阅读”版块教学建议
1、文言文的教学,不只停留在读的层面上,应该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一定要重视词语积累,尤其是文言实词的积累,特别是课下有注释的词语。文言文不但要讲,还要细讲、详讲、讲透,讲完后还是落实,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总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答、释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其翻译能力,要让学生适当了解、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和语言规律以及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以上用“默写过关”达到落实。
(三)“现代文阅读”版块教学建议。
1、把握文意是做一篇阅读非常关键的步骤,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应该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断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通过其它方法来弄懂主旨,因为后面的题目很大程度上围绕主旨这一条线来命题的,改变学生没读懂文章便轻易胡乱下结论的习惯,尊重文本,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作者意图。
2、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审题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推敲关键词,理解题干,准确的回答问题。在学生动笔做题的之前,首先要清楚我要做什么,题干要我做什么。否则费力不讨好,牛头不对马嘴。
3、明确题目考查要点,清晰能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妨把多个学生答案并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比较、鉴别、推敲、琢磨,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简练概括。
用“现代文阅读周计划”落实。
(四)作文教学建议
1、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累。让学生多读书,使学生在阅读中去充分感悟、多方体验、深刻思考生活。再引导学生用所得到的感悟,去关注生活细节、体验人间情感、挖掘人生内涵拓展思维,用向上的心灵去走进历史、思考人生,能够流畅的、生动的抒写文章、张扬个性。此次不少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现出自己的深刻思考。 用每周“美文积累和生活日记”落实。
2、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避免学生因审题失误而折戟沉沙。作文首先加强审题的练习,让学生明白自己写作文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和限制。作文还要勤于练习,讲评和修改并重,及时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
用两周一次的“课堂限时作文”落实。统一作文训练专题和训练稿纸。
3、加强书写训练。力争人人写出卷面整洁的文章。
用每周的“练字”和“课堂作文”落实。
通过这次月考,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方法,努力增加优秀率、及格率,尽力减少低分率。
篇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舷窗(xián) 序跋(bá) 木讷(nà) 唾手可得(tuò)
B、蹲踞(jù) 竹篙(gāo) 狡黠(xiá) 未雨绸缪(móu)
C、镣铐(liào) 熟稔(rěn) 梵文(fán) 一骑红尘(jì)
D、谄媚(chǎn) 濡湿(rú) 糟粕(bō) 蛙声呱呱(gu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融洽 吞噬 谍谍不休 暝思苦想
B、扭怩 嫣然 坦荡如砥 鸦鹊无声
C、宣泄 幅员 痛心疾首 金碧辉煌
D、斐页 淳朴 毛骨耸然 揠苗助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5.12地震 、玉树地震、北京雾霾、H7N9、雅安地震,让我们想到了多难兴邦。
B、人们之所以怀念雷锋,原因就是因为在他身上凝结了中华民族向善向上的传统美德。
C、欧盟委员会已达成初步共识,认为Windows捆绑IE浏览器的行为遏制了其他浏览器产品的公平。
D、辽宁舰首次靠泊青岛某军港,这标志着我航母港已具靠泊保障能力。
4、读懂句意,按要求答题。(2分)
什么叫做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都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都认为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去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如是说。
上面的文字阐释了“不简单”和“不容易”,请各用一个两字词语表述出来:“不简单”就是 ;“不容易”就是
5、古诗文默写。(共14分)
( 1 )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 2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4 ) ,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次北固山下》)王湾在漂泊中寄予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怀:“ , 。”
( 6 )王维《使至塞上》中运用典故,暗指唐军在前线战斗屡获大捷,唐帝国声威已远振域外的句子是:“ , ”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由“咏雪”向“送别”过渡的句子是:“ , 。”
(8)雅安地震,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当天就亲赴现场指挥救灾,慰问灾民,我国现阶段领导人身上真正具备了范仲淹所提倡的“ , ” 的政治抱负。(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来回答)
(9)古诗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的句子,请写出你熟悉的两句:“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反思200}.
6、名著阅读。(4分)
(1)《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 的作品,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 和是女主人的两个基本动机。两者之间既互相冲突,又互相补充、互相对话, 此起彼伏,共同演绎出简爱的动人心弦的人生乐章。(2分)
(2)左图为《骆驼祥子》一书的封面,请结合小说的内容,说说封面这样设计的好处(2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3分)
材料一: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更值得忧虑的是,浪费之风又何止于“舌尖”,造成影响又何止于挥霍钱财?对公款浪费,奢侈之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
材料二:某政府网消息3月5日,中午就餐高峰,记者在某学校观察到,有剩饭的学生几乎占到一半。1小时后,回收处旁的两个泔水桶已经快被“喂饱”。工作人员说一天下来回收的泔水大概在300斤左右,相当于每人要浪费1两饭菜。针对此现象,该校启动拒绝浪费“光盘行动”。
(1)在材料一画线处补充一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
B、这不仅是败坏社会风气的顽症,更是污染政治空气的“痼疾”。
C、不要忘了,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2)为材料二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分){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反思200}.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3分)
簸箕:野地上走出来的野孩子
用来纺织簸箕的叫做簸箕柳,簸箕柳又叫杞柳,长在一大片茫茫的野地里。野地就是野地,不适合生长庄稼,但并不妨碍长草。能长草的地方,就能生长葳蕤的杞柳丛。
野地里的野风吹过,吹落沾满柳叶的露珠,吹出沙沙的声响,像弹奏一曲委婉的春之圆舞曲。在我的眼神里,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这些可爱的乡间少女啊,用来纺织簸箕,你想会多么充满灵性。洁净的阳光下,母亲坐在庄稼院里,一身粗布衣,一双灵巧的手,金闪闪的谷粒在簸箕里,跳跃,滚动。抖掉土,抖落空空的秕子,抖落混杂在谷物里轻盈的草籽。
我见过祖父在月光下纺织簸箕的样子。亮闪闪的篾刀蘸着月光,在青石板上细细打磨。那些削来的柳条,祖父用折继的筷子,轻轻一撸,就褪下青绿的衣衫。剥好皮的柳条不能太干,太干了容易折断。所以,我会经常看见祖父把放在小仓库里的杞柳条搬进小院,靠在土
墙上,排排站好。祖父说,风干的柳条需要衣露的滋润,这样才能保持柔软的筋骨。一根柳条的柔软是你难以想象的,父亲把它们握在手里,左插右穿,甚至拗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弯,柳条也不会折断。月光下的祖父,像一个资深的编织艺术家,手中的篾刀,从容地在手中挥来挥去,柔韧的柳条像细细的银色丝线,刺绣着大地上的水墨。
经风历霜的杞柳条,看惯了野地上的风景,一闪身走进庄稼院,一样不改农人质朴的样子。闲暇的时候挂在山墙上,和杞柳框,杞柳纺织的土篮呆在一起。有时还有一只绿蝈蝈,住在祖父为我编织的小笼子里。明媚的秋夜,月亮在云层里穿行,瓦砾下的蟋蟀和笼子里的蝈蝈一唱一和,滴滴,铃铃。作为一件朴拙的农具,簸箕的光阴也是这般从容。
簸箕主要的功用是用来选种。每逢播种的季节,母亲会坐在门前的树墩上,筛簸粮食。我学不来那样娴熟的动作,1,2,3,4,2,2,3,4.像在做一套舒展筋骨的广播体操。左手抓住簸箕的边缘,右手轻轻一抖,簸箕里面就起了一阵清凉的风。吹走了尘土,秕子和草籽。右手抓住簸箕的边缘,左手轻轻一颤,颗粒饱满的谷物就聚拢在一起。如此循环往复,二百多斤精挑细选的种子,就装满了蛇皮袋子。只等父亲的牛鞭轻扬,就撒落在整整齐齐的田垄上,等待春风唤醒幼苗,等待夏雨拔节鲜活的生命历程。
簸箕有时也做盛放东西的器皿。是在青苗不接的时令,母亲看看已经见底的粮囤,叹了一口气,从阳光下的山墙上取下那面方方正正的簸箕。去借吧,乡间的借借还还从来没有人斤斤计较,但母亲却清楚记得簸箕上正数几根编织的柳条,还债的时候,会多出两格来。轻借重还,暗合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相互理念。
我仔细端详一面经风历雨的簸箕,上面还残留着祖父篾刀的光芒,深处的纹理依稀透着母亲温暖的气息。柳木片的簸箕口,微微上翘,像一只饮尽百味,尝遍五谷的舌,苦也有过,甜也有过,更多的是曾经尝过那么多劳动的欢乐。金黄的牛筋丝线,依然泛青。簸箕的边缘,是祖父从集市上买回的一杆青竹。用锋利的篾刀细细剖解,就融进了婉约的山情水韵。它们是否在想念家乡,或者早已熟识了这个简陋的庄稼院,暮鼓晨钟,朝外相伴,早与一根根柔软的杞柳条结下千里情缘。
我从不怀疑杞柳的坚韧,就如始终相信农业才是尘世的根本。窗外的世界在日新月异,行走的速度在以遗忘的方式提升。那么,作为一只老去的农具呢,你的心情是否也在疲惫中深深质疑?到处是冷色调的塑造与打磨,随处可见漂浮的白色垃圾,它们到来的时间是如此短暂,却需要百年千年的漫长光阴,才能缓慢分解。
落满尘埃的簸箕啊,和别的农具一起在庄稼院里渐渐老去。连同幼年的那只蝈蝈笼子。有时我会站在屋檐下静听,穿过层层风雨,穿过深深结垢的鼓膜,才能听见农业深处压抑的呼喊。
野地上的杞柳丛,很多年前就消逝在乡村的视野之外。所有务虚的树种一律被迫栽植成一行行高大的速生杨。我怀念那些柳条轻舞的光阴,就如同在坚硬的时代,总想找回一丝柔软来填充冷清的梦境。在梦里,只有柳叶的眉,柔软的腰,露珠在叶片上晶莹的眼神,轻抚大地累累的伤痕。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中“野孩子”的含义是什么?(3分)
9、文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从题目看,本文写作的对象是“簸箕”,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母亲、爷爷?(3分)
10、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在我的眼神里,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
(2)月光下的祖父,像一个资深的编织艺术家,手中的篾刀,从容地在手中挥来挥去,柔韧的柳条像细细的银色丝线,刺绣着大地上的水墨。
11、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1分)
蕨菜,被袒护的“温柔的杀手”
①备受人们喜爱的“蕨菜”,被赋予许多美名,如拳菜、佛手,龙爪菜等。中国吃“蕨菜”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搜神记》就曾记载:“郗鉴镇徒,二月出错,有甲士折蕨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出一小蛇。”这个记述很有意思,似乎在暗示什么。《本草纲目》则记载,蕨菜分为绿蕨和紫蕨两种,人们通常把绿蕨叫做羊蕨,把紫蕨称为牛蕨。羊蕨翠绿、茎细、肉薄;牛蕨紫黑、茎壮、肉厚。二者都是别具风味的野生蔬菜,全株入药,可以解除疮毒、去热利尿,对痢疾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②蕨菜如今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街市上到处都有叫卖,甚至有了专门的加工工厂,将其装在很精美的盒子里售卖。传说中,蕨菜不仅安全、无污染,还有着丰富的营养。可实际上,“蕨菜”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几种植物之一,在几个大洲都有,并被发现它有明显的“致癌”作用。
③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蕨菜”能够造成牛中毒。大量食用蕨的牛,最快的会在几周之后死亡。而吃得不是那么多的,骨髓功能逐渐丧失,从而导致白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症状。而吃蕨的羊,则会逐渐失明。20世纪60年代,又有研究证实了蕨这种植物还能够导致动物的癌变。 ④“纯天然”的野菜居然能够致癌?这太挑战人们的心理极限了。而蕨菜又是第一个,或许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致癌的食用植物。 于是,科学家们孜孜不倦,想搞清楚其中究竟是什么物质会导致癌变。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许多人的尝试都失败了。看起来,这种致癌的物质很不稳定,也很难被分离出来。
⑤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日本科学家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一种叫做原蕨苷的物质。从那以后,许多人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测试,发现用它来喂食动物,确实出现前面所说的那症状。而生化实验发现,它还可以跟氨基酸发生反应,能够破坏遗传物质DNA,也就是说,它的毒性比想象的还要强。更糟糕的是,它可以从母牛的食物转移到牛奶中,也能够分散到水和土壤里。如果母牛吃蕨的话,小牛即使不吃牛奶也会出现蕨中毒的症状。这可能也就解释了:
蕨生长旺盛地区的人,哪怕不吃蕨菜,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依然要高得多。
⑥不过,人们对“野生蕨菜”“天然食品”的溺爱,使得原蕨苷虽然被捉拿归案了,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远离蕨菜。毕竟,有时候动物实验的结果并不能在人身上出现,而癌症的发生率本身也不是那么高——增加了一两倍,人们不一定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另一方面,人们吃的蕨菜只是细嫩的芽——是不是它的作用也像姜一样是“老的辣”呢?或者,人们吃蕨菜的时候经过加工烹饪,会不会就破坏了它的毒素呢?
⑦科学实验发现,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细嫩部分中含量更高!不过,让人稍微心安的是,新鲜的蕨菜又苦又涩,除了个别无限追求“原汁原味”的人,一般在食用之前,人们会先将新鲜蕨菜用草木灰或者碱水进行处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原蕨苷的含量。
⑧不过,这样的处理只是降低,而不是消除。对于人类来说,吃一些经过处理的蕨菜,大致不会像牛那样破坏骨髓,或者像羊一样失明。但是,慢性的毒害,比如致癌,会不会出现呢?
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日本中山调查了吃蕨菜和食道癌的关系之后发现,在那里的居民中,吃蕨菜使得男性的食道癌发生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则增加了3.7倍。而在英国的北威尔士地区,胃癌的发生率一直很高,1990年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也显示,幼年时代吃蕨菜会增加后来胃癌发生的风险。类似的研究在世界其他地方还做过一些,结果也基本一致。
⑩看来,“蕨菜致癌”这个结论有着相当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可是,当全人类都在袒护它的时候,它即使是个“杀手”,也被推崇的“非常善良”。
12开头引用《搜神记》里的内容,主要作用是 : (1分)
13、蕨菜为什么能被称为“山菜之王”(2分)
14、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而蕨菜又是第一个,或许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致癌的食用植物。 ..
15、第⑥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说出主要的两种,并选择其中的一种具体分析。(3分)
16、“蕨菜致癌”这个结论的科学依据在哪里?(3分)
三(一)古诗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 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复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篇三:《三年级一班语文第二次月考反思》
三年级一班语文第二次月考反思
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参考人数46人,平均分81.39,合格率89%,优秀率53.39%,最高分97分。(吴庆新),最低分38分(张学兵)
具体情况分析
1、大多数学生能够遵照要求做到卷面书写工整、美观,但在老师再三强调的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书写态度不端正,卷面不够整洁、美观。其实语文教学中书写要求的强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一种学习态度的培养,而这些书写有欠缺的学生往往考试成绩并不佳,所以更要求老师不能听之任之,努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个别书写有困难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关心,补好这一环节。
2、基础知识的掌握从卷面来看比较理想,学生掌握牢固,这是本班的一大优势,需要继续保持。本次考试第二、三、四大项“读拼音写汉字”、“仔细分辨,正确组词”、“将成语补充完整”,总体的得分率百分之九十几,就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看拼音写词语。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但此题中个别字出错率很高,如:爱戴的“添”,旅途的“途”这也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本课或本单元生字的归整,而忽略了跨单元的生字归整;还有就是注重了多音字组词,而忽视了同音字的应用。
但第三小题得分较高,错误主要出在“噪”进行组词,尽管我在复习时一直强调,可是出错率还是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给他们正确书写生字以外, 还要求我们要交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尤其是多音字以及形近字的识记。
第四小题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这题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情况。错误集中在:草虫鸣的“鸣”。看出一部分学生成语积累不过关,看来课前教授成语以外,还要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让他们得以牢固掌握。
第五大题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材的题目,有些孩子不善于读题,因此失分较多。以后因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拓展教材内容,深化教学时项比较细致的工作。
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的是因为没有读完题目要求,有的是因为没有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的心浮气躁;有的虽然没有跑题,但是表达上也不到位,要么太空洞,要么重点(2)、训练学生在完整描写一件事时,语言表达要通顺,无错别字现象,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正确。
篇四:《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试卷仍然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三大部分组成,重点突出,知识点全面,和中考试卷题型相吻。从全年级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102分以上有43人,90-102分有195人,72-90有190人,72分一下8人。可以看出,我们语文老师在在平时的教学中突出抓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复习课。所以从学生试卷中可以看出,基础知识的题,以及作文都较好。
二、试题分析
所谓“强调基础规范是命题者永不放弃的原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字音,改错别字、成语,修改病句、仿写句子、古诗默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第一题是选错误的注音,出现的是一些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部分同学判断失误。这类基础知识要靠学生平时的点滴积累,教师应加强引导。第三小题考察的是成语,这几年对成语的考察加大了力度,通过学生的失分现象可知,学生虽然积累了不少成语,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不能准确应用,因此要加强平时的练习。第六小题诗句默写,由于我们在课上、复习的时候再三强调,狠抓默写,争取做到能拿到的分数坚决不失,所以,这道题大部分同学答的还是很不错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只要我们重点抓了的,就立马好起来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是由文言文、议论文和小说三部分组成。文言文部分,考的是《陈涉世家》考试之前我们对文言文进行了重点复习,所以学生们答得还不错。
《谈自立》是议论文阅读,这是本份试题的重点失分阵地,全校满分有3人,少者扣掉3、4分,多者十分以上。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议论文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到现在才学了一篇议论文。虽然试题出的很规范,都是中考考点,中心论点,论证方法,补充论据等,但是对于学生们而言,确实是有困难的,这不怨学生。相信在学习了第四单元之后,学生们准确掌握了议论文文体知识,再做起来,就不这么费力了。
小说《点燃一个冬天》,答题情况大体不错,我们这段时间主要学习的就是小说,学生对这一文体知识和考点,以及答题格式都是熟记于心的。主要失分是在环境描写的作用这里,答题不够完整,还是考虑不全面。
第三部分,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是以风流人物为话题,自拟题目进行写作。第六单元的综合性活动就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又加上学生们善于写人。所以,他们有话可写,基本上没有走题的。但缺点还是暴露了出来,比如思路狭窄,大家的思路拘囿于古代不可自拔,无外乎就是诸葛亮,屈原,李白,这些在课堂上频频出现的人物,只有极少的同学写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到了我们身边的,生活中的风流人物如:最美女孩孟佩杰,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老师等等。可见,视野不开阔导致他们思路狭窄,导致文章缺乏新意;另外,语言表达也伯仲分明,好的文章,字字句句都经得起推敲,值得品味。差文章真的是,粗看还不错,细看却是平淡无味,如同嚼蜡。还有写作技巧等方面都需要提高。
三、下一阶段教学建议
1、继续坚持我们语文组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对诗句默写的严格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上的细讲、详讲、讲透,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重视词语积累,特别是课下有注释的词语,尤其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总结,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实现课堂高效。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所学知识尽量当堂掌握。我们在课上所问的每个问题都要目标明确,这节课是要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不多,哪怕只有一个或者半个,完成了就好,学生答题的时候也要做到应对自如,明白这道题是要考我什么,答题的方法学生要了然于心。这些都是靠我们在平时的一个个45分钟的课上来完成的,百川成海,平时做好了,学生的成绩不好也难。所以,抓好课上的45分钟,比给课下学生布置无数的作业要强得多。
3、关注写作。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避免学生因审题失误而折戟沉沙。鼓励学生多读书,使学生在阅读中去充分感悟、多方体验、深刻思考生活。再引导学生用所得到的感悟,去关注生活细节、体验人间情感、挖掘人生内涵拓展思维,用向上的心灵去走进历史、思考人生,能够流畅的、生动的抒写文章、
张扬个性。此次不少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现出自己的深刻思考。同时注意文体意识和技巧训练。这次那些有一定技巧的文章得分比较高。应该适当让学生学会叙事、立论及多种表达方式,在作文中适当运用描写、烘托、照应、对比等写作手法,学会谋篇布局。还是多读,多写,多修改吧。
4、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升入初三压力骤增,加上分班要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同学在起初很不适应,于是,我看到了很多老师很学生促膝而谈的情景,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在帮学生战胜心理障碍,适应新的班级。我想,我们应该把这一点坚持下来,每一位老师都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他洋洋自得骄傲自满的时候,我们给他施加点压力,降降温,在他灰心倦怠的时候,我们的适时鼓励和肯定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呢?
说了很多,总之还是要做好平时的点点滴滴,把握好每一个45分钟。多想方法,勤抓落实。我想用分班后我在165讲的话来结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除了有凭借有力的翅膀和高超飞翔技能的雄鹰,还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蜗牛,只要我们上好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我们也必将登上金字塔的顶端!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
试 卷 分 析
李
福
琴
2012年10月
篇五:《2015期中考试反思200字》{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反思200}.
2015期中考试反思200字
期中考试反思200字范文一:
转眼就半个学期了,这次期中考试很不理想,我以为我能考好,结果却考得不好。 我考试的时候太马虎了,语文卷子有一题本来都会做的。就是因为马虎了,一分都没有得到,数学也是,有些题我明明能做的,但就是因为我的马虎和磨蹭错失了很多分,我自己感到很惭愧,付出才有收获,我就是因为自己平常不努力,所以才考不出好成绩,看到身边的同学们每个人都在进步,我也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争取每天都有进步! 虽然这次没有考好,期末考试我一定努力争取考出好成绩!
期中考试反思200字范文二:
今天,我们学校的期中考试终于考完了,老师说了三道题目的答案,没想到,我居然全错了。
仔细想想,这和我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在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错过的题目,并且我考试的时候总是不去认真看题目,也不想全面,我要努力改正。首先,我要在考试前认真复习,不能就随随便便地看一便,其次,我还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做完题目要仔细地去检查。
我在以后的考试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做题目时要看清之后在写。以后,我要再接再厉,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
期中考试反思200字范文三:
上周二,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我感觉考的还不错。前几天,英语、数学试卷发下来了,两门都是优,我可高兴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唯有语文卷没发下来,我担心语文考不好会挨妈妈训。
今天,语文试卷终于发下来了,我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生怕成绩不理想,拿到试卷我小心翼翼一看,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个"优",只是错了两道小题,扣了0.5分。一个是随便写成了"随变",另一个是阅读理解,给一段话加的标题不够准确。我觉得第一个错误太不应该了,如果做完试卷能再仔细检验一遍,肯定就不会错了。第二个错题,如果能再细心阅读体会也不该出错。
下次考试,我做完试卷后,一定仔细仔细再仔细地检查,争取考一百分! 期中考试反思200字范文四:
这次的考试,四门主课都不怎么样,考的总分比预计的少50分。把试卷拿来看,全是些粗心的,回想考试时候:早早的完成了但在那磨时间,趴在那睡觉。看报纸等下课,最后看都没看就交了!认为能考好的,可是,试卷改好了,到我的手里后,我呆了,呆呆的靠在墙上发呆,想着平时的我:上课不认真听。做小动作,看小说……而现在,唉,我现在只能用"唉"来表达我的内心世界。
我对得起谁,是早起晚睡的爸爸,还是洗衣做饭的妈妈,还是对得起辛勤工作的老师,而是血汗钱?更对不起你的青春,人的青春不是浪费的,是用来学习的,而你却用来干什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期中考试反思200字范文五:
期中考试结束了,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成绩终于公布了。
在这次考试中,语文、数学满分,只是英语又错了一个小题。可能是粗心吧,可是我们班怎么有得满分的同学。这说明我的学习还不够扎实,我今后一定要注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把成功的秘诀概括为:W=X+Y+Z,也就是说,成功等于艰苦劳动,正
确方法,再加上少说空话。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下一次考好。 书通网相关范围内推荐: 期中考试反思300字 期中考试反思400字 期中考试反思500字 期中考试反思600字 期中考试反思700字 期中考试反思800字 期中考试反思1000字
篇六:《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夏镇一中西校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质量检测
主稿人:鲁开英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分外(fân) 禁锢(gù) 安慰(wân) 留滞(zhì)
B.妖娆(ráo) 田圃(pǔ) 丝缕(lǚ) 襁褓(qiáng)
C.颤抖(chàn) 树篱(lí) 喑哑(yīn) 栖息(qī)
D.喧嚷(rǎng) 斗笠(dǒu) 滋润(ruì) 莽莽(m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言行相顾 日以继夜 化为乌有 B. 怒不可恶 媚上欺下 理至易明
C. 无与伦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szw/23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