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三作文

一个初中生丢了一百块钱,怀疑

admin 初三作文 2020-04-23 02:14:18 父亲横线

篇一:《北京西城2013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校对后)》

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初三一模试卷

语 文 2013.5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合(fǔ) .B.濒临(bīn) .C.逮捕(dài) .D.追溯(sù) .绯红(fēi) .贮藏(zhù) .修葺(qì) .步骤(zòu) .耳濡目染(rú) .滥竽充数(yú) .既往不咎(jiū) .根深蒂固(dì) .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A.中秋之夜,一轮满月在清朗的夜空中静静地端 (详、祥)着异乡的游子。 “详”有“详细”的意思,“祥”有“吉利”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详”。 B.遇到脾性暴戾专制的帝王,胆小怕事的臣子大多只能 (尊、遵)命行事。 “尊”有“敬重”的意思,“遵”有“依照”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遵”。 C.民间剪纸艺术展上的作品让参观者初看赏心 (阅、悦)目,细品寓意深刻。 “阅”有“看”的意思,“悦”有“愉快、高兴”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悦”。 D.大陆和台湾,两地政治体系虽然不同,但是文化艺术却是一脉相 (成、承)。 “成”有“完成”的意思,“承”有“继续、接续”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们一位是画家,一位是摄影家,却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同一题材进行创作。 ....

B.有关岳阳楼的诗赋很多,范仲淹受滕子京之托班门弄斧,写出了《岳阳楼记》。 ....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人才能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如果不及时纠正微小的错误,最终会酿成大祸。 ........

初三一模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1 页)

4.根据文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中国人来说,院落不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也是家的核心。有院落的地方,就有我们最真实纯朴的情感与记忆。巷、道、瓦、檐、廊等元素,使它形成传统院落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文情怀,决定了我们对栖身的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明特征识别,而院落就可以将这一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

A.形成传统院落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B.传统院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C.形成了独具形式美感特色的传统院落

D.使它形成独具形式美感特色的传统院落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秋风过处,白杨和柳树的叶子片片凋零,墙角下的蒿草们 。白露过后,白杨和柳树洗净铅华,素面朝天。每一棵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树,都是一幅生动的炭笔画。季节确实是 的大师,她默默地为这酷寒的北方点染了一抹简约的韵致。

A.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 不动声色 B.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 变幻莫测 C.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 不动声色 D.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 变幻莫测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清晨,我被鸟儿们唤醒了。它们在互相比试着歌喉,欢迎从闹市来的不速之客。近处炊烟袅袅,远处湖光潋滟。我们不忍心辜负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未及吃早饭,就急切地扑上山坡,扑进果园,扑向茶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晨曦中,棵棵茶树抽新芽,片片绿叶现晶莹。看了眼前的情景,你难道还会怀疑茶叶是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宝物吗?

A.文段中用“欢迎”等词语,赋予鸟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鸟儿欢快鸣叫的情景。 B.文段中用“扑„„”的排比句式,写出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急切心情。 C.文段中用“棵棵„„”“片片„„”的对偶句式,写出了晨曦中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茶叶由衷地赞美和感叹。

初三一模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1 页)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共5分)

(1)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1分)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1分)

(4)《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动作迅疾的语句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温故知新”一词出自《 ① 》,“舍生取义”出自 ② 家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孟子》。在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中,孟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舜、傅说、 ③ (填一个人名)等承担“大任”者须经历各种磨难的事实,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是两则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事实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还并不富裕。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材料二】

某中学“关于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统计图

【材料一】 ①

【材料二】 ②

10.概括下列材料中各国防止餐桌浪费的做法。(每空不得超过4个字)(4分)

【材料】

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人都可向

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近年来多所美国高校餐厅决定告别托盘。餐厅停止提供托盘,促使学生选取食品时更慎重,有助于防止浪费。在日本,无论是同事间的小聚,还是公务性聚餐,都不忘AA制,大伙儿最终吃的都是自己的钱,饭局上很少会出现剩酒剩菜等浪费现象。墨西哥人不会觉得将吃剩的东西打包有什么不妥。

①德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墨西哥:

11.主题活动的组织者介绍说:“‘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盘子里的饭菜吃光,

不要浪费。”请根据“提倡‘光盘’,告别浪费”的活动主题,为学校食堂拟写一个宣传标语。(要求:突出活动主题,使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宣传标语: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祖逖》,完成第12-14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诚: .(2)睿素无北伐之志

(1

初三一模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1 页)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2

14.用自己的话,说说针对司马睿“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的做法,祖逖是如何应对的。

(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父亲的村庄》,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父亲的村庄

孙京涛

①父亲,像他那一代大多数农民一样,没有文化,朴素、勤劳。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了我生命的起航。

②改革开放前,父亲一直是生产队赶马车的,这份略略异于普通农人的职业,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我总觉得,父亲能走得很远很远,走到村人们都走不到的地方……因此他的每一次离家,都会引发我对外界无穷的想象,然后添油加醋地演绎给伙伴们听。

③大约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玩耍。当时的饲养员叫张爱,干瘦老头,跛腿,脾气大,早年在外当长工,闯荡江湖,见多识广。张爱大爷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转头对父亲说:“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父亲不屑:人都靠双手吃饭,哪有靠眼吃饭的?后来我考上大学,学摄影专业,父亲想起张爱大爷当年的“预言”,不胜唏嘘。

④年龄稍长,我随着父亲的马车进了城。我知道,在城里,有不用马拉就会自己跑的汽车,还有能把人吸到肚子底下轧死的火车。父亲说:“使劲念书吧,念好了才能到城里工作。”我听父亲的话,从县城的重点中学一直念到北京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系里保送我上研究生。四年本科,我已经让家里家徒四壁了,还可能再读三年吗?我回家问父亲,要不要上这个学?“研究生是什么?”父亲问。“大学毕业了可以教高中,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教大学。”我比划着跟父亲解释。“那咱村有孩子读吗?”“没有。”“那咱附近这三个村子有孩子读吗?”“好像也没有。”“那你得上!砸锅卖铁也得上!这个不是钱能买来的!”父亲果断地替我做了主。

⑤后来,我真的在城里工作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箭,而父亲,就是那张弓。他铆足了一生的气力,把我放飞出去;自己却囿于那个封闭的乡村,日渐衰老。

⑥父亲经常说起一个故事: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一位年龄比父亲小、辈分比父亲高的小老奶奶来到我家,坐下了,只是一个劲儿地东拉西扯。父亲陪了一会儿,问:“奶奶,您来我家,是有什么事儿吧?”奶奶的确是有事,可她不好意思张口——她是来借钱的。儿子去烟台打工,缺一百块钱盘缠,正着急上不了路。父亲二话不说,拿出钱来:“一百块够不?”“够!够了!”小老奶奶连声说。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呈给她一百块钱,奶奶客

初三一模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1 页) 答:

篇二:《2015北京市朝阳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

语 文 试 卷 2015.5

一、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宵”本义为夜晚,是一个的形声字,声旁为“肖”,形旁为“宀”。“宀”表意,它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房屋,表示入夜后人多在屋内。

元宵节是 节日。它原本叫“上元节”,由于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都在晚上,所以人们更加习惯用“元宵”来代替“上元”,表示“上元节的晚上”。元宵之夜,人们会食用象征团圆的“圆子”,因此这种食品也被称为“元宵”。据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后,一天听到北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在叫卖元宵,不由“怒发冲冠”,.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将元宵统统改名为“汤圆”。但是这位短命皇帝不久便驾鹤西去,“元宵”的名称却没有因他而消失,直到今天大家还都这样叫着。

和“宵”字形相近的有“霄”。只要把握住它们形与义之间的关系,识记和区分这两个字就不是难事。 1.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怒发冲冠(ɡuān) “上”字的笔顺是: 丨 — .

B.怒发冲冠(ɡuān) “上”字的笔顺是: — 丨 .

C.怒发冲冠(ɡuàn) “上”字的笔顺是: — 丨 .

D.怒发冲冠(ɡuàn) “上”字的笔顺是: 丨 — .

2. 下列词语书写的一项是(2分)

A.气冲霄汉 通霄达旦 九宵云外

B.气冲霄汉 通宵达旦 九霄云外

C. 气冲宵汉 通宵达旦 九霄云外

D.气冲宵汉 通霄达旦 九霄云外

3.把下列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传统 ②中华民族 ③重要的{一个初中生丢了一百块钱,怀疑}.

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4. 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灯月千家晓 下联:

A. 山野万里香 B. 秋高半月明 C. 笙歌万户春 D. 一街太平歌

5. 文中谈到了汉字的谐音,谐音指的是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形、意思不同的词。歇后语常利用汉字的谐音特点,例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取的就是“青”和“清”的谐音。下列歇后语,属于利用汉字谐音的一项是(2分)

A. 二郎神的慧眼——有远见 B.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C. 孔夫子的背包——书呆子 D. 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6. 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浑厚圆润 B. 潇洒飘逸 C. 端庄雄健 D. 纤细柔美

(二)填空(共12分)

7.默写(共6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2)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1分)

(3)泰山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曾云“登泰山而小天下”,而

“ , ”的诗句,既表现出泰山的雄伟,也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一直为后人称道。(2分)

(4)《论语》是儒家经典,讲述了很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回味。请你从中

选出两句,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出的是“ , ”。(2分)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共6分)

上面第1-3幅画主要讲述了祥子 ① 的经过,第5幅画的配文中提到的“双寿”是指 ② ,由此可以看出祥子 ③ 的心理,第6幅画的配文说“希望多半落空,祥

子也不例外”,此后不久,就发生了 ④ 的事。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题记》)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②①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

⑥③④⑤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亟(jí)〕急迫地。③〔寓居士人〕指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④〔赗(fèng)敛棺椁〕指下葬用的物品。⑤〔怃然〕怅然失望的样子。⑥〔赒(zhōu)〕救济。

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杂然而前陈者 陈: .

(2)范文正公守邠州 守: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翻译:

(2)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翻译: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szw/23910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