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2017届高三语文作文指导之议论文审题和结构(附范文)
第一部分: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作文审题
(一)独体事件材料的审题
审题方法:材料中的人物做了件什么事情,我对这件事情/做法的态度
材料提供了哪种现象,我对该现象的态度
※特别注意:题目中若有文体要求(写信/提建议/写发言稿等),表达时在格式、语言上要符合相应要求。
●类型题展示:
1、前不久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车手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300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他身后的竞争对手纳瓦罗拒绝超越,刹车放缓了速度,慢慢地跟随在埃斯特万身后。最终,爆胎的埃斯特万获得铜牌,而纳瓦罗未获奖牌。
后来,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婉拒。
纳瓦罗表示,在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个爆胎的对手取胜,是不道德的。
你所在的班为此将组织一次讨论会,请你写一
2、国庆期间,肖先生在青岛一家海鲜店用餐,结账时被告知每只虾38元,一盘虾要一千多元。肖先生要求以正常价格付费,店老板“拿出棍子,打电话叫人说有人吃完霸王餐想跑”。肖先生致电物价局,物价局说“已经下班”,报警,警方称“价格纠纷我们管不了”。
肖先生一怒之下将该事发到网上,立刻引发了一场声讨“青岛天价虾”的舆论风暴。一时青岛的旅游和城市形象遭受重创,“好客山东”也受连累。经媒体追踪报道后,青岛方面做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据悉,山东耗资几十亿打造“好客山东”品牌。网友说,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轻而易举把青岛的整体形象和“好客山东”积累的人气和好感给毁掉了。其实只要坚守诚信之道,有一点正义之心,有一点危机意识,这个事端完全可以变成“树立城市形象”的正能量故事。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
(二)一则材料多个观点的审题
审题方法:材料中的人物做了件什么事情,材料提供了哪些观点,我赞成或反对哪个观点
材料提供了哪种现象,材料提供了哪些观点,我赞成或反对哪个观点
※特别注意:题目中若有文体要求(写信/提建议/写发言稿等),表达时在格式、语言上要符合相应要求。
※特别注意:(1)材料中的观点是我们提出观点提供依据和参考。我们评价的对象还是材料。
(2)我们在提出观点时要注意范围的限定。(不仅要抓关键词,还要抓大前提)
●类型题展示:
1、某互联网公司屡屡通过一些违规甚至违法的手段展开竞争,每每成为被告。几年来,已经连败十几场官司。然而,该公司仍然接连违规。
该公司私下里认为,虽然做错了,但是对提高公司的社会关注度有利,有关注度就有点击量,就有效益。有营销专家指出,打官司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公司知名度的手段。而社会学者认为,公司竞争不能只考虑利弊,还要看对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2、去年,北京某中学学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结果遭到私家车上的四人下车“围攻”。这四个人一直在质问学生为什么要拍照,其中一女子不停地说:“你有什么权利啊,读书读傻了吧!”而这名学生则表示私家车占用自行车道,人人都有权利拍照。该事件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极力为该生点赞,有网友认为学生应专心学习,也有网友虽赞同这种勇气,却不支持他的这种做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3、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审题:
(三)多则材料的审题
审题方法:几则材料有没有围绕共同的话题(关键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相反/递进/)?我赞成或反对什么?
※特别注意:题目中若有文体要求(写信/提建议/写发言稿等),表达时在格式、语言上要符合相应要求。
●类型题展示:
1、材料一:《咬文嚼字》发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颜值”一词位居榜单第三名。搜狐百科解释,“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
材料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华裔女子陈茱莉在回忆职业生涯时说:“节目导演曾因为我的眼睛小而讽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观众接受的主播。正是因为他的讽刺,我才决定去整容。虽然很多亚裔指责我去整容,但我至今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颜值低——整容)
材料三:黄渤从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先是找不到工作,后被冠以“丑星”(颜值低)的名号。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一个小角色演到了“金马影帝”。他在各种场合的幽默应对,让我们刮目相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2、(1)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最近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2)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
3、《中华文明报》正在开展“我身边的文明之星”的评选活动,此次评选首先向广大民众征集文明之星的候选人。张华也想把自己身边的三个人推荐给报社的评审组。
小区保安陈大叔,他为人谦和有礼,见到居民都满面笑容地主动问好,从来不与人发生争执,还经常热心地帮助小区居民搬运重物、收发快递。
退休工人张阿姨,她看到新闻上说有人因为拥挤而被正在进站的公交车撞伤,就每天自发地到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维持候车秩序,五年来风雨无阻。
兽医专业大学生李大哥,他见到有些居民任由宠物狗在小区内乱跑乱叫、随地大小便,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开办宠物课堂,训练犬只的同时宣传文明养狗。
如果你是张华,你将怎样向《中华文明报》报社推荐他们?请从中选择其一,为他(她)写一封推荐信,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审题:
4、中搜总裁兼CEO、被称为中国搜索引擎第一人的陈沛在其《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搜商”的概念,并把它称为人类除“智商”、“情商”之外的第三种能力。“互联网搜索引擎不仅能帮我们搜索到想要的信息,还能帮助我们寻找秩序感,巧妙使用搜索引擎,能够减低或者消除我们对信息的焦虑感。”
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发现学生交的作业从内容到观点都大同小异,“过后才发现,那是因为他们都使用同一个搜索引擎。”张博士为此非常担心方便的搜索引擎让这些年轻人不思考不记忆,失去了创造力。
对于以上看法,你有什么思考?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进行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四)漫画材料的审题
审题方法:
(1)分析漫画,理解漫画的含义:漫画中的主角做了一件什么事情?(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种事情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
(2)提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我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和看法。
●类型题展示:
1、漫画解读:
2、提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3、可以使用的论据或言论:
●类型题展示(2007年全国卷):
1、漫画解读:
2、提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3、可以使用的论据或言论:
●类型题展示(2010年全国卷):
1、漫画解读:
2、提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3、可以使用的论据或言论:
●类型题展示(2016年全国卷):
1、漫画解读:
2、提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3、可以使用的论据或言论:
(五)图表材料的审题
审题方法:
(1)分析图表,理解图表的含义:图表中的数据有什么规律(特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提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我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和看法。
●类型题展示
1、图表解读:
2、提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第二部分: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作文结构
作文基本结构:
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议(结合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联(联系社会现象,引用同类型事件,指出倡导观点的现实意义)——结(总结全文,照应材料,再次强化观点)
引引的要求:角度要明确(用评论对象作为表述的主语);内容要概括(坚决反对照抄材料);观点要清晰(我认为……对错的判断+理由)
议议是文章的主要内容((1)为什么+怎么办(递进)(2)先承认其合理性,再分析其错误(诚然+但是)(3)从多个角度谈为什么(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从不同角度谈好处;从不同角度谈危害)(并列)(4)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相结合)
议的时候要注意提升理论高度:理论阐释+事件分析
※请根据所提供的范文归纳出几种“议”的结构形式:
并列式:
对比式:
递进式:
设靶驳论:
其它:
联(1)联系当今社会问题(2)联系同类型事件(跟材料事件属于同类事件,有着极大的相似点)
结:(1)再次强调观点(2)再次回应材料
第三部分: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经典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第五段属于文章“联”的部分。作者联系当今社会种种现象,提出以祖训作为传家宝的现实意义,从而使文章思想更深刻。】
6财势兼备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如果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第六段属于文章“结”的部分。作者顺应了上段祖训的现实意义,先说危害,后说好处,既总结了全文又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这一句不能小觑,它回应了开头的材料,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表示。可以说这一句必须有,重如千斤。是结尾的范式。】
以下是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考试中的高分作文,请对其行文结构进行分析。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流浪汉拒绝了。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别用善良纵容懒惰(57分)
“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街边举牌的流浪汉是否让你的恻隐之心涌动?”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那位先生在一旁举起的牌子,看了又有何感受?
我的点评:
这位先生的举动在告诉我们:别用善良纵容不劳而获的懒惰。
我的点评:
弯腰在行乞者面前的碗里放下零钱,是一种善良;为无家可归者准备一份热腾腾的午餐,是一种善良。那这位先生的举动呢?没有直接的现金资助缓解他们眼下的生活困难,亦没有贴心地提供吃食抚慰他们的饥饿,但他提供的工作机会,却是最大的善良。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流浪汉,解决了他们这一顿的温饱,那么下一顿、以至长久的安稳生活呢?一把零钱、一份午餐,流浪汉依旧是流浪四方;但一份工作,或许眼前不比金钱与吃食物来得安慰更大,却是能结束他们的流浪,给予他们谋生的能力,或许就此改变他们崎岖的一生。这,不就是善良吗?
我的点评:
然或许有人驳斥:先生举牌的行为,岂不是断了流浪的生路?这怎么可以算是善良?
我的点评:
这怎么不算是善良呢?难道对拒绝工作的流浪汉仍施以物资援助,才算是善良吗?非也。茨威格曾说过:“同情有点像吗啡,在最初的时候的确能缓解痛苦,但长久以往却终致堕落。”别将同情论为善良,别用这种自以为是的善良去毁了别人一生。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连行善也趋向功利化了。我们只以”见效快“来作为检验行善的唯一标准,却不再思考受善者长久的未来。巴菲特曾在一次访问中直言:”我愿意将我的全部财富捐给慈善学校,但我拒绝为四肢健全的乞丐留下一个硬币。“巴菲特的做法,我们能理直气壮批判其”不善良“吗?同样,这位先生的做法,我们能冠以”恶意“之名吗?他是自己的行动,来让流浪汉醒悟,让他们以自己的双手换回安稳生活。
我的点评:
当代,”理性行善“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被情感支配着的我们容易为一句”很饥饿,求帮助“就激起澎湃的善意,极力满足弱者所需。却不知,我们的这种善良饲养了一群社会的寄生虫。我们应当对处于困难的人施以援手,但如何行善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今我们所议论的”职业乞丐“不就是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善良而发展壮大的吗?理性行善,同那位先生一样,给他们面包不如给他们未来;同时指出他们不劳而获的懒惰,为他人的行善作出提醒。
我的点评:
先生立起的牌子,亦是在提醒这个社会:别用善良纵容懒惰。
我的点评: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他能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经典不同于时下喧嚣的网络文学,只有昙花一现,它是一种可以穿越千百年岁月仍不褪本色的传奇。在这些经典身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与当代价值观相契合的某些精华,这便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原因。我们仍可以从《论语》中学到“以和为贵”“天人合一”,我们仍可以从《墨子》中学到“兼爱非攻”,我们仍可以从《孙子兵法》中学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经典不再是一种只能被欣赏的文学作品,它应该被汲取精华,重新吸收。
用经典中的精华服务当下,不仅能使经典重新焕发出生机,更能使社会获得进步,人类获得发展。正如漫画中所展示的一样,我们可以从《儒林外史》《西游记》这些经典中学习到营销学、管理学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利用,是极富创造意义的。而唯有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赋予经典以现代的意义,方能使经典的生命延续下去而永不褪色。2016年春晚,谭维维与陕西华阴老腔艺人的跨界合作技惊四座,摇滚与经典戏剧的相结合使得鲜为人知的传统显得如此青春。而在传统中挖掘出可以被现代利用的知识财富,让传统服务于现代,社会也会在传统经典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经典式微,而重拾经典,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要求。重拾经典,不是重回当时的年代,也不是抱着经典死记硬背。而是从经典中找到适合当代发展的精华并加以应用,这才是对经典最好的致敬。正如乔布斯在禅学经典中找到可以净化心灵的良方,正如习近平在G20峰会上引用孔子的“以和为贵”“四海一家”而赢得国际交口称赞,对待经典,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眼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取精华与经典,造福祉于当下,我想,这才是传承和发扬经典的正确打开方式。
【得分】内容18分+表达20分+发展18分=56分。
【点评】本文有三大优点,其一、审题准确,主旨明确。开头段落笔便用“奥妙、精华、智慧、玄机”四个词语浓墨重彩地将漫画中四部经典蕴含的时代元素呈现出来,随之以“汲精华于传统,造福祉于当下”作结来统率全文,鲜活有力;其二、思路流畅,语言精当。主旨与段旨呼应清晰,段首与段尾圆合自然,表现出较强的思辨能力;其三、用例立体,支撑有力。如第二段引用卡诺维纳“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他能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指出传统名著的精华仍是主导价值;第四段“乔布斯在禅学经典中找到可以净化心灵的良方”以外国当代名人为例使得名著的现代价值更有说服力。
勿让名著过于功利化(54分)
四根根系发达的大树上写着四本明清时期的传世名著,然后所谓的“枝繁叶茂”不过是长出了营销管理等商业学问。一幅漫画,引发人们思考名著传承发展中的问题。
名著之树长出成功学之叶,无疑是功利化的世风所致。过分关注其物质启示,助长了急躁冒进的风气。本来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名著应当枝繁叶茂,催生出诸多国学研究、历史家训等风流之学,或是对时代的批判,或是对文本的反思,都不会仅仅有公关、策略这些刺眼的标签。曹雪芹在写黛玉葬花时,可否想过工于心计的学问,三国战场上的风云变幻、诡谲难测又岂是“策略学”三字尽括的了?物质与精神的产物并非不可,但正如《斯通纳》言尽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面对自我时的精神世界,而非展现在外的物质水平,过分追求物欲,甚至因此而套上“名著”的外表,正是时代急躁浮华的弊端所指。
名著之树伸出成功学之叶,同样是对文学巨著的肤浅解读,忽视其中的文学艺术价值,甚至有曲解之嫌。传世名著能保留至今,必然有其时代性、批判性与超越性。若单从时代物质层面的理解,未免过于肤浅片面。陈独秀言:“若一个民族对超前性的内容不具敬畏之心,这个民族难以找到道德重建的材料”。营销管理等现世学问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更,甚至埋汰。若因此而肤浅地为传世名著套上俗气的解释,未免过于舍本逐末。看不到儒生众相、家族兴旺,看不到忠义勇武、坚强执着,如何能够感受到那掩埋在金钱之下的历史与灵魂的重量?
名著之树生长出成功学之叶,折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过于商业化,不仅会造成人们对传统文学的误解,甚至会带来文学血脉的断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保持活力的根基,但这种片面解读的做法正是体现了我们文化传承的不成熟。好比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商业化固然让他们被认知被发现,但同样也断了其向前发展的路。我们需要有一些对名著有独到见解的巨人,他们是周汝昌等红学痴儒的笔耕不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中对历史文化的真实反映与独到见解,是这些巨人们让文化的血脉不至于断流,而并非成功学等作者为其续脉。真正要想从传统文学中汲取养分,绝非浮光掠影可得,更需“一头扎进去”,方能品出其中韵味。
诚然,用成功学来阐释传世名著或许能使他们一时兴起,引人关注,但短暂的春天过后可能会有下一个季节的轮回。只有摒弃功利化、世俗化的风气,深入品读名著内涵,我们才能走到灯火通明,春暖花开。
勿让名著过于功利化,方为传承与发展之道。
【得分】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18分=54分
【点评】文章紧扣材料立意,从名著的传承和发展的层面上思考,对“抛弃名著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带有极强功利性的阅读目的”持否定态度,有思想高度。作者思路严密,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开头从材料引出令人深思的问题:名著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分析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功利化解读名著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勿让名著过于功利化,品读名著内涵,方为传承和发展之道”,先破后立,可谓层层递进。说理透彻,语言准确,名人名言和事例论据充分准确,很有说服力!不足:书写一般,对论据的分析还可更透彻,语言还有提升空间。
[2015年新课标二卷优秀作文]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最珍贵的风采
笃学敏思的大李,锐意创新,阐释了生命科学的谜团;爱岗敬业的老王,苦心练技,用勤奋完成了焊接大师的蜕变。他们,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凯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刘,用心灵捕捉世间奇山丽水,用镜头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给这个行色匆匆忽视美丽的枯涩的时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显了时代最美的风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们的双眼专注于科技的创新和技艺的精湛,却少有人如同小刘那样珍视生命中的美丽。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创造力,笃实的思考力,和技师的巧夺天工。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因为对物质太过执拗而迷失了脚步,我们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大自然的美景。正如蒋勋先生在《生活十讲》中写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我们不能任由物质的铁蹄践踏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占心中对美的向往。如此,我以为,值此超物质的快进时代,像小刘一样肯在云白山青间捕捉最美的风景,才是时代最耀眼的风采。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是拥有几米笔下那一个充满爱的心,所以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存留着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脚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身边的美丽?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如今翠翠守护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所以,彰显时代风采,他,当之无愧。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因为缺少,所以珍贵。的确,“矢志创新”造就了神舟飞天和蛟龙入海;“技艺精湛”造就了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是,小刘这看似与时代“背道而驰”的举动却挺起了国人精神的脊梁,铸就了文化的辉煌。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最美的乡愁于镜头中绽放光彩,软实力的增强,也同样会反作用于科技的飞黄腾达,个人的价值也会因为凝结了对自然深沉的爱而在时代中大放异彩。
龙应台有言:“人本是社会上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文化和语言就如同黏合剂,将人与人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刘这份对美的笃定和追寻,是这快节奏时代中的了然欢喜,风采奕奕。
品味这大千世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精致的心,一双发现美丽的眼,在时代中用双手撷英而行,便是最美的最珍贵的风采。
第四部分: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之作文自评标准
作文的评改虽然看似主观性比较强,实际上仍然有着较为严格的评价标准。我们只要能够依照标准来进行写作,就一定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自己评改作文时要遵循以下几个量化标准:
1、审题是否恰当?能否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核心话题)?能否结合来材料提供的语境来理解关键词语(核心话题),没有随意扩大范围?
2、有没有在开头(最迟不能超过第二自然段)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3、引材料部分能不能对材料进行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4、引的部分除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赞成、反对)外,能否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赞成(反对)的原因?
5、议的部分能不能从不同角度(并列、递进、正反)对观点进行阐释?各个层次有没有明确的中心句?
6、议的部分能不能紧密联系题目提供的材料?
7、联的部分所举社会现象(论据)是否与题目材料属于同类型论据?
8、结的部分有没有再次强化观点?有没有照应开头的材料形成呼应?
升格要求:
1、文中有没有恰当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文意连贯?
2、文中有没有恰当引用名言警句,使文章更有文采?
3、文中有没有适当体现辩证思维能力?
肖子罡
【篇二】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初三作文审题导学案
中考作文审题专项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明确审题内容,掌握审题方法;
2、运用审题方法审题,并完成写作拟写表。
复习重点:
学会审题并掌握作文审题方法,完成作文草稿拟写表。
复习难点:
通过审题完成作文的深远立意,拓展思维。 知识链接: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审题
就是仔细审读题目,了解写作要求,弄清写作禁忌,捕捉相关信息。审题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面对作文题目,
应该这样审读:
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
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
3、看文题的
4、看文题的
(二)、审读“要求”
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交代: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①书写的要求;②字数的限定;③ ;④ ;
⑤ ;⑥ ;⑦ ;⑧ 。
2.解释
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
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
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
3.提示
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
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
(三)、审读“导语”
有的文题前有一段导语,这些导语,或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
景,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
1、看“导语”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
2、看“导语”是否 3、看“导语”是否 。
自主学习:
一、学习“知识链接”完成下列练习
【练习一】
1.在“xx并不 ”这个文题中,“xx”可用什么内容来代替,
横线上可以填进那些上应的内容?用这个文题进行作文应该扣住哪个
字?
2.在中考作文题“可敬天下父母心——记家长对我期望的二三事”
中:①文题的表述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②题目中暗示的文章主题是 ③题目中表示文体色彩的一个词是
④我们作文时应扣住文题中的 、
【练习二】
下面文题括号中的内容起什么作用?
题目:我有这样一个好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写一个自己要写的人(例如:妈妈、老师、
叔叔、伙伴、邻居等),构成自己的作文题目。②写一篇记叙文,在记
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③字数600—900,不足或
超出部分,每50个字扣一分。
【练习三】
简析下面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
文题:生活中难免发生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要求未能得
到满足;考试成绩不好或是有错误受到了家长的指责、批评;或是受到
误解、委屈等。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受磨练,
从而重新奋起。许多有成就的人是都是这样,但也有人从此一蹶不振。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所以青年人必须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请以“在错误、挫折面前”
为题,写一篇记叙、议论结合的不于500字的作文。
二、合作探究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
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以“我在春天
里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篇三】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初三作文教学案:审题指导与训练
初三作文教学案:审题指导与训练
【训练新目标】
1、了解审题的内涵、意义和步骤,明了准确审题的重要性;
2、字斟句酌,把握题意,明确限制和自由,学会准确审题的技巧。
【导写零距离】
古人说:“一题到手,如射之有鹄。能者一箭中,不能者百箭不中。”审题犹如射箭,审题正确了,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如审题错误,必然一错百错,全军覆没。审题就是反复咀嚼提供的文字,字斟句酌,弄清题目的词句的意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整体地理解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和规定。到底怎么才能审好题呢?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就可确定所给题目应写或适合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如以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事件的其中一项或两项以上为题目的(如《发生在双休日的故事》),或题目的开头或末尾带有“记”、“忆”、“访”、“传”、“事”、“记事”、“故事”、“见闻”、“漫步”、“游”等词的(如《美好的回忆》)一般要写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的(如《小草赞》《生活的赞歌》),宜写成抒情散文。现在的作文命题往往淡化文体,所以有的题目适宜写多种文体,如《学会感恩》《理解》《责任》《选择》等。对于没有明确文体限制的作文考题,同学们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好把握、最易写好的文体来写。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抒情议论等都有明确的范围要求。因此,要学会反复推敲,确切掌握。这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每一个词语,弄清它的中心词、限制词特别是关键词,从而明确写作范围和重点。如《我家的一件趣事》,“事”是中心词,“我家”、“一件”、“趣”是限制词,“趣”又是关键词。关键词往往是选材和立意的重点。所以在作文之前,要认真揣摩命题的语法结构和语言内涵,抓住题眼(即关键词,有时也是作文的文眼),并围绕它框定选材范围,确定写作重心。
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我尊敬的一个人》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要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和写作重点就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材料,确定文章内容。
一般作文题都有提示语或引题的材料,要认真透彻地阅读这些材料,理解出卷者意图,明确写作重点,确定文章内容。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如盐城市近两年都是以“裸题”的形式命题,去年是以“歌声”为题,今年是以“眉头舒展了”为题。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眉头舒展了》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眉头舒展了”,为什么舒展了,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让人眉头紧锁,事情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最终找到了怎样
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误区会诊室】
学生作文时在审题方面可能出现的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误区之一:不辨文体 应试作文中,如果作文题后的要求中已规定了文体,自然不存在辨析该用什么体裁的问题,如果未作要求,则必须仔细分析,以防“文不符体”。
如福州中考作文《从此,我不再 》。这个题目可以写记叙文,继续自己不再任性、不再害怕困难、不再迷恋网络等等,但一定要以继续为主。也可写成散文,表达自己告别某种个性上的弱点、走向成熟的情感。但切不可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既偏离了文章重点,又偏离了文章体裁。
要克服这种毛病,当然还得从题目入手,明确其所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以此来确定文中用什么方式来配合。如果文题中没有标志性的文字,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辨析:以人物、事件、时间、场景、地名、物名为题的,一般写记叙文:如《笑声》、《关怀》、《我的好朋友们》。念起来情味浓、意味深者,一般写抒情文:如《让我们再说一声:老师好》、《我想化作 》„„当然,这些都是一般规律,题目与文体的规律不是僵死的,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误区之二:不明题眼 我们常说“据题辨眼”,即从题目中找出写作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题眼”。应试作文的题目中往往暗示了重点写什么,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些暗示。如盐城中考作文《 改变了我》 这个题目的题眼是“改变”,这就决定了在写作本文时“改变”之前的情况是次要的,而“改变”之时和“改变”之后的情况是主要的,要详写。如果反之,就偏离重点了。
要克服这种重点偏离的毛病,关键是要明确重点写作阶段的内容,从而略写别的阶段,以作为铺垫烘托,来突出详写的重点阶段。一般地,题眼总是处于题目的逻辑重音位置上,也就是我们在默念题目时,自然感觉到的那个最响亮的字眼,如《同学,你不能这样》,中心词是“不能”,那么重点是要论述“为什么不能”。又如《生活告诉我》,中心词是“生活”,首先要理解“生活”的含义。在这里,“生活”是指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告诉了“我”什么?“我”又从中悟出、提炼出什么道理来?因此,这篇文章要写成夹叙夹议的以叙为主的文章。
误区之三:站位不准
在审题时,考生往往会出现主次失衡、角度失准的失误,我们称之为“站位不准”。
一是主次失衡。指文题要求表达内容较复杂时,由于作者对题意理解不周,未从整体着眼分清主次,致使作文主次失衡,不合题意。如以《父辈》为题作文,有的考生在审题中有闪失,作文中只写了父亲,“辈”这个主体就明显不足了。“父辈”是个群体性的概念,以此为对象就不应只写其中某一个具体的亲人,而应着眼于“我”父亲一辈的人们,把父亲一代人的某些共性或普遍性的事物写出来。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二是角度失准。审题时,对题意把握失准,着眼点、思考点有误,人称使用不当,或角度弄错。明明是正面写的题目,文章却站在反面来写,或者反之。如文题《发生在家中的一件趣事》,有位考生写一位老师儿子“失踪”的事,“惊险”有余而“趣味”不足。作文题目限制发生的趣事“在家中”,所以文章宜用第一人称,以“我”的眼光去叙事,而该文以旁观者的口气来叙事,显然采用的角度失当了。又如《美在课余》,这显然是一道正面命题,可有的考生却从反面来构思,写一些女同学在课余时间过分讲究穿着打扮的情景。再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这是一道中性命题,可有的考生从反面角度,把它当作“挫折”来写,结果当然只能得低分。
要克服站位不准的毛病,最好的办法是在写作之前确定好角度,然后再动笔,就不会出现写写停停、有悖文题角度的现象。如要写《我心中的灯》。“灯”是一种寓意,比喻在“我”失望、痛苦或迷失方向时给过“我”温暖和帮助、指引“我”前进方向的人和事,因此应从正面来行文。
误区之四:厚此薄彼
一是只重材料、不顾标题或只重标题、不重材料。考生面临既给材料又给题目的作文时,忽略哪一方面都是不切题意的,必须要二者并重。
二是只重题目,不顾要求。要求是对文章的限制性文字,一般有表达方式、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考生因审题不周,忽略要求,结果写好的作文不尽合题意,
误区之五:挖掘不够
有些题目的命题意图,并不在外表,而在深层或题外,考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审题失误率也最高。如《心愿》、《意外》、《温暖》、《书声》等题目,以《心愿》为例,是谁的心愿,是什么样的心愿,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才是深层内容,才是题外真意。可是有的考生,只静止的写有个什么样的心愿,极力渲染“心愿”变成现实的心情,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的原因却写得很少,虽也能扣题,但只抓住了题目的外表,而影响了文章的深度,又如文题《村边的那座小桥》,有位考生写自己四岁时在桥上玩耍不慎落水,后来在大人的鼓励下重走过那摇摇晃晃的小桥,也不怕它了,结尾写道:“昔日的小桥如今早已不再了,伴同我那次的落水一起成为了历史。”就桥写桥,在审题时未作深层的审视和思考,未能赋予文章以深刻的内涵。如果能从中悟出点如“昔日的小桥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起点,我学会了不断的尝试”的哲理,文章就有了深度,就有了“闪光点”。
【超越无极限】
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佳作连连看】
点点滴滴都是爱
很多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予以子女的爱永远是含蓄内敛而伟大雄厚的。可是这句话所表达的父爱却与我父亲给我的爱不尽相同。我的爸爸总是于细微处毫不遮掩地表达着对孩子的爱。
妈妈说我这个任性的性子都是因为爸爸管教不严的错。听见这句话,正在报纸上乱涂乱画的我一挑眉,停下了手中的笔。“我们是哥儿们。”爸爸先我一步说出这句话,于是我夸张地赞许道:“知我者,某人也。”妈妈不满:“这个某人谁知道是指谁啊?”“说法,一种说法而已。”爸爸阴阳怪调。我趁机插上一句:“所以,别在意。”或许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不像多数家长和孩子间的“尊卑有别”,但是我叫爸爸“某人”,爸爸叫我“朋友”却是经过商量决定的。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称呼很好,这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顺便嘲讽了一下古人定的各种乱七八糟且极其苛刻的礼仪规矩。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对妈妈说:“她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正大光明地支持她。”继而把头转向我:“是吧,朋友?”“是的,某人。”我应道。父爱,就是要这么张扬。
老爸对我的学习可以说是看重,也可以说不看重。他常常说:“朋友,你自己的路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无论是好是坏,当然我当然希望你过得很好。不过都挨不着我和你妈妈的事。等我和你妈老了,我们就两个人自己住。”妈妈却不留情面的拆台道:“等我老了,我就和孩子一起住,你就自己一个人过吧。”某人只好摆出一副没听见的样子继续吃饭。可是每次考试过后,老爸总是特别关心我的成绩,并美名其曰“关心你的未来”。于是我无奈地表示他的话前后矛盾。某人没有丝毫不安和局促,反而借此机会向我大讲特讲,说人都是矛盾体„„我假意听得很认真,但实际上确实左耳进右耳出。某人明知我没有听,但还是乐此不疲地讲着。父爱,就是要这么亲密。
老爸唯一让我不爽的就是他有抽烟的习惯,虽然他曾无数次扬言要戒烟,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久而久之,每当他提起戒烟的事情,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一副鄙视的样子。不过近两日情况却有些微妙的变化,我发现某人居然都没有再动过香烟,于是随口问了下原因,老爸仿佛是因为终于有人发现了他这一伟大的壮举,于是一脸兴奋地告诉我说:“我戒烟了!”因为某人这次是将言语付诸行动,所以我没再鄙视他,并大加赞许他的行为。可是老爸戒烟的“后遗症”就是每天下班回家都要问我:“我的皮肤有没有变好哇?”而且偶尔还会装作若无其事地吃掉我的面包,并说是为了补充能量„„唉,其实我也晓得,老爸戒烟就是因为我上了初三,为了让我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才不像之前的几次,选择了果断地戒烟。父爱,就是要这么坚决。
或许那些催人泪下的父爱故事更容易令人动容,深刻地铭记,可是我却觉得像老爸这样子张扬、亲密、坚决的父爱才是最好的。纵使不能瞬间使人产生崇敬的感觉,可这样每日每月、点点滴滴逐渐汇聚的爱,才是永驻心底的爱。
点评:本文选取生活中的几个细小片段,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独特而深厚的爱,观察细腻、叙写丰实,在流畅的语言中流淌着对父爱的珍视和感恩。
点点滴滴都是爱
阳光拐个弯儿,透过了毫无生机的病房,透过了那苍白无色的窗,照进了我的心,暖暖的,甜甜的。 在我的记忆里,医院里都是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伴随一股阴冷的风,无端的恐惧侵蚀着进来的人,就是一个晦气的地方,病恹恹黑色的地方,让人绝望、悲伤、害怕。但我们这间病房却因为有一个小男孩,这里充满欢声笑语,一切都那么温暖安心。
经过一场大雨的我,浑身疲惫无力,体弱不胜就生病了。也许是病得太重了,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一张病床上。病房里都是陌生的面孔,我的床在最里面靠墙,没有窗户,是一个不透气、不透光的角落,白天也是黑黑的。唯一有阳光的窗户旁的一张床被一个大姐姐和一个小男孩“占领了”,心中很是不高兴,却无人诉说。就这样懒散地躺在病床上,毫无力气,也不想和他们搭话。
过了几天,我不想总是这么躺着,就艰难地侧躺在床上看书。没一会那个小男孩跑到了我的床边,笑语盈盈地说:“姐姐,你为什么不和我们说话呀?”看着这白晳的脸庞,我嘴角上扬,微笑道:“姐姐不舒服,无力说话。”他却得寸进尺的坐到我床边:“你应该多笑笑,姐姐你笑起来真好看。”我勉强地又对他一笑。“姐姐,你脸色怎么这么苍白?”我被他问烦了,也许是多日不见阳光了,一直躺在这个角落,敷衍道:“因为没有阳光啊!”小男孩歪着头答道:“好啊,我让阳光拐个弯,照到你这里呗。”房间里的人都笑了。
但令我们完全想不到,没一会,一束阳光竟然从小男孩睡的那张床的墙上射到我的脸上,我突然感到自己真像一颗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原来小男孩用镜子调好角度,把阳光反射到我的病床上,那一刻,我心中顿时明亮起来,只觉得好温暖,那个被叫做医院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似乎已经发生变化。从那天起,小男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让我晒到太阳,直到出院。
这就是爱吧,那个小男孩只是做了一件想让我开心的事,在我们每个人看来点滴琐细,微不足道,但就是这点滴之爱让我刻骨铭心。
因为小男孩的爱,医院这个地方在我的心目中不再恐惧;因为小男孩的爱,医院的病房充满欢笑;因为小男孩的爱,我们的城市已不再陌生;因为小男孩的爱,阳光一样能拐进了我的心„„
这点点滴滴啊,都是爱!
点评:普通的人,简单的事,点滴的爱„„作者在娓娓道来中表达出了文章主题,看似无意,实则用心。
点点滴滴都是爱
有一种感动叫做爱,有一种温暖称为爱,有一种力量来源爱,有一种支持离不开爱„„
即使陌生,也有爱
都说“雨过天晴”,但也要看运气。经过雨水的洗礼,地面上留下了了它的杰作,轮胎不免有些打滑,可心急赶回家的我还是骑得很快,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来颠去。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前面有块石头,没等我反应过来,连车带人向左倾斜,人倒没事,可车篓却“歪了头”,任我怎么扳也纹丝不动。有位阿姨走来,示意我扶着车龙头,她两腿夹着前轮使劲地把车篓扳正。可用力过猛,刚刚还洁白如雪的裤子此时已被轮胎的泥水弄的尽是污垢,我抱歉地说:“阿姨,对不起因为我,弄脏了你的裤子。”可不见她反应,我拍了拍他,她立刻挥摆着双手,嘴里发者“啊啊 啊”我意识到她是聋哑人,但我还是说了谢谢,她也许懂了,朝我笑了笑。一种莫名的感动袭满我全身,这就是爱吧,一种来陌生人的关爱。
爱你,我就抱抱你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出门前,妈妈总会站在门口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开始,我觉得很新鲜,心想:外国人不都这样,所以每次也十分热烈的回应。可时间一长,我的回应越来越淡,有一段时间门口不再有妈妈的拥抱。可我又感觉奇怪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渐渐的我又开始渴望这个拥抱。晚上睡觉前,我想妈妈提出了这个要求,妈妈笑了笑让我先去睡觉。第二天,妈妈果然又同以往站在门口等着我,我飞奔了过去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听着她说:“爱你,我就抱抱你。”我抬起头轻轻地回应:“爱我,你就抱抱我。”我又重新充满力量出门了,这就是爱吧,一种来自一个拥抱的爱。
它,储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但会被化作一点一滴,悄无声息地来到你身边,包围着你,伴你长大,包围幸福。
这,就是点点滴滴的爱。
点评:通过两件小事,叙写了来自生活中的点滴之爱。小标题的设计既串联了全文,又紧扣了主题,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篇四】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中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中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教学目标:
学习使用表格法梳理材料,准确立意
教学过程:
导入:
中考复习作文难,作文复习审题难,材料作文的审题是难上加难。虽然难但并不意味着不考试,河南省从2008年起已经连续五年考到材料作文。难度大又多年考。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今天我们就选择材料作文中叙事性材料的审题来作一点探究。(课件展示目标) 师:首先请大家看一则材料:(课件展示)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2010河南题)
师:这则材料如果让你写你会怎么写?能说说理由吗?好,刚才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不同的见解恰恰说明了材料作文审题的难度,不容易把握中心,容易写偏题、写跑题。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梳理一下这则材料,看能否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如图所示:
雏菊 小女孩不
来浇水 陷入深思 努力生长 长得茁壮 开出新花
师:我们知道叙事类材料一般由陈述对象、起因、经过和结果组成,因此请同学们先找出材料中与之相对应的关键词语填入表格。(学生交流找到的关键词语)
提示:为了检验关键词语是否正确,可以检测一下。把选出的关键词连缀起来,与原文主旨要一致,要点要齐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下面我们再来看两则材料试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课件展示) 材料一、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材料二、 一只旧钟对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每年我们要走将近3200万次。”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旧钟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它摆了将近3200万次。
师:通过提取关键词我们把握了材料的主要内容,那么由材料我们能类比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呢?
师:再来看材料一,完成表格。
生活中相对应的关键词是:小孩子、父母不再照顾、自我鼓励、善于反省,自力更生。提示:注意材料和生活类比时,强调整体性,即每一部分都要对应,不能忽略某一环节
师:接下来看材料二和材料三,类比联想完成表格。
关键词:遭遇挫折的人,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经历磨练,实现理想 材料三关键词:没有经验的人,畏难不敢做,尝试,一步步做,最后
成功(课件展示)
师:通过表格中以上两步的分析我们看到在几个环节中哪一个最重要?
生:经过
师:我们能不能据此来立意,请大家再来完成表格
师:材料一立意:脱离依赖、自立自强
提示:立意的核心在“经过”,注意揣摩出题人意图。
材料二立意:毅力是成功者的品质、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
材料三立意:勇于尝试是成功的一种品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件展示)
师:通过以上三步,我们学会了用表格法来确定立意,下面检验一下学习的效果。根据下面材料,自画表格。(课件展示)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颗大树。
生:自主交流、展示
师:归纳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巧
表格方法来寻找
压缩语段想生活
紧抓过程立意好
【篇五】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
——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教案
荔城三中 温小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2、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3、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中考命题(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审题技法和主要步骤。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以2012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导入。
题目一: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12年广州中考题)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白云区一模题)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改变。也许,你在悄悄改变别人;也许,你在渐
渐改变自己;也许,不知什么改变了你。改变,或许是一个过程,改变,或许
是一个结果,有人喜欢外在的改变,有人注重内在的改变„„没有一个人可以
拒绝改变。
请你以“改变”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师:题目二难度不大,写出“改变”的内容,基本不会离题。题目一看上
去容易,实际难,因为多了限制性词语“一点点”,什么才算一点点,改变不能
大,要写细节,审题要仔细才会高分。
作文审题就是揣摩作文命题意图,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文章该写
成什么文体(期中考试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该确定怎样的中心,该选用哪些材
料,该怎样安排详略等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是
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作文前只有全面准确地审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否则
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全面而准确是作文审题的总体要求,掌握一些行
之有效的技法则是关键。
二、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那么,如何在作文时做到不偏离题意呢?审题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建议同
学们可以运用“抓文眼,明题旨”、 “定范围,知内容”、“辨显隐,拓思路”、
“添因素,定角度”等方法和途径来审清题意。
技法1:抓文眼,明题旨
所谓“抓文眼”,就是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明题旨就是明确命题的题旨所在。
要审清命题的题旨。所谓题旨,就是指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文中应予表达
的思想、感情。
题眼就是显示作文题目基本内涵和写作重点的词语。抓题眼可以运用“句
子抓谓语,短语扣修饰(限制)”的方法。如果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其谓语往
往就是题眼;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语,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另外,
题目中出现的一些虚词不容忽视,它往往也是作文题目的题眼所在,如连词“和”
“与”,副词“也”“更”“又”“原来”“依然”“其实”等等,应狠下功夫进行
推敲和斟酌。
例如: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题“又见枝头吐新芽”,题眼是“又”,写作的
重点在于告诉考生要写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味。
所谓“定范围”,就是审明写作范围,了解命题的范围要求,明确写作内容。
我们知道,写作是有范围要求的。过程的长短、地域的广狭、事件的繁简、
人物的多少、议论的深浅、说明的详略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审题而予以明确。
“难忘的一天”你却写了三天的事,就失之过泛;“我们的学校”你仅写了所在
的班级,就失之过窄。“又见枝头吐新芽”,“又”点出了次数不止一次,“枝头”
“新芽”点明写的内容和树木有关等。
练习2:(1)“改变”与“改变一点点”这两道题目中,“改变”所写的“改
变”的程度范围较广 ,“改变一点点”中所写的“改变”的程度范围较小 。
(2)在“惊喜的瞬间”和“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这两题中,“惊喜
的瞬间”所要写的过程历时很短,而“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所要写的过
程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
(3)在“陋室小记”和“在广阔的地平线上”这两题中,“陋室小记”只
须写“陋室”,至多简略地写一下“陋室”的环境,所写的空间十分有限;而“在
广阔的地平线上”则是纵横万里,广袤无垠,凡是地球上的一切都可以写进你
的文章。
(4)在“我的同桌”和“我与水”这两题中,“我的同桌”所写的人或一初三作文指导,,准确审题
个,或几个,涉及的人比较少;而“我与水”所写的是“我”与“水”之间发
生的故事。
只有准确把握命题要求的写作范围,才有可能写出教好的文章。
技法3:辨显隐,拓思路
辨显隐,拓思路。有些作文题目,如“路”、“灯”、“落叶”、“浪花”、“春
色”等,往往不是叫大家就物写物、就景写景,而是另有一番“企图”,它常常
需要大家借助某一事物的外在特殊,寄寓某种深刻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
殊意义的事理。
例如:《又见枝头吐新芽》,“枝头吐新芽”字面上的意思是一个常见的自然
现象,其实包含也是一个普遍的生活道理:希望总是存在的。“新芽”既可以理
解为“树上的叶芽”,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或是一种认识。
对这样的作文题目,就不能局限于理解其显性意义(题目字面本身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辨识其隐形意义(也就是言外之意,即题目寄
寓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或蕴含的哲理意义),进而突破思维局限,拓宽构思空
间。
练习3:(1)如果要你以“路”为题写作,你想怎么样理解这一题目的涵义?
字面上的意思:往来通行的地方。 路、富民之路、爱心之路、出路、退路
(2)如果作文题目是“我也是富翁”,你又会如何理解呢?(国外一位年老的
亿万富翁望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说:“真是羡慕你们,如果可能,我愿意用所有的财富买回
青春!”)
“富翁”字面上的意思:拥有大量财产的老翁。亦泛指广积财产的人。 识”、“活力”等。
技法4:添因素,定角度
添因素,定角度。对于一些半命题作文和题目简短的作文,可以从不同角
度(如:时、地、人、情感等)为题目添加一些因素,使文章的写作范围、内
容更加具体、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在添加因素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自己熟悉
而又不容易与别人雷同的材料。
我们之前写的作文“节日”,因为是临近国庆节,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到
国庆节、中秋节,没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其实,我们可以添加因素,使自己
的文章与众不同。如“爸爸的节日”。
练习4:如果作文题目是“游戏”,你觉得可以添加那些因素,使文章的写
作角度更加具体?赶快动手把它们写下来,并确定一个你准备添加的因素,看
看谁添加得又快又好。
例如:冬天的游戏、家乡的游戏、父亲的游戏、快乐的游戏、悲伤的游戏
三、命题(半命题)作文审题的基本原则
1、标题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一般从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
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方面进行限制,或明或暗对写作提出具体要求。
2、标题意义上的内在性原则。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标题的含
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
在含义或隐含义。命题者常常不是要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挖掘题目
内在的含义。
四、小结
拿到题目,一定要在审题上多花些心思来研究,切忌心思浮躁。有的同
学匆匆一看题目便与记忆中的某人某事挂起钩来,提笔就写,不去考虑这个
“钩”挂得上挂不上,挂得是否牢靠妥当,就难免失误。只有经过反复思考,
心中所想的内容确实和题目挂得上了,才可认为审题完成,才可构思文章。
五、作文训练
作文题目:参考《九上学案》P19
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审题:首先明确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把前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宛
如一首歌。(可以用技巧4)
其次,“歌”是比喻美好的事物——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选出最能触动自己内心的事物来写作。比如:友情是歌、母爱是歌、得意是歌、失意是歌,生命中必然会哼唱的歌;花是歌,、树是歌,一年四季都是歌„„明确“歌”的比喻义,找到最能表现其特质的本体。
例文1: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
又见枝头吐新芽
穿过马路,一阵寒风迎面扑来,不禁全身打了个寒战。身边冷不防飘来一片枯叶,我迎起头,只见一株大树的叶子早已变黄,孤苦无依的随风飘荡,无可避免地等着被风卷走的一瞬间。62分卷子,依然在我书包里。啊!我是否就像这棵树,伫立在寒冷中遥望春天?
小时候——
拥有清脆嗓音的我被老师相中,参加朗诵比赛。我过五关斩六将杀进总决赛,却在比赛前3天发烧了。在昏昏沉沉中,我似乎听到老师和家长的紧张的议论:发烧了,喉咙哑了,怎么朗诵?怎么比赛?时间不等人,比赛一点点临近。在总决赛前一天晚上,我不甘心就这样退出比赛。硬撑着发热的身体,我扶着墙,踉踉跄跄地走进爸爸妈妈房间,放开已沙哑的喉咙,练习了一遍。那一遍下来,我便头晕脑胀,觉得天旋地转了。“扑”,我倒在床上,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熟睡过去。第二天,我仍然参加比赛,带着父母老师“有志者事竟成”的鼓励,我充满感情地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完成了表演—最终竟获得铜奖!我抱着奖杯,我觉得眼前一片碧绿,在深夜,我宛如一棵小树,苏醒发芽了。
长大些——
市游泳比赛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我也怀着放手搏一搏的心情报名参加了。谁知集训时,跟我一起训练的人都是市里的高手,我自然总是被他们甩开一大截。所以,他们看我的眼神,也都是傲慢的、盛气凌人的。在区里还算佼佼者的我,忽然一下没了信心,跌落进无边的寒冬中。就在我打算收拾东西,离开训练队时,教练找我谈话—相信自己,坚持一下,胜利就在前方。我带着一丝信心,重新投入到刻苦的训练中,脸上没忘记多挂一缕微笑。“苦心人,天不负”,我在拼搏之后,奇迹般地获得市全能第五!捧着证书,我的眼前又出现一片绿色:春天,回来了。
而现在——
书包里的试卷打灭了我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可中考已经日益迫近!我抬起头,抑制住想流泪的欲望。就在这时,大树中一抹很淡很淡的嫩绿闯入我的视线:“今天立春了。”我听见旁边有人说着。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错,现在的我虽然身处冬天,但我可以努力地展望、迎向春天,再染新绿呀!我一定可以的!
是的,花开不只在春天。我只要拼搏、奋斗,定能迎来我的春天!我这棵树的新芽,又会重现。到那时,我再来与大树会面,告诉它我走过的路,也告诉它:冬天是春天的征兆。只要能在寒风中不倒,必然会“又见枝头吐新芽!”
问:请快速阅读例文,划出能体现题意的句子。
例文2:宛如一首歌
古往今来,多少鲜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天空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有的壮美,有的凄惨,有的黯然无声。站在星空的旁侧,静下心来聆听,原来流星一闪便是一首歌,甚至曾经过往的失败,也是一首歌,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是项羽英雄末路的悲歌,楚汉相争,霸王穷途末路,兵败垓下,已是深秋,凉风吹得军帐中烛火摇曳,怀中的虞姬低泣吟唱:“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一曲歌罢,香消玉殒,手中的蝴蝶杯落地,碎了,连同那颗曾经踌躇满志的心„„
项羽败了,只是他至死也未曾低下头颅!项王的豪迈刎乌江,是一曲悲壮的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是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愁歌!七夕之夜,他的生日,粉装的宫娥敲着红牙子,一遍又一遍的《虞美人》他的心也随着那一江春水回了故国“四千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那令他魂萦梦绕的故土„„一杯毒酒映着明月,他一饮而尽„„
李煜败了,亡了国,做了阶下之囚,可他却用家仇和国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永不褪色的深情之歌!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是陆游与唐婉爱情失败后的哀歌,曾经十六岁的她和十八岁的陆游情投意合,曾经二人吟诗作对,幸福快乐„„只是这般的浪漫怎能在封建礼教下长久,陆游的母亲不许,就这样,唐婉改嫁赵士诚,陆游只身漂泊,十年后的沈园相遇,却奈何“人成各,今非昨!”于是两首《钗头凤》流传了千秋万代!于是两个人的两颗心,永远地拥抱在一起。
陆游和唐婉败了,然而他们却演绎了悲剧的绝美,他们的歌,句句断肠,却是美的华章!
听——
失败宛如一首歌!苏轼仕途失意,却唱出“一萧烟雨任平生!”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yzw/21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