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作文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admin 初一作文 2020-04-22 23:53:18 学习学生

篇一:《迷茫初一 逆风初二 平稳初三》

迷茫初一 逆风初二 平稳初三 [2015-11-10]

孩子开始了高中生活,闲下来回顾整个初中三年,感慨万千,决定以文字记之。一是为总结经验教训,开始新的征程;二是给后辈家长提供一点借鉴,如果可以的话。

差生初中三年成功逆袭

迷茫初一,逆风初二,平稳初三!

首先要说明一下,我的孩子是男生,小学成绩很差,学习习惯不好,刚上初一,有可能普高线都上不了,现在上的省重点也不是顶尖高中。所以请优生牛蛙们绕道,以免浪费时间;再一个,偏好文科的女生可能借鉴的意义也不大。

本文按时间分三个章节,初一初二初三各一节。满纸真情言,一把辛酸泪。

迷茫的初一

小升初没怎么操心,儿子直接对口上了本区所谓的重点初中。还未有进校,有些家长就开始为分班活动了,送钱送卡。当然,这只是传说。我希望儿子进好一点的班,但是我的脑袋里有个观念,成绩不好挤进好班也无用,再说,我也无人可找。由他去吧。

看看班级名单上出现了小学成绩最差的孩子,无疑这是一个差班了。儿子的脸瞬间就黑了,可怜的小小孩,他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本市将有50%的初中生不能直升高中,而是进入职业中专,提前走入社会。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尽管国家大的教育方针是对的,但是于我,于这个城市中大多数的家长来说,不能读高中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那是无法接受的。我感觉我们的生活掉入了无底的深渊,看不清四面八方的出路。

我把所有的赌注压在了培优上,语文数学英语全部在外面上课。现在想想孩子当时也是很累,每周五六点下课,六点半赶到培优点,上到十点回家。周六周日上数学英语,其余的时间在家里做作业。所有的娱乐活动全部停了,只有学习,学习,不停地学习。

我也停止了一切娱乐,不看电视不上网。陪在他的身边,整理英语错题分析各科试卷。上班的时候,浏览网站,看看前辈家长的经验教训。想着法子和老师接触,希望能够多多关注儿子,提高他的自信心。

在这样一个层次的班上,儿子基本上排在前十。班上有几个语文强的女生,他总是超不过的。但即便这样,在全年级也只能排到两百多名,初一上的期末考试考到了三百多名。不过,那次也特殊,考试前的那段时候,感觉是他生病了,每次在家里听着楼道里有气没力的脚步声,不似平常那种一步两跨地蹦回家。我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说还好。寒假时一查,竟然是肺炎,竟然拖了大半个月。现在想来,我还有些心酸,我太大意了,儿子也是太忍了。

我有些不明白,象我这样一个文科生生出的儿子,为什么对文字语言这么迟钝这么熟视无睹。语文就象一座大山,他在艰难地爬坡,却只能基本上原地踏步。数学一直是忽高忽低,一到

大考就一败涂地。英语,只能说这个班孩子的英语水平落后,让他保持了一点自信。

儿子的坏习惯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得了的。仍然还是会管不住自己,上课讲话,作业开小差。每每这个时候,母老虎就开始发威了。他已经和我一样高,打是不可能的。我愤怒地描绘着他要这样下去的结果,他有时候会哭,有时候木呆呆地看着我。然后有些收敛。过后,等他心情好些了,我再从正方向进行洗脑。如此反复。儿子终于在意识上把学习与自己的未来连接了起来。

一流的高中,我们不敢想,本区最好的高中也差着一大截。他有时候也焦虑:妈妈,我现在这个名次连XX高中也考不取吗?我说是的。

我们一起忧心忡忡。看不到未来的方向,初一就这样结束了。

都说,男生会在初中有后劲的,我们怎么就看不到了呢?难道这是曙光之前的黑暗吗?逆风扬帆的初二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句话多少让我有了点信心。

初二,重新出发。

看到一个前辈的帖子,说初二前打好几何的底子,开学后数学学习会轻松很多。受益匪浅。初二前的这个暑假,显得格外重要。数学英语继续上培优课,去掉了语文,增加物理。

数学培优班考到了比较靠前的班,当时很高兴,但是问题也来了。布置的作业完全动不了手。看着大面积的空白,着急也无用。实在没有办法,我开始在网上查题,然后讲给他做。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空着不做更不好啊。每次磕磕碰碰地,能够完成大部分的作业。

物理老师是个年轻的又高又胖的老师,讲课幽默生动。儿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他了。更喜欢的是他教的物理,太有意思了,声光电,周遭一些自然现象竟然上了课堂。几乎每次课下,儿子都要和我讲讲这位大胖老师的趣事,以及课上的奇妙内容,然后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我对这个不感兴趣也听不太懂,但是恩恩哈哈地作着回应。

开学了,我分析了初一的培优课,语文基本上没有成效。数学提前学只能在小考上占优势,大考前经过复习大家都同一个起跑线了,而且增加了作业量,英语,他不想上了,因为跟不上。我决定停掉所有的课外培优课。可是,他提出想继续上物理,怕我会拒绝,想出了N条理由。具体的理由,我现在忘记了,但是这倒是第一次自己提出要上课外培优课。我当然答应了。

几何题一般都是会做就不会错,不象代数那样容易犯错。暑假反复做的那几种题型帮了儿子,思维远远领先了班上的同学。同时,他也在总结为什么初一总是大考出错的问题,,慢慢地形成了他的特点,代数做得很仔细,会做一般都不会错。英语,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外,每个星期必背一篇课文;做一套完形阅读题;同时,我还帮助他整理错题,每周末做一次。最该感谢的是物理,那个大胖物理老师,上课抬着大脚板讲压力压强。孩子们爱死他了。因为物理的出类拔萃,儿子大考的总分在班上基本上是第一第二之间徘徊,有一次月考成绩,年级排名到了前八十名,这都可以上一流的高中了。物理让他信心百倍。

语文,迄今为止,仍然是我们的心痛。能力是需要积累的,现在哪里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基础也是不能靠培优得到加强的。一个初二的学生,还在写错别字,这个,让别人怎么帮得了你?也许,像儿子这样的男生,学语文就缺失那么一种敏感度。这种缺失,我也能够理解了,他学语文就象我学物理一样,都是那么地困难,就象有人逼着我们吃不喜欢的食物,勉强吞进去了,哪里知道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语文,只能跟着老师走吧。物理除了上好学校的课以外,上好大胖老师的课做好作业,成绩就已经很好了。其余的课外时间,全部堆积在数学英语上,尤其是数学。他渐渐地在数学学习上找到了信心。我们已经达到XX高中的水平了。

我开始研究如何填报中考志愿。成绩到什么层次,我们该填哪所学校,我的原则是既不冒进,也不委屈自己。好在儿子成绩是在稳步上升,进入前两百后,就再也没有掉下来。我们期待着,他能够再上一层楼。

曙光隐现,儿子的学习驶入了一个通畅的快车道。我感觉绑在身上的绳子渐渐地松了一些。

平稳上升的初三

初三前的这个暑假,学校开始补课。看到同学买的化学器材好玩,他提出要买一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虽说是文科生,但对理科与实验的关系是理解得很透彻的。而且,我还看到楚报曾经用一个版面报道一位母亲在家里给儿子建立实验室的成功案例。

化学实验箱买回来了,瓶瓶罐罐一大堆。儿子兴奋了几天,以后只要有时间,就动手做实验。书房里经常飘出各种刺鼻的气味。

儿子这次调到了一个稍好的班。第一次月考在班上排到了第五,也进入了年级前一百五十名。语文仍然是拖后腿的学科,几乎是班上倒数第几名,数学和英语保持了中上的水平,物理仍然是他的优势。化学有些孩子提前培优过,所以他的化学成绩暂时平淡无奇。

周末只休一天,晚上上自习到八点。作业很多很多。我坐在他的身旁,帮着清理好所有的试卷。数学,相似二次函数很难;英语做完学校的作业都很困难,没有时间背书没有时间背单词;化学,儿子的成绩果然验证了实验的重要性。有次月考的化学题目出得很刁钻,硫酸铜溶液的颜色,这个知识点不是重点,老师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班上只有儿子一个人做对了,就是因为他考前做过了这个实验,印象深刻。

进入了下学期,气氛就非常紧张了。看到同学家长张罗着给孩子课外加餐,一对一啊,冲刺班啊。我有些乱了阵脚。物理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说服儿子给停掉。因为120分的语文更需要时间,给他报了一个语文一对一,他刚开始有些勉强,上到后来,觉得这个课程能给予他自信。数学和英语是不断地做练习。数学,我现在最感后悔的是当初应该根据儿子的情况调整策略。因为是平行班,老师不停地要求做基础题,中档题少做,压轴题基本上不讲,而儿子更应该练习中档题,攻克压轴题。英语也是,不停地做题,应该偶尔停一下,总结一下方法,背一些经典范文。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了。物理化学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成为儿子绝对的优势科目。

除了第一次月考,以后的几次大考,班上第一名每次都在变,只有儿子稳坐第二名,班上同学戏称“千年老二”,年级排名从没掉到一百五十名开外了;中考前的一次模考,他翻身成了第一名,年级排名也冲到了前六十,最后的中考也以班级的第一名考上了一所省重点高中。

初中三年,就这样结束了。儿子的潜能还可以深挖,初中就结束了,感觉还是有很多遗憾。实际上,我和儿子对中考成绩不是很满意,数学和英语成绩都没有达到平时的水平。现在我想总结分析一下,给我们的高中学习留做教训,同时,也送给各位家长借鉴:一是考前千万不要自乱阵脚,一定要规划好,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如何分配资源;二是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短版,想办法解决短版;三是考前一定要争取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老师授课要面面俱到,照顾不到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自己的遗漏需要自己花时间自己补。

结尾

几乎是一气呵成写完了,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溢美之词,惭愧得很,也诚惶诚恐。多的不说了,只是希望三年以后,我能够心怀喜悦地重回这里,与各位分享与总结高中三年的苦与乐,祝福我的儿子,也祝福各位的孩子!

篇二:《初一学生如何平稳过渡初二》

初一学生如何平稳过渡初二,打破两极分化! (2013-09-12 20:01:34)转载▼ 标签:教育 分类:

打破两极分化,平稳过渡初二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一句在初中家长和学生当中流传很广的话,精辟地概括出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初二,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开始在这个时期拉开距离。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初二所谓的“两极分化”。到了初三,想补都来不及 了,导致“天上地上”的天壤之别。初二是整个初中的过渡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一个初中生,初二意味着以下几点:

1、两极分化和成绩的定型期;

2、核心竞争力的最佳训练期;

3、签约名校资本的积累时期;

4、个人习惯和素质的养成期;

5、心理状态和性格的成型期。

可以看到,无论从中考还是更长远的成长生涯来看,这个时期就是一个积累精华、历练本领和树立方向的关键阶段。因此,谁能牢牢的把握住初二,就是在提前把握未来的中考命运。

初二上学期:两极分化初现端倪:学生水平初步拉开。

什么一到初二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学科方面

1、初二上学期数学难度加大。

(1)平面几何: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形式多样、模型众多,辅助线的构造变化多端、技巧性强,致使学生感觉初二几何比初一难度阶越较大,而且比较繁杂和抽象, 多数学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对数学产生畏惧,兴趣开始减弱,是造成后续数学成绩下滑的始作俑者。另外初中中考难点在几何,代数基本没有什么难题;几何的重心 在全等,因为初一是对小学内容的一个回顾和发展(初一上),并给初二的学习打基础(初一下);初一下学习了全等,但只是简单图形,而初二上学期的第一章与第三章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则基本包含了整个初中几何出相似外的主干内容(如如何证明全等,如何通过全等证明几何图形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常用的几何方法技巧: 截长补短,中点线段倍长,如何构造全等,如何恰当使用三线合一,如何解决特殊四边形的问题),且是学习相似的基础。如果初二上数学学好了,初二下、初三不 费太大力气(初二下的重点是相似与前面联系不大,而初三上就是在四边形和圆的条件下套一下以前学的知识);反之,初三时费力却见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前面 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后面 老师就不愿意也不会再讲那么详细了!!!)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一次函数:初步体会解析几何的思想,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2、英语学习任务和难度具增:初二较初一词汇量任务增加近1倍,宾语从句的引入呈现出中外语言逻辑的较大反差,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而且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国度,学生只能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才能掌握熟练,达到效果。

3、一门全新学科的加入–物理:相比数学至少7年的学习,物理属于突然进入且没有基础,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开好头很重要,否则会丧失学习这门学科的兴 趣。物理的进入,在初二上学期对两极分化的“贡献”主要在于增加了课业负担,占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特别是现在强调活动中得到体验。

二、心理与生理方面

初二也是孩子从“小孩”到“小大人”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到了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 都有,极不稳定。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 同时还有开始学会了焦虑、抑制、动机等成人心理的特征:(1)焦虑。我认为这可能是最妨碍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学生的竞争天性能产生焦虑,因为学生喜欢拿 自己和同学作比较,一旦发现他人比自己强,表现比自己好时会产生焦虑,一些同学一走进课堂就产生焦虑心理,生怕不 能回答 老师的问题,生怕不能接受教师 传授的知识,生怕被老师和同学评价太低。过分的焦虑会使学生感到不安、失意、自我怀疑、紧张和忧虑,从而使学生畏缩不前,课堂表现差,学习效果差;(2) 抑制是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采取防范手段保护自我而表现出的焦虑。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犯错误一般不会感到难为情,敢于开口,踊跃发言。但随着年龄 的增长及情感气质的形成,初二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避免犯错的抑制心理,尤其是害怕犯错误的心理,以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课举手、主动发言的同学 越来越少,少开口、少出错的心理占据了很大部分;

(3)动机通常指学生为了满足某次学习愿望所作出的努力。动机是一组激发行为,指明方向的因素,学生能自 己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度时内在动机便得到了激发。希望得到奖赏,避免惩罚的愿望形成外在动机,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如果学生有内在动 机,那么学习经历本身就是奖赏。两者对学习均有利,但部分同学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上进心及竞争意识,这极大影响 了学生的学习。

初二年级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学生出现“心理断乳期”。他们出现对异性的好感,情绪极不稳定,思考的问题开始多了,注意力就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

三、孩子自身的差异使然。一部分有毅力、学习自觉、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通过初一的适应与摸索,形成特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在初二学习中会更加得心应手,成绩越来越好;而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力差的学生,成绩自然很差。还有部分学生尽管看似学习很认真,但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当然会变得力不从心,并且因受挫而丧失了学习信心,而且这样的孩子还会随着学习内 容的加多、加深落下更远。此外,家庭的困扰、亲子关系对立等也对初二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有一定影响.

初二下学期:两极分化达到高峰,学生实力基本定型。{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如果把初中比喻成一个历时三年的马拉松,每一个学生都是长跑运动员的话,那么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同学们将进入这场长跑的“生理极限”阶段。

初二下这个“生理极限”到底有多么痛苦,痛苦的根源又出自何处呢?究其根本,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

1、数学难度继续升级:将在初一、初二上学期三角形全等证明及辅助线构造、四边形的几何证明与辅助线构造的基础上,升级为相似三角形,不仅是形式上的变 化,更是内容的加强,因为相似三角形与代数函数相结合的数形结合思想问题,历年都是中考数学的核心难点,出题位置都集中在最后三道,难度自然达到高峰。

2、英语将继续深化语法难度:新加入的“完成时态”和“状语从句”,将会在选择、完型两类题型中掀起风暴,而且也是中考英语的核心部分。

3、物理难度飞跃:模型化凸显,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大加强,无论从题目篇幅还是所涉及规律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会有质的飞跃。

附: 初二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初二上 时间 阶段 意义

9月-10月初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初二的学习状态。

1.开始接触新学科物理,熟悉物理课程特点;

2.初中几何难度开始出现较大提高;

3.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开始出现松懈情绪。

11月初-11月底初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

1.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

2.初二上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

12月初-1月中旬初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

1.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2.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初二寒假阶段。

1.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

2.未雨绸缪,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初二下的压力。

初二下

2月底-4月底初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

1.物理课程内容开始由直观定性,转向抽象定量;

2.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初步滋生;

3.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5月-6月初中学习能力和中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1.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

2.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7月初初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

1.两极分化达到高峰;

2.初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

三、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1.提前和孩子一起规划初二,让孩子有目标,而且目标越清晰越好。假期的目标应该是全面温习初一基本知识点,重点开始提前学习数学和物理。

可以先开始学习的科目是数学和物理。物理是基于实验和数学的科目,孩子刚开始不适应,喜欢用数学的方法学习物理,造成会说,不会做(不会做题,不会做实 验)。我想孩子引导学生在假期做一些物理上的实验,引导孩子去关注物理和生活的关系,会更快的适应物理。物理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概念要清,对于马虎大意,似 是而非的孩子们来说说清楚概念有时候还就得死记硬背,不可仅仅了解。

还 有就是数学难度在加大,但是数学的基本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并没有较大的难度,只是学习的内容多了,要求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内容多了很多,这对于 刚度过初一的学生来讲就是挑战。所以,我建议初一内容要认真过过一遍,做到概念清、思路活,错体会。另外对于理解能力偏弱的孩子提前把概念和例题弄懂应该 是今后学好的不错的准备。请让孩子在假期注意概念、定理的来源、推理的过程,例题需要自己脱离书本自己演练出来,这对于今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将起到很好 的作用。

5.做个理智的、沉住气的家长。作为家长记住一个原则:我永远不会放纵你!永远认为孩子可以!我想这种心态会帮助我们增强管理孩子的信心。避免简单粗暴、更多的走向科学管理。

6.家长做到“三知道”。三知道就是:知道孩子学习状况(及时观察和询问)、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谈心、沟通才能做到)、知道孩子的困惑(一定告诉孩子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把“你能”的自信深植在孩子心中

“我能办到”的自信心会活化脑内正面的思路,使得头脑运转保持最佳状态。耐心观察孩子拥有的才能和素质,鼓励他的长处。当被赞美时,脑内会分泌令人愉快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自然产生“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意愿。

■变抱怨为赏识

有人说:“中国的教师和家长最爱孩子,却也最不会爱孩子。”为了孩子行,却总在抱怨孩子的不行,眼睛老是盯在学生的缺点和弱点上,久而久之让学生自己 也感觉到“不行”,这样亲手把教育效果推向了反面,“好心办坏事”,但仍不觉醒。自信是自主精神的核心。一个人丧失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 自主和创造。要让学生自信,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行,教育就得变抱怨为赏识。首先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潜力,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并让学生感受着这份相信, 在相信中增强自信;其次要激励孩子,要让学生人人都能感受到自己通过努力后的成功。这就要淡化横向比较,注重纵向的评价,不能采用统一的

标准,而要因人而 异。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学生感受成功就是各显其才,各尽其能;最后要善于发现孩子,引导孩子。你想让孩子向什么方向发展,就在那里寻找“闪光点”,通 过表扬激励让其发扬光大。甚至可以制造“闪光点”,让孩子不断地“追求胜任”,从而真的具备了该优点,因为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追追求胜任的心理。

篇三:《初二的重要性》

初二年级学习规划指导

初二的重要性

有人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从这句话中就充分体现出了初二的重要性。 初二是一个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和扭转作用的关键学期。初二是一 个很好的过渡期,既能把初一的学习进行巩固与复习,又能为初三繁 重复杂的课业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初二年级是分化的年级,能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相对成绩较差的学 生逐渐区分开的一个学年。很多同学在这个时期一落千丈,有的同学 在这个时期后来者居上。有很多在学习上失败的人都是在初二这个阶 段滑下来的。 初二是竞争开始激烈的学年,要使自己能够不落后并且进入领先的行 列,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承 上启下的好作用,为迎接中考打下稳固基础,从而取得好成绩!可以看到,无论从中考还是更长远的成长生涯来看,这个时期就是一个积 累精华、历练本领和树立方向的关键阶段。因此,谁能牢牢的把握住初二,就是在提前把握未来的中考命运。

初二下学期:两极分化达到高峰, 初二下学期:两极分化达到高峰,学生实力基本定型。

如果把初中比喻成一个历时三年的马拉松,每一个学生都是长跑运动员的话,那么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同学们将进入这场长跑的“生理极限”阶 段。初二下这个“生理极限”到底有多么痛苦, 痛苦的根源又出自何处呢?究其根本,来源于各 科难度已开始达到中考高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非常集中和明显。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

1、数学将在初二上学期全等证明及辅助线 构造的基础上,升级为四边形的几何证明 与辅助线构造,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 是内容的加强,因为三角形结合四边形的 几何综合证明问题,历年都是中考数学的 核心难点,出题位置都集中在最后三道, 难度自然达到高峰。

2、英语将继续深化语法难度,新加入的“完成时 态”和“状语从句”,将会在选择、完型两类题 型中掀起风暴,而且也是中考英语的核心部分。 另外,在阅读方面,文章的篇幅普遍加大,对阅 读词汇量的要求大大增加,据统计到中考前整个 初中阅读词汇量要求为30万字,而初三全年要求 将近20万字,这

仅靠初三一年来完成是不现实的, 因为要考虑其它科目的复习需求以及化学的加入, 所以必然要把任务量分流到初二。

3、物理的理论性内容开始大规模出现,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大加强,无论从题目篇幅 还是所涉及规律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 会有质的飞跃,特别是到了初二下的后半 段,已经开始大量训练在中考中难度较高 的电学综合题目,很多学生都是从初二下 开始丧失物理的学习兴趣,进入状态和成 绩的持续低迷阶段。

总之,初二下的学习直接关乎中考的核心 竞争力,可以说“真本事”是从初二下开 始练成的,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开始在 初二下开始彻底分化完成的。一旦初二下 的成绩确定了,那么基本可以认为一个学 生在初中阶段的实力就此定型了。

如何避免在初二下陷入手忙脚乱、 如何避免在初二下陷入手忙脚乱、痛 苦不堪的境地? 苦不堪的境地?如何防止在初二下学期 就被提前到来的中考压力直接压垮? 就被提前到来的中考压力直接压垮?

1、寒假很短暂,但是很关键:寒假要比暑假少1 个月的时间,但是同样经过一个假期后,初二上 和初二下所面临的形式截然不同。从初二上的结 束到初二下的开始,留给学生缓冲的时间是在少 的可怜。那么,这宝贵的时间就更应该珍惜,一 旦到了春节,随后的时间基本就不可能在由学习 的机会,所以必须在节前就安排好学习计划,提 前预习刻不容缓,没有任何可以推卸的理由,否 则今天的懈怠,就是明天的眼泪。

2、紧跟学校脚步,时刻加强巩固:进入初二下之后,压力陡然而升,如果稍有一丝放松,就会很快被大部队甩在后面。因此,必须时刻保持紧迫 感,利用好平时的每一点闲暇时间,抓紧训练和 能力强化,而且一定要站在比学校学习内容还要 高的水平上,才能确保在期中和期末的大考中取 得佳绩。

3、三省吾身,重视积累:在初二下这个阶段,再想只凭小聪明和突击式的复习方法来取得好成绩, 是面临巨大风险且收效甚微的愚蠢做法。不做好每一级的基础,做好每一层的沉淀,检修每一处的漏洞,那么楼盖得越高,崩溃得可能性就越大, 即使短时间内还能支撑,早晚也会垮塌。因此, 建议学生开始准

备错体本和难题本,随时记录自己的失误和薄弱环节,定期反思和加强巩固,才能把每一层楼盖踏实,最终才能完美封顶。

4、阶段考决定大考,不容忽视:在初二下,期中和期末已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考试了,所以 一定要在它们之前做好训练和模拟工作,那么阶段考就是最好的平台。而且经验说明,阶段考题目在各校自己出题的期中考试中重复率极高,期末考试虽然是市统考,但是题型上也能被阶段考几乎完全覆盖。因此,再也没有比阶段考还好的, 既是训练检验,又是押题模拟的机会了,不把阶段考充分的利用好,就是在主动放弃大考的高分机会。

木桶短板原理: 自己擅长的科目提升空间有限,成绩的好 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薄弱科目,巩固提高跛 脚科目是赢取中考胜利的关键。所以作为 一名优生一定懂得投资,将精力时间投入到最容易提升自己成绩的科目上。一定懂得借助外力,借助身边的资源。

“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面对整个初二年级中高度集中的学习压力,我们必须利用好宝贵假期,占据先机;必须抓紧平时空闲,巩固提高;必须重视每次考试,查漏补缺。

最后寄语:

天道酬勤,雨后见彩虹

篇四:《初二学习你不知道的重要性》

初二学习你不知道的重要性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中考表面上是初三的事,但从长远上来讲,其实初二的意义更为重大。初二的学习对于整个初中学习至关重要。初二年级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发展为乐学、会学者,成绩稳定在优秀线上,一部分学生出现"跟小学的学习成绩比差多了"的情况,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学习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初二部分学生的家长必须分析可能造成孩子学习退步的因素,防止孩子退步,对学习上已经退步了的孩子要查漏补缺,分步推进。

一、不要等到初三再发现你与同学的差距,到时即使发现了也为时已晚。在关心自己的考试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懂就问,没跟上的马上跟同学讨论,千万不要想着等到初三去"查缺补漏"。

二、有个远大的目标,有个合适的计划——严格管理时间,科学安排时间。大部分初三学生的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幸运的是我们距离初三还有两个学期和两个假期的时间,把握住这段时间,我们的初三将会无比的轻松。

三、有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这些习惯包括:

1、培养怎么处理审题与做题的联系。很多初三同学已知条件都读不全、读不懂,其实这是做题没有思路的主要原因,你仔细体会一下,越是综合的题目就越需要你从已知条件中去"挖",去挖掘新的已知。所以这点就格外的重要,就需要我们在初二的学习之中努力克服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的不严谨的做法,要吃透题目的条件与要求,更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之后再去着手做题。

2、培养怎么处理"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你的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主要体现在准确、完整的推理和精确、严密的计算,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而这些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严密推理和精确计算——也就是过程的书写,"会做"的题才能得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初二的学习中重视步骤的书写,特别是我们广大的可爱的男同学们,用心书写过程,改变自己的"重思路,轻步骤,不计算"的不良学习习惯。

3、培养如何高效的学习。习题整理,方法总结。做题好的学生有个非常相似的学习习惯:不仅都有个习题整理的本子,并且都视这个本子为宝。"题量诚可贵,整理效更高"——主动整理,经过反复体会的整理。

四、偏科!

偏科相当的可怕,有些初三同学几乎每个数学压轴题都能做出来,但是做完之后就在那"默写"某个课文。一问才知道,偏科,语文总在70边缘徘徊。偏科的危害就不用我说了,可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到初三再想补"瘸腿"是多么的难——原因很简单,每科都在复习!

篇五:《孩子到了初二就特别难管?专家破解“初二现象”》

孩子到了初二就特别难管?专家破解“初二现象” 徐女士最近很焦虑,原本很听话的儿子读初二以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父母跟他说什么话,他都要顶撞回来,有时甚至干脆不搭理。学校老师也跟徐女士反映儿子成了个“暴脾气”,跟同学有一点小摩擦就大发雷霆。“吃饭的时候,我让他拿个东西,他不肯,最后竟然把筷子摔在我们面前!他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说起儿子的变化,徐女士是一脸的无奈和无助,“读小学和初一的时候很听我的话,成绩在班上排名前十,到了初二,经常和我顶嘴,我要他干什么事情,还要看他的心情,成绩也倒退了很多。”

徐女士家的情况不是个案,上了初二后,许多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容易出现暴躁、焦虑的情况。初二是学生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心理上也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期,加上学习负担加重,容易给学生的情绪、性格造成影响,这是学界所说的“初二现象”。这些变化要求初二家长既不能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而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全国六省一市的2万余个初中生家庭的调查显示,多数初二家长无论在亲子关系上还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应对子女的变化。

你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吗?

“本来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就难管起来,跟他交待事情得到的回应都是沉默,根本没法沟通,父子之间好像一下子陌生了起来。”张先生无奈地说,儿子原本是个乖小孩,到了初二却变得“油盐不进”,

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yzw/220841.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