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作文

论语六则教案(三篇)

admin 初一作文 2020-04-22 23:57:18 论语孔子

 论语六则教案(三篇)

论语六则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初一的学生们学习了论语六则这一课文了吗?下面是zw234.cn小编整理的论语六则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

论语六则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论语六则教案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2.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谈话。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了这些语录,对于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一定是大有裨益。

设计2.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殆(dài) 论(lún)语 说(yuè)

罔(wǎnɡ) 好(hào) 焉(yān)

惑(huò) 逾矩(yú jǔ) 愠(yùn )

2.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愠:怨恨,心里不满。论语六则教案

君子:文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矣:相当于“了”。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疑惑。

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从:采纳,听从。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耳顺:大意为听人说话,可以听出其中隐而未露的意思。通常指能听进不同意见。耳,听觉。

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矩,本指木工用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法度。

(2)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高兴。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朋: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三:古义,虚词,不是确数;今义,表示确数。

(4)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3.作者名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把鲁国史籍的《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学说成为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4.背景追溯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行而成的。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约12000字,共20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选取每篇首章中的两三字为篇名,例如《学而》《为政》《公治长》等,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1.学生朗读课文

(1)齐读;散读;个人读。论语六则教案

(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讨论、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字、词、句,供学生探究。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疑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为“以(它)为乐”)

不逾矩(超越法度)

(2)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迷惑。)

3.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六则》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深层理解

1.学生朗读、背诵、讨论、赏析

2.组织学生在文中指出相应的句子

(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点拨明确】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出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点拨明确】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二)朗读文句,拓展创新

1.学生朗读(分齐读、散读、个人朗读)。

2.(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课文中有些话已升华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三、拓展延伸

课文中,孔子教给了我们很多学习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呢?请介绍给大家。

1.思路对比学习法,即课前进行预习,以自己的思路去分析理解。课上,保持精力高度集中,认真听老师讲解和分析,将老师的分析同自己先前的分析理解加以对比,将对比后的结果总结、归纳,看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2.善借老师智慧学习法,即悉心洞察老师备课和讲课的过程,借助老师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水平。

3.全面学习法,即把所要读的材料从头到尾反复阅读,直到熟记为止。

4.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我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论语六则教案二

教学目的

子曰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子曰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子曰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3

预习指导:

子曰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子曰愠 罔 殆 谓哉 焉 诲论语六则教案

子曰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子曰3.熟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三分钟演讲

子曰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子曰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子曰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子曰三、文言文入门:

子曰教师讲解:

子曰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子曰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子曰3.通假字

子曰4.朗读与背诵

子曰5.四种特殊句式:

子曰四、朗读指导

子曰1.教师范读课文。

子曰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子曰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子曰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子曰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子曰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子曰(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子曰六、指导翻译第1–5则:

子曰处理方法:

子曰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子曰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子曰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子曰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子曰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子曰七、指导背诵

子曰八、小结

子曰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子曰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子曰九、作业

子曰l.课后练习一、二题。A类

子曰2.背诵全文。B类

子曰3.默写全文。C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子曰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子曰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子曰4.朗读与背诵.

子曰教学重点:目标2

子曰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子曰教学过程

子曰一、三分钟演讲

子曰二、检查复习

子曰朗读全文。

子曰二、导入

子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

子曰三、翻译课文6-10则

子曰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子曰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子曰四、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

子曰独立思考后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子曰(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

子曰(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五、片断写作:

子曰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

子曰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子曰五、小结

子曰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子曰六、背诵指导:

子曰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论语六则教案三

一、填空:1、孔子名 , 字 ,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是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

2、《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5、“四书”分别指: 二、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3.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4.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5.在大连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我们由衷地欢迎大家来大连!”

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11.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三、解释加点的词: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乎 ….

温故 罔 殆 …

诲女 是知也 弘毅 …

四、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

2、阐述学习态度的句子:论语六则教案

3、阐述品德修养的句子:

4、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论语十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8、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yzw/22190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