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十面埋伏》赏析》
《十面埋伏》赏析
在我初一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做《郑成功》。通过这部电影,我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情感激昂的曲子——《十面埋伏》。
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明朝政府派人去台湾与郑成功谈判,希望以此收台湾归明政府所有。那是明政府已派出大量军舰包围了台湾,而此时的郑成功正在接待明政府的来客,在郑府里大宴宾客,府外则是危机四伏,而郑成功对此却一点不知。
在府外混乱的场面中,郑成功的爱妾成功的逃进了郑府,还带着一把琵琶。正在小妾准备接近郑成功的时候,被明将军的侍卫发现了,将她关押在宴会厅的下面——一个小仓库。此时,小妾心急如焚,看着自己的琵琶落下了眼泪,忽然急中生智,拿起心爱的琵琶弹了起来,那琴声急促的可以让人停止呼吸,渐渐地,琴声越来越急,声音越来越大,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寻找琴声的来源。此时的郑成功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暗中叫卫队增派人手,虽然后来发生了一场血战,但是郑成功率领军队成功的将明军击退。这次郑成功能够幸运的逃过敌人的诡计,难道不应该感谢那位弹着《十面埋伏》的爱妾吗?也许电影内容纯属杜撰,但这至少可以说明此曲要表明的一个重要感情色彩,那就是不好的一面。从题目来看就已经可以看出此曲所面临的背景——十面埋伏,危机四伏啊!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妾弹奏《十面埋伏》的那个场面。从切音、琶音开始就给人一种紧张感,因为我也是学音乐的,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整颗心被一只大手提着,悬在空中,等待下一刻命运的安排。这种感觉令人难忘,但是也很让人难受。 后来,我去少年宫参加钢琴考级的时候,那也是初中,一个大姐姐抱着琵琶进入侯考室,在侯考室里,这位大姐姐给我们预演了一回,演奏的就是《十面埋伏》。我看她轮指、转指、切音、琶音都非常流畅,而且但是气氛很凝重,几乎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的在听,每个人的表情都莫名其妙的严肃起来了,我想也许是大家都被这首曲子感染了吧!
今天在课堂上,再次听到了这首曲子,但感觉不是完整的,因为我见过这首曲子的琴谱,非常长而且音符紧凑,光看就有一种紧张感,何况是把它转化成旋律呢?
学习的压力,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得到了宣泄,静下心来听这首曲子,又让我有了另一番感受,仿佛是听到了一种无奈和断断续续的哭泣。不知不觉的,就联想起了前不久看过的《霸王别姬》。这首曲子原来的背景描述的就是“四面楚歌”之时,虞姬和项羽的生离死别。而这首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正是如此,“无奈”、“离别”充斥了整个音乐的旋律。在听到最后一段的时候,似乎有一个人在我耳边哭泣,是哭泣还是叹息?琴声越来越弱,近乎无声,忽然一声弦崩的声音将我惊醒,我想此时,虞姬应该已经拔剑自刎了吧,接下来的就是项羽的哭泣了。我看到了相爱的两个人在生离死别面前无言以对,只有各自叹息和流泪,仿佛听到虞姬拜下对项羽说:“大王,我们该何去何从?”当自己心爱的女人要跟自己一样面临死亡的时候,心里该是多么的痛苦啊!项羽也和绝望,昔日的霸王今日却将面临死亡。最后不是发出了“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感慨吗?
在张国荣主演的《霸王别姬》里,不也是一样吗?昔日大红大紫的名角儿程蝶衣和小楼,在经过“文革”的“洗礼”后,一个家破,一个人亡。最终都是以悲剧收场。
我觉得悲剧任务都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说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等等。在西方美学史上,很多学者和美学家都认为悲剧有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在美学课上老师也说过,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摧毁给人看”。项羽虽勇,但在性格上又有妇人之仁,因此才会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这也就是悲剧的开端。而在《霸王别姬》这部电影里,蝶衣的性格就更加明显了,入戏太深近于痴!有人说“痴”才能“专”,才能“名”。这点不假,蝶衣的“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的名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但是功成名就之后的傲气就不该有了。除了师兄小楼,
他谁都不放在眼里。一直演虞姬的蝶衣最后竟然分不清自己是男儿郎还是女娇娥了,错把师兄的关爱当做爱情的另一种,这不是可悲吗?而小楼呢?打小就聪明圆滑,凡事会讨个笑脸,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嘛,但是在面对日本人的时候,他绝对不服软,这一点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称赞。但是就应为他那种在国人面前的讨乖,让他在“文革”的批斗中,为了保全自己,“揭发”程蝶衣和袁四爷的“淫”,揭发自己的妻子菊香的“荡”!从而逼死了深爱自己的女人,这两个人的悲剧除了命运的安排之外,难道不是性格在作怪吗?
以前的时候,父亲给我讲二胡,他说,“每一段音乐,如同舞蹈一样,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父亲说的音乐自然不是现在的通俗流行音乐,舞蹈也自然不是只现在的“舞蹈”。父亲讲的是一种艺术。每首曲子都有自己的固定的听众,因为在情感上可以引起共鸣,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戏迷”呢?
像《十面埋伏》这首古曲,我觉得应该是穷途末路之人最能体会,“穷则变,变则通”,为自己寻找出路。就像曲终时的戛然而止,预示着生命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听《伯牙吊子期》时,不免哀由心生,也跟着埙的悠扬与沧桑落泪;
听《高山流水》时,我也寻寻觅觅,希望能由我的琴声盼来我的知音。
听《十面埋伏》时,则由明境走向末路,又由绝望之路看到一点点光明。
一个是埙,一个是筝,一个是琵琶。
不同的乐器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我喜欢这样的纯艺术,也就是古典艺术,这些艺术就像一本书,让你去了解每一个主人公的生活、情感,就像自己和他们是朋友一般,从此也就不再觉得寂寞。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钢琴,因为我只能用它来表达我的感情,其他的乐器不能与之心灵相通。
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大抵就是这样了,这首曲子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穷则变,变则通。
篇二:《《十面埋伏》赏析》
题目:《十面埋伏》赏析
姓 名 :程清杨
系 (部): 中文系
学 号 :B12130731
专 业 :新闻学
指导教师 :吴璇
2014 年 12 月 5 日
《十面埋伏》赏析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郑成功》。通过这部电影,我第一次听到了这首壮怀激昂的曲子——《十面埋伏》。 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明朝政府派人去台湾与郑成功谈判,希望以此收台湾归明政府所有。那是明政府已派出大量军舰包围了台湾,而此时的郑成功正在接待明政府的来客,在郑府里大宴宾客,府外则是危机四伏,而郑成功对此却一点不知。
在府外混乱的场面中,郑成功的爱妾成功的逃进了郑府,还带着一把琵琶。正在小妾准备接近郑成功的时候,被明将军的侍卫发现了,将她关押在宴会厅的下面——一个小仓库。此时,小妾心急如焚,看着自己的琵琶落下了眼泪,忽然急中生智,拿起心爱的琵琶弹了起来,那琴声急促的可以让人停止呼吸,渐渐地,琴声越来越急,声音越来越大,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寻找琴声的来源。此时的郑成功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暗中叫卫队增派人手,虽然后来发生了一场血战,但是郑成功率领军队成功的将明军击退。这次郑成功能够幸运的逃过敌人的诡计,难道不应该感谢那位弹着《十面埋伏》的爱妾吗?也许电影内容纯属杜撰,但这至少可以说明此曲要表明的一个重要感情色彩,那就是不好的一面。从题目来看就已经可以看出此曲所面临的背景——十面埋伏,危机四伏啊!
《十面埋伏》可谓历史悠久,风格奇荣,影响巨大。它又名《淮阴平楚》,简称《十面》。这首著名的的大型琵琶曲,也是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其前身是明代的《楚汉》。《楚汉》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
从精神气质上的区别来划分, 琵琶曲可分为两个大类,即文曲与武曲,这类似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之分。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感情;而武曲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赋予戏剧性,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十面埋伏》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其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十面埋伏》乐曲以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乐曲极尽琵琶揉、挑、推、扫等技巧,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战争场面,「声动天地」,「金骑蹂践」,极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著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垓下决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刘邦起用韩信为大将,以30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10万楚军围困于垓下楚营内。
夜间,刘邦的谋士张良令会楚地方言的汉兵用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到楚歌声以为西楚已失,被困的楚军则思乡心切,斗志瓦解,纷纷逃散,项羽身边仅剩下千余人,于是决定黎明突围,返回江东,项羽爱妾虞姬自知难以一同突围,遂自刎于军中。
项羽骑著乌骓马,带领800多名骑兵,终于杀出重围,渡过淮水时,所随只有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南)时又因迷路而陷入沼泽地区。抵东城(今安徽和县北)时只剩28骑相随。汉军一路追杀,逼项羽引兵上了一座小山(此山位于现在安徽和县北70里处,后被称为「四马山」、「九头山」),与汉军冲战数次后,终于逃至乌江边,此时只剩下他一人一骑,自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琵琶曲《十面埋伏》非常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十面埋伏》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818年出版的《华秋苹琵琶谱》,在1895年出版李方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这是一首在民间流传的传统乐曲,早在十六世纪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就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生动状况。文中写出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落涕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从这段文字说明可以看出,《十面埋伏》的内容、结构和音乐形象与《楚汉》一曲所描述的大体一致,证明它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自《华秋苹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共十三段;《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共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共十八段;《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共十段。
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的形式。根据直隶王君锡传谱的《华氏谱》,全曲可分为三大部份,共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这些标题是: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
第一部份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著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共包括前五个小段。乐曲的开端描述了战争的准备阶段(从列营到走队),琵琶在高音区奏出了强烈的轰鸣声,并且由慢及快,表现了一种威武逼人,催人上阵的气势。那模拟战鼓声、军号声、马蹄声等古战场的音响,然后进行排阵、点将等等,都是古战争中必有的内容,生动地表现了汉军战必胜、攻必克的高昂斗志。
真正精彩激烈的在第二部份,即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从埋伏到九里山大战)。这一部份是全曲的中心部份,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埋伏表现了伏兵四起,楚军被重重包围的情景,然后是在鸡鸣山进行一段小规模作战,到九里山大战则是全曲的高潮,运用琵琶高超复杂的绞弦技巧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惨烈:人仰马嘶声、兵刃相击声、马啼声、呐喊声等等,令人惊心动魄。而中间一段琵琶长轮模拟的箫声,隐约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的结果。
第三部份是战争结束,它著重情绪的描写,包括最后五个小段落(项羽败阵到最后):项羽自刎,刘邦得胜回朝,音乐结束。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自杀,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乌江自刎」这段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种种情景,表现了汉军将士们高歌勇进的形象和胜利欢乐的心情。
《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至淋漓尽至的地步,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独奏的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篇三:《不同版本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渊源及音乐特色》
编号:10011110320
南阳师范学院2014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4 年 专 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 ·············································· (1)
一、《十面埋伏》的乐曲背景 ·························· (1)
(一)《十面埋伏》的故事简介 ··························· (1)
(二)《十面埋伏》的产生和发展 ·························· (2)
二、不同版本《十面埋伏》的简介 ······················ (2)
(一)平湖派 ········································ (3){十面埋伏声音600字}.
(二)浦东派 ········································ (3)
(三)汪派 ·········································· (3)
(四)刘德海派 ······································ (4)
三、各段落不同版本音乐特色的异同 ···················· (5)
(一)《列营》 ······································ (5)
(二)《吹打开门》 ··································· (6)
(三)《点将》《排阵》 ································· (6)
(四)《埋伏》《小战》《呐喊》 ··························· (6) 结语 ·············································· (7) 参考文献 ·········································· (8) Abstract ··········································· (8)
不同版本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渊源及音乐特色
作 者:符志娟
指导教师:刘 阳
摘要:《十面埋伏》是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流传至今已经形成的版本有很多。本文通过对琵琶各流派的介绍,对《十面埋伏》的历史背景、产生和发展、以及不同版本的乐曲内容、结构和技巧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版本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渊源及音乐特色,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为琵琶爱好者更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十面埋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流派;艺术特点;继承与发展
琵琶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从秦汉时期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精品。琵琶传统乐曲一般分为文曲和武曲,《十面埋伏》是琵琶古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大套武曲,是一首世代相传、百听不厌,且深受琵琶演奏家喜爱的曲子。
一、《十面埋伏》的乐曲背景
(一)《十面埋伏》的故事简介
《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形: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刘邦启用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在垓下设下了十面埋伏,将项羽引诱进入埋伏圈中,然后以三十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十万楚军牢牢包围在垓下楚营内。
到了晚上,刘邦的谋士张良让会说楚地方言的士兵用萧吹楚曲、唱楚歌,来动摇楚军的军心。被困的楚军听到熟悉的楚歌后开始思念家乡,崩溃瓦解的斗志使得他们军心涣散,许多士兵纷纷逃散,到最后楚军仅剩下一千多人。项羽看到这种情况,毅然决然定于天亮以前带领残部一起冲出重围,返回江东。项羽的爱妃虞姬因知道自己不可能同项羽一起冲出重围,于是选择自刎军中。
在项羽的率领下,八百多骑兵杀出重围,在跟背后紧追不舍的汉军一阵厮杀后,只剩下项羽一人逃到了乌江边。伤痕累累的项羽站在乌江
岸边,只觉得内心十分伤痛,他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的父老乡亲了,于是面对乌江拔剑自刎。从而刘邦就在这场战役中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并建立了西汉王朝。
《十面埋伏》就是以刘、项在垓下决战的故事为主题,用“琵琶大曲的形式表现了这一段历史史实”[1](p233)。
(二)《十面埋伏》的产生与发展
关于《十面埋伏》这首曲子具体产生在什么时候,又是谁所创作的,到现在还是没有十分准确的说法。
最早见于记录的《十面埋伏》的曲谱是在公元1818年出版的《琵琶新谱》中,这是由无锡派的代表人物华秋萍所编写的。到了1895年,平湖派的代表人物李芳园在华秋萍的基础上编订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并将《十面埋伏》收录进去,改名为《淮阴平楚》。之后各个流派的琵琶谱集都开始记载《十面埋伏》的乐谱,只是各个版本在分段与段落标题上不一样:
“《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
《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
《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凡十八段;
《瀛洲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2](p124)。
二、不同版本《十面埋伏》的简介
有关琵琶乐谱或者是琵琶史料的记载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谱子的传承是靠口传心授的,再加上战乱等因素,使得好多琵琶曲子无法流传下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关琵琶流派的论述大多是从清代开始的。“琵琶流派最早呈现的分派是南派和北派,南派被称为浙派,以陈牧夫为代表;北派被称为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3](p45)。经过历史的沉淀,时代的变迁,琵琶的流派大大小小就形成了十几个,近代以来的五个最主要流派是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和上海派。故各流派流传下来的《十面埋伏》曲谱就不下几十种,各个曲谱都有自己流派的特色所在。至今仍被人们广泛演奏的有浦东派,平湖派,崇明派和汪派。以及中国近现代著名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成功二次创作改编的《十
面埋伏》更是在国际乐坛上引起巨大反响,很是深入人心。
(一)平湖派{十面埋伏声音600字}.
平湖是浙江省的一个县,临近杭州湾,被称为“江南鱼米之乡”。李芳园是平湖派琵琶的主要代表人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yzw/22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