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厚积而薄发》
厚积而薄发
留坝县中学董安惠
摘要:
十几年从教经验的体会:厚积而薄发。语文抓住厚积的几个方面:文化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几个方面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然后采用良好方法足字、单一给学生传授。从相关的案例证明这一体验的优点,表明教书的态度及追求。
关键字:初一 文言文 《论语》
对初一的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其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迷迷糊糊,不知底里。面对众多的文言语法知识与古代文化常识,大有“老虎吃天”之感。实词与虚词的古今差异、词的古今异议、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特殊称谓等等,都有牵扯,对教师而言,教材内容繁丰,涉及知识驳杂,如何备课,如何讲述,如何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将是面对的首要问题。通过一段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必须“厚积而薄发”。
初一新教材第一篇文言文是《<论语>十则》。此系语录体古代论文,选为教材的虽属比较直白接近的段落,但所包容的如下知识却必须在课堂上传授,使学生理解掌握。
1、文化常识:什么是文言文,它与现代汉语有何区别;孔子的生平事迹,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论语》一书的性质与内容;孔子的政治主张。 2、文言实词:曰、愠、殆、厌、尝。它们的字形、读音、意义、用法。 3、文言虚词:而。它虽无实际意义,却有语法作用。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两句中表示顺承关系,在“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两句中却表示转折关系。
4、“之”字的用法。在白话文与口语中经常使用,如初一教材第一单元《背影》就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也”,其中的“之”做“的”讲,是一个助词,属于虚词。而在《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之”却是一个代词,又属于实词。
5 、文言文的翻译。学生在了解了字词句的意思后,教师还得引导他们译演出准确顺畅的现代汉语译文,而且必须做到字字落实,字字对应,务求“信、雅、达”。例如课文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字面意思为:时光像这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若要逐一落实字词,则得让学生知道:逝:流逝。者:人、事物;斯:这,这河水;夫:语气词;不舍;不停。昼夜:日夜。
仅就上述所引知识点而言,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语文教师,也万不可掉以轻心,敷衍了事的。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不深入思考课堂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那么,教师将不可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而只能是捉襟见肘,破绽百出,教学效果不堪设想教师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
笔者本学期教初一两个平行班语文课。在给第一个班讲《论语<十则>》时,我要求学生将《论语》中的“论”读“lun”,并强调不可读“lun”。大部分同学只是老师杂教就咋学,你说读啥就读啥。可想不到的事毕竟也有:有一个女孩竟举手发问:“老师,《论语》中的'论'为什么要读‘lun’的音呢?”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一时语塞,顿觉汗颜,因为这个问题恰巧是备课中尚未思考与解决的疑点。于是,我只好坦诚相告:“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足以说明这位同学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大家应当向她学习。但是《论语》中的”‘论’究竟为什么要读‘lun’,老师也为弄清楚。让我们共同思考,想办法早日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好吗?”
于是,课后赶紧查阅资料,结果一无所获。后来,在同一位老师闲聊中顺
便提及这一问题,却让人一下茅塞顿开了。原来,《论语》中的“论”,是一个通假字,基本字为“仑”,而“仑”的繁体为“侖”,属会意字,“ ”,古集字;“ ”即简册。按《论文》这段:“聚集简册必须依其次第,求其文理。”据此,“仑”是指“把众多的竹简按一定次序编在一起,”那么,“论语”也就是“把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论应对的话编辑在一起”的意思了。 得知了这个消息,不仅“如获至宝”,而且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慨。“姜还是老的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哲理,我算亲身感受到了。
作为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应当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实在太多太多。没有“厚积”怎能“薄发”?没有“厚积”,怎敢面对学生?没有“厚积”,又怎能在“薄发”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仅就初一文言文的教学而言,若想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就必须首先打消“自满自足”的心态,虚心而深入地备好课,钻研好教材,力求做到没有知识遗漏,没有疑点、难点。如此紧持不懈,修炼不已,才有可能真正进入语文教学的“厚积而薄发”境界。
篇二:《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比较教学促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导使学生明了新材料作文从审题到完成作文所需要的思维过程
2. 明白写好作文需要长期的积累
教学设想: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我拟采用把新旧材料作文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第一节课讲解90年代材料作文(为简便起见,以下统称材料作文)的写法,第二节课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写法,每一课时都配以作文训练,用学生的习作为范例。
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课前准备
跟学生讲清材料作文的一般要求和审题要领。
在正式写作之前,我还给学生讲了材料作文与读后感、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异同,特别强调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读懂材料、读透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根据材料中心准确立意,是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一定要全面考虑材料,分清主次,抓住精髓,多角度联想,选准最佳角度,确立中心后方可动笔。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
学生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进行写作后,我认真地批改了全班51名同学的作文,然后进行了一次小结。40分的满分作文能得到30分的只有7个同学,24分到30分之间的有20个同学,还有24个同学的作文在及格分以下。也就是说将近一半同学的作文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样看来,对于这篇作文如果不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只是在课堂上随便点评一下然后就发给他们是肯定收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我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怎样才能真正写好材料作文,在作文之外还得花多少时间还得干些什么才能在高考作文中稳操胜券。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总评这次写作情况(见上)
二、审题
学生训练的作文题是:
毛竹一生的最初几年中,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理想也是如此。但只要几年一过,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急速生长,并在几个月内直入云霄。{为什么要厚积而薄发}.
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魔法的,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那长长的根系。看上去默默无闻的毛竹一直都在地底下悄悄地壮大着它的根系。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但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从最佳角度入手提炼出材料的中心主旨,而把握材料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找中心句。找中心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追究根源法,即找出材料中事情发展的根源。同学们仔细读这两段材料会发现:毛竹在后来的“几个月内直入云霄”是事情发展的“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根源”是“看上去默默无闻的毛竹一直都在地底下悄悄地壮大着它的根系。”所以材料的中心句就应该是这一句。毛竹之所以在几个月内直入云霄在于它花了几年的时间深深地扎根,充分地吸取养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学生可以从“凡事应打好基础”这个点切入,指出人不能好高骛远;思想深入一点的作文,可从“厚积薄发”立意,阐述“积”与“发”的关系。{为什么要厚积而薄发}.
如果有同学从这一立意着手写大作文,即毛竹的成长既要靠先天条件,也要靠后天栽培,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直上云霄;人应该像毛竹那样,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毅力,其次应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形成高尚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那么就属于审题不严格了。
或者如果有同学把观点确立为“要谦虚”、“要战胜脆弱”之类等等,就属于叫做“另起炉灶”了。一个材料只能反映一至两个最中心的观点,审题时也只能选准最佳的一至两个角度。
我们选准了两个最佳角度即“凡事应打好基础”和“厚积才能薄发”后,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进行议论了。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如宋柳柳的《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李倩的《成功在于积累》、黄陈的《基础铸就成功》、袁亮的《谈积累》等等。
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掌握这一审题方法,我再举两个材料。
材料一:
宋人吕洞宾会用指头点铁成金,他给一位青年金子,这位青年不要金子,而要吕洞宾那个会点铁成金的指头。
审题:我们使用归因法分析,青年要指头的根源是什么呢?因为指头能点金。这位青年很聪明,他不要金子,而要点金术。因为点金术掌握了,就有取之不尽的金子,比喻到现实可引申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方法比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等等。反之,如果不善于分析根源,就会误以为这位青年是贪心不足,从而违背题意。
材料二:
春天,老公公与老婆婆种下一棵萝卜苗。由于辛勤管理。到了秋天,萝卜长的很大。老两口拔不起来,招呼小男孩、小女孩一起来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狗、小花猫也加入拔萝卜的队伍,结果仍然没有拔出来。小田鼠从地里跑了出来帮助大家,萝卜终于拔出来了。
审题:材料叙述萝卜终于拔出来的根源是什么呢?关键在于小田鼠的出现,小田鼠的力量虽微不足道,但在关键时刻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主旨“办大事不能忽视微小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把握住根源,而提炼出“团结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的观点,虽然不能算错,但总不是最佳角度。
三、选材和剪裁{为什么要厚积而薄发}.
确立了自己要行文的观点后,就要打开思路,搜集能证明此观点的材料了,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即论据,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比如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因善打基础而获得成功的,哪些名言是讲积累的道理的,为什么要打好基础,能分析原因吗?就是说这时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同学们在我的调动下,当堂想出了许多材料,如:
蒲松龄在路边设茶摊与人闲聊,“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滋异,随人所知。”才使他接触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人物,了解了当时风土人情,才使他写出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名著。马克思在写《资本论》前,他做过摘要的书籍加起来总数超过1500种,而经过精细整理后的笔记有250多本。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法国科欢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在研究一个学问前总是大量收集材料。他去世后,人们在他书房里发现了他的笔记竟然达到了二万五千多本。齐白石小时由于家境贫困每天只能在田野间画画,日积月累后他对画画有了浓厚的兴趣,终于成了著名的大画家。托尔斯泰每天出门时都要带上铅笔和本子,与人谈话时定要记下好词好句,终于成了伟大的作家。
《劝学》中关于积累的道理。江郎才尽 的典故。还有当今社会一些急功近利的反面典型等。
写作前广泛地搜集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归类整理,把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材料剔除掉,把紧扣观点的材料进行有机组合,包括思考怎样用语言来组织这些材料,那么在写作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四、布局谋篇
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方法与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或读后感的写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述的内容不同。一事一议的文章开头要概述事件,读后感的开头部分要概述所读的书或文章的内容,给材料议论文的开头则要概述题目所给的材料。
这类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是:
⑴引——概述材料大意。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材料,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⑵析——提出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会跑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⑶联——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阐明论点的正确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分析说理过程中既要广泛展开,阐述一般规律,又要联系实际,说清现实意义。
⑷结——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
希望要求。
特别提醒:材料作文中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过程中。要不脱不粘,既不能脱离材料,也不能始终围绕材料。
五、请同学范读自己的习作
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
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完美地完成。做人亦是如此,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吊儿郎当,要象毛竹一样—-厚积薄发。
“积”是指平日里不断地积累,“发”是指发展、发挥出作用。说得简单点,就是“凡事应打好基础”,而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是两种做事方法,急于求成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由于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失败,甚至会适得其反;而厚积薄发则指充分准备后才能将事情办好。只有基础雄厚,力量才强大。显而易见,这是较为稳妥且胜算较大的处事方针。
有则寓言故事,说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苗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里,它并没有结实,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逝,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并且很快就枯萎掉了。这个故事很好的说明了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的道理。
古往今来,急于求成必定导致失败,如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欲速则不达的致理名言,大跃进的惨痛教训。而厚积薄发则孕育成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智”,诸葛亮因厚积才得以出山后两朝开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莘莘学子因厚积才能学业有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家们因厚积才能够采摘桂冠。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勾践终于兴越败吴;养精蓄锐,励精图治,刘邦终得天下。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打好基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求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我们要经得住诱惑,要耐得住寂寞,要象毛竹一样默默地积蓄能量,悄悄地壮大自己。要等到知识完全充足,如水之溢满,如满弓发箭,志存高远,这才能取得所希望的成就。愿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六、小结
苏轼在他的《稼说》一文中提出学习的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说,读书要广博而善于取其精要,要有丰富的积累而谨慎地运用知识。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技巧的掌握是容易的,但要使文章的内容充实、语言有文彩,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毛竹之能冲入云霄在于它有深深的根系,同学们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得在平时打下扎实的基础、广泛搜集材料、充实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取得成功.既要注意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获得真情实感,又要注意从阅读中积累写作内容、手法和风格。我们不仅要进行课内阅读,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了解生活的面貌、产生对生活的情感、获得对生活的见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辩能力。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在写作中才能做到既知道怎样写,又知道写些什么。
后记:作文指导后,我要求同学们重新写作这篇文章,目的是让他们巩固对材料作文的认识。第二次作文后,全体同学都达到了24分以上,实现了我预期的目的,他们不仅能把我上课时讲到的材料灵活得运用到写作中,而且还搜集运用了很多更鲜活的材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旨更深刻了。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课前准备
让学生明了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特别弄清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布置写一篇作文。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根据这种认识,我把新材料作文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接近话题作文的新材料作文
题目没有明确写作的话题,但我们在审题时可以归纳出一个话题。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这类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而且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可见,正确审读材料,仍然是作文立意的关键。
第二类是接近材料作文的新材料作文
在题型的设置上与材料作文有相同之处,都是给一则或多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这种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不同之一是:传统的材料作文是要求考生必须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多角度立意,要求往往是“请根据上述材料,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等等;而新材料作文往往是在材料中提供可以立意的点很多,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发表见解,要求往往是“上述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上面几种说法各有其道理,你是怎样认为的”等等。不同之二是,材料作文在文体上要求是写议论文,而新材料作文在文体上没有多少限制,可以叙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等等。可以看作是材料作文的新的演变形式。
对于新材料作文,仍然有整体把握材料的要求,要弄懂材料的意思,同时要兼顾材料后面的要求。只有材料和要求总体把握,才能达到审准题意的目的。
二、审题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镇给失业家庭发放50美元补助,一个镇宣布为“救济金”,一个镇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从此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努力去争取工作。50美元是同样的,但效果却是判若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yzw/22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