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作文

关于壮族的作文

admin 初一作文 2020-04-23 00:23:18 壮族作文

第一篇:《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一)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二)

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三)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壮族的节日》{关于壮族的作文}.{关于壮族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壮族的节日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歌婆节(歌墟)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

第三篇:《初中作文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关于壮族的作文}.{关于壮族的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作文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作者:蔡小珍{关于壮族的作文}.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2年第12期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个多元文化的民族,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各具特色,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壮族儿女,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把自己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初中作文教学中,让壮族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得到传承,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沐浴在本民族的灿烂传统文化阳光下,将会使初中作文教学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使学生作文更丰富多彩。

一、壮族传统文化特点

广西是壮族人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自古以来,我们的壮族先民,古骆越人一直在岭南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他们在与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生存生活方式,创造出壮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璀璨的精神文化。他们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形成了灿烂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尤其在右江流域的隆安,是我国野生稻的原生地之一,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稻作中心区,因此隆安的“那”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在隆安境内相继出土的大石铲、牙章、遗骨等文物以及发现我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为隆安县是“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成为隆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一)壮民族把“稻田”称为“那”,壮族传统文化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文化。(二)人们在劳动活动中,以歌传言,以歌传情,因而产生了“排歌”,排歌,多以五言为主,四句为一组,以“嘿那”为后缀音而结束。(三)壮民族的俚语、歌谣,是先人劳动生活的积累,幽默风趣,朗朗上口。(四)壮民族的传说、道巫多以惩恶扬善为内容,力劝人们孝敬父母、团结同族,行善积德等。

总之,壮族传统文化虽没有文字记载,但其历史悠久,语汇丰富,并以押腹韵为主,采用比兴手法,亦庄亦谐的诠释出经岁月锤炼又光彩夺目的人生哲理,真实地演绎着壮族人民从容洒脱的生活态度,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已经构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系列文化。

二、壮族传统文化与初中作文教学的联系

本人所在的学校是隆安县民族中学,作为民族学校,95%的学生来自壮族地区,他们在壮语言氛围中长大,从小听壮话、说壮话,耳染目睹这些没有文字的壮族语言,同时也受到了其特有文化的熏陶。但是,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壮族初中生,他们不仅仅是壮族的后代,更是炎黄子孙,对于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对于大汉民族留下的无数灿烂文化精髓,他们更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发扬光大。而对于壮族传统文化这朵奇葩也不应该丢掉。

第四篇:《壮族农村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壮族农村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目前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本文仅就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目前壮族农村地区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尝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壮族 农村 中学作文教学

与北方汉族地区和发达城市相比较,广大的壮族农村地区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上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特征,这对学习语文,即学习汉语和汉语文学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困难。笔者身处壮族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前线,对目前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深刻的体会。现仅就本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目前壮族农村地区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的理解,并尝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然而,对目前广大的壮族农村语文教师而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就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纵观之,目前壮族农村地区中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材料贫乏,内容无新意

壮族农村地区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总体的感觉是材料非常贫乏。许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yzw/22805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