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张少军 也说风雨也说晴》
也说风雨也说晴
——写在听老师讲苏词《定风波》之后
张少军
学校开放日,蹲在高二听课,六个语文老师讲的都是苏词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因为统一进度,集体备课,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先就统一了认识,用的课件也都源出一个版本;尽管这样,因为各位老师拿捏处理不同,各班学生的反应配合各异,六节课还是上得各擅胜场,异彩纷呈。听后很受启发很有收获;当然也有不足也存遗憾。课后与各位执教老师有些沟通与交流,把这些意见集在一起,于是有了这篇短文。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词名作,词不长,连标题加小序不过95字。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唐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又缘事说理,轻松诙谐而深入浅出。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更“吟啸”,是突出不怕;“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根苗,以下词情皆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旷达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开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与晴既属寻常变化不必在意,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上文的分析如果照念,两分钟即可念完,怎样讲出一堂课来?
按他们共同使用的课件看,线索大致分明:先引苏轼的诗句“此心安处是吾家”点明作者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进而研读小序与全词,讲明词的字面意义;然后分析词中“风雨” “晴”与“归去”的深层含义;最后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来体会作者“笑对风雨”的人生态度,评价其历史与现实意义。尽管如此,因各位执教者对教学各环节侧重点不同详略处理有别,在课堂呈现上还是有不小的差异。
先说导入。 按我的想法,苏轼的诗文此前已学过多篇,对此老的生平,学生已有一定了解;且此篇在分析其“笑对风雨的人生态度之由来”时还要涉及作者生平、思想,导入时再讲作者生平,就显得多余。不若省去此节,直接由研读小序破题。小序的研读,课件上分析,交代了①时间(1082年3月7日)、②地点(沙湖道中)、③人物(同行 、余)、④事件(遇雨,已而遂晴)、⑤态度(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有的老师讲解时强调前四点,而要讲这首词,我想要强调的恰恰是第五点,苏轼与众不同的态度——“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因为苏轼对待风雨与众不同的态度及其评价,才是学习这首词的关键所在。而周老师为课件加了一个副标题——“当我们面对人生风雨的时候”,因而在筛选小序的主要信息时显得棋高一着,她强调的正是“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再说课的结构。要讲的东西头绪纷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用一条线索把它们串起来,使之形成首尾呼应的完整的课堂结构。前面说过,按课件讲,也有一条大致的顺序线; 但我想若由小序切入,拎起全篇,思路会更清晰。读小序后发问,风狂雨骤,“同行皆狼狈”,为何作者”独不觉“?因而找到词眼“谁怕”即“不怕”;再读词,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三句描述“不怕”的表现,“谁怕”之后七句,则都在解释“不怕”的原因。结合“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讲作者生平讲作者倔强和旷达的人生态度,讲乌台诗案对作者思想及人生态度变化的重大影响;结合“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讲“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人生体验;结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讲“雨与晴”的双重含义,讲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探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炼成的。抓住“谁怕”这个词眼,就抓住了全词的纲要,举一纲而万目张,所有要讲的东西尽在网罗之中而又条贯井然。
接下来说说字词句的理解。一是生字词:蓑 [suō] ,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料峭 [liào qiào],形容春天的微寒;萧瑟 [xiāo sè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形容黯淡萧索的景
象。这是字词的解释。
二是句意。“谁怕”即“不怕”,不怕什么?即前面说的“穿林打叶”的“风雨”。这个问题多数同学明白,但我在后面听课,却发现有些同学其实不懂,既然提出这个问题,老师不妨多讲一句。另一个要讲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六节课听下来,似乎没一个老师清楚地解释了这个句子。首先这个句子有语序变化,还原后应为“一蓑,任平生烟雨”,翻译:“披一件蓑衣,一生任凭云山雾罩,风雨打击。”虽然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传为佳话,但语文老师讲课,要紧处却必须字字较真。囫囵放过,很可能让学生糊涂一生。
有位老师就此词讲“炼字”,几乎把词中所有的动词都分析了一遍;而推敲起来,全词只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蓑”字,堪称炼字的典范。一个“蓑”字,名词活用为量词,用“一蓑烟雨”概括作者一生的大起大落无数坎坷,让人想见披一领蓑衣,“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苏轼一生与风雨坎坷无止无休的纠缠,让词人笑傲风雨的潇洒风神跃然纸上,这才真正符合清人沈德潜所谓“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标准。其他如“穿”字“打”字,只能说勉强合了“炼字”的格。这是句意的理解。
最后说说引申与阐发。记得在孟老师班上听课,孟老师由“谁怕”发问,说“谁怕”就是“不怕”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怕”?一位同学脱口而出:“因为心中有足乐者。”显然这位同学想到的是《送东阳马生序》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的句子,略加改造可以用在此处——“以中有足恃者,不知风雨有何可畏也。”
所恃者何?谓之有三。
一曰“一蓑烟雨任平生”——乌台诗案,老夫差点掉了脑袋,曾经沧海难为水,此番被贬黄州,肉照吃酒照喝,区区风雨怕什么?此处可穿插介绍乌台诗案相关掌故以及诗案对苏轼思想与生活态度,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与作品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天无绝人之路,所谓苦尽甘来,否极泰来,风雨过后又是朗朗乾坤,天气变化如此,人生起伏亦如此,有何可怕?在讨论生活中类似体验时,有同学谈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词,谈到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以一村”的诗句,师生相视而笑,文学欣赏过程中所谓共鸣,尽在心领神会之中。
三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处身风雨之中,可能觉得天崩地陷,等得回去安坐家中,向之所谓风雨所谓晴明何有于我哉?又怕它做甚?此处,几位老师结合“归去”,以“归向何处”设问,引导学生比较苏轼思想与生活态度的变化,更是讲授此词的神来之笔:
前期的苏轼尚儒。他渴望在仕宦之路上获得成功,即使有“归去”之心,也是“欲回天
地如扁舟”“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他渴望在沙场上一展雄威,“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溢于言表。
后期的苏轼则尚道尚佛。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认识到自己和朝廷权贵们已经是“肝胆非一家”。所谓使人追求的“浮名浩利”,对他来说已经是 “鹤骨霜髯心已灰”,只能劳神费力,再没有什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穷猿已投林,疲马初解鞍”。对那个一生仕宦起伏颠簸的苏东坡而言,他从心底发出最真实的慨叹“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当太后允其在太湖边居住的时候,他大喜:“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他终于可以乘一扁舟来往,“神游八极万缘虚”了。久旱逢甘露,苏东坡和农人完全一样快活而满足,他写诗道:“沛然扬扬三尺雨,造化无心恍难测。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腐儒奋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会当作溏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归去归去,归向何处? 贬谪后的苏轼虽然渐趋豁然恬淡之境,依然未能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另外,老师们结合“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讲明“风雨”“晴”的双关含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也都有精彩的阐发与引申。
跟年轻老师谈上课,我常说,语文课无非两种讲法:一是长文短讲,二是短文讲长。 长文短讲,在两三个课时内把篇幅较长,结构复杂,思想内涵丰富的课文讲清楚,考验的多是执教者提纲挈领化繁为简的分析与归纳能力,如讲鲁迅的 《阿Q正传》 讲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 。短文讲长,把几句话就能讲清基本含义的一篇短文一首小诗敷演成内容充实妙趣横生的一堂大课,要求的却是授课者烛幽探微由此即彼的联想与演绎功夫。比较起来,长文短讲更难,短文讲长相对容易。这也是为什么上公开课,当授课内容可自由选择时,多数人倾向于选讲短文或诗歌的原因。
以上所记,有些是听课时想到的,有些是课后与教师交流中想到的。而我在听课时已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这种处理不对,如何处理才对?那种处理很好,有无更好的选择?说白了,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完美主义。拉拉杂杂写下来,并不在表现自己有多么高明;而是
想说明,只要有心,事后诸葛亮人人能当;而每堂课后都自己或请别人来当挑毛病、提建议的诸葛亮,乃是课常讲常新、越讲越好的不二法门。
篇二:《走进苏轼的世界》
走进苏东坡的仕宦人生
——读《苏东坡传》有感{十年归梦寄西风}.
(一)缘起
“认识”苏东坡是在大三时系主任上的一堂文学史课上。头发花白的教授把书闭合轻放于讲台,手压其上,眼神郑重,目视我们,随后,生动、传神、慷慨、激昂地讲起了苏东坡传奇、坎坷的一生。我的思想也随着教授的讲述从四川启程,至京都、杭州、密州、徐州、黄州、常州、扬州、惠州、海南„„一路颠沛,一路飞扬。动情处,或捧腹而笑,或含笑泪落,或慷慨激昂,或唏嘘慨叹。一个念想从此坚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粒种子埋在心灵的花园:南下,去苏东坡为官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一种人生从此定格:选择漂泊与挑战。
南下至今,依然没有走完苏东坡走过的慢慢旅途,依然没有看尽其丰沛的著述,但我终于研读了《苏东坡传》(林语堂著)。这本书共四卷,二十八个章节,由台湾的张振玉先生翻译,洋洋洒洒二十六万言,收起来是一本书,伸展开便是东坡先生跌宕多变的一生。林语堂先生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章大家,在他的笔下,东坡个性鲜明、多才多艺、可敬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走进苏东坡这个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的仕宦人生,我禁不住感慨万千。
(二)仕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东坡的仕宦生涯从1061年开始,直到1101年去世,宦海沉浮了三十几年。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每到一个地方,苏东坡都是心忧百姓、勤政爱民的父母官。初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上任不久,即以雄辩滔滔的奇才,为百姓祈求普降甘霖;
东坡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他在北宋后期那场绵延几十年的新旧党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绝不亚于司马光和王安石。
那么他们说的是什么事实呢?就是当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在朝廷里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的时候,苏东坡表示反对。东坡说你这个新法变得太快了,6年之中匆匆推出来10条,特别是其中有一条叫做免役法,他反对。等到王安石下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了,司马光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那个会砸缸的小朋友,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史学家,编撰了《资治通鉴》,司马光是旧党领袖,东坡属于旧党,随着司马光东山再起,官复原职还升职,回到朝廷里去了。司马光以同样的热情和速度废除新法,将王安石实施的新法全部推翻,恢复旧法,东坡又反对,说有的新法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已经执行多年,现在又一下子全变回去,朝令夕改,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受不起这样的震荡。我当时就想了,这样一位政治家,不跟着风头转,凡事都从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角度去想,不是最有风骨,最值得敬仰的政治家吗?
东坡聪明过人,他完全了解当时的形势,王安石竭力推进新法时,拥护新法的人提拔得很快,当司马光东山再起时,拥护旧法又可以很快地升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所以东坡在新旧党之争中,屡次遭到排挤,先后有十三年半的时间是在地方上做官。北宋的地方官调动非常
频繁,最多一任做三年。他所到之处,哪怕做官时间不长,在当地都留下好名声,老百姓都非常怀念他,以东坡命名当地的一些建筑,如东坡楼、东坡寺、东坡亭等等,很多。
在徐州做知州的时候,
身先抗洪,感动无权调拨的禁军前来帮忙
东坡派人到处寻煤矿,解决了柴火紧张的问题
第一个例子,他在江苏徐州做知州的时候,宋代知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长。东坡到徐州不久,就发生了几十年一遇的黄河泛滥,洪水很快淹到了徐州城下,水的最高端跟城墙的顶端相差不到一尺,只差几寸就漫过去了,而徐州城里面的平地比外面的水面要低一丈八尺,水一旦漫过去,全城就全淹了。作为知州的东坡,真是劳心焦思,想了很多办法,指挥城内的军民连夜加固城墙,又怕城墙挡不住,就在城墙里面再做一道土堤,把以前的船都系在城墙外面,防止水直接冲进城墙,日日夜夜都在城墙上面奔走,搭了一个草棚住在城墙上不回家,半个月以后,洪水仍没退,然而城内抗洪人力不够了。当时徐州城里驻扎着一支军队,大家读《水浒传》的时候可能注意到,北宋军队分两种:一种叫禁军,一种叫厢军,禁军是国家正规军,只有皇帝才能调动,其他任何人不能调动,厢军则是地方上负责治安的部队,抓小偷、强盗什么的。因为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徐州驻扎着一支禁军。抗洪人力不足,仓促之间来不及请皇帝下令调动,东坡就亲自走到禁军军营中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是禁军,但是今天无论如何要请你们出来帮地方上抗洪。禁军首领看到,这个在城墙上抗洪的地方长官,满身泥浆,头发蓬乱,憔悴不堪,非常疲惫的样子。他们感动了:地方长官如此辛苦,不顾个人安危,作为国家养的军队,虽然朝廷还没有命令,我们也开动。于是他们就自作主张帮助苏东坡抗洪,军民一致,徐州城终于抗住了洪水,两个多月以后,洪水退了。
第二年苏东坡就在徐州城外修理抗洪工程,虽然他很清楚黄河泛滥周期差不多四五十年,他任期内绝不会有第二次洪水了,但是为了防止以后的洪水,就在城外大力修堤坝。东坡在徐州还有一些贡献,比如说徐州的煤矿,他发现徐州柴火紧张,到了冬天,当地老百姓用来烤火、煮饭的柴火不够,但当时还不知道哪里有煤矿,东坡就派人到处去找,在他任内终于找到了煤矿,所以东坡对徐州百姓是有大功绩的。
在杭州
兴修水利,保住唯一的淡水源
水利工程是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好看和政绩
我们再看第二个例子,东坡生平两度到杭州做官。大家都知道东坡有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东坡这么喜爱西湖,喜欢杭州,他为杭州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西湖有一条苏堤,那么苏堤又是怎么来的呢?东坡到杭州后,发现杭州最严重的问题是水利。当时的杭州,除了西湖以外没有其他淡水源,钱塘江虽然是淡水,但是海潮倒灌得很厉害,海潮一上来,变得像海水一样苦,所以杭州的唯一淡水源就是西湖。但当东坡第二次到西湖时,他发现湖面已经有1/3被水草塞满了,当地人叫它为“葑”,当地老百姓对东坡说,再过二三十年,这种葑草会把整个湖面淹塞掉,作为淡水源的西湖也就不存在了。东坡就下决心要兴修水利,整治西湖,整治的主要措施就是把水草连根铲除,把淤泥都给挖出来。他算了一下,挖出的水草淤泥会有25万立方丈,这东西堆到哪里去好呢?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主意,变废为宝,用这些水草淤泥在湖中修一条堤岸。西湖东西方向有一条白堤,是唐代留下来的,但是南北方向没有堤,且南北有十几里路,绕湖一周比较难行。同时为了保证湖水流动,长堤上修了六座桥,桥下的水可以自由流动。长堤修成后老百姓非常高兴,给它起名为“苏公堤”,后来简称为“苏堤”。
苏堤修好了,水草也除掉了,水质清澈,但东坡担心水草来年又长起来怎么办?老百姓就跟他建议,说我们浙江的老百姓都喜欢种菱角,下种时,一定要把水中的杂草全部除掉才行,否则的话,菱角刚长起来,杂草也长起来了,菱角就收不到了,所以你只要把湖边上的水面租给农民种菱角,这个草就不会长起来了。东坡听了很高兴,就立下规矩,把西湖沿岸的水面以很低的租金,租给当地贫苦农民种菱角。
东坡又考虑到,如果农民种菱角觉得收成好,就扩展种植水面怎么办?所以他又规定,种菱角的湖面只能在湖边上那一块。怎么确定这个界限呢?就用石头建了宝塔竖在那里,这就是一个界标,靠岸可以种,里面不能种。小宝塔现在还留下三座,这就是三潭映月,去过西湖的朋友都会看到。{十年归梦寄西风}.
所以东坡不仅仅是写诗来歌咏西湖,他也是用他的工程来保证西湖的一池碧水。除此之外,东坡还在杭州开挖运河,运河跟钱塘江相通,通到西湖,但是运河上没有闸门,潮水倒灌,整个钱塘水会直冲到西湖,东坡就安装了闸门,涨潮时闸门关上,退潮后把闸门打开,让它相通,等等。他在杭州总共不到两年时间,马不停蹄地兴修水利,所以他为杭州百姓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东坡喜欢兴修工程,但是他所主持的工程,和我们今天某些地方长官的面子工程完全不一样,不是为了好看和政绩,是为了地方的实际需要。东坡就是这么一位“爱民如子”好地方官,真正是“父母官”。作为政治家的东坡,得到很多地方百姓的衷心爱戴,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向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面对逮捕自己的官差的狰狞面目和紧张的气氛,苏东坡首先说话要归与家人话别,他到家时,全家正在大哭,他笑着讲故事安慰家人,讲出了宋真宗时代杨朴拒绝当官时说自己的妻子做的诗: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听罢,苏夫人破涕为笑。
据说,自为官始,曾有两次记过记录,一次是任职凤翔通判时,因与上官不和而未出席秋季官方仪典,被罚红铜八斤;另一次是杭州任内因小吏挪用公款,他未呈报,也被罚红铜八斤。此外,别无不良记录。
苏东坡在地方为官,不论是在密州、徐州、湖州做太守,还是在登州、杭州、扬州做太守,都颇有建树,减免税赋、兴修堤坝、提点冤狱、兴办医院、扶持商业、繁荣文化等等,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初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上任不久,即以雄辩滔滔的奇才,为百姓祈求普降甘霖;
出仕以后,。从杭州到密州,从密州到徐州,再从湖州到谪居的黄州,同时,不论走到哪里,东坡也总是受到当地官员和百姓的欢迎和爱戴。西湖中的苏堤,至今,仍然在为我们讲述着东坡心系百姓的故事。
与陈太守这个上司因相处不恰,而语含讥讽地作文《凌虚台记》,成为他不愿提起的往事。苏东坡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王安石窜改经典的难以容忍。某次苏东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问为什么“鸠”由九、鸟二字合成,王安石语塞。苏东坡说《诗经》上有“鸣鸠在桑,其子七兮”,七只小鸟加上父母两个,共有九个。实为嘲讽。后来又戏谑王安石道:“„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引出了许多笑话。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王安石无视变法之祸掀起政治风暴,苏东坡冒被黜、临大祸的风险,三次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展现了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的精神。
苏东坡审判灵隐寺了然和尚时,把判词写成了小调: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在密州救助抚养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在家中抚养。在徐州政治家
批评新党变法太快,反对旧党全面废除新法{十年归梦寄西风}.
不跟着风头转,凡事都从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角度去想
官越做越小不论,还两度流放,最后连命也搭在了南归的路上。今人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用之于东坡,真是分毫不爽。东坡为人浪漫、洒脱,喜怒形于色,好直言,不拘小节,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不吐不快”,这种性格,宜写诗,实不宜做官。
都有春恨秋悲,得失宠辱,身心都不自由。譬如东坡,为官之时,屡遭贬谪,饱受打击,常常是这边刚刚定居(做好了房子,接来了家人),那边贬谪他地的圣旨又到,无奈又拖家带口,重走长征路,其中的压抑苦痛,自不难想象。同样,等东坡去职,失去俸禄,真正成为一个农民“躬耕于东坡”的时候,他带着一家老小十数口生活,为节省开支,他把钱藏在瓦罐中,每天只能取用—百五十文。这种生计维艰,委曲求全的愁苦,也不问可知。所以,为官时,东坡感叹“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想辞官归隐;但是,当他在黄州做农民,欣喜“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时,接到朝廷起复他为登州太守的诏令时,他又欣然应召。这前后的变化,乍一看,难道没有矛盾吗?再思量,难道有矛盾吗?
东坡一生,屡遭贬谪,一入牢狱,两经流放,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勉强回到中原,也是客死异乡。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是巨笔如椽,豪气干云,环境越恶劣,处境越艰险,他的
诗文境界越清远,曲调越高亢。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非常人能有。抛开“文曲星下凡”的无稽之谈不说,东坡自己给了答案,他说他善养浩然之气,并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带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正是胸中养成这股浩然之气,才能张胆明目,穷且益坚,才能遇挫弥坚,万古不朽。记得曾经和朋友探讨,怎样才能摆脱逆境的干扰,达成心中理想。讨论的结论很陈腐,就是当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结果时,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面对事情结果的态度。说起来,有点精神胜利法的味道,有种事到临头,不得不接受的被动。但东坡不然,他毕生都在自觉自在地培养这种正义、达观、从容的气质,从而达到宠辱不惊,甘苦如饴的境界。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正是胸中养成这股浩然之气,才能张胆明目,穷且益坚,才能遇挫弥坚,万古不朽。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十年归梦寄西风}.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人们喜爱东坡,不仅仅在于他的多才多艺,而是在于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他天真淳朴,无所畏惧,直到生命的终结。不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有着独立的人格,不随波逐流。更可贵的是,即使一再被贬谪,他始终以广阔的胸襟承受着一切,乐观、坚强地生活着。
篇三:《赤壁怀古讲义》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
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托事以{十年归梦寄西风}.
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把他逮捕,
入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
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
诗案”。经过4个月的折磨,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
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 师:抒什么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乐──悲──喜。 “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师:说什么理?古人说这里有“客三悲”“苏子二论”,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换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层意思?可以先找出三个关键句。 “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 师:“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对比生悲;“哀吾生之须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骤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板书) 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
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江 城 子 留题竹西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十年归梦寄西风}.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是铺陈排比。
“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
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
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
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
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一、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师:赤壁赋”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同学游览
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请找出相关段落。
: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第三段前半部分写历史人文„„
师:同学们齐读第三段。文学中,写景目的是为了什么?抒情。说理。
师:抒情多是贯穿全文,说理主要在哪些段落?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师:可见本文是以“景-情-理”(板书)来谋篇布局,因景生情,缘情悟理。
二、体感知 师:“客三悲”体现了苏轼在失意时怎样的思想?消极的人生观。 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这两层是什么关系?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变”与“不变”。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 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王羲之是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看生死问题,提出“生死亦大矣”“将以有为”的积极生死观;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将生命物化,认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转化过程,它们一样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师:比如母鸡下蛋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对我的意义就是有蛋吃了;我将这蛋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我的意义还是有蛋吃了。庄子是将人与一切生物混为一谈,否定了人的社会意义。
【附板书】
【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安排了《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它们借游赏之事,探索生命的意义、治学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中的教材选用的都是历史经典名篇,每一篇都闪烁着儒道释等百家光辉的思想。编者要老师传道的意图很明显。即非如此,看着这些影响历代、影响世界的如日月之耀眼光华的伟大思想就躺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又如何能不讲呢?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拟定为: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死观,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当然,也让学生领会了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的大家手法。整堂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读、思、议、写训练到位,而且全部围绕“生死观”展开,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不足之处是: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需要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才能跟得上。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