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二作文

定风波改写

admin 高二作文 2020-04-22 23:58:18 风雨旷达

篇一:《《定风波》典型教案》

《定风波》教学设计

高二 刘翠娟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四、教学设想

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重情重意。在埋葬妻子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有这样一个人,他多才多艺。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州画派。

有这样一个人,他锐意改革。“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自成一体;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苏轼。

二、解题(必修四P37注释①并补充)

定风波:词牌名。原唐代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之句。此调取名原有平定叛乱之意。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

三.整体感知

词序结合,把握内容,寻找缝隙,进入文本内涵

(一) 自由读序

1、学生自由读序,结合注释把握序的内容。

2、学生读序,其余学生听读,概括序的作用。

3、个别回答问题:序的作用。

序交代了词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即沙湖道中遇雨的情景和写作缘由。 教师适时点拨:

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哪几首有诗序?

学生作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孔雀东南飞》、《琵琶行》

(二)读词

1、自由读词,加深对词的理解,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词人的情感。 2、学生个别读,读后学生作出评价,简单阐明理由,教师适时点拨

⑴重读:莫听、 何妨、 吟啸、 徐(行)、竹杖芒鞋、 轻(胜)马、任(平生)

料峭(春风)、 (山头)斜照、 萧瑟(处) 无风雨 无晴

⑵重读原因,学生分析,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①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指风吹雨落声,这是当时的客观存在。“莫听”是苏轼对同行人的劝告,外物不足于萦怀。

“何妨”:二字突出了表现了词人此时从容淡定的神情,任风雨袭来,你下你的雨,我行我的路。同时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一种挑战风雨的意味。

“吟啸徐(行)”:这是一种不为外界环境左右的自得的境界,体现苏轼在风雨中的洒脱、从容、闲适 “竹杖芒鞋”体现现在的状态,而“马”是比较物。竹杖芒鞋自然是轻便的轻巧的,但在风雨路途之中行进拖泥带水,又如何“胜”过骑马呢?显然“轻”是一种心态,一种轻松的心态,一种超然物外,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神态。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

“任”:任凭,体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

②下片

“料峭(春风)”与 “(山头)斜照”重读形成对比,突出天气的变化。

“萧瑟(处)”重读,突出刚才所经之处的特点,这是外在环境,是客观存在。

“无风雨”“无晴”这是作者的心理感受,是主观认知是作者超然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3、自由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诗人的心理状态。

4、个别读

5、齐读

(三)词序结合

1、问:词前小序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词中哪几句体现了序中内容?

沙湖道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

同行皆狼狈 何妨吟啸且徐行。

余独不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已而遂晴, 山头斜照却相迎。

明确:上片写雨中情景和感受

2、请根据上面的内容描述一下雨中情景。(插入提问:品味“穿林打叶”)

3、苏轼如何应对这场狂风暴雨?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①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积极面对的态度(外物不足于萦怀,不为外界环境左右;从容淡定,甚至有挑战意味)

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安贫乐道的精神或是隐逸思想或是达观和不畏坎坷的超然闲适的心态应对(表达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蓑: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心中所想,闲人、隐逸者的装束) 资料链接: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张志和,唐代诗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

再注:苏轼对此诗极为称赏,恨其曲调不传,曾改写为《浣溪沙》入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这是一个在倔强不屈、凛然无畏、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形象

题绣川驿 陆游

绣川池阁记曾游,落日栏边特地愁。 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

归心久负鲈鱼鲙,春色初回杜若洲。会买一蓑来钓雨,凭谁先为谢沙鸥?

烟蓑雨笠: 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②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闲适)自适的生活。

小结:面对风雨,苏轼“莫听”,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以从容镇定,乐观旷达的心态应对这狂风暴雨。

4、探究一

苏轼写这首词,仅仅是要表现自己面对自然的风雨而具有的心态吗?如果不是,他写这首词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抓关键: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蓑“从何而来?(序中“雨具先去”) (词序有差异)

学生答后明确:

作者是以自然的风雨隐喻政治的风雨,人生的风雨,以自己对待自然风雨的态度来表明自己对待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的态度。即面对政治的风雨,面对宦海的浮沉,乃至人生的种种危难和挫折,要超然物外,坦然面对,不躲避,不畏惧,泰然处之,潇洒从容。(或:借对自然风雨的坦然面对抒发对政治风雨的泰然处之之情。)

5、探究二

从词的上片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是一位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醉”东坡的形象。

6、齐读上片,再现人物形象情感

7、看风雨后的苏轼,感悟苏轼的思想内涵

(1)齐读

(2)下片写什么? 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8、小结人物形象:雨过酒醒后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①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抓住“斜阳”“迎”)

②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抓住“萧瑟处”“风雨”“晴”)

总结明确:“醒”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四、质疑问难或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或给你感悟,触发你灵感的句子。写一写,说说喜欢的理由,或引发的感悟或触发的灵感。(自主、合作、探究)

1、可能涉及到的句子:

①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个“无”字是苏轼的思想浓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本来无一物,哪有晴雨的分别?(佛家的达观)

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

“吾丧我!”——庄子

明确:“无”——物我两忘的“坡仙化境”

②归去,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个归是苏轼的思想浓缩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

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处处是家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安是家

明确:“归”——回归自我的“归去来兮”

2、可能喜欢的句子:

① 一蓑烟雨任平生

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意思是不怕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②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A“风雨”比喻词人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触发的感受:

1、人世哪个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自解中超凡超俗。

2、人,不论他处于什么时代,一生之中都难免会遭受各种风雨、不幸和打击。那么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呢?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六、小结:

1、本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写眼前景,说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它体现了苏轼婉转细致的一面。

2、在经过忧患苦难、九死一生之后,苏东坡还能写出《定风波》《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样潇洒,这样飞扬,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狂打超脱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艺术才情,更是他的人境界的体现。

3、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七、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名言,把它背下来。

2、在随笔本上整理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后记:

优点:“复习导入”环节设计使学生对不同阶段所了解到的苏轼的思想、情感历程有一个更清楚而且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所学作品;“质疑问难”环节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通过他人的解答,廓清自己的思路或找准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取人之长,补己之不足,又有助于加深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资料链接”拓展了课堂内容,加大了课堂容量,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烟蓑雨笠”这种意象,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意趣追求。 “交流研究文本所得”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才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说触发的感受”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阅读积累,获得人生哲理的环节。同时本课从设计上凸显了文本教学课堂的开放性。

不足:朗读点评再范读这一环节有些周折,使后面环节操作时间有些紧张。

篇二:《《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定风波改写}.

宿豫区来龙高中 吴纪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好,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描述:

他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得志,22岁一举高中,名动京华;他仕途波宕,曾为帝王之师,也曾为阶下之囚;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处世天真,眼中所见无一坏人;他淡泊名利,居庙堂之高时,念念于归隐渔樵,处野域蛮荒时,恬然自适于陋室粗食;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就是苏轼,中国老百姓更喜欢称他为苏东坡。

苏轼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他的旷达胸怀影响了无数后人的人生模式,他的“自成一家”的诗词也开辟了诗歌创作的新天地。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东坡词“新天下耳目”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三、初读课文,教师范读。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教师范读。

2、抽查朗读。

3、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四、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2100.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