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作文

《清华荷塘》写得最好的地方是什么

admin 高一作文 2020-04-23 01:39:18 荷塘作者

第一篇:《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初步感知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前三段,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自主学习】

1、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

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2、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

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

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

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毛泽东称颂的.............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

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

《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

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

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

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

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

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

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

中。

4、字词积累

读音:

 蓊蓊( ) 点缀( ) 踱步( ) 袅娜( ) .....

霎时( ) 弥望( ) 斑驳( ) 渺茫( ) .....

倩影( ) 和谐( ) 琐屑( ) ...

词义:

幽僻: 。 受用: 。

弥望: 。 袅娜: 。

凝碧: 。 蓊蓊郁郁 。

脉脉: 。 田田: 。

倩影: 。 一例: 。

丰姿: 。 敛裾; 。

【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②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疑点

3、精讲释疑

学习1~3段,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②文章第 2 节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 ③第 3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当堂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幽僻 诅咒 没精打彩 历尽沧桑

B.弥望 斑驳 专心至志 小心翼翼

C.寂莫 缥缈 蓊蓊郁郁 游目骋怀

D.嬉游 坐落 豁然开朗 迥然不同

2、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脉脉:拟声词,形容水流的声音

宛然:仿佛 倩影:美丽的影子

B.袅娜:轻盈的样子 风致:美的姿态

弥望:满眼 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C.妖童媛女: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 尔其:那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羽杯:酒杯

D.迁延顾步:走走退退,不住回视自己 斑驳:明暗不一

敛裾:提一提衣裳 消受:享受。多用于否定

3、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

A. 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道凝碧的波痕。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为下面的句子排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

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③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④树逢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⑤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A.⑤③②①④ B. ①④③②⑤ C. ①④②③⑤ D.⑤②③①④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B. 这才叫做“试着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C. 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

D.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课外作业】

1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文章4~6段,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及写法。

【自主学习】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A、参( ) 差( ) 差( )别 差( )劲 差( )遣 参( )见 人参( )

B、脉脉( )的流水 山脉( ) 脉( )搏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有袅娜( )地开着的 ①nà ②nuó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 )动 ①zhàn ②chàn

C、这是独处( )的妙处( ) ①chù ②chǔ

【合作探究】

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

2、作者是怎样描绘月下荷塘美景的?(结合修辞手法分析) 。

(二)诵读鉴赏第5段。

1.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

第二篇:《【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学案:第11课 荷塘月色》

第11课 荷塘月色

【文本导读】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二·一”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作者卡片】

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创作。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

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其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蓊蓊郁郁( ) ..

④妖童媛女( ) .

⑦霎时( ) .②敛裾( ) ③鹢首徐回( ) ..⑤脉脉含情( ) ⑥橹櫂( ) ...⑨煤屑( ) .⑧袅娜( )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惦

①掂

踮    塘 ②搪 糖

嬉    

辍 ③啜 惙 

①风流·风韵 缀  嘻 ④熹 禧  3.近义词辨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幽僻·偏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要点突破】

1.整体感知含义,理清思路,说说这篇散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借景抒情的,使文章“形散而神聚”的。这一线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点拨 思路结构:课文以“背着手踱着”尽情观赏无边的荷塘月色为行文线索,全文呈现出一种圆形结构:从外结构看,作者出门经小路到荷塘复又回来,依空间顺序描写了一次夏夜之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圆形。结构和内容紧密联系,使得全文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情感过程: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具体记叙了一次月夜游览的经过和情感变化的过程。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2.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点拨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3.文章第四段历来被认为是名家妙笔。这段共描写了哪几种景物?举例说明是如何描写的。

点拨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象余地是极大的。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这种修辞手法叫什么?我们运用时应注意什么?

点拨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即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的感知,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又称移觉。通感是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5.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了,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忆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

点拨 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他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西洲曲》里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这里呈现了两幅图画,形成“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6.联系现实,说说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点拨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需联系{《清华荷塘》写得最好的地方是什么}.

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荷塘月色》。同时,他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因此,如果要深究,“惦着江南”便有着身处忧烦而怀旧的意味了。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233420.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