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规划(广西区教育厅建筑设计室???梁志)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李大生来源:环球网
中小学校园规划(广西区教育厅建筑设计室梁志)广西区教育厅建筑设计室 梁志一、中小学校园规模中小学校的规模和数量应根据居住区的分布以及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确定近期及远期的就学学生数,再根据学校的布点及用地面积指标来确定。入学人数占居住区人口的比例:小学约10%,中学约9.3%。1.学生人数规模根据居住区居住人口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规划确定近期及远期的就学学生数。一般入学人数占居住区人口的比例为:小学约占10%,中学约占9.3%。普通中小学的规模按六年制考虑,小学以12~24个班规模为宜。农村及偏远山区可有6个班或更小规模。中学以18~24个班规模为宜。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强调集约效应,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变化。中小学校的班级人数如下:近期每班学生:小学45人/班,中学50人/班;远期每班学生:小学40人/班,中学45人/班;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制、学校规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学校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1)小学:非完全小学为4班,30人/班;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2)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2. 用地规模(1)我国有关部门在各个时期制定的中小学校用地面积及部分省市结合各省市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的中小学面积定额指标都有一定的差异。学校用地面积以学生均用地面积来确定:用地指标:小学每人12.6~17.9㎡,中学每人17.24~21.1㎡;用地紧张地区或市中心:小学生每人9.4~11.3㎡,中学生每人10.8~12.6㎡。本教材有关数据和资料是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刊载内容编写的。教育部曾多次征求各地意见,组织编写全国农村中小学校园规划面积定额和农村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在经济上、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农村中小学的校园规划面积定额和农村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至今尚未统一标准和规范。鉴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较快,而且城市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规划及建筑设计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在国家有关农村中小学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正式颁布之前,建议各地可参照本教材内容。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1、表1-2的规定。(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在经济上、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地方制定的标准也存在差异:① 农村(县及县以下)学校占地面积不少于3.3万平方米(约50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2.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所需的实习实验场、自行车存放用地(1.50㎡/辆),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增加。3. 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指标(1)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新建学校应按规划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基本指标的规定。(2)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3~表1-5的规定。二、中小学校址的选择1.选择校址的基本要求(1)首先应满足学校规划布点要求,并有与拟建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用地面积,适于建校的较为规整的地形;(2)山地和丘陵占我国土地的相当一部分,在这些地方选址应尽量选择平地或坡度较平缓的地方;(3)学校的位置应靠近居住区或村镇居民点,以便于学生就近上学;(4)学校应处于交通便利、位置适中的地段,就学路线便捷,有合理的服务半径;(5)学校校址应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如阳光、空气、地形、地质、地貌等)和周边环境(如安全环境、安静环境、卫生环境、社会环境等)。(6)应有利于防灾及安全疏散;(7)学校校址应具有较为齐全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供电、给水、排污等);(8)选择校址应注意节约土地,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2. 合理布点应根据城市、县镇、农村的人口规划,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交通等因素综合考虑各类学校的分布网;既要考虑学生就近上学,又要使学校形成适中的规模,以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中小学校的布点应以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为原则。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要求,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在实施中多已突破这一规定。因此,各地在国家新规范出台之前,可参照本标准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同时要求小学生上学尽量不穿越城市道路,中学生也应只穿越城市次要道路就近上学。对于山地、丘陵地区及村镇的学校布点,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参照“规范”,尽量做到小学生能就近入学。3. 安全、安静、卫生的要求(1)安全① 学校校址选择,应避开以下各种不安全自然因素:*不良地质构造区域(地震断裂带、山丘滑坡地段、古河道、暗河、软弱地基、流沙、喀斯特地形等);*不良地形、地貌区域(悬崖边及崖底、洪水淹没线以下、河湾汇水区及泥石流地区、海滨或台风袭扰区等);*不良小气候区域( 寒冷地区背阴面、南方湿热地区的潮湿地带等);*其他不安全自然因素。②不应将校址选在有大量车辆频繁出入的建筑周边;③不应将校址选在水坝泄洪区;④中小学校校址应用地开阔,不宜选择在高层或多层建筑包围之内,也不应选在袋状地区之中,以保证在紧急状态(如地震、火灾)时,学生能顺畅的安全疏散,或急救车辆能顺利的进入抢救;⑤学校校址不应选择在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有害物的研制、生产、贮运场所的安全距离之内。⑥校址不应选择在有高压输电线路通过的地段。(2)安静① 影响学校环境安静的外界因素:* 城市交通噪声源(指机动车辆、火车、飞机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源(人群社会活动时所引起的噪声,如农贸市场、汽车摩托车修理站等商业、娱乐、体育活动产生的噪声);* 工厂生产及基建施工等噪声。② 选址及进行学校总平面规划时要注意教学用房与噪声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而言,应以校外噪声到达学校围墙(校界)处低于70dB(A)为准,或校外噪声到达教学用房窗外1m处的噪声低于55 dB(A)为准。③ 交通噪声源与校园围墙的距离* 市区道路交通干线快车道同侧边缘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80m 。* 郊区公路交通干线快车道同侧边缘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120m。* 铁路沿线附近学校一侧的外侧轨道中心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300m,校园与列车编组站距离不应小于380m。* 机场跑道的两侧2km内,跑道两端航迹下方,飞机噪声超70 dB的区域(可根据当地机场噪声影响预测划定),不得设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④ 社会生活噪声源与校园的距离* 露天贸易市场边缘与校园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 商业街口与校园距离不应小于150m。* 露天体育场边缘与校园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汽车、摩托车修理站边缘与校园的距离不应小于120m。* 车站、码头边缘与校园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当选择的校址不能满足以上要求的距离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在学校总平面布置时,将噪声源与教学用房之间设置不产生噪声的房屋;在围墙处设隔声屏障。(3)卫生① 学校用地尽量选择在公园、绿地、水面附近或与之相邻位置以获得良好的景观及小气候环境。② 学校应尽量避开工厂的空气污染源,避免设置在工厂的下风方向。③ 校址也不应邻近医院的病房楼、太平间传染病病房、精神病医院及餐馆的厨房、公厕等。4. 合理的利用土地在校园选址中除了上述安静、安全及卫生的要求之外,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的利用土地。(1)学校用地地形的选择应较为规整,以便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用地,合理的进行平面布局。(2)12班以上规模的学校,在选择校址时应能布置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形南北长度应在130m以上。(3)学校选址,应尽量利用和改造丘陵、坡地。尤其是在郊区、乡镇、农村应注意不占或少占农田。三、中小学校园总平面规划1. 校园规划的基本要点(1)学校应有校园总平面规划设计,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当地城建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不得随意更改;(2) 处理好校园与城市的关系;(3) 合理有效地进行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4)合理的组织校园交通和停车场地;(5) 有机的组合与联系校园外部空间;(6)注重校园室外体育设施和娱乐空间的营造;营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的校园景观环境。2. 学校用地组成及标准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规定,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要有绿化带隔离,用地范围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的,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2)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由于各地区用地紧张程度不同,难以用建筑密度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建筑用地定额,因此采用容积率(容积率=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规范”建议: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建筑面积内除教学、行政办公用房、体育建筑外还包括有:有住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自行车棚用地,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3)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4)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0.5㎡;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1.0㎡,中师、幼师每学生不宜小于2.0㎡。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对校园环境营建的更高要求,学校运动场地和绿化场地的用地指标都显偏低,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可适当提高该指标。3. 校园功能分区学校总平面基本包括以下几部分: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绿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教师宿舍等)。各部分之间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一般来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动静分区:动静分区有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应当做到教学区与运动区二者分区明确,互不干扰。教学区要求安静,避免外来人员的干扰。而运动场地是学生活动的场所,比较喧哗,因此它与教学区要保持一定距离;其次,在教学区内,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劳技室等艺体类教学区实验室教学区与普通教室区之间都应有一定的分区。(2)学寝分区:即教学区与教职工生活区和学生宿舍区应有较为明确的分区。(3)教辅分区:即教学区与后勤辅助区(如行政办公区、校办产业区)之间应有较为明确的分区。总之,针对学校总平面的基本组成部分,建筑用地、体育活动场地及绿化用地,应按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管理的规律,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各部分的使用功能,物理环境等要求进行总体布局,在分区明确的前提下做到有机联系。图1是校园总平面规划布局的一种典型模式。4. 校园交通组织校园内部的交通有他自身的特点:由于上下课时间相同,使得人流活动相对集中,规律性强,静与动有间歇性等特点。因此在交通组织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学校交通路线应直接、通畅、安全、方便;(2)各组成部分及活动空间,必须设置能满足人流通行所需的道路,尤其是校门至教学楼、校门至体育场、教学楼至体育场之间的道路,应满足全校性集中集散及人流活动的需要;(3)学校校内道路应与城市道路相通,并应满足运输及消防的需要;(4)在学校主要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小汽车及自行车停车场地;(5)校内道路应能连接学校次要出入口、各幢建筑的出入口以及各种活动场地;(6)学校出入口处是大量学生出入集散的场所,因此应有足够的校前区,并要求视野开阔,保证学生安全;(7) 学校内部道路宽度,见表3道路用途道路宽度(m)双车道不小于7.0消防车道不小于3.5机动车及自行车公用道不小于4.0人行道不小于1.55. 校园空间景观及环境特色的营造室外空间及环境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从总平面开始就应该充分结合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努力创造有益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同类型的外部空间环境。校园室外环境可简单分为以下几类:(1)认知型空间:例如报栏、宣传栏、校史或当地人文历史的室外展示场所;(2) 启智型空间:学生园地、动植物角、英语角、室外讲演广场等都是启迪学生思维推广素质教育的极佳场所;(3)娱乐休闲型空间:通过绿化、小品、水景、室外家具等设施形成一定的休闲空间,使学生在课间或课余能够有一个轻松的外部环境;(4)运动型空间:在传统的运动场地基础之上,可以开发多种趣味型的运动空间;当然,在营造空间的同时也应当努力去发掘本地本校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6. 朝向及间距的选择(1) 确定教学用房朝向的基本要求① 北方地区主要考虑冬季能获得较多的日照时间,避免北向寒风吹袭。② 南方地区主要考虑夏季应能获得良好的通风,冬季能获得较多的日照,避免东西晒。③中部地区既要考虑冬季获得较多的日照,夏季又能获得良好的通风,也应避免东西晒。(2)学校建筑间距的确定建筑间距,一般是指前后两列建筑之间的水平距离。影响建筑间距的因素很多,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的。在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防止噪声干扰的防噪间距和日照间距。① 防噪间距有一定要求,在《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中规定,两排教室长边相对设计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② 日照间距是指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日获得必要的日照可需要的水平距离。“规范”中规定南向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小时。随着学校所在地区纬度不同,建筑层数不同,日照间距也各不相同。确定学校建筑间距时,在防噪间距和日照间距中选择较大值作为建筑间距,便能满足要求。7.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模式(1)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前后布置。适于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短的地段。对于北方寒冷地区,体育活动场地宜布置在无遮挡的南侧为佳,但需注意教室楼与体育场的距离。(2)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左右布置。适于东西方向宽、南北方向短的地段,应注意出入口的位置。(3)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各据一角布置。如布置得当,教学楼可免受体育场地的干扰,如学校用地过小,则干扰较大。(4)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变化大更要因地制宜,合理用地。为减少土石方量,降低工程费用,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地貌、地质及环境等条件,合理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