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和张子善(刘青山张子善被枪毙后,毛主席感叹: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为啥?)
1952年2月10日,保定市体育场人山人海,格外热闹。
当宣判员读出“死刑”两个字时,刘青山和张子善吓得腿都软了,周围群众却不停地欢呼:“毛主席万岁!”
刘青山、张子善曾是革命功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过巨大贡献。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却没有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两个人一共贪污了171亿旧人民币!
随着砰砰的两声枪响,大贪官刘青山、张子善人头落地,他们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30多岁。
事后毛主席评价此事时却说:“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 那样一个烂摊子,只好哭天抹泪地去了呦!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就割谁的脑袋!”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最终落得自缢的下场。毛主席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历史上的崇祯帝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
刘青山、张子善在公审大会上
事情还要从新中国第一大贪污案说起。
新中国第一大贪污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既要进行工农业建设,又要抗美援朝,百姓们都生活得非常艰苦,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天津地委书记、副书记刘青山和张子善却和商人勾结,贪污金额达到了171亿人民币。
他们生活奢侈腐败,大量购买豪车田宅,甚至吸毒成瘾!
刘青山、张子善罪行
这件事情震惊了全国,百姓们非常生气,纷纷要求将这两个人处以死刑,以儆效尤。
然而在河北省委、华北局呈到中央的报告中,却在“死刑”后面添加了几个字——“或缓期两年执行”。
如果真的按这样判决的话,就意味着这两个人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还能通过自己在监狱中的表现获得减刑。
报告交到毛泽东手中之后,他犯了难。
一方面,这两个人确实对新中国有功。他们十几岁就参军作战,曾领导队伍多次打败日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一方面,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就出现这么大的贪污案,不杀了他们,我们的干部在百姓面前还有信任可言吗?
毛主席
毛主席很早就预测过,很多人面对敌人的长枪大炮从不惧怕,却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
一旦滋生了贪腐之风,就会走李自成的老路。
而一个政府腐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挽救回来的了,比如明朝的崇祯帝。
所以最终毛主席还是决定,这两个人必须要杀,任何人都不得求情!杀了他们两个,才能挽救千千万万个干部,决不能让新中国腐败到明朝那种地步!
那么,毛主席是如何看出崇祯帝是个好皇帝的呢?
大明因何而亡?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他的继位完全是一个意外。
崇祯帝朱由检
天启七年,明熹宗朱由校在乘船外出游行的时候,被一阵风刮到了水里,差点被淹死。
虽说最后被救上来了,但也因此落下了病根,身体每况愈下。
或许是病急乱投医,朱由校吃了大臣送来的“仙丹”。
没想到这让他的病情大为加重,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朱由校一生都没有子嗣,皇位便顺理成章地传给了他的弟弟朱由检。
那么朱由检继任时的明朝,是一个怎样的烂摊子呢?
首先,明朝所遭遇的天灾是以往任意一个朝代都没法比的。
明朝末年,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平均气温下降了十几度,甚至连广州都下起了数尺厚的大雪。
小冰河期
紧接着又闹起了旱灾,土地干裂、河流干涸,庄稼得不到充分的灌溉,大幅度减产。
与此同时,大片蝗虫冲进庄稼地里,给了庄稼致命一击。
人们吃不上饭,只能四处逃荒。然而,整个中华大地几乎处处是这种景象,逃到哪里都一样。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政府却加大征收苛捐杂税的力度,百姓苦不堪言,多地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其次,朝廷之内宦官专政,尤其是大宦官魏忠贤,几乎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
当时皇帝为“万岁”,魏忠贤便自称“九千岁”,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曾是朱由校身边的当红太监,朱由校忙于做木工,对朝廷中的事不怎么过问,这就给了他可乘之机。
魏忠贤
当时明朝规定所有奏折都由秉笔太监魏忠贤转交给皇帝,于是他就利用这个机会,随意篡改奏章的内容,蒙骗明熹宗朱由校。
如果遇到威胁到他的人,他还会假借朱由校的名义私自给人定罪,尤其是“眼中钉”东林党人。
东林党人主张改革,反对宦官专政,对他来说是极大的威胁。天启五年,杨涟、魏大中等东林党人被逮捕,被安了个无中生有的受贿之罪,处以刷皮肉,钉头顶等极刑。
除此之外,东厂的特务机构还成为了他的专用工具。
他们干涉司法活动,罗织罪名、镇压异己,明朝官员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朝廷上下一片混乱。
最后,国内不断有农民军起义,国外女真人来势汹汹,大明王朝内忧外患。
当时努尔哈赤早已经一统东北地区,甚至征服了蒙古,然后便把目光转向了大明王朝。皇太极多次派遣士兵突袭明朝边关,打探对方的底线。
所以,崇祯帝继位的时候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那么,他面对这些“烂摊子”都做了什么呢?
崇祯皇帝都做了哪些努力?虽说崇祯皇帝的继位是个意外,但他却没有像朱由校那样“摆烂”,而是励精图治,为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做出了很多努力。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扳倒魏忠贤、铲除阉党。
魏忠贤当时权力那么大,17岁的崇祯是如何和他对抗的?
影视剧中的崇祯帝
他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文武百官见魏忠贤的大靠山明熹宗朱由校去世了,便纷纷开始弹劾他,希望崇祯能为他们做主。
然而崇祯面对这些人的弹劾,却没有任何表示,依然重用魏忠贤,这让他非常吃惊。
与此同时,他铲除魏忠贤的多个心腹干将,收回了兵权,魏忠贤顿时变得孤立无援。
崇祯的不作为引起了更大的风浪,刑部员外郎躬盛果直接在乾清宫门外贴出了魏忠贤的罪,海盐县的一名贡生更是上书罗列魏忠贤的十大罪状。
这正是崇祯想要的。他把魏忠贤叫来,问他是否认罪。
魏忠贤自知大势已去,只能承认罪行,没过多久便自杀了。
除掉魏忠贤之后,崇祯开始重新启用东林党。
东林党人原本是由一群爱国的“知识分子”组成的,他们痛恨朝廷的腐败,反对宦官专政,心系家国天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门前的这副对联,体现出他们的爱国情怀,至今为人们所熟知。
当年被魏忠贤陷害之后,东林党人在朝廷中就没有话语权了。
如今崇祯重新启用东林党人,很明显是想让他们协助自己挽救明王朝。
除此之外,崇祯帝还重用袁崇焕。
袁崇焕
袁崇焕曾经是三朝元老,因不满魏忠贤权倾朝野辞官回乡。
崇祯帝知道袁崇焕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便把他从乡下请回来,授予他兵部尚书、右副都御使的官职,派他保卫边疆。
毛主席为何说崇祯是个好皇帝?虽然崇祯的以上成就值得称赞,但毛主席之所以说他是个好皇帝,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生活作风方面。
在封建社会流传这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的金银财宝、土地田宅都是皇帝的。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帝却生活得非常节俭。
据明史记载,崇祯帝继位之后,发现皇宫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皇帝以及各个嫔妃的衣服通常都是只穿一次就扔掉了,每天的衣服几乎不带重样的。
古代朝服
这让崇祯非常生气,于是他下令,嫔妃的衣服都必须穿够一个月,不得随意购置新衣物。
他对自己的要求则更为严格,衣服上经常有破洞,甚至还打着补丁!
上朝的时候害怕大臣们看到,崇祯就不时把袖子往里面塞。
一国之君居然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这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难以想象的。
除此之外,崇祯还不近女色、勤于政事,是个“加班狂”。
他经常熬夜批阅公文,有时候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缺席上朝的日子屈指可数。
崇祯帝读过很多皇帝因沉迷女色而误国的故事,便发誓不近女色。
对于魏忠贤给他进献的美女,他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满脑子只有治国、治吏。
古代皇帝的奏折
他继位的时候刚刚17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然而就是由于经常“加班”,导致他二十多岁就有了白头发,连鱼尾纹都有了。
崇祯为明朝所做的这些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但他依然无法挽救大厦将倾的明王朝。
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派仅剩的几千士兵去城门防守,然而这几千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之辈,面对李自成的军队根本没有半点防守之力。
同年3月18日,守城的太监打开城门,城内的老百姓热烈欢迎李自成进京。
崇祯帝本想逃出去,但发现到处一片混乱,根本没法逃。
他回到宫中,逼自己的皇后上吊,又亲自杀死了自己的小公主。
然后,他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来到煤山脚下,以上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崇祯帝自缢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却依然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可见,他是真的爱他的江山,爱他的百姓。
而崇祯之所以没能力挽狂澜,除了因为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以外,也有很多他自己的原因。
崇祯为何未能力挽狂澜?自古能成大事的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人善任。
当年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起家,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夺得天下,主要就是因为他知人善任,重用了萧何、韩信等人。
但崇祯这个人却不一样,他生性多疑,可以说是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
除掉魏忠贤之后,本来他在朝廷里和百姓当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但他却没有好好利用,反而频繁更换文武百官。
百官上朝
据统计,他在位17年,换了50个内阁大学士和17个刑部尚书。
官员们自身难保,哪还有精力和他一起治理大明呢?
当年他重新启用袁崇焕之后,多了一位得力助手。然而在袁崇焕击退来犯的金军之后,崇祯却听信谗言,认为是袁崇焕在打仗之前故意放金军入关的。
恰好当时袁崇焕还犯了一个大罪——私自与金军议和,这让崇祯非常生气,下令处死袁崇焕。
袁崇焕是对是错暂且不论,但明朝在他死后遭受重创是毫无争议的。
如果当时崇祯没有处死袁崇焕,明朝是不是能多撑几年呢?
除此之外,他眼光狭隘,错失了很多机会。
在李自成势如破竹,明军节节败退的时候,大臣李明睿向皇上上书,主张南迁。
然而崇祯却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反而寄希望于各路大军“入京勤王”。
没想到援军还没赶到,李自成的大顺军就攻进来了,掐断了南迁的道路。
由此看来,崇祯帝作为一国之君,确实缺少政治家独到的眼光。
结语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崇祯帝确实是一个好皇帝,他勤于政务、生活节俭、大力惩治宦官,在明朝的皇帝中可以说是在平均线以上的。
但正如毛主席所说,“问题成了堆,可就积重难返了”。他从自己的兄长手里接过一把烂牌,费尽全力想把它打好,但他的能力远没到那种地步,想要拯救明王朝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毛主席读书
于是,各路农民军纷纷起义,毕竟横竖都是一死,倒不如拼一把。在饿殍遍野的情况下,谁还会怕皇帝杀头呢?
因此毛主席看到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发生那么大的贪污案时才会那么生气。这两个人不杀,就会有千千万万个人继续犯错,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如今看来,毛主席看待历史的眼光以及处理问题的魄力确实值得我们敬佩。
参考文献:[1]中国新闻网 毛泽东亲批斩杀令 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内情 2012.02.28
[2]王世华 论魏忠贤专权[J]. 安徽大学学报 198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