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木兰围场旅游(皇家猎苑——木兰围场)

admin 校园资讯 2023-05-16 00:45:18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从1406年建立北京紫禁城、1681年建立木兰围场和1703年建立承德避暑山庄以来,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就构成了一条独特的政治活动线。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至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几代皇帝到木兰围场的次数多达105次,举行秋狝大典88次,创造了独特的“木兰秋狝”文化。木兰围场是清代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曾以规模宏大的木兰秋狝而显赫一时。这里不仅以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而且还遍布着许多名胜古迹。

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隶属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北邻内蒙古,东邻辽宁,南邻京津。总面积近10000平方公里。木兰围场南距承德市153公里,距北京384公里。这里是内蒙高原与燕北山地的过渡区域,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而迷人的自然景观,万顷林海,峰峦叠嶂,溪流密布,绿草如茵,山、水、森林交相辉映,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如今的木兰围场是满、蒙、汉等民族聚居之地,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孕育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白桦林

秋色

皇家猎苑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出京北巡,选中了这块“九边形胜抱神京”的宝地,建立了皇家狩猎猎苑——木兰围场,一方面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另一方面供帝王和王公大臣习武狩猎、避暑休憩。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1703年在北京紫禁城至木兰围场的御路中间建立避暑山庄,“木兰秋狝”文化与“避暑山庄”文化自此融为一体,成为清代皇室传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秋色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是昔日清代皇家猎苑的核心区,它曾以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而闻名于世;它也曾以规模宏大的木兰秋狝而显赫一时。清朝几代皇帝在此举行了多次秋狝大典,从而创造了辉煌的木兰秋狝文化。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区域和地名的由来,都源于“木兰围场” 到了清代后期,国势日衰,停止了盛极一时的木兰秋狝活动。

植被

历史作用

“木兰围场”作为清朝皇帝“岁举秋狝大典”,进行军事、政治活动和行围绥武之地。木兰围场成为皇家猎苑后,清帝常巡幸于此,这里便成为清朝皇帝处理政务、办公的主要场所,因而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乾隆在《于木兰作》中说:“单于让牧场,朝家置灵囿。深戒武备驰,于焉习狝狩”。明确表明岁举秋狝的目的,是借狩猎训练八旗士卒,加强战备,巩固和保卫北部边疆。自康熙开围至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1年)的140年间,木兰围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建立木兰围场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措施。木兰围场建立后,通过举行秋狝大典,使满族传统的尚武之风得以弘扬,“首崇骑射”的国策得以贯彻,军伍得以锻炼,军事素质得到加强,战斗力大大提高。

植被

康熙北巡行围狩猎,决不是单纯地打猎娱乐,而是练习骑射,加强武备。在行围过程中,通过接见、宴筵、赏赐、和亲等方式,通过“行围习武”的军事手段和“加之恩意”来团结蒙古及其他少数民族,成为清朝传统的政治策略。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在康熙皇帝的亲自指挥下,一举击败了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的叛乱分子噶尔丹部,即历史上著名的乌兰布通战役。

植被

建立木兰围场的政治目的,是通过秋狝活动加强满族与蒙古、维吾尔等民族统治阶级之间的联盟,从而巩固国家统一。在中国的历史上,清朝是处理民族关系最有成效的封建王朝,其中木兰围场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木兰围场为清政府“肄武绥藩”、巩固北部边防、抵制沙俄入侵、强化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秋色

木兰秋狝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围场建立以后,朝廷几乎每年都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习武活动,被称为“木兰秋狝”。 木兰秋狝作为一种礼制,几乎成为全国八旗兵军事训练的典范和比武竞技的场合。

白桦林

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场面壮观,声势浩大,乾隆皇帝的诗句“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正是当年狩猎盛大场面的真实写照。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木兰秋狝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

原始深林

木兰围场建立以后,清廷几乎每年都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习武活动,被称为“木兰秋狝”。 木兰秋狝作为一种礼制,几乎成为全国八旗兵军事训练的典范和比武竞技的场合。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至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几代皇帝到木兰围场的次数多达105次,举行秋狝大典88次,创造了独特的“木兰秋狝”文化。

木兰围场的秋景

到了清代后期,国势日衰,停止了盛极一时的木兰秋狝活动。在中国的历史上,清朝是处理民族关系最有成效的封建王朝,其中木兰围场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木兰围场”作为清朝皇帝“岁举秋狝大典”,进行军事、政治活动和行围绥武之地,为清政府“肄武绥藩”、巩固北部边防、抵制沙俄入侵、强化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然风光

木兰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燕北山地的过渡区域,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万顷林海,峰峦叠嶂,溪流密布,绿草如茵,山、水、森林交相辉映,浑然天成,美不胜收。康熙曾写下:“鹿鸣球草盛,人喜菊花香”的诗句赞誉木兰围场的美景。木兰围场丘陵起伏,沟谷交错,万顷林海,林茂水丰,峰峦叠嶂,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聚集的天然名苑。这里群山起伏跌宕,林木葱郁,河湖密布,为飞禽走兽提供了栖身之所,獐、狍、鹿、狼、野猪、狐、雉鸡、黑禽鸡等许多野生动物繁衍生长。

山、水、森林交相辉映,浑然天成,美不胜收

万顷林海,林茂水丰,峰峦叠嶂

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灌丛、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木兰围场的蓝天、白云、大地、高山、丘陵、溪流、湖泊,景色各异,别具风姿,美不胜收,异彩纷呈。潺潺溪流穿行在峰峦幽谷之间,蜿蜒曲折,秀美清幽,奇趣盎然,犹如梦幻境界,令人心旷神怡。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不仅是一处闻名遐迩的自然保护区,还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植被类型主要是灌丛、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

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界的瞩目,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荆轲刺秦王》、《还珠格格》等许多影视剧在此拍摄外景。

溪流穿行在峰峦幽谷之间

文化遗存

木兰围场不仅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而且还保存许多名胜古迹,如燕秦长城遗址、小锥子山古城址、十二座连营遗址、七十二围址、庙宫、石刻、碑文、岩画等。特别是清代皇帝御制的《入崖口有作》、《于木兰作》、《虎神枪记》、《古长城说》、《永安湃围场殪虎》、《永安莽喀》、《木兰记》等碑刻和摩崖石刻保存完好。这些碑刻多用满、汉、蒙、藏四体文字书刻,汉文多为皇帝手书,是研究清代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入崖口有作碑

入崖口有作碑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

坐落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道沟乡庙宫村前伊逊河岸小山顶上的《入崖口有作碑》,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2年)秋猎时,在入崖口看到这里巍峨秀丽的山光水色有感而作的。

庙宫

庙宫

庙宫

碑文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还有一尊《木兰记》碑,建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8年),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为嘉庆帝御笔。碑文描写了木兰围场的地理特点、来历及康、乾木兰秋狝的盛况,同时还记述了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到木兰围场“分班随猎”等重要史实。

庙宫

后殿是皇帝每次进入木兰围猎前在此休息的行宫

自然保护区

木兰围场保护区内包括了山地、草甸、沼泽、水域、灌丛、森林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构成一个巨大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灌丛、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保护区有大型真菌24科60种。高等植物136科468属1016种,其中:苔藓植物34科83属201种;蕨类植物12科14属22种;裸子植物有3科7属11种;被子植物87科364属782种。

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灌丛、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

动物资源:动物共201科(包括亚科)1287种,包括哺乳动物14科34属46种;鸟类50科121属228种;两栖类3科5种;爬行类5科8属15种;鱼类5科21属23种;昆虫125科970种。国家保护珍稀动物40种,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分别是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5种。

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康熙帝于公元1681年设置了木兰围场,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以木栅、柳条边为界,设置了四十座巡逻哨所(原称卡伦)巡边保护,派有八旗兵丁把守,禁止平民百姓进入这个皇家禁地,专供朝廷“岁举秋狝大典”。实际上自木兰围场被设置以来,这里就已成为了一处幅员辽阔天然的自然保护区,使之成为林木参天,野兽遍地的狩猎场所。

本文作者在木兰围场

黄石国家公园建于1872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中国的木兰围场建于1681年,其历史早于黄石国家公园191年。木兰围场作为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参考文献

孙克勤,2007,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北京档案,(1):47—49。

孙克勤,2010,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遗产资源整合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1):65—70。

孙克勤,2018,一个人的紫禁城。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news/2023-631.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