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已逝丶人已非是什么意思,非物至外者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5-21 21:49责任编辑:吴小雨关键词:
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唱完挽歌就把自己忘记了.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
扩展资料
【1】“亦”是“也”的意思,“已”则是完成的意思,自然是已经唱完了挽歌。另外,对于生死观的理解来说,是已经唱完了挽歌,还是停止唱挽歌,差别不大。
【2】人死不足为道,不仅是说死对自己没什么可怕,更主要的是说对家人来说没什么可悲哀的。
【3】山阿意思是”山陵”,就是山脚下,如果想说身体“化为巍峨的山峦”,不必用“山阿”吧。 古人的诗因为字句减省,理解方式很多,见仁见智。个人觉得,诗人更想表达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生死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死没什么好悲伤呢,“贤达无奈何”,就算圣贤也不免一死,这是一种看破,但并不是消极的无能为力,而是平静的接受人生最正常的结果。
非物至外者什么意思?
并不是外界有什么东西强迫你这么做,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在管理百姓的种种方法之中,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吉、凶、宾、军、嘉五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礼。祭礼,并不是外界有什么东西强迫你这么做,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
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感物伤时,触景生情,不由地就会想起死去的亲人,这种感情的表达就是祭之以礼。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完全理解祭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