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心理画像,我想学有关犯罪心理画像方面的课程,我应该报考什么学校和什么专业?
《心理罪之画像》是雷米的一部优秀的犯罪推理小说,作者用细腻和专业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犯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在校大学生,熟知犯罪心理画像这门刑侦学的前沿学科,在他和变态杀人狂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人性的丑恶被深刻地揭示,同时也彰显了正义的力量。
我想学有关犯罪心理画像方面的课程,我应该报考什么学校和什么专业?
呵呵,这应该全国只有一家,就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级测试研究方向。这个专业目前只招收研究生,需要经过全国统一的心理学研究生统一开始,跨专业的可以考,只要你成绩足够好,身体各方面都符合公安大学对身体的要求即可。
犯罪心理全文解析?
我的叔叔曾经是一名刑侦警察。后来他在任务中负伤,在医院治疗的时候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两人结婚,又离婚。那个女人歇斯底里地给市局写信,揭露了叔叔之前工作中的一件事情,叔叔于是被转为内勤,开始被调查。之后叔叔辞职,下海做了商人,之后有些故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只记得,其中叔叔为了避难曾到墨西哥躲过一年,在那里和人开了一个中餐馆,但是后来那个人翻脸,不给叔叔任何回报。叔叔回国后认识了我现在的婶婶,两人结婚,定居上海。
叔叔去了上海后,他原来在北京的书柜就变成了我的资产。《变态心理学》、《儿童犯罪心理》、《痕迹检验学》、《犯罪现场勘察》等等等等。再后来我开始看美剧CSI,之后是Criminal Minds,之后我报考公安大学痕迹检测专业研究生,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但是关于我自己这些,我真的不愿提起,也不能,不允许。
《心理罪》登陆豆瓣后不久,出现了一批注册后仅仅写了此书一篇评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动作的ID,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的怀疑,认为是炒作。后来某同行来信向我说明,我惭愧地写了一封长信解释,并试图让对方了解,可是系统问题,邮件消失,懒得再写。但还是买书,并在忙完手头的事情后,连夜读完。
典型的犯罪心理学衍生小说。从文中大量关于犯罪心理的分析记录和模板样文笔说明作者极可能是公安院校任职的教学人员或研究工作者。文笔细腻,但是并没有敷衍的痕迹,没有急功近利的表现,因此年龄应该在30岁以上,同时应该不是现任公安外勤人员。文中可以塑造的主人公方木低调,思维缜密,对于这种非学院派作者来说,一般主人公身上都会有些许自己的影子,因此考虑作者本人平时也同样为人低调,有部分好友,但在所在单位仍然是一部分人眼中的边缘分子。文中部分例子,比如对世界杯的描写,The Beatles音乐的引用等略显生硬,明显不是熟悉体育与文艺的人所写,因为为中所说《Revolution 9》并不是The Beatles的正式专辑,可看出作者是未完成描写而做的引用。所以此人很可能不喜欢看电视不喜欢长时间上网,但这一点不很确定。到小说结尾部分突然文笔变得十分啰嗦,场景也显得牵强,可见失去了自己专长的犯罪心理和现场描写后,作者对大场面的把握仍然略显业余,电影、喜剧的空间影响极大,特别是最后录音笔的细节,实在牵强。最后,作者可能是一个抽烟抽得很凶的人。
犯罪心理画像在国内还属于非主流,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成为刑侦、勘察范畴内的一门固定技法。但无疑,《心理罪》从一部小说的角度来看,已经足够吸引人。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一部悬疑,或者恐怖小说。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犯罪学作品,犯罪心理学作品。如果能拍成连续剧,会更好,但难度较大。
现在叔叔在南方自己创业,生活富足,家庭美满。前些年,公安局领导联系他,想让叔叔重回公安队伍,“现在待遇很好”——当时是这么对叔叔说的。叔叔拒绝了,叔叔说,我已经自由惯了,回去还听你们的,我受不了。
我叔叔曾问我,这么枯燥的行业,你怎么又想进来?
我害怕我做出一个轻易地结论然后被人们耻笑自己狂妄、无知、天真浪漫,害怕被人们说是被各种小说、电影催生出来的狂热份子。
我最后说的是,你要和你的同龄人相比,选择你的优势嘛。我的优势,就在这里。叔叔笑笑说,和我小时候看你时一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