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竟然有这么多的传奇百年老建筑!可惜很多文昌人并不知道!
蓝天、大海、沙滩、椰树……也许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这就是海南的全部。然而,海南拥有的,并非只有这些。
作为海南著名的文化之乡和华侨之乡,文昌市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并有着浓厚的南洋风情。若要感受海南文化,文昌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而在这里,这些文化则在诸多的老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
如果你愿意将脚步放慢,将心灵沉淀,你会在文昌的这些老建筑中寻到一个时光隧道,通往它们曾经辉煌的黄金时代,倾听它们所承载的那些传奇。
溪北书院
溪北书院:
讲不完的学 读不完的书
地点:文昌铺前镇
作为海南清末著名书院之一,溪北书院见证了120年间学无止境的教学之道。这里是海南现保留得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建筑群,这里是文昌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在。
始建于公元1893年的溪北书院,是由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筹建的。在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后,这所书院如今依然是当地文北中学的用地。
书院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0多亩,南开山口,俗称头门,面阔三开间两边有砖砌的侧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琉璃瓦,是一所硬山门的四合院型古建筑,由大门、讲堂、正楼、经堂和斋舍五部分组成,全部砖瓦结构,其间由东西廊相连,四周由围墙环绕。南开山门,阔三开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琉璃瓦,门匾上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镜所题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
120多年来,溪北书院默默“布道”,桃李芬芳,这里每一个角落,花草树木,砖瓦石块,透着历史的气息。作为文昌市保留最完整的书院,溪北书院传承的是文昌亘古不变的历史文化积淀。经过岁月时光的濯洗,更显幽静深邃的溪北书院,铭刻着历史的记忆,讲述着盛衰间的往事。
韩家宅:
风雨飘摇七十载
地点:文昌东阁富宅村
1936年,16岁便远赴泰国谋生的文昌人韩钦准在泰国获得大笔财富后,与家里兄弟一起投入巨资在家乡文昌东阁开始兴建一所宏伟的大宅子。这便是如今的韩家宅。
韩家宅精美的细节。李幸璜 摄
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后的政治风波,并一度被更换主人,这座豪华建筑最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归还韩家人。在风雨飘摇的七十载,韩家宅承载了韩氏家族的起伏与悲喜。
韩家宅坐北朝南,高大宽敞,为四进深院,每进正屋三开间,前后设门,主体建筑基本沿用海南传统的单纵轴线多进式布局,四面有高大的院墙护卫。北面辟有外廊,与东侧横屋的库房及卫生间相通,东横屋顶建方形凉亭二座,供主人休闲乘凉,同时也具有登高瞭望之用。西面横屋7套13间,被辟为会客室、客厅及厨房,六边形廊柱选用名贵的坤甸木。
韩家宅精美的细节。李幸璜 摄
沧桑岁月虽然让当年的豪华建筑盛景不再,但低头仰首之际,仍可以看出其选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上乘。地砖上的图案,墙上壁画的颜色,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暗淡,依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这些壁画以写实的彩绘手法,再现了韩钦准当年在泰国兴办元兴利火锯厂等情景,画中有山有水,有忙碌着的人物和元兴利火锯厂的全貌。
除了用料上乘外,韩家宅院门及窗花的雕刻,保留了文昌民居注重细节装饰的传统。在客厅的门窗上,有着各种不同的字体镂空雕刻的“富贵”、“喜”、“祯祥”等图案,雕刻精细,图案生动。
岁月给予了墙壁斑驳的痕迹。主人当年的风采,唯有从生动的笔画中凭想象遥望,不禁令人感慨万分。
文昌符家宅
符家宅: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地点:文昌头苑松树下村
符家宅掩映在山林碧树丛中,褪了色彩,少了喧哗,添了凋敝,增了老态,却坚持着骨子里的大气与奢华。
进入符家宅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层叠通透的拱券造型,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独特的景中对景。拱券相连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验。在很多建筑学者看来,符家宅是将弧形装饰元素和拱券运用发挥到极致的经典作品。
从残存的墩台中可以看出,每间正屋一楼前面都建有阶梯通往二楼。三进正屋均有连廊连接,连廊又与前后天井连通,全是两层平顶结构。每间卧房均开有两门四窗,在第二层,各建有前后两个内阳台,每个阳台外有一个圆窗,圆窗与连廊的拱券交相呼应,重重叠叠,营造出美妙无比的视觉效果。
除了平面布局别具匠心,符家宅屋顶的修饰,侧边门楼的细节用工,都沿用了传统民居注重雕刻和彩绘的特色,虽然经过岁月的流逝风雨的冲刷,但不少仍然可见色彩。木雕、石雕、灰塑等传统工艺,也在符家宅得到了大量的体现,让人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符家宅与它的主人一样,有着起伏的过往。1915年,远赴新加坡谋生的松树下村的符氏三兄弟衣锦还乡,开始建造这间大宅。抗日战争爆发后,符氏三兄弟躲避战乱举家迁往新加坡。此后,符家宅的值钱木料被落魄后的符家媳妇变卖。现在的符家宅虽然墙体犹存,屋顶尚在,但却成了一座缺少木料相连的残楼,让人为之叹息。
遥想当年,符家宅在它那些炊烟袅袅、歌舞升平、络绎不绝的辉煌岁月里,该有着怎样的骄傲与自豪?
铺前斗柄塔
斗柄塔:
沧桑塔影静候归航
地点:文昌铺前七星岭
380多年前,由于没有航标,经过文昌铺前海域的船只常常迷失方向,遇到风浪时甚至遭遇沉没的厄运。为了造福乡梓,当地政府建造了斗柄塔。数百年来,这座塔像一个守望者,忠实地护佑着眼前的大海和脚下的土地。
斗柄塔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共七层,层层收缩递减,砖道以线砖与梭角子砖叠塞出檐,每层设有拱门,内设螺旋式阶梯。塔高约20米,塔门面向西南,门额石匾上刻有“斗柄塔”三个字。上款刻“明天启五年孟冬(即公元1625年)月建造”,下款刻“清光绪十三年孟冬(即公无1887年)重修”。添了新漆的字迹红得醒目,与饱经沧桑的塔身形成反差。
斗柄塔坐东北,朝西南,传说对应北斗,犹如七星生柄,故得名“斗柄”。另一层含义是斗柄塔的位置对着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北斗星最末一颗星摇光,传说为主司禄位的星,所以取名斗柄塔,意欲当地文运昌盛,官运亨通。
塔顶直径大约2.5米左右,环塔尖留有余地,可以供登临者从不同方向游移远眺。登临送目,只见琼州海峡烟波浩渺,渔舟穿梭。从建成至今,斗柄塔历经380多年风雨沧桑,依然巍然矗立。沐浴海雨天风,雄视惊涛骇浪,造福于过往舟楫。(记者 符王润)
文昌在线为您提供
最新的文昌资讯
最深邃的文昌文化
关注文昌在线,读懂文昌,由此开始
文昌门户
文昌人都在看的综合信息门户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海南人家园
海南美食|海南交友|海南资讯|海南文化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文昌同城网
分享文昌生活资讯
吃喝玩乐,同城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