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城区地名故事(中篇)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张小明来源:扬子晚报
德宽路: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在安庆城建史上,德宽路只能算是一条年轻的路。它成形于1927年,老名为板井巷。板井巷南起玉琳街名街口,北至染织厂附近。再往前的一截,因地藏庵而名。走至尽处,东折,与玉虹街相连。由此继续往东北,至现在工农街的一段,原是绕护城河而行的一条小道,1930年因商业运输需要,由商团共同筹资拓宽改建,取名为环城马路。解放后,环城马路易名为清河路。文化大革命,路名新取,德宽路与清河路并为一条,统名为青年路。1981年路名恢复,才正式改为德宽路。“德宽”取于人名,全名石德宽。1911年,安徽有97位革命志士,在宋玉琳的带领下,参加了广州起义。其中石德宽1903年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后又参加安徽新军,并在此加入岳王会组织,被推举为岳王会皖部纠察员,不久又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时,他在日本留学,闻知信息,特地从日本赶回来。起义中,石德宽不幸被捕。面对审讯,他英勇不屈,大义凛然,后被杀害。同时在起义中牺牲的,还有两位安徽籍烈士,一位是宋玉琳,一位是程良。后三位烈士的遗体,都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为纪念这3位安徽籍的辛亥革命英雄,民国安徽政府特意将西门外的3条路,分别命名为玉琳路、程良路和德宽路。倒扒狮子街“黄门司谏”是石牌坊,又名“黄门坊”,在安庆城区,俗称“倒扒狮子”。现在倒扒狮子街口的石坊“步行街”,虽一左一右也有“倒扒狮子”,但此坊非彼坊,是后来新修的仿制品。“黄门司谏”现仍残存,往东行数十米,在南边的店铺门口,便可找到。可惜遗存下来的,只有南边两根石柱,以及部分镂雕有窗棱纹和云龙纹饰的横枋。“黄门司谏”为山东左布政使司刘尚志而立,初时四柱三门,坊额两面题刻,一为“黄门司谏”,一为“青琐纳言”。左右石柱两只狮子倒扒而立,圆头长尾、卷发巨睛、张吻施爪,生动可爱。倒扒狮子街名也因此而起。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入侵老城,“黄门司谏”遭到破坏,最后只残留牌坊石柱和石柱上的一对倒扒狮子。刘尚志,明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进士,官由广东归善(今惠阳)、江苏山阴知县起,累至浙江御史、江西少参、浙江海道,最终为福建按察史、山东布政史等。其子刘若宰,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殿试一甲一名,是安庆城区明清两朝543年间唯一状元。史载戊辰科殿试崇祯帝朱由检亲点,擢刘若宰为第一,后又将其卷杂置诸卷之中,焚香抽取,依旧为刘若宰。因而刘若宰也被称之为“真状元”。刘若宰性格率直,不从俗,不媚上。充任崇祯帝日讲官期间,也善谏,也敢谏。西门外的日军碉堡西门外的安庆市印铁制罐厂宿舍区内的山坡上,一座日军碉堡静静地伫立着。这座碉堡的原材料是七十多年前日军从日本本土运来安庆的,修建它就是为了封锁皖河口一带江面,从而达到长久占领安徽省府安庆的目的。若干年后的今天,这座碉堡也成了日军侵略安庆的铁证。据安庆市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相关资料,这个碉堡应该建于1938年6月21日左右。有文字资料记载,1938年5月29日,日军下达进军安庆城的命令,6月1日,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从合肥南下,沿陆路进攻安庆,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沿江进攻安庆,6月12日下午6时许,日军占领了安庆机场并冲入城内。波田重一因攻占安庆有功从少将晋升为中将。日军攻占安庆后即调第二军第三师团第六十八联队驻防,当时的联队长是加藤钥平大佐。6月21日左右,日军在安庆外围的柏子山、龙珠山、集贤关、狮子山一带高地筑碉堡、挖战壕、修骑兵通道、设立岗哨,封锁要道口。据上辈老人回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安庆城区很小,城西热电路以西一带属于郊外,当时全是江水、芦苇荡和荒山。1938年日军占领安庆城后,在狮子山一带成“一字型”,修建了5个碉堡,碉堡的东北面都挖了很深的战壕,直通城内。筑碉堡、挖战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逼迫安庆的老百姓为他们出苦力。为日本鬼子修建工事攻打自己人,安庆的老百姓誓死不从,就这样,很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日本兵鞭打枪杀,尸体就扔在附近的水塘里。1938年的中国水泥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日本鬼子为了修建坚固的战争工事,专门从日本本土运来水泥和钢筋。遗留在印铁制罐厂宿舍区内的这座日军碉堡经历了若干年的炮火枪弹和数十年的风霜雨雪,至今仍坚硬无比,用凿子都难以凿动。当时大王庙附近(现大王庙小学)驻扎着一个连的兵力,狮子山一带5个碉堡的鬼子就是从大王庙驻点沿战壕进驻碉堡的。七十多年的历史变迁,狮子山一带仅剩下了印铁制罐厂宿舍区内这一座碉堡,从外形看这座碉堡西南侧有一条近180°圆弧形射击口,宽度约20公分,堡体通高2米左右,为大小两个半圆相合,大圆半径约2.9米,小圆半径约1米,碉堡顶部有两个方形透气孔,保存比较完整。可惜的是,碉堡背面的壕沟已被填埋至顶部,如今已进入不了堡内。据当地老人回忆,碉堡东北面为敞开式门口,碉堡墙体厚度约50公分,堡体内空间较小,仅能容3人同时战斗,且战斗姿态只能弯腰曲肢状。由于长年累月雨水冲刷,原本建于半山腰的碉堡下方被水掏空,为防止碉堡坍塌,保护好日军侵略安庆的铁证,安庆印铁制罐厂筹集4万余元用石块水泥在碉堡下方砌起了大约十几米高的护墙。去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工作人员也将这座碉堡上报至上级文物部门。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日军碉堡的历史价值一定更能受到各方关注。两条“墨子”巷 一段徽商情墨子巷是安庆出名的老街,分大小两条。老街缘何以“墨子”为名,追根究底,必须从徽州会馆说起。相传徽州人来安庆,最早多以开笔墨店为主,而短短一条墨子巷上,民国之前,又确实开有多家笔墨店,再加上徽州会馆也建在大墨子巷上,所以以“墨子”为街名,也就顺理成章。现在的大墨子巷,是一条略带曲线的长街,由清洁堂出来,向南,再西向至龙山路,统为大墨子巷。其街型,与老城改造前,有同处,也有异处。关于小墨子巷,安庆市区图上已很难找到具体方位,如果硬要指出来,大概是现清节堂往西南到建新街的一段。老城未改造时,小墨子巷特指倒扒狮到卧石巷、蓄水池巷那一截。这是一条弧形小巷,短而窄,小巷两侧全是黑黑的长满青苔的砖墙。大墨子巷则宽得多直得多,它东由小墨子巷起,西到韦家巷止,再往下,过去就是繁华的西正街了。1926年,安徽邮务管理局在巷西建起办公大楼,使大墨子巷名声大噪。这之前,大墨子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徽州会馆。徽州会馆占地近5000平方,由现邮政局大楼东侧,向北一直拉到倒扒狮子。徽州会馆为典型徽派建筑,马头高墙,石雕漏窗,大门两侧置有石狮与抱鼓石。会馆内客厅、餐厅、下居一应齐全,另外还建有宽敞的议事大殿,并有相当规模的戏台。民国之后,戏台先后改为国民大戏院、皖江大戏院。振风塔振风塔建造之初,并不是佛教意义上的塔。民国初年《怀宁县志》载:“皖城诸山雄峙西北,东南滨江平衍。形家言,须镇以浮屠,青龙昂首,为人文蔚起之兆。明隆庆庚午(1570),安庆知府王宗徐谋於邑绅於惟一、吴宗周,乃建兹塔。”意思非常明确,安庆城郊,西北诸山绵延,而东南方,长江浩浩,一泻千里。从风水角度,这是安庆人文不兴的征兆。如何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城市的东南方向选址建塔,以青龙昂首之势,重振安庆文风。振风塔竣工后,安庆府文风由此而振了吗?果然。手头有一个不完全的统计,隆庆之后的万历,前后共48年,南直隶安庆府共出进士36位,其中有不少做到省部级位置。具体名单如下——颜素,字质卿,号与朴。万历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至应天府丞。任可容,字子贤。万历五年丁丑科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工部员外郞、浙江处州知府、广东惠潮道、广东盐屯道。盛志承,字以烈。万历五年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寻改兵部,累官至南光禄寺卿。汪道亨,号云阳。万历十一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福建泉州道知府、福州兵备道、江西分巡道、广东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应天府尹、都御使巡抚宣府。方大美,字思济,万历十四年进士。巡按江西、河南、顺天,迁太仆寺卿。吴应宾,字尚之、客卿。万历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徐尧莘,字汝聘,号宾岳。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广西布政使。盛志翼,字以忠。万历十四年进士。初授江西乐安知县,后调成安。又三年,以治行擢天下第一,奉诏入京师。方大镇,字君静,号鲁岳,万历十七年进士。官累迁至大理寺少卿。金忠士,字元卿。万历十九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吴用先,字体中,号余庵。万历二十年进士。历浙江布政使、都御史、巡抚四川、工部侍郎、蓟辽总督。胡瓒,字伯玉,号心泽。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江西右参政。何如申,字仲嘉,号虚白,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累迁浙江右布政使。何如宠,字康侯,号芝岳。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累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马孟祯,字泰符,号六初。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任江西分宜知县、江西道监察御史、南京太仆少卿。阮自华,字坚之。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饶州推官,后改福州,迁南京刑部主事,改顺天府教授。历国子助教,又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再出为庆阳知府、邵武知府。阮以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河南布政司参政。胡士奇,字易础。万历二十八年进士。令黄州,兼摄郡邑。后任云南姚安知府。 安庆振风塔——一“振”36进士?大珠子巷和小珠子巷安庆老城改造之后,一些老巷子保存下来的极少,但小珠子巷依然还在,这让人真有一份感动。其实小珠子巷早先根本算不上一条街,在民国初年的《安庆城厢图》上,这条小巷充其量是破旧民居之间不成规则的小路而已。不过当时巷之东是安徽官立法政学堂,巷之北是三祖寺和宋烈士祠,因此小珠子巷也算是一条名巷。但与大珠子巷相比,它又略逊一筹。大珠子巷与小珠子巷隔一条孝肃路,南北相望,它向下与近圣街、邓家坡、元宁巷成一个小十字街口。就是这条大珠子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曾名噪一时,那年七月六日,徐锡麟刺杀恩铭之后,赶到大珠子巷的军械局,准备在这里抢夺枪枝弹药,以争取更大胜利,结果计划因军械局(仓库)周家煜违约逃走而告失败。一代枭雄就是在这条街上不幸被捕,并最终献出生命。仅凭这一点,大珠子巷在我们安庆城的地图上,应该永远保存。大、小南门安庆城南的城门有两个,镇海门为大,康济门为小,所以就有大、小南门之分。因为城门不在了,本来专指城门的俗词,现在改称为两条对应的街。两条街的学名要复杂一些,叫大南门内正街和小南门内正街,十分拗口,不如目前的叫法自然亲切。大南门街原先从镇海门向北一直延伸到四牌楼街口;小南门街则从康济门北与高井头街联接。这两条街近期虽进行了大的改造,但街形基本保持原貌。太平军望楼是太平天国特有的军事瞭望设施,位于大南门街清真寺对面。目前保留的,只是望楼的台座。望楼依坡而筑,面临长江,视野十分开阔。望楼台座为砖石结构,高2.35米,南北宽5.3米,东西长12.6米(原为20.4米,抗战期间,东端台座被日军拆除)。据文博部门走访的资料,望楼上方的瞭望台,四壁围以麻石,开有许多瞭望口。瞭望台楼板为船上拆下来的厚板,上面还带有铆钉。安庆克复后,望楼瞭望台部分被住户拆除,改为现在的民居。1853年9月,冀王石达开再次攻占安庆,并以守为攻,一方面将东南西北四门筑闭,仅留小南门供兵士出入,另一方面,在城厢内外,广立望楼,随时观察城外清军的动向。在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湘军克复安庆省城图”(《湘军平定粤战图》)上,入镇海门(大南门)后不远,最为显眼的建筑,便是太平军望楼。从图上看,望楼至少为二层碉楼建筑(不含台座),长方形,四周开有瞭望口,其中南墙两个,东墙一个。这与现残存太平军望楼台座基本相符。由于建在高坡,其军事位置,远远超出镇海门城楼。据太平天国专家胡寄樵先生介绍,安庆太平军望楼是国内唯一保存的太平军望楼,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潮家巷:一条老街的兴与衰姓氏起源看,潮姓原本为北方“巢”、“晁”二姓,南宋初年会高宗南渡,才在江南落居。目前安庆潮姓多为同一支,先祖居江西洪都(现南昌),原姓巢,相传其上祖巢父,尧时曾是一位隐士,久居深山,倚树筑巢而寝,因拒绝尧帝让位而出名。南宋时期为避战乱,江西洪都“巢”改姓为“潮”,延续至今。其最初移民安庆的时间应该在明洪武初年,移居起始地点也同其它安庆移民一样,由江西瓦屑坝走水路离开老家。安庆潮姓这一支的一世祖善长公,横穿鄱阳湖直入长江,顺流而下,过雁汊镇后,江面豁然开阔,木桅帆船借四月轻轻风力,渐渐驶近安庆西城外白云缭绕的万松山。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善长公手搭阳棚,远远看见老城门巍峨壮观,心当时就动了一下,这一动,就为潮氏在安庆700余年的发展,写下了历史意义的一笔。《皖怀潮氏宗谱》说起这一段,也有声有色:“明初,善长公迁皖,见龙山巍之,长江浩之,南岭之阳,大有佳气,俗醇土沃,舍此奚适,遂率其子若孙而家焉”。潮氏东迁的真相远不是这般诗情画意。元末,安庆周边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前后血战了19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3)朱元璋完全击败陈友谅,这一方肥沃土地,早已是荒芜人烟,杂草丛生。江西十余万移民,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以瓦屑坝为迁徙口岸,离乡背井来安庆寻求生路的。目前能见到的资料,叙述此次江西移民,有两点相对一致:一,移民多为单身未婚青年,偶尔弟兄结伴同行;二,来安庆落户之前,移民历史全部空白(《皖怀潮氏宗谱》记载善长公外迁时曾带有家谱,但后毁于兵燹)。而凭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移民迁徒的被强迫性。安庆潮姓一世祖也不例外,它孤身一人,挤在又饥又冷的移民队伍中,能快一点从浩瀚水面寻到落脚点就相当不错了,哪有闲情逸致对未来的家园挑挑拣拣?善长公怀着绝望之情,一步一颤地踏上安庆八卦门外这一片陌生的土地。但善长公的勤劳善长公的智慧与众不同,他必定来自洪都府,而且是洪都府一名出色的玉匠,这就使善长公不仅很快在万松山下立足,而且小有殷实,并娶妻生子,建家立业。善长公“玉匠”身份只是一种猜想,理由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名为琢琼,一名为琢工。不是玉匠,怎么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二世祖琢琼、琢工也相当了得,长者“为乡进士隐居不仕”,一心一意以商为业;幼者读书出来为官西蜀,从此天各一方。琢琼的后代也就是潮氏三祖四祖,更是“以忠厚传家,以耕读服贾孝养为业”,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到明中期时,围绕二祖老宅子建造的房屋越来越多,渐渐就形成一条窄巷。周边居民约定俗成称之为“潮家巷”。而此时,八卦门外的商业区,也因皖河口水路码头的繁荣,向西一直延伸至大王庙,扩展成繁华的西门外大街。潮家巷作为地名,延续时间大约在200年左右,到康熙四十八年(1710),潮姓九世祖康庶公动手修撰《皖怀潮氏宗谱》,序中已有“善长公由瓦屑坝迁皖,宅白云山(万松山)下,即今太平境,旧名潮家巷。”潮家巷为什么会被太平境所替代?要解开这个谜团,就必须先介绍老城曾与迎江寺齐名的大寺庙——太平兴国禅寺。太平寺太平兴国禅寺简称太平寺,原址在城西正观门外的万松山麓,相传最早建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潮姓一世祖迁徙安庆时,太平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善长公以太平寺为邻,建起潮氏落户安庆的第一间房。在潮氏家族缓缓发展并最终形成潮家巷的同时,太平寺也经历了两个关键时期:明洪武末年重增旧制,明天顺年间进行大规模重修。又经200年,太平寺在历代官员的重视下,先后建起万寿阁、古鉴堂、文殊院、华藏楼等建筑,初步形成大禅林气势。而这200年中,潮家巷因潮姓后代不断外迁而衰落,到末了,又因太平寺扩建需要被吞噬。一条移民老街,就这样在老城版图上悄无声息消失。而太平寺,又继续辉煌了200年,并在寺东寺西建起白衣庵、西竺庵,成为安庆四大寺院之一。太平寺前的那段老街,也因此被称之为“太平境”,其中“境”为边界、疆界之意,由此也可见太平寺当年的规模和气势。潮家巷的兴起,是安庆老城发展的需要,潮家巷的衰落,同样也是安庆老城发展的需要。作为一条移民老街,潮家巷见证了安庆老城明清两个时期的街巷变革。三牌楼和四牌楼清末民初,外地人到安庆,别的不去地方可以,但不去三牌楼和四牌楼,就会让人不可理解。为什么?因为这两条老街,过去是老省城安庆的主要商业繁华区,鼎盛时期,有数百户叫得出店号的商家。在这两条街上,只要你说得出名的商品,应有尽有,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到安庆来干什么,到安庆城就是来逛商店,这样的老街,怎能不去?其实三牌楼、四牌楼是东西向的一条街,只不过分段有名而已。它的南端,止于现在的插烛巷口。北头,直抵现在的孝肃路。民国初期,三牌楼、四牌楼的分界线,位于钱牌楼口,呈“丁”字型,东去是钱牌楼。其向北,包括现在的吕八街的一段,叫三牌楼。向南与插烛巷、胭脂巷交接的,为四牌楼。四牌楼还分东两条街,由大二郞巷口向西至国货街的,另叫四牌楼西街。而现在,本是相连的三牌楼、四牌楼长街,从中短了一截,严格意义上的三牌楼,在城区版图上,已经找不到了。现人民路从金华联时代广场到工人文化宫的这一段路,民国22年(1933)之前,因处在老省政府东边,叫府东街。再往东过来,因有市政筹备处所在,则称为市政街。市政街是一个弯道,从现在的市政巷,向南绕一个圆弧形,经由华清池,再插上向东的新市路。这段老街的街形,多少年过去,基本没有变化,但已经变成人民路的一条骑街了。现今我们所见的喷泉广场以及这一段的人民路,过去是御碑亭。三牌楼拉直后,曾改为街心花园。也就是说,当年三牌楼与吕八街是一条没有隔断的长街,其最繁华的地段,恰恰是今天喷泉广场所在地。三牌楼消失了,曾经的辉煌随着老安庆人记忆的减退,逐渐淡化成一个若隐若现的梦。东、西、南、北正街说说“正”是什么,“正”就是正宗。对于一座城市,这个“正”,多少还有主街道的意思。安庆老城过去有不少带“正”字的街,其中最主要的,分别是东正街、西正街、北正街和大、小南正街,以及火正街。这6条带“正”字的街,都与过去的老城门有关。要想到城内来走一走,自然要由城门进城,其它地方,高高城墙围起,根本进不来。由城门或进或出的那条主街道,自然而然,成为一座城市最正宗最主要的街道。东、西、北3条正街,就是相对东、西、北3座城门而言的。东正街位于枞阳门外,出城就是,东与东岳庙街相接,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而进入城门的那条主街,则因枞阳门内的火神庙,另名为“火正街”。西正街则在八卦门内,进城后,一道斜坡,向东直到韦家巷。是现在玉琳路的东半段。它的全名,是“西门内正街”,与此相反,由八卦门至老同安门,也就是现在的玉琳路西半段,当年是西门外正街。现在的北正街,当年其实是两条街,以孝子牌坊为界,北去工农街方向的,叫东城口街,南抵孝肃路、关岳庙的,才是名正言顺的北正街。因为“正”与城门休戚相关,所以上世纪50年代,城门被毁,东正街、西正街也就随之消失了。现在安庆的版图上,只剩有一条北正街。也就是这条北正街,让我们仍能隐约感觉,当年老城门的伟岸。谯楼谯楼原为安庆府署大门。安徽建省后,安徽布政使司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江宁(今南京)迁回安庆,谯楼又改作省署大门,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1935年上海文化服务社出版的《中国游记选》曾将谯楼列为全国著名地方风光名胜之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谯楼始建年代不详,但元至正十一年(1351)已见记载。清同治年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借前知府徐士林长联“供长生位刊德政碑莫非世俗虚文不知那件事烈烈轰轰堪配龙山皖水,挂回避榜贴盟誓联都是官场假像只要这点心干干净净无愧白日青天”意,题“白日青天”为谯楼门额刻石,被传为佳话。民国年间,谯楼是安庆一中的前身省立第一中学的大门。楼后为成园,有礼岳楼和天柱阁,清静优雅,是学生读书的好去处。焚烟亭民国元年(1912)5月15日,安徽都督柏文蔚向全国发出《条陈禁烟通电》。要求“皖省土税、膏捐一律停止,统限一年内禁绝,不使稍有余毒,病我同胞。”“如有甘为戮民,不得不执峻法以随其后”,故“严订禁条,俾各省一律通行,以期除恶务尽。”禁令发布后,安徽土膏税捐年减收数十万元。10月23日,孙中山乘联鲸号军舰途经安庆。在安庆各界欢迎会上,孙中山说:“除害之事很多,最要紧的就是禁烟。禁烟事办理最认真者,要算贵省。如贵省都督日前焚毁鸦片土,办理亦颇得法。”“贵省禁烟办法实可为各省模范也”。英方干涉安徽禁烟的行径,遭到全国各地的抗议。但英方仍纠缠不休,声称安徽烟种未绝,不属禁绝鸦片的省份,焚烟实属违约行为,要求对安徽进行烟种调查。为此,中方同意由拒毒会、红十字会、领事团组成烟苗调查组到安徽考察。最终,连各地教会人士也不得不证明安徽禁烟严厉,鸦片早已绝种。调查组只得返回,安庆焚烟事件随之告结。双莲寺双莲寺原是南宋末安庆知府范文虎的私宅,后改为为范氏姐妹范金、范银的家庙。《怀宁县志》载,双莲寺“因宅之左有沼,曾产双莲,故以名寺。”这里的“沼”,自然就是双莲池了。有关双莲最早的记录,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入夏日,池中荷开,红绿相间,中有一蒂双莲,亭亭玉立,世人皆称奇,便联想到寺主范氏姐妹,更以奇传奇。十里铺十里铺的老人都说,十里铺的名字,是民国10年(1921)出来的,那一年许世英修汽车路,从江边那头量过来,到这里正好十里,所以就叫“十里铺”了。当时这一带只有几户人家,姓徐,姓彭,姓蒋,因为有一个小铁匠铺,因此远近的人叫铁匠铺。从现在的大修厂过来,山路起伏,再往北,九壶岭是个高坡,往下又是个陡岭子。汽车路修好后,十里铺变得繁华起来,成为老城北门外的一方要地。周边怀宁、桐城、太湖、宿松等县,以及余江、舒城人到安庆,时间晚了,进不了城,都会在这里歇脚。所以十里铺上的人家,多以开茶馆、饭店为生。说是茶馆,其实也很简单,自家的房子,外面搭一个草顶凉棚,早上门一开,就算是营业了。泡茶馆的客人,并不是外地人,而是周边的村民,如陈家老屋,宋家老屋,周家畈,杜家老屋,齐家老屋,李家老屋,等等。早上他们会挑一担隔夜摘的新鲜菜到城里去卖,都是时令的菜果,如辣椒、茄子,如北瓜、冬瓜等。或到北门,或到西门。到北门走五里墩,先上高花亭,再走昌家坡、蔡家山,荷仙桥。如果走西门,那就从二里半插过去,走清水壕,到德宽路。到太阳出来,菜卖完了,就会顺便挑一担粪回来。过去老城一早就有“可有粪挑”叫喊声,多出自他们之口。东门肯定是不去的,东门的菜,由江南过来,而城中的菜,又多是东郊供应的十里铺。鸳鸯栅过去在安庆老城,鸳鸯栅名声赫然了得。凡周边六邑来安庆的乡民,如果没有到过鸳鸯栅,“那还叫去什么省城?”其实鸳鸯栅是条不起眼的小街,但从街北口走出来,就是倒扒狮子。倒扒狮子是老城的繁华街市,外乡人来安徽省城自然要去倒扒狮子,而到倒扒狮子又必经鸳鸯栅,鸳鸯栅因而也顺带名声大噪。但鸳鸯栅出名,主要还是因为它特殊的街形构造。鸳鸯栅是倒扒狮子南插的一条直街,两者为“丁”字形。鸳鸯栅是从民居建筑下穿过的,下分上连,下街上宅,如果不熟悉,还以为是老宅子内的一条通道。结木为栅,鸳鸯栅中的“栅”,本义为“栅栏”。鸳鸯则是象征爱情的飞禽,有密不可分、永远相连之意。“鸳鸯”是神似,“栅”是形似,鸳鸯栅街名不仅道出了鸳鸯栅的特点,而且还为这条老街罩上了层清纯浪漫的色彩。倒扒狮子寸土寸金,地皮自然珍贵,估计当时老宅主人建房,舍不得将这一段白白浪费,于是就有了这个创意,不料想此举一出,老城惊叹,因而也就有了让平民百姓津津乐道的一大景观。鸳鸯栅在文革中也被改名,与卧石巷、蓄水池、宣家坡等,统统归并为建新街。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老地名,但建新街没有变更。现在的建新街北头瓶颈一段,就是鸳鸯栅。由于倒扒狮子作为老街按原貌保留,因而鸳鸯栅也得以幸存。李公祠巷这是一条以湘军李氏兄弟为名的老巷、李公祠巷位于北正街中段,西向,原由北正街抵至马家塘,往南插过来,与北院巷相接,碎石路面,长200米,现街名依旧,但行至看守所后,便向南转至西丁家巷,东插后可至北正街,继续往前,可行至关岳庙街。老城过去祭祀场所主要分为四类,最本土化的,是道教,如佑圣观、岳王庙、城隍庙等,其次是佛教,如迎江寺、双莲寺、太平寺等,再次就是外来的天主教。另一类祭祀场所,为公祠,如余忠宣公祠、韩公祠、四贤祠、山谷祠等。李公祠就是属于后者。李公祠全称李忠武、勇毅二公祠,位于集贤门内的北门正大街,光绪二十三年(1897)修建。所祭者李续宾、李续宜为兄弟,两人都是曾国藩手下大将,力克太平军的湘军功臣。其中李续宾(浙江布政使)因兵败三河之战,自缢身死。李续宜则屡战屡胜,官至湖北巡抚、安徽巡抚等。忠武、勇毅为李续宾、李续宜兄弟谥号,由此也可见二人作战之勇。《清史稿》借曾国藩之口评价他们,“续宾好盖覆人过,续宜则嫉恶稍严。续宾战必身先,骁果缜密,续宜则规画大计,不校一战之利,及其成功一也。”同治二年(1863),李续宜病逝于原籍(湖南湘乡)。后李氏兄弟立功地方(安庆)及原籍相继建纪念专祠。民国后,李公祠改为李氏家庙,现不存,只留一条李公祠巷。蔡山路,蔡家桥安庆工农街菜市场是个很大的菜市场,每天这里都是喧嚣热闹的。一截不起眼的水泥“墙垛”,就立在坑坑洼洼的路边,和将拆未拆的老屋对面,茕茕孑立。有谁会想到这是一座桥呢?那一年,许世英主政安徽,修建了安徽第一条官办公路--怀集路。这一条路起自安庆老城,止于集贤关,全长只有9公里。这在现在不算什么,然而在当时的安徽却是第一条。怀集路在修建的同时,对北门吊桥外的老街也进行了翻修,原有的荷仙桥、蔡家桥、小野螺桥、大野螺桥等进行了改建,并且重新命名为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和第四桥。于是,蔡家桥也开始叫第二桥起来,也更加出名起来,因为它是安庆城区最早的水泥桥。那半截水泥"墙垛",可是蔡家桥的半面桥栏呢。如果你拨开堆在桥栏东面的杂物,你会发现,当年许世英题写的“第二桥”依然清晰可见,并有“民国十一年八月”的建造日期。许世英是我景仰的一位先贤,他手书的一幅对联至今清楚记得,“外柔内刚立身大本,体动心静益寿良方”。作为一个地名,蔡家桥早已不复存在了。作为一座桥,蔡家桥也只剩下了半截桥栏。随着工农街老屋的拆迁改建,这半截桥栏还能存在多久,也成了一个未知数。八十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然看不见涓涓流水,处处都是水泥路面。有谁会想到这半截桥栏下面会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小河呢?河虽然还在,可是我们已经看不见了,它上面已经都被水泥条板覆盖,成了一段不宽的路面。我曾见过那条河,不宽,浑浊而黑臭的水,甚至让我有点后悔自己的选择。然而后来,平整的水泥路面却让我吃惊不已,那个臭水沟哪里去了呢?!相对城市的改造和美观来说,老桥是落寞了。在车水马龙的闹市间,它愈发显得孤单。探花第探花第位于安庆市迎江区南水社居委辖内,东邻活塞环公司,西接南关清真寺,南临清真寺街(原忠孝街,文革时改革新街),北倚登云坡。它是一幢深达四进,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旧式巨宅。探花第,曾是清代雍正朝探花马大用故居。它建于明初,其始建者为马大用先人马义,原名是“清真敦悦堂”。马义之八代裔孙马大用高中武探花,皇帝钦赐“探花及第”四字悬于“清真敦悦堂”门楣,于是“清真敦悦堂”就成了“探花第”。上世纪末,原有的探花第被拆除,而后新建探花第,即安庆回民历史陈列馆。从一幅明初探花及第俯视图来看,探花第大屋四进,大厅三座,大厅前后皆有花格子门,大厅额上悬有明清两代皇帝及国民总统黎元洪赐写的金匾。谢家墩安庆过去曾有“西有谢家墩,东有长风沙”两港之说。相比之下,谢家墩虽没有长风沙那么光彩夺目、久远厚重的人文历史,然而,在它的背后,却也蕴藏着众多人文色彩,清朝重臣曾国藩和安庆内军械所,都和谢家墩有着关联,我国第一艘机动船“黄鹄号”就是在此下水试航的。谢家墩,这个方圆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巴掌之地,由长江和皖河冲刷堆积而成。据说,数百年前,江西瓦屑坝谢氏渔民打渔漂流于此,故称谢家墩。谢家墩系长江、皖河交汇处,它地势高陡,吃水深,民间传说水涨它也涨,再大的洪水也无法淹没它,无论是枯水还是涨水季节,大小船只都可在此停泊,乃天然之良港,同时,它又是连接安庆与皖口区域众多的圩、墩的商贸中转站与交通枢纽。貌似不起眼的谢家墩,初春时节,却有着独特景色:被近似一条沟的皖河所隔的它,高高地立起,数栋房屋依墩耸起。墩下,停泊数十只小铁船,两岸尚有几只小铁船仰躺在那儿,村民正在涂漆维护。一座简易、狭窄的铁桥沟通两岸。沿谢家墩两岸百米处,有数十人正悠然垂钓。三两个女人携着小孩,提篮带包,或蹲或猫着腰采集野菜。远处依稀可辨的大堤傍,几株垂柳吐出新翠,染出绿意。起伏不平的河滩被如茵的草坪所覆盖,环抱着一块碧水,让人赏心悦目。谢家墩隶属大观区海口镇张港村,现有村民30余户,几百号人,以詹、严氏为多,约20户,间杂赵、张、王氏,而谢氏稀少。过去这里江水冲刷,水土流失,墩上的一块块青石,都是几代人从北岸拾捡垒成。谢家墩四周全是用青石垒成的,像一个巨大城堡,让人无不惊叹!昔日谢家墩,洪水季节便是一片汪洋的孤洲,一年有半年被水所困。广阔的滩涂无法耕种,大片的芦苇、湖草肆无忌惮地疯长。芦柴是这里的主要资源,谢家墩人利用它盖房建屋,或制成帘子,晒鱼晒菜晒衣裳,或当床板之用,或当篱笆,更多的是一年四季当柴火。谢家墩人,历来出行不便,他们过去以船代步,往来摆渡小船都换了三代,先是木船,后是水泥船,后是是小铁船。谢家墩过去无法耕种,靠摆渡营生。方圆几十里摆渡都是谢家墩人,现在桥也多了,摆渡的几乎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谢家墩男人在安庆送煤,女人在家加工纱手套。如今,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留守墩上的基本上是老人与小孩。江还是那条江,河还是那条河,谢家墩还是那个谢家墩。江河冲刷,历史积淀,谢家墩的辉煌与沧桑的人文历史依然不变。可喜的是,正在新建连接谢家墩的谢家墩便民大桥将给谢家墩一带人带来出行便利。政府没有忘记谢家墩,谢家墩也再不会冷落、沉寂和孤独。安徽人大都知道,安徽就是取自当年的安庆府、徽州府的两个字,但有着一百多年安徽省会历史的安庆,留下的东西却太少了!也正因为如此,见证历史的安庆四方城古城墙的命运目前正牵动着成千上万市民的心。安庆古城墙始建于南宋,距今800多年。1862年,曾国藩主政安庆时,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今天的四方城古城墙约203米,即是其中的一段,城墙呈南北走向,青砖叠砌,错落有致,为市级“保护文物”。天主堂天主堂位于安庆市锡麟街34号,面积1300平方米,由法国人荣司铎于1866年开始兴建,金式玉、韩伯禄两神甫于1872年建成。院内的圣心教堂座北朝南,面积500平方米,门头嵌有3块竖额石刻:东曰“仁基远奠”,中曰“万有真源”,西曰“圣城洪厅”。堂内设5个祭堂:中为圣心祭台,后左为方济阁祭台,后右为依拉爵祭台,前左为若瑟祭台,前右为圣母祭台。另有十四路耶酥受苦的苦路像,教堂中门顶端为钟楼。文化大革命期间天主教堂的一切活动停止,教堂做了供销社的仓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将教堂让出,天主堂归还天主教并修复如初,1982年正式开放。安庆体育场“黄家操场”的历史俗称“黄家操场”的体育场,是安庆城区主办体育赛事的主要场地。因位于黄花亭以南名“黄花操场”,民间讹传为“黄家”。1933年安庆女中编印校史,上面就记载,1931年3月10日“在黄家操场举行陆海空军讨逆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晚清时,这一带为“后营”,是清兵驻扎地。太平天国战乱后,后营不复,营基为贫民所占,成为城北一片简陋生活区。1879年,陈独秀出生于此。1918年,安徽省教育厅长董嘉会,报请省政府同意,在“北正门内后营营基”,着手修建公共体育场。筹建工作由赵光绍负责。新建成的公共体育场,南北纵向,占地30余亩,田径场300米6道,东西直道长130米,中为足球场。西面筑有30×20米健身桌球房,三合土地面,天阴下雨,可在室内开展篮球及其他活动。健身房北建有篮球场和网球场,四周围有铁丝栏。检阅台建在南侧(现为北侧),围有10层砖砌看台,可容观众5000人。1930年3月,安庆举办第四届华中运动会。省政府在皖江公园东原五里庙演武厅(新军练兵场),新建安徽省立公共体育场,城内黄家操场,则为省立公共体育场分场。后因交通工具匮乏,体育赛事寡寡,东城外省立公共体育场逐渐荒芜。1933年,城内黄家操场重新恢复为省立公共体育场,归安徽省教育厅管理。后,1940年在黄甲山建怀宁县第二体育场,1947年在省政府大院建儿童体育场,但只有黄家操场保留至今。民国时,体育场经费窘迫。据1936年的一份资料,当年经费只有10248元,均摊下来,每月854元,而这之中,职员俸给就占到了505元,其它办公及事业费158元,购置费191元。尽管如此,体育赛事仍相当活跃。1934年6月26日,《皖报》就刊有《本市第三届网球锦标赛开幕》的消息,“省体育场主办第三届网球公开锦标赛……下午四时即有单、双打各一组与赛。”文后附有单双打各组比赛秩序(日程)。安徽省立公共体育场降位安庆市体育场,主因是省会外迁,城市地位下沉,没有办法,是一种无奈。安庆市体育场变脸老明光体育场,则是公共事业向经济利益倾斜,这中间,多少有一种沦落的悲凉。回顾漫漫91年,无论是民国政府,还是新中国政府,在体育场修建和维护上,都投入大量资金。2020年底,市政府又投资500余万,改建了400米塑胶跑道及人造草坪。这也是本届政府向民众利益倾斜的大手笔。敬敷书院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暮春,清朝安徽布政使于荫霖、按察使赵尔巽奉命在省城安庆北门外百子桥西本院现址,购地百余亩,营建校舍,广植树木,将原在城内的著名"省学"敬敷书院移到这里办学,由此揭开了本院百年育人的序幕。安庆古属"皖"国,境内有皖山(天柱山)、皖河,安徽简称"皖"正由此得名。安庆建城始于南宋,迄今有700多年的历史。自清乾隆二十五即1760年至1937年的177年间,一直是安徽省府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代以方以苞、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文学,正是在这里开一代文风,影响中国文坛200多年;清代著名的徽班正是从这里辗转进京,开有国剧之称的京剧之先河,因而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安庆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1652年(清顺治九年)由操江巡抚李曰芃建在安庆城内。初名培原书院,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1736年定名为"敬敷书院"。著名桐城派大师姚鼐曾两度就任书院的山长(院长),至1897年迁到城外建院时,它己有245年办学历史。书院的移建源于一场育人观上的分歧;鸦片战争打开了封闭的国门,随着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已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到十九世纪后叶,国内改良教育体制的呼声日高。当时的安庆是一个得时代风气之先的地方,早在1862年,曾国潘就在安庆创办了中国最最早的新兴工业之一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中国近代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小火轮。社会的变化,使安庆在兴办什么样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上掀起了波澜,具有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安徽巡抚邓华熙,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并于1897年初上奏朝拜廷,要求在安徽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但以安徽布政使于荫霖、按察使赵尔巽为代表的一大批官吏们则认为办学还是要"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本",主张对现有的书院作些改良,只要"革除空疏之弊"就可以了。这样一方面朝廷批准了邓华熙的办学奏章,新式学堂开始在筹办;另一方面,在科举制度尚存,经学八股还是读书人主要进身之阶的情况下,作为省学的敬敷书院还是不可替代的,为避免新老两个学堂同城对峙,巡抚命布政使于荫霖在安庆城外另辟处所建立新的敬敷书院。敬敷书院新院址远眺城郊大龙山,近傍安庆八景之一的菱湖,院北有条丈许高的土岗,从西向东逶迤而来,岗上杂树成荫;西南面一条清溪半绕校园,垂柳夹岸,细水长流,风光秀美又远离城内烟馆酒肆、商贾车马的喧嚣。是读书习学的好地方。担任新敬敷书院山长的是桐城名儒阮强(字仲勉)先生,他曾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聘,主讲台湾书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走后,他即回皖接长敬院。与阮共同主讲敬敷书院的还有黟县胡元吉先生。二、敬敷书院办学简况敬敷书院办学始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由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曰芃捐资两千两白银创办,当时以李的名号称作"培原书院"。院址先在安庆城内同安岭,即今龙山路市中医院以北"军招"附近。书院兴建后有过5次大的增修,分别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1709年(雍正七年)、1736年(乾隆元年)。5次增修都是巡抚、知夜以私人名义出资的(清初曾下令不准官方建立书院)。1709年安徽巡抚叶九思重修后曾改"培原书院"为"修永书院",但不久又恢复了原名。1733年(雍正十一年),清廷下令各省在省城设立一个大书院,各拨给一千两白银作为创办经费,并明确"省立"书院师生的生活费用一律由政府拨给学田以学田租金供给。从此这个书院的性质由捐资助学的"私立"变成了"奉旨建院"的官立"省学",巡抚知府们过问书院事务成了应尽之责,不再需假以私名。于是巡抚徐士林马上对书院"大加葺治,前建碑亭,中为礼让堂,左右增号舍,赐金千两并学田110亩",加上书院原有的田产,"总计学田35顷又60亩,租谷麦1717石,额银148两悉为书院膏火"。由此办学条件改善了,规模也扩大了。国货街:因抵制日货而名由安庆一中往东走,穿过老梓潼阁,倒扒狮子继续往东,就是国货街。国(和谐)hexie货街原名四牌楼西街,是四牌楼街“丁”字街型插往西向的这一截。“国(和谐)e货街”街名形成,一定程度上,也是安庆一中百年校史的一部分。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消息传到省会安庆,包括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在内各学校立即做出反应。5月8日上午,2000余学生在黄家操场召开声援大会,并通电全国。10日,安庆学生团成立,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方乐舟(洛舟)被推选为团长。翌日,又成立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筹委会,方乐舟为主任委员。20日,省城总商会配合安庆学生联合会的行动,做出抵制RI货的决议。25日,安徽全省学生联合会成立,方乐舟当选为会长。同日,新成立的省学联决定,在省城安庆大南门外迎宾馆设立国货检查所,并在三牌楼、四牌楼、倒扒狮子等主要商业街,开设国货贩卖部。6月6日,安庆商会会同各路商团组成检查组,沿街巡查,杜绝RI货。8日至10日三天,安庆商家联手罢市。11日,整个城区总罢市,大街小巷所有商店全部关门,2000余码头工人也同时进行ba工。大规模提倡国货和抵制日货的活动,使安庆成为全国关注的政治风云中心之一。后经政府批准,改四牌楼西街为国货街,以纪念安庆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