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前的女子学校:44张珍贵照片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周小树来源:新京报
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女子教育:中国以前不是完全没有女子教育,但限于富裕人家的家庭内部,且内容狭隘。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妻子在澳门收容了几个穷人家的女孩,开办女子读书班。这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展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当时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体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它突破了几千年来的禁锢,开了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的先河。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女子人才,1911年的毕业生丁淑静曾担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1919年的毕业生李德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部长;1920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正式合并到燕京大学中,燕京大学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包括女子学生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在五十年代初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当今中国第一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亦曾得益于基督教。除了北京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传教士还在南方开办了两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校,这就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愈盛,国家愈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1876年北京慕贞女校的学生和舍监——中国的女权运动,最初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为兴女学,一为不缠足。而女学的兴办、女子教育权的获得,是女权运动得以开展并取得实质进展的首要因素。晚清女学,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开始,但直至十九世纪末,还主要是外国传教士经营。十九世纪末,传教士开办的女学堂在中国各地已有数百所,但真正进入这类学校的女孩子,基本上限于下层平民阶层(孤儿和上不起学的穷人),女学没能影响中国上流社会。但其影响却是极其深远,引发女子教育全面普及化。我们今天已经看到这个现实了。1897年,福建泉州培英女校的学生——随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在引进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民主思想的同时,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和理论也一起输入中国,女子教育逐渐被提上社会改革的议事日程,中国新式女子教育在晚清之际开始兴起。1880年,北京慕贞女校的校舍——1907年3月8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了女子学堂分为初、高两等,学制各4年,凡是女子学堂学生,一律禁止缠足。《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还规定:每县州必设立女子师范一所,初办可由官府筹设,并允许民办,学制亦为4年。接着,女子职业教育也经呈准而在各地展开。清廷的态度鼓励了地方官吏办学的积极性,举办女学成为地方政府的时髦之举,当作地方实行新政、立宪的主要政绩之一,因而客观上推动了各地女子教育的发展。1908年北京慕贞女校的数学课——从晚清到民初,中国处在一个新旧递嬗的历史时代,中国女学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女子学校的创办,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女性,同时,也是对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封建陋习的挑战,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之先声。1904年北京慕贞女校的教室内——1895年,福建泉州培英女校的教室内——1911年,广州东北部,客家女校的学生——1893年,福建泉州培英女校的学生——1893年,福建泉州培英女校的教师与学生——1892年,福建泉州培英女校的学生——1892年,福建泉州培英女校的师生——1881年,北京慕贞女校师生——1895年,福建厦门闽南女子学校——1897年,福建泉州培英女校的师生——1900年,浙江温州女子学校的学童——1902年,山东烟台的女子学校教室——1907年北京慕贞女校的毕业生——1934年广州汕头淑德女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她们这时的年纪已经60多岁了——民国燕京大学女院——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4个美英基督教会,在北京开办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直接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195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消。燕京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北大迁至学校旧址“燕园”。燕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燕京大学的东西轴线以玉泉山塔为对景,从校友门经石拱桥、华表(取自圆明园废墟),方院两侧是九开间的庑殿顶建筑穆楼和民主楼,正面是歇山顶的贝公楼(行政楼),两侧是宗教楼和图书馆,沿中轴线继续向东,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义亭,湖畔还有博雅塔、临湖轩。东部以未名湖为界,分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男院包括:德、才、均、备4幢男生宿舍,以及华氏体育馆。女院沿一条南北轴线分布:适楼、南北阁、女生宿舍和鲍氏体育馆。宿舍内的熨衣间。我们现在大学里面也有的,不过是收你费而已——宿舍里的学习区。宿舍内这样宽敞专门的学习空间,在今天我们大学都无法实现——宿舍内位学生专门设置的阅览休息室,不知道现在我们所谓的现代化大学,有几栋学生宿舍里面有这样的设施?宿舍内的信件栏——宿舍里面的乒乓球室——学校食堂——学校食堂。我们印象中的食堂那可是油污满地,大盘饭菜的,这待遇,什么也不说了——向外教请教问题。知道当年为什么大学生英语这么棒了吧,很多课都是外教直接上课的——燕京大学女生的舞蹈表演——难得一见:我珍藏的百年前女校课本——百年以前,女孩们这样学语文家里有几本古书,是1997年同学送的,品相十分的--不完美,但至今仍被我仔细的珍藏--包在12年前的那个菜市场常见的破塑料袋子里(这是我收藏最久的塑料袋)。大部分书是中医古籍,另外有一本古文观止,还有一本这个书。以前简单翻过一遍,不过竖版繁体的毛笔小楷,欣赏一下足矣,当书看谁能不累?这次拿出来这本最简明、最清晰、最不累的小书翻了翻,读了几篇小文,也就是感受一下古韵。查了查,这些书应该都是1906-1918年前后的,因为是专门给女子学校学习的,因此内容上,十分贤良淑德,估计上这种学的女子们也大多家境不错,因此书里明显有赈饥啦、恤贫之类悲悯的教导——猜测而已。下面附上课文目录,看看挺有意思:目次:(共50课)——文字 孔子 孟母 戒傲慢 地球 续 长城 雨 雹 赈饥 家法 齿 跳绳 菜圃(附彩色图) 睦邻 造酱 油秤蕈甘蔗不拾遗(附信二)猴汽机汽船 汽车 煤 炭 烹饪(附图) 调味 废物 蜘蛛织网 织布 贸易 雅丽 虎 长江 上海夫人城体操休息萧孝女 恤贫 霜冬至针线 储物 卢氏 水陆之别 续 矿物。封面:中华民国初等小学-女子国文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