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题:初中说明文阅读之文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初中说明文阅读之
文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上)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此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是说明文语言品析中常考的考点之一,今天,我们具体的来讲述一下典型题型之一:
常考题型——文段中的加点字有什么作用或者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对于此类题的解答首先要学会审题,要弄清楚什么是“作用”和“表达效果”。在说明文中,涉及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言外之意就是要弄清楚句子的含义和词语的词性。比如,程度副词往往体现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形容词、动词往往体现的是生动性。再者要结合句子谈运用该词语的好处。
常见的问题设置为:
揣摩下列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的说来我们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设定这样的一个答题格式:
加点的词语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指……,它准确/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事理)的……的突出特征,在这里加点的词充分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经典真题再现:
1、(2020年陕西真题《中国珠算》)第10(1)题:
《中国珠算》节选
④ 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浙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杨辉在《 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32句新口诀。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城。
10、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具体说说,“慢慢“一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指导】分析“慢慢”的作用,要结合词语本意并理解其语境意义即可。“慢慢”一词本意是指逐步,不是一下子,它一般用来修饰限制某物或者某种状态是一个过程。由文章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在珠算中已经运用到了“九九”口诀,再由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提到的口诀到杨辉,到元代朱世杰《算学启蒙》,到最后的“撞归口诀”很明显可以看出珠算口诀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所以此词在强调珠算口诀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参考答案】说明珠算口诀的发展,是一个漫长、逐渐丰富的过程。
2、2020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9题:
【② ? 科学家研究表明】,动漫与儿童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现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把万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天性,而动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把任何非人类的东西人格化,赋予它们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所以动漫中勤劳的小蜜蜂、懒惰的加菲猫,都可以满足儿童的无穷想象力。动漫作品中借助幻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形象,虽然必未符合成人的思维逻辑,但却遵循儿童的逻辑和情感体验的特殊方式,容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③儿童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时到底有何生理差别?【科学家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即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当儿童观看动画片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非人物角色时,他们的大脑内侧前额叶是否会与观看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被激活呢?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10岁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段时候的大脑激活情况,其中电影和卡通片分别代表真实和虚拟生活场景。【实验结果发现】,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候都会被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世界中非人物角色。
9、第②③段有三处画横线的文字。这类文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题思路指导】题干中三处画波浪线的文字分别是“科学家研究表明”、“科学家研究发现”、“实验结果发现”。由这三组词语分析来看,它们重点都在强调表明、发现的方式,都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和实验结果来显现的。很容易从字面意思理解出这些结果都是具有科学性的,是真实可靠的信息。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三处画线句子在文本的作用是旨在说明所阐述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权威性。
【参考答案】9.这类文字表明后面的阐释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强调阐释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权威性,进而增强文章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