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批注式阅读——孙老师教学策略之一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陈小新来源:新民晚报

“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

孙立权(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诞生已逾百年,发展至今,无论是圈内人士,还是圈外人士,凡是有良知的人都在大声疾呼:语文教育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改的路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坚持语文工具论的,有高倡人文性的,有主张语感中心的。而依笔者愚见,语文教育应该向传统回归,走一条民族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笔者多方尝试,其中之一就是“批注式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育;民族化;批注式阅读

一、语文教育应该走民族化的道路

佛教禅宗有三句极为耐人寻味的话: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1]

这三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用这三句话来看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我以为,古代语文教育处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古代语文教育是经验型的,就是看古人是怎么写诗作文的,然后学生就照着读,照着背,照着写,看书家是怎样写字的,学生便依葫芦画瓢。这种教学基本不讲知识性,所以是经验型的。——这大概就是禅宗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

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年的语文教育,主流是反传统,抛弃传统,学西方,然后是学苏联。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五四先贤们以非常激进的态度反传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一出,意味着和传统的彻底决裂。语文教育在这种大气候下必然地走向反传统。不但教育内容改变了,“四书”“五经”扔掉,变成“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与科学,教学方式也改变了,由“书院式”变成“学堂式”。语文教育遂由古代的经验型变为近代以来的知识型。建国后全面学习苏联时,把苏联专家的“红领巾教学”这种知识型教学模式铺开,全面知识化。语文课每课都要讲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后来把西方语文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大量加入,使知识型教学登峰造极。你只要看看近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考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ABCD选择题,你就明白了什么是知识型教学。所以,这一百年的语文教育是在走一条否定传统、异化民族语文的道路,这正是禅宗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事实证明,这条路越走越窄。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社会上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越来越多,语文难教,学生厌学,找不到适合汉语文特点的语文教学之路。语文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圈内人士,还是圈外人士,凡是有良知的人都在大声疾呼:语文教育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改的路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坚持语文工具论的,有高倡人文性的,有主张语感中心的。而依笔者愚见,语文教育应该向传统回归,走一条民族化的道路。语文教育的这个阶段将是禅宗所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阶段。

“语文教育民族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旧式语文教育的复辟,而是语文教育传统(既包括千年的传统,也包括百年的传统)经过现代性改造后的新生再现。它的目标是现代化,它的过程是民族化。只有坚持走语文教育民族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所以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就是本位现代化。它是向前看的,但在向前看的同时,它也向后看。就是说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回头审视传统,它要重新找回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并发展这种精华,为建构一个全新的母语文教育提供基本的思想资源。

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实质内涵是主张按照汉语言文字特点与汉语文学习规律来进行和改造语文教学,以尽快祛除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痼疾,加速提升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语文教育民族化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切相关。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语文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根基。一个民族,文化复兴了,才可以说这个民族复兴了,而中国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中国语文教育有权利和义务让中华文化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和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以及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身上传承和发展。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体认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奠基过程。所以,语文教育民族化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语文教育担负着承续国统、光大国粹的重任。若使中国闳硕壮美之学绝于我手,是我辈语文教师之罪也。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年的语文教育把中国文化传统拦腰斩断,但这只是传统(几千年)一时的中断,甚至是必要的中断。今天,到了重新接续上千年文化血脉的时候了。为天地立人,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语文教育的铁肩不担此道义,舍我其谁?民族化的语文教育将通过培养一批批的学生(未来的社会人)以达到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归复中华民族之魂的目的。

二、“语文教育民族化”的一个尝试:批注式阅读

我和同事们在“语文教育民族化”教改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主要包括两年教背古典诗词300篇实验、五年教背古典诗词500篇实验、读整本的书(五年读28本名著)实验、批注式阅读实验、书法教育实验和启迪灵性的作文教学实验。这里专门介绍一下“批注式阅读”。

(一)“批注式阅读”的提出

阅读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可能是你爱做的事,也可能是你不爱做的事,但却是你必须做的事,它和我们的生命相始终。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被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无论伟大还是渺小,我们都是池鱼和羁鸟,而阅读为我们提供了浩瀚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使我们得以畅游其中。我们从阅读中不但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种种知识,大开眼界,而且能学会思考,能得到情感的陶冶、精神的享受。阅读如此重要,可是按照目前的由作者、时代背景到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来阅读,能实现真正的阅读吗?当然不能。这就促使我去寻找能实现真正阅读的方式。少年时代看过祖父的线装书,繁体竖排的古旧发黄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的书页里,大字正文中排着许多双行夹批,这给我很大启发。几番研读,几度思索,笔者终于在1999年提出一个阅读新概念——批注式阅读。

(二)“批注式阅读”是深含中国文化意蕴的阅读方式

“批注式阅读”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阅读者在读文过程中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信手拈来,议论纵横,忽东忽西。批注者阅读时不是站在一个方位观察(姑且把站在一个方位观察称之为“焦点视”,得之于西方绘画),而是随文本不断变换观察点(姑且称之为“散点视”,得之于中国画)。“焦点视”是一元化视角,“散点视”是多元化视角。批注者把林林总总的阅读所得、所感、所疑都书写(批注)在书眉页侧,与正文相映成趣。这种“意随文生”的“批注式阅读”,体现了“在只言片语中立论”的中国思想文化特色。

“批注式阅读”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领悟,这与中国古代哲学相通。哲学家冯友兰说中国哲学家“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而“批注式阅读”以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为出发点。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天才的张竹坡、金圣叹、李卓吾(即李贽)、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以及脂砚斋们在明清时代大规模地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再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不过后来,批注之风渐绝。二十世纪的新文学,在借鉴西方的创作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评论。文章书籍刊印出来,要评就是宏篇大论,洋洋万言,独立发表在报刊上,与中国古之特有的、只言片语的、发表在书眉页侧的评点模式大异。近代学者王国维第一个采取西方的论文形式批评《红楼梦》,这标志着评点的终结。批注这种令人愉快的阅读方式何以断送在今天,不是我所研究的,我要做的是如何把古人尝试过的阅读方式今天再来尝试一遍,并让它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古人的评点属于文艺批评范畴,包含着叙事结构论、文理章法论、修辞论等层次较高的学术内容,我倡导的中学生“批注式阅读”,属于非学术的大众化阅读,雅俗共赏,人人皆可为之。

(三)“批注式阅读”有“印象主义”味道

“批注式阅读”虽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但有意思的是,它也与西方文化相通。“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始于法国,并逐渐影响全欧洲的艺术创作和文艺批评流派。其名称源自1874年巴黎的一次画展。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被一些人嘲讽为“印象主义”,这个名词较准确地传达了莫奈为代表的这一流派的创作态度,即强调印象、直觉、感受,这与“批注式阅读”有暗合之处。“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感受式阅读,“以诗解诗”式的阅读,它注重阅读者的审美直觉,注重阅读者感受美的过程,强调记录读者阅读时的直接的、感性的印象,致力于记录瞬间的感觉经验。所以,“批注式阅读”有唯美和自然的倾向。当然,“批注式阅读”并不排斥逻辑和理性,它也经常收集阅读者或零或整的思想。“批注式阅读”似可以叫做“古典印象主义阅读”。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可以实现“数字化生存”时代“诗意的栖居”。

(四)“批注式阅读”是对话的过程

“对话”之实,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是学术之间的对话,《论语》就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古希腊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也记载了“苏格拉底对话”,佛家的“因明之学”亦是对话理论。而“对话”之名,则起于二十世纪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与交流。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归结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对话的对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大型对话),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的。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2]他的对话理论经西方学者不断阐释,遂成为显学,极大地影响了当代世界的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诸研究领域。我国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受其影响,里边明确写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批注式阅读”本身也是对话的过程,学生批注过程中其对话路径大体如下图所示:

作者

文本(作品中人物)

阅读者(学生)

自我

每个学生在自主批注以后,与其他学生、与老师交流彼此的批注,进而形成既包括学生与学生,同时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维度、多重交叉的对话。

(五)“批注式阅读”是主观式解读

每篇文章都是“多层次结构”的存在物,有人认为分三个层次:形成层、再现层和表现层。“形成层”就是文本的语言形态,“再现层”就是文章展现的语象世界,就是文章语言展现出来的画面和意境,“表现层”就是作品的深沉意蕴。这三个层次不是互相断裂的,而是互相关联,共同组成和谐的文本世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在这三个层次间游走穿梭的过程,就是解读文本的过程。而解读文本向来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客观式解读,即以纯客观的态度拆解文章的结构,求索文章的意义,认为作品的意义就是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原意,读者解读就是去客观的复现作者的原意;另一种是主观式解读,认为作品一旦由作者完成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阐释,“自做主宰”。阅读权在我,不在文章。若权在文章,则为文章所役也。读者是主体性存在的人,而文章是作为对象的物,当然不能让人从属于物。所以主观式解读标举解读者主观的能动参与,讲求解读的创造性。大师们创作出经典作品,确立了他们的话语权,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时不能丧失我们自己的话语权。阅读别人的作品要和阅读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我们在阅读中一方面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思考过的观念,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认识自我,读出自己。“批注式阅读”就属于主观式解读。虽然它“意随文生”,“寄生”在文本上,但又极其灵动,学生个人可以在阅读和批注中创造性地解读文章。不仅如此,“批注式阅读”的高级境界是从“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让六经皆为我之注脚。在不断地“批注式阅读”中,学生将被灌注这样一种理念:文章(包括大师的作品),我之文章;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

“批注式阅读”是以唤醒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为指归的,因此允许学生对作品“误读”。每个人只能按照自身的认识程度、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人们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所见”。所以“误读”是客观存在的。“误读”不一定就是“不懂”、“歪曲”(即使学生在批注中出现真正的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可以在彼此交流中修正),它常常是一种新的理解,新的发现。茅盾先生当年读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时就产生过“误读”。例如尼采提出“权力意志”,即人类生活中最强的意志是向往权力,而不只是求生。从德国人的角度看,这就意味着:“我愿成为其他民族的主宰者”,有权力的人对于较低级的、无权力的人们可以像“对待蚊虫一样击毙它,并无任何良心的悲悯”。茅盾却是这样解读的:“惟其人类有这‘向权力的意志’,所以不愿做奴隶来苟活,要不怕强权去奋斗。要求解放,要求自决都是从这里出发。倘然只是求生,则猪和狗的生活一样也是求生的生活。”茅盾的解读和尼采的原意相差甚远,属于“误读”,但这种“误读”是有价值的。“批注式阅读”鼓励这种“误读”。

(六)“批注式阅读”实验概况

我在1999年提出“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后即在我任教的两个班开始实验。2000年同备课组其他老师加入到实验的行列,实验在年级铺开。2002年开始扩展到其他年级。到目前(2004年)为止,“批注式阅读”实验已历五度春秋,在我校生根开花。“批注式阅读”已成我校学生常规语文学习方式之一。

在“批注式阅读”实验中,我首先把“批注式阅读”作为我的主要备课方式。我不写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把读课文时的理解、感悟以及借鉴其它参考资料研读时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书眉页侧,以备上课时使用。

我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圈点批注。我先示范,把我对一篇课文的批注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的主要方式就是学生和学生、我和学生交流批注成果。一堂课上,我常被学生精彩的批注所吸引,学生也常为我充满哲理的批注所折服。讲范仲淹词《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时,有同学加了一句批注:“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同学的批注刚读完,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讲贾平凹《丑石》,讲到丑石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时,我宣读我的批注:“不要怕孤独,孤独能造就伟大。”好长时间,学生脸上洋溢着深思的表情,默默回味着。

“批注式阅读”不但适用于课文学习,更适用于课下阅读。我们经常给学生印发名家名篇,印刷时将原文置于左侧,右侧和原文末尾处空白,以备批注。学生的批注有的是“有句无篇”的,即着眼于文章某词某句某段的“旁批”,我谓之“书间笔痕”;有的批注写在原文的后边,是着眼于全篇的,类似古代小说评点中的“回末总评”,我谓之“篇后悟语”。

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是各管各地分散进行的,批注以后还需要“集中”。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六组,每组每次批注后由一个同学将全组的批注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形成一篇新批注,然后我把这篇批注印发给全班同学。通过此种方法,可达“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共享、交流之效。

批注同样适用于长篇名著的阅读。我们把“批注式阅读”实验和“读整本的书”实验杂糅在一起,指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留下自己的“书间笔痕”,阅读名著后留下自己的“篇后悟语”。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时间一常,学生像韩愈在《进学解》中写的一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们在读书时把自己的感悟、思考、疑问写在书眉页侧,长此以往,读、思、写有机结合,阅读之真义达成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他们将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五灯会元》卷十七载唐代青原惟信禅师对弟子讲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2] [苏联]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柳岩袭胸
  • 2、鄂尔多斯车辆违章查询
  • 3、高雄18招
  • 4、冷皇的废后免费阅读
  • 5、橡皮艇论坛
  • 6、洒满阳光的屋子
  • 7、球爱的天空
  • 8、嘉旺官网
  • 9、蝴蝶行动下载
  • 10、路透社中文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