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常规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立足常规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岔口联校郝家庄小学
赵金福【文章摘要】: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抓好常规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
《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教程》曾指出“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校内外的有利条件,高效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活动过程”。
要追求高层次的教育质量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科学管理。可以说,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
在农村学校管理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学校管理经历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实施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具体化了、细化了的目标管理和指标系统,岗位责任及总结检查,评价和必要的协调,只有做到上面所说的方面,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才能够减少矛盾,避免内耗,形成真正的科学管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是管理的实施者,立足与发展他们的能力作用,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
1、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校长的权威来自于自律,而不是来自于权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规模比较小,师生数量也比较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因小而放松管理,特别是校长的自身管理更要严于教师和其它基层领导,为此,多年如一日,我率先垂范,以校为家,迟退早到,每周一直坚持周六回家,周日下午返校,在自己身体力行的影响下,所有教职工都能按时到岗,务实从教。只有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才能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广大师生实现教育目标,创出最佳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2、以诚待人,和谐合作。
尊重别人是以诚待人的重要表现。我经常和班子成员及教师促膝谈心,互相沟通,以诚恳的态度,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也推心置腹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老师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我敞谈。这样,长此已久,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实现了工作中的默契配合。
3、以人为本,关注生活。
每位教师都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有一种积极的进取心和成就感。作为校长就应该对他们有所了解,为其提供方便,解决困惑;为他们的生活、学历提高、普级评优等方面提供条件。
我校有几名年轻教师,通过自考、国培等形式完成了大专、本科的进修,提高了学历层次,增长了学识水平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他们的进修过程中,学校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从时间、资料费、旅差费等方面创设宽松的条件,让他们感到领导的关心,学校的温暖,工作热情和干劲倍增。还有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体弱多病。学校每到年节时,或遇到特殊情况,就主动走访慰问,使老教师感到集体的温暖,中年教师受到了鼓舞,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为丰富住校教师的业余生活,学校挤资在教师宿舍安装有线电视、电脑,便于教师了解新闻,查阅资料,增添了住校如家的舒适感。
三、精细常规管理
1
、将管理入微到“本子”上。2
、将管理入微到课堂上。3
、将管理入微到检测上。(一)常规管理内容要体现教育思想
1
、思想上达成共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个是现代的教育思想,一个是教师的个体思想,即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素质。常规教学管理,首先应是思想的高度统一,让全体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然后再从行动上各方面加以规范、制约。有了思想上的共识这个基础,才能使行政管理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
2
、行动上乐于接受。比尔?盖茨说过:“一套管理模式的好坏,不在于它是否完善,评价它的最可靠的标准是它是否成为公司成员最乐于接受,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司的潜力。”所以管理制度也好,管理模式也罢,最关键的是要全体教师乐于接受,能够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
我们在制定各种管理制度时,立足于全体教师能够“做得到”这个基础。只有这样,制度才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脱离了这个基础,管理制度成了“阳春白雪”,成了空中楼阁,再好的制度也是白纸一张。
(二)常规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
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动态的管理,没有规章制度是不行的,有制度但不全也不利于科学有序的管理。在进行常规管理方面,我们结合学校实际,要求全体教师不折不扣地严格遵照执行《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对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进行及时修订和补充。
(三)常规管理程度应精细入“微”
管理无巨细,入微方能活。在教学管理上,我认为“宜细不宜粗”,管理要细致入微,才能显示出管理的活力。
教学过程管理,必须抓到点子上,必须“无微不至”。稍有疏忽,就可能会使教学管理留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
、将管理入微到“本子”上。这个本子,一个是教师的本子——教案本,一个是学生的本子——作业本。教师的本子,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的预设;学生的本子,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检查态度。
在备课方面,我们严格参照岔口联校出台的《教师发展性评价量化标准》执行。备课制度要求教案(学案)要做到“三兼顾、四备、一使用”:即兼顾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兼顾教材和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学具;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些规定是详细的,但是不是落到了实处,关键就是平时对教师的本子进行检查。我们的检查是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2
、将管理入微到课堂上。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赖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常规管理必须紧紧抓住课堂不放,否则,差之毫厘,会谬之千里。因此,听课就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形式。
对课堂教学的管理:
一是对“量”进行管理。学校根据实际,要求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
节,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20节。年终考核有量化考核。二是对几类课型进行管理:常见的课型有常规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常规课重点看教师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的体现情况,教育目标在教学中的达成程度,知识点在教学的落实情况,学生学习方法及应用是否科学等。听课以后,及时评价、交流反馈、总结提升。
三是对听课形式进行管理。听课形式,我们采取预告式,即先通知授课人作好准备,如汇报课,示范课;推门课,即不打招呼,推门即听。推门课的听课对象,由两种方法决定:一种是点名听课,即要检查、了解某位的教师的教学情况而进行的听课,一种是抽签式。抽签法是听课的年级、学科和授课人具有不确定性,含有随机抽查之意,也可以说对全体教师是“机会均等”。
3
、将管理入微到考试上。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进行检验。考试要力求科学、真实、有效,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把科学地组织考试看成是对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校测试以单元检测、月检测和期末检测几种形式进行。单元检测由任课教师自己组织,月中测试由学校教研室组织,期末考试由联校统一组织。每次检测结束后,任课教师都要有针对性的评价反思,改进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学困生和特长生的辅导培训计划。测试科目为数学、语文、英语、综合(科学、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在检测方面,倡导诚信,力求真实。通过对检测的科学组织,成效比较显着,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四、积累主要收获
1
、常规管理宜“疏”不宜“硬”。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质量,因此,宜多疏导,尽量少用强制措施的“硬”。如果一句话有十种说法,
那么在布置和检查工作时,我一定会选择既能让大家乐于接受,又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种说法.2
、常规管理宜“引”不宜“罚”。所谓“引”,是引导教师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方向,让大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扬长避短,查漏补缺,而不应以处罚作为目的。
我们在制定有关制度时,“做什么”严格按照岔口联校教师发展性评价量化标准来制定,不任意拔高和降低要求。“怎样罚”则慎之又慎。处罚的原则和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工作,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处罚规定也要能够施行,而且便于执行,不搞动辄“考核不合格”等不太切合实际的规定,或者不宜量化操作的规定。
3
、管理方式宜“人文”不宜 “指责”进行教学常规管理,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管理中,应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转变工作方法为目标,所以,要尽量体现人文主义,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在管理中,一旦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是个别的,比较轻微的,则宜进行个别交谈,指出问题,不适宜在大庭广众之中提出来批评。比如,发现有的教师批改作业有时比较粗糙,学生的错误没有改正或没有指出来,就要直接交谈,指出问题,过后“回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教师的“面子”,对于被管理者而言,
面子有时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有时通过面子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激励和鞭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也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常规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质量。常规管理,就是落实有关管理制度,通过各种制度、措施的落实,从而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管理是动态的,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结合校情,结合师生实际,需要的是集思广益,最后殊途同归,于寻常中创非常。
校荣我荣,一荣俱荣。学校的管理者责任重大。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更高要求。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把郝家庄学校办成学生称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的教育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