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妇产的前世今生--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妇产科
历 史 沿 革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张仪入蜀灭巴,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筑江州城--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
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
重庆老城墙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三十一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外国人开始到重庆通商、传教。
1891秋天,美国医生马加里和一名英国伦敦传道会的医生来到重庆,1892年10月在嘉陵江畔戴家巷,建立了重庆第一家医院-重庆综合医院(ChungKing General Hospital),对外中文名称“宽仁医院”。
这所医院始于清朝,历经辛亥革命、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几易其名,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迄今已跨越126年的历史沧桑。
宽仁医院老妇产科大门1892年开业,仅3月时间,医院共收治了344名住院病人(男性320名,女性24名),做330台手术,其中大手术占1/3。
1896年女病人增加到了83人,收治了医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产科病例——中国妇女第一次走进外国人办的医院进行生产。
1898年,宽仁医院开始实施剖宫产手术。
1902年宽仁女院建成。同年,西南地区第一例母子均存活的剖宫产在这里诞生,挽救了无法经阴道分娩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第一例母子存活的剖宫产诞生
重庆陪都时期,许多名人志士的小孩都选择在宽仁医院妇产科出生。
巴金和肖珊的女儿李小林1945年出生在宽仁医院,沈钧儒把在宽仁医院出生的孙子取名叫沈宽,谢冰心全家也曾长住在宽仁医院。
宽仁医院门柱巴金夫妇与女儿
冰心和孩子们在重庆
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回国的俞恩梅博士任产科主任,妇产科有1名主任、4名医师。
宽仁时期妇产科主任俞恩梅博士1951年-1955年宽仁医院改名为川东医院,1955-1962年改为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1962年划归重庆医学院。
1955年邬淳于担任妇产科副主任,共31人,其中副主任1人、住院医师4人、医士6人、护士长1人、护士5人、助理员4人、工友4人、婴儿室6人。1961年邬淳于任妇产科主任。
1965年凌萝达任妇产科主任、宋亚卿任副主任。
1978年建立重庆医学院第二医学系,1979年成立妇产科教研室,凌萝达任主任、宋亚卿任副主任。
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顾美礼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妇产科主任,蔡汉钟为副主任。
妇产科历届主任、副主任集锦
妇产科往届主任妇产科往届副主任妇产科现任主任、副主任医院成为教学医院后,医教研得到飞速发展。
上世纪60-80年代,自然分娩率达到78%。难产成为产科最为棘手的难题,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凌萝达教授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头位难产”这一难题。
80年代初,凌教授访问美国,引进了重庆第一台超声设备,开创了妇产科超声诊治技术在西南地区的应用;也为具有国内知识产权的超声聚焦治疗技术(海扶刀)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凌萝达教授 重庆第一台超声设备1978年凌萝达教授提出“头位难产”学说,受卫生部委托,于1982-1987年举办了5期《全国难产防治学习班》,指导全国产科关于难产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推动“头位难产”学说在广大基层医院的应用,极大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致残率、围生儿死亡率,为产科领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全国难产防治学习班
著名的“头位难产”学说
宋亚卿、顾美礼教授建立了妇产科实验室,为妇科内分泌和不孕症的诊断奠定了基础,并开展遗传学研究,2002年妇产科实验室成为重庆市卫生局重点实验室。
1978年妇产科学获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在数十代人的创业和开拓下,宽仁妇产造就和培养了大批妇科学、产科学、生殖医学、计划生育学等医疗、教学、科研高级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雄厚技术力量的学科体系。
目前妇产科设立了妇产科门诊、妇科病房、产科病房、生殖医学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宫颈病变中心、妇产科实验室。
妇产科为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市妇科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市助产技术培训基地、重庆市产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重庆市首批优质护理病房、星级护理站。
妇产科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市级优秀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重庆市青春倡廉示范岗,西部地区唯一的“早产儿救助基金”受理单位,重庆市女职工创新工作室。
2020年以我科为依托,我院获得国家第二批干细胞临床研究中心、我科获批重庆市生殖与发育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重庆市及四川周边地区共51家医院成立“宽仁妇产专科联盟”。
现妇产科集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