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好作文!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初赛作品精选(5)
课代表的话:
今天的“这,就是好作文!”栏目颇为特别。
因为,课代表将要介绍的两篇作文是“组团而来”的,两位作者都来自上海民办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双语学校!
课代表特邀了同样来自华二紫竹双语学校的老师们为同学们的作文做出了精彩点评。
想知道华二紫竹双语学校的同学都写了些什么吗?
想知道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了这样会写的同学吗?
快跟着课代表一睹为快吧!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已于9月1日正式启动!本届初赛题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的祖国”为话题,自拟题目,不限字数
香
上海民办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双语学校
谢宗儒
我,却只想吃一只香馥馥的煎饼。
北方的香
我是一个南方人,却有一爱好,那就是吃山东杂粮煎饼。第一次吃到它时,香气扑面而来的味道,我始终无法忘记。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总之我还很小,一天早上,门口突然来了个卖煎饼的阿姨。朴素的打扮,花格子的衣服有几分土气,尤其开口就有浓重的鼻音。但是从她的炉子——说是炉子,其实就是一个架在蜂窝煤上的铁板——拉出的脆饼,有悠悠长长的香味,总勾着我痒痒的心。终于我按捺不住,决定让爸妈给我买一个。谁知他们说自己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于是我就拉着爸爸又去买了好几个才明白,这是北方的煎饼。那香味就是北方香味特有的味道,葱香裹着油香、麦香,令人垂涎。摊饼的阿姨讲,她是个北方人来南方打工,早上闲余时间就来做煎饼。她的煎饼和别家的不同,她的面粉,菜油,都是从山东老家每周运来的原料。这也意味着她铺子上的面永远是大排档中和的最好的,每天清晨,总能老远闻到氤氲的热气里煎饼的味道,真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香喷喷的煎饼味道纯正。
我很惊讶北方的原汁原味怎么就能如此完好地保留到南方?因为刚刚爸爸还在和我讲,他大学的时候从山东回上海,怎么都买不到火车票。好不容易上了火车,在车上晃荡了一天多才到了上海,给朋友带的食品都捂馊了。“爸爸,这个阿姨的面粉和菜油会不会馊掉啊?”爸爸吃惊地看着我说:“高铁三四个小时就到上海了,还很新鲜呢。爸爸那时候是绿皮火车,和高铁是不一样的。”
这个阿姨就成了小镇上一个新奇人物,每天早上总能见到吃腻了油条豆浆的人,排着长龙在等着吃煎饼。这条长龙我有时候觉得像晃悠的绿皮火车,有时候又觉得像飞驰的高铁。
匠心的工程
后来时间就从指尖点点划过,我居然快要忘记煎饼的香味了。一次外地旅游,偶然间发现不远处有个煎饼铺子。就犹如多年久阔重逢的朋友一样,我固然是我喜出望外。当我寻香赶到时,已经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了。
仔细一看,这位阿姨抄了一把如泥水匠的小铲式的铲刀,娴熟地在铁炉子上翻转,把生面一摊,把软面团在炉面上一赶,满满的面香就溢了出来;然后顺着炉沿一转,再把剩下的面糊顺势赶回桶里。之后脆脆的打一只鸡蛋,又加把葱和一片脆饼,再抹上甜面酱,这阿姨就变出了一只香醇的煎饼。每做一只煎饼,她都聚精会神地飞舞着她的铲刀,亦然如同整个世界都不再重要了。我总是担心别人拿了阿姨的煎饼不付钱,只因为她完全沉浸在如何做出一只完美的煎饼里了。
突然,阿姨炉子边的收音机里传出了一条“中国匠人”的新闻。我看着这细腻的煎饼,深深的感到,匠人已经从电视里走出。我想正是有了阿姨做煎饼的那份匠人的专心,才有了那时的飘然香味。而在我细细品尝时,才发现装煎饼的塑料袋上赫然印着“小煎饼,脱贫梦”几个大字。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小小的煎饼的不仅传承着匠人的专心,也寄托着十四亿中国人告别贫困的希望。爷爷说,正因为有了种种“玉米工程”“橙子工程”,他们山区的很多少数民族才得以从大山里搬出到城镇里。
或许在天南海北的街角上,或许在简陋的大棚下,或许在茂密的果林里,“煎饼工程”“玉米工程”“橙子工程”们,正在用她们最娴熟的手法讲述平凡匠人们的专心,如何凝聚成香飘全球的大国富强。
祖国七十华诞,有煎饼的浓郁醇香,把我从一个馋嘴的黄口小儿,拉扯长大成为指点江山的激昂少年。有你,有我,祖国,我为你自豪!
课代表说
小小的煎饼,凝聚的是老百姓的幸福。中国地大物博,交通的便利带给我们南来北往的舌尖上的享受,更惠及乡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小作者叙述了一个小小煎饼的故事,却是大大的祖国发展的足迹,祖国之美,就在这煎饼的香味里,就在我们身边的凡人凡事里。
(柴凤品老师点评)
参与学校
盾
上海民办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双语学校
刘铭颜
秋日的早晨总是这样的美好,我穿过混着香味的空气,早早来到学校,静坐于桌前,享受着这秋日的纯净、清爽。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从书包里掏出英语书、语文书,大声地朗读起来。教室里也明快起来了,阳光照在窗户上,明晃晃地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一丝渗着桂花香甜的微风吹过,我的思绪却伴着这朗朗的书声越飘越远……
我仿佛步入北平的校园,“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学子们含着血和泪呐喊着…… 我在哪里?我那和谐美丽的校园呢?我诧异着,飞奔出北平的校园……。“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人们颠沛流离,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住的……战乱中人们在死亡边缘苦苦挣乱。
明亮的阳光晃了晃,我的思绪也回到教室,回到了这一方美好的净土。这净土是祖国给我们筑起的最慈爱的后盾,她挡住了所有危险,为我们保有一方美好的净土。以爱为盾,祖国为我们抵挡了多少风风雨雨:如今的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再未听说,“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听,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如果你问我:“祖国就像什么?”或许,在我心中,祖国应该是一块儿盾牌吧。它是用黄土制成的,古朴而坚韧,保护着盾牌后的我们。
祖国是我们最坚韧的后盾。在也门撤侨事件中,当无数外国人正焦急地等待着救援时,中国人已经在军队的护送下安然回国了。枪林弹雨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祖国的坚强后盾。外国旅客们在看到五星红旗护佑我们离开时,心中一定在为自己无声地叹息吧……有一句话这样说:“虽然中国护照不能带你去所有的地方,但无论你在哪儿,他都能把你平安地带回家。”祖国用一次次完美的保护国民行动,宣告了“盾”的坚韧。
无论身在何处,五星红旗永远是我们的“盾”。
从今日起,请作一名努力的人!用自己的贡献,让祖国这面盾牌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课代表说
作者构思独特,选择以“盾”字贯穿全文,形象生动;她以两次闪目的手法对比“新旧中国”,能够跳出常规作文窠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颇具创意。文笔自然清新,段落之间衔接过渡自然。
(孙纪友老师点评)
本期的两篇好作文均来自
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
初赛活动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