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少数民族将军(组图)4
发布时间:2021年3月4日责任编辑:刘小强来源:环球网
2020-10-18 16:11:17|分类:军事历史 |标签: |字号大中小石玉湘(1907--1994),原名西庵,号岩佛,瑶族,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辰溪县。1931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八期,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上尉连长、少校营长,第79军98师589团中校副团长,少将师长等职。1935年,石玉湘曾奉命在湘鄂黔边区对红二、六军团和红第十六师进行堵截与“围剿”。抗日战争时期,石玉湘参加过上海“八·一三”抗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保卫战。1941年,石玉湘任第一战区抗日志愿兵训练团上校团长,兼任浙江舟山地区司令部军事顾问,并在湘鄂赣边区坚持对日作战。1947年,石玉湘任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少将高参兼直属第一支队司令。1949年2月22日,汪援华、曹振亚、张玉琳等在永顺开会,决定抢夺辰溪兵工厂的武器。2 月底,张玉琳召集石玉湘等开会,商量抢枪事宜。3月5日清晨,各乡民丁万余人将兵工厂团团围住,下了护厂警卫的枪,然后将仓库打开,夺取枪支。与此同时,石玉湘于七里台枪库令守仓人员点交枪支,共夺取枪炮19000余支(门),弹药500万发。张玉琳成立国防军第一军,自任军长,石玉湘为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辰溪“三·五事变”的消息传到省政府,省主席程潜决定派长沙市市长陈迪光和绥靖公署高参杨春圃到辰溪收编张玉琳部。3月中旬,陈迪光与张玉琳达成协议,将张部收编为长沙绥靖公署直属清剿第二纵队,张玉琳任纵队司令,米昭英为副司令,下辖三个支队、十个大队,及泸溪、怀化两个保安团。石玉湘任第一支队长,驻溆浦。1949年5月1日,张玉琳开会讨论局势,参谋长李师鲁主张与共产党联系,脚踏两只船,并决定由石玉湘与陈策去联系,石找到陈策说明来意,陈策答应到长沙找共产党组织。陈策找共产党之事为泸溪县长刘英渠所知,密告蒋介石、陈立夫,建议张中宁回国,控制张玉琳。蒋介石于是电召张中宁回国,国防部任命他为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暂编第二军军长,收编张玉琳部。张中宁回到辰溪后,任命张玉琳为副军长,张玉琳即将所部改为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暂编第二军,石任第七师师长。陈策从长沙返回辰溪,得知张玉琳部已被改编为暂二军,就未与张玉琳见面。7月31日,陈策将肖湘潮营拉走,经修溪口、大江口,直上龙头庵。张玉琳立即追击,陈策由龙头庵向罗子山转移,张部追到罗子山,将阻击的米庆舜杀害。8月下旬,张玉琳命令石玉湘率第七师和独立一、二旅防守烟溪和溆浦分水界一带,以堵击解放军。9月中旬,解放军抵达烟溪一带,击溃石玉湘部。17日晚,石玉湘带着第七师和独二旅从溆浦向长田湾与花桥方向转移。9月20日,张玉琳见大势已去,在茶田垅开会,说奉总统急令赴重庆商量要事,将军长职务交由石玉湘代理后即离开辰溪。解放军解放溆浦、辰溪后,石玉湘率部退往麻阳、铜仁一带山区。9月24日,在陈策劝说下石玉湘带着副官罗家焕和四个卫士由吕家坪来到火马冲,表示愿意率部投诚。10月1日,石玉湘带着柴宝臣团及师直属部队到达火马冲,石进城向解放军汇报,但柴宝臣率部跑了,石将剩余部队交解放军点编。石玉湘交枪后,任湘西剿匪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周赤萍),协助解放军对土匪做了一些劝降工作。因所部易国英团在龙泉岩打伤了部分解放军,石玉湘想回去劝他们投诚,解放军不同意,石玉湘认为是对他的软禁,产生了逃跑的念头。10月26日晨,石玉湘溜到柳树湾搭船,经装粮埠到达长田湾雷镇远团驻地。11月7日,辰溆浦怀麻边区指挥部成立,石玉湘任指挥官,雷镇远任副指挥官,下设五个指挥区。1950年初,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主力返回湘西剿匪。1月19日,解放军第一一九师兼沅陵军分区的第四一五团两个营对石部合击。20日包围长田湾,石稍作抵抗即撤退。2月初,解放军向暂二军巢穴西皇山挺进。2月15日,解放军进军茶田垅。2月28日,石玉湘来到芷江,向解放军提出投诚不算老帐,保证投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得到解放军第一四0师师长刘子云、政委陈发洪的首肯。随后,石玉湘回到西皇山区,率暂编第八师师长胡震、独立第二旅旅长胡振华、暂编第六师第二团团长张玉玖、暂编第七师第二团团长张玉德等投诚。随后,石玉湘到沅陵县入湘西军区集训团学习,后任沅陵县土改委员会委员。1953年,石玉湘被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64年,石玉湘被释放回家,安排在沅陵县百货公司当营业员。1978年,石玉湘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任秘书,后任沅陵县政协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等职。1994年,石玉湘病逝,终年87岁。王宪章(1887—1914)苗族,贵州安龙县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副总指挥。自幼喜欢阅读进步书籍,萌发革命思想,在贵阳当警察巡长时,就因“好谈革命”而被革职。1908年入湖北新军当兵,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于1910年9月组织将校团,任团长。1911年3月,将校团并入革命团体文学社,王任副社长。8月,文学社与另一革命团体共进会联合,组成湖北革命军,密谋于10月16日发动武装起义,王被推为副总指挥。他是武昌起义领导人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当革命党人被迫于10月10日起义时,王任汉阳方面起义军总指挥兼标统,指挥起义军攻占汉阳兵工厂及整个汉阳。敌人反扑时,王曾与清军血战40余日。起义成功后,王曾任湖北都督府“十人谋略团”成员、湖北军政府参议、鄂军第二师代理师长等。袁世凯篡位后,王去上海。1913年,王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初任江苏江北“讨袁军”总司令,与袁军战于青江浦、盐城一带。失利后又到南京辅佐黄兴讨袁,任第四师师长,与袁军张勋、冯国璋部激战于紫金山和雨花台,南京失陷后逃亡日本。1914年春,受孙中山指示,王又回国,在上海组织铁血团,任团长,进行反袁活动。袁世凯指示冯国璋派刺客到上海将王诱捕,秘密押到南京。王于3月15日壮烈就义于南京,年仅27岁,时称“黄兴第二”。安龙县城郊曾建有豹皮亭和赞功碑,以纪念王宪章的不朽功勋。吴绍周(1902--1966)1939年授陆军少将,1948年陆军中将。苗族,原名见登,字子斌,贵州天柱县瓮洞镇客寨村人。贵州陆军讲武堂第5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2期毕业。早年在黔军任职,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0军28师2团2营营长,参加北伐,1927年9月任第10军30师3团团长,1932年任第89师267旅团长,参加围剿红军根据地,1934年任第10师参谋长,1935年任第89师参谋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南口战役,1937年9月任第13军89师265旅少将旅长,1938年2月改任第13军89师267旅旅长,4月任第13军110师师长,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参加鄂高会战,1942年2月兼任漯河指挥部主任,3月任第13军副军长,10月改任第85军副军长,1943年10月任第85军军长,1944年参加中原会战,抗战胜利后在郑州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任整编第85师师长,1948年3月任第2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兼整编第85师师长,7月任第12兵团副司令官兼第85军军长,12月15日在淮海战役中于安徽蒙城被俘。后任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1966年5月10日在长沙病逝。吴传心(1894-1970),苗族,贵州麻江人。后用名厚安。1936年任陆军少将。1912年贵州讲武堂毕业。1922-1923年定黔军二师第二混成旅旅长。1925年黔军五师师长。1953年贵州省政府委员、农林厅长。1955年贵州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常委。欧百川(1894--1970)1947年授陆军少将。苗族,又名廷芳,号学海,贵州松桃人。贵州警察传习所、中央军校高教班第6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7期毕业。早年在黔军任职,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1师2团团长,1926年任独立第15师2团团长,参加北伐,1927年任暂编第20军1师副师长兼2团团长,参加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失败后脱离部队,1930年夏任独立第34旅中校参谋主任,后任独立第34旅参谋长,1934年在湖南参加围剿红军,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8月任第98军82师少将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参加第1次长沙会战,1940年4月任第79军82师师长,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调任江宁师管区司令,旋去职赴陆军大学学习,1944年退出军界,四川秀山赋闲,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中将部员,未就职,1949年6月任川黔湘鄂边区绥靖指挥部副指挥官,未就职,12月在四川秀山参加起义。后任贵州省民委副主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70年9月1日在贵阳病逝。陈泰运(1898--1951)1945年授陆军少将。苗族,字化淳,贵州贵定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上校参谋处长,1929年任第51师152旅少将旅长,1934年任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1938年任第71军88师少将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任两淮税警总团团长,1940年8月任苏北游击指挥部指挥官,1944年春任长江下游挺进军副总司令,1945年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苏北挺进军总指挥和淮南行署主任,同年冬任第71军中将副军长,1948年10月兼任东北剿匪总部锦西指挥所副主任,1949年秋任,1950年1月在贵阳起义。1951年3月6日在贵阳因车祸去世。万式炯(1905--1991)1937年2月叙任陆军炮兵中校,1938年6月晋任陆军炮兵上校。苗族,字炎武,号敬章,贵州铜仁人。贵州陆军崇武学校八期炮兵科、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1931年任第25军独立营营长,1933年任第25军直属8团上校团长,1934年在贵州阻截红军,1935年任103师2旅4团长,1937年2月任第103师618团上校团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7月任第86军103师少将副师长,1940年2月任军训部少将部附,同年任第94军121师副师长兼夔巫师管区司令,抗战胜利后任华中剿匪总司令部中将高参,1947年任第13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兼暂编第1军军长,1949年6月任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司令兼安龙指挥所中将指挥官,同年12月17日在贵州安龙起义。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贵州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991年7月7日在北京病逝。龙骧(1906-1983)苗族,贵州松桃黄板人。黄埔军校六期工科毕业。曾任宪兵队长、副团长,税警总团中校参谋,上海保安总队副总队长,陆军训练司令部副官处处长,九十一师少将参谋长。37年在上海参加凇沪会战,后随孙立人将军入缅甸参加抗战。49年在广东随部起义。回乡后任中学教员,文革中被判刑,79年落实政策平反,安排在贵州凯里黔东南州政协工作,当选州政协常委,83年病故。谢世钦(1912--1950)苗族,贵州雷山人。贵州崇武学校毕业。1940年任第94军55师164团团长,1943年参加鄂西会战、常德会战,1944年任第94军121师363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任第94军121师参谋长,1948年任国防部副官局上校科长,1949年6月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后调任联勤总部第42补给分区51补给支部支部长,10月任贵州省保安第10团团长,1950年3月任黔东南绥靖区少将司令,10月10日在贵州雷公山被俘,10月17日在贵州雷山被处决。吴恒良(1896-1953),字才臣,苗族,湖南永绥(今花垣县团结镇瓦水)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1947年1月7日任陆军少将。民国11年(1922),当选永绥县参议会参议员。民国25年,被推为永绥县解除屯租诉愿团主任,赴省诉愿。次年元月,吴公开举起武装革屯旗帜,并联络川、黔边境实力人物向保屯势力宣战。7月,镇压革屯军的省军撤走后,在永绥县成立“川黔湘革屯抗El军”,吴被推为总指挥。民国27年,湖南省政府宣布废屯升科,革屯军接受整编抗日,受编后,吴恒良先后任湖南保安新编一团团长、新六军暂编五师少将副旅长。民国36年,退役,任湖南省参议。1953年,病故家中。田应诏(1876-1932),号凤丹,苗族,凤凰县沱江镇人。1912年11月授陆军少将,1917年授陆军中将。因排行第三,且爱蓄短须,人称田三胡子。其父田兴恕,曾任贵州巡抚,因法国传教士文乃尔被杀谪贬新疆,1873年才释放回乡。田应诏一岁其父病逝。由于母亲溺爱,少年时代的田应诏放荡不羁,常和无赖少年偷鸡摸狗,亲友加以白眼。1898年,田应诏去湖北看望任水师统领的岳父,在长沙结识了唐才常,参与唐的自立军起义筹备活动。起事前夕,田应诏因脚被摔伤得以幸免于难。1903年,田应诏入湖南武备学堂将弁班学习,旋因殴打教官,被开除学籍,得湖南巡抚赵尔巽帮助,于1904年4月留学日本,入振武、日本士官学校第四期学习,与赵恒惕同学。1905年,田应诏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相识。1908年7月毕业,回国后被清政府授予步兵科第20名举人头衔。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他任陆军小学及陆军速成学堂总办,刘湘、刘文辉、潘文华等都是他的学生。赵尔巽调东三省后,田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部任第三十四标第三营管带。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江浙联军会攻南京,在攻打南京雨花台时,革命军屡攻不克,田自告奋勇出任敢死队队长,猛冲杀上了雨花台。战后,田应诏擢升苏浙联军第二十旅旅长,卫戍南京。袁世凯当政后,明令撤销第二十旅,官兵遣散。田应诏上书袁世凯,愿赴西藏为国效力,未获许可,于是,田应诏回到长沙定居。 1912年11月1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予田应诏陆军少将衔。1913年,湘西军政分府都督周瑞龙以年老体弱辞职,湖南督军谭延闿改设镇、道,分掌湘西军事、民政,以田应诏出任湘西镇台,陈强出任道台。田回到凤凰,将凤凰起义牺牲的义士遗骸合葬于擂草坡,树立复汉烈士墓及纪念碑,以彰先烈,激励后进。同年7月,湖南通电反袁独立,田应诏特电北京,表示拥护中央。8月9日,袁世凯任田应诏为湘西镇守使,田应诏在凤凰成立湘西镇守使署,以蒋隆棻(湘乡人)为上校参谋长,陈渠珍为中校副参谋长,戴鸿勋为少校参谋。凤凰、永绥、保靖、古丈、龙山、乾城、泸溪县团防保甲局受其节制。1914年,辰沅道尹黄本璞离职,田应诏兼任辰沅道尹,他积极开展地方建设活动,一是整顿军队,改变绿营旧习,部队长官多改由曾在新军第四十九标、五十标任过军官的人充任,如花垣镇台为周瑞龙之子周瓒、茶洞协台为宋祚永、乾城协台为高国俊等。二是举办湘西军官团。学员选连排长以上青年军官100多人,仿照北洋武备学堂办法,学习课目有三民主义、兵法、地利、军器、测算等。培训出来的戴季韬、顾家齐、谭自平等均是湘西巡防军的骨干。设立军士队,由各部保送优秀青年军官和士兵入队训练,并招考部分青年学生为学员,施以新式军事教育,培植地方势力;三是设立国画专科学堂和创办女子工艺讲习所,四是开办陶器工厂、印刷厂,并从事机械加工、面粉、和棉茶技术的训练;五是开设凤麟(百货)公司;六是举办展览会,提倡文明戏;七是捐资疏通沱江河道。1916年1月1日,袁世凯称帝后,策封田应诏为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男爵,以示笼络。因全国掀起反袁的护国运动,田应诏未受册封。2月,护国军进入湘西,袁世凯令北洋第六师马继增驰堵,田采纳陈渠珍的建议。3月,袁世凯派熊希龄为湘西宣慰使,熊至常德,暗示田应诏、张学济等在湘西独立。5月24日,田应诏宣布独立,就任湘西护国军总司令,与北洋军作战。1917年,孙中山宣布护法,田应诏出兵响应,并派参谋阙鸿洽赴广州晋谒孙中山,孙中山晋升田应诏为中将。11月上旬,田应诏随张学济后宣布起义,湘粤桂联军总司令谭浩明委田为湘西护国军第二路司令,又收编胡学坤的屯垦军1000多人,总兵力达4000多人。湘桂联军攻克长沙后,田应诏组成4个梯团,分别由陈渠珍、安定超、唐世钧、郑能文率领,进驻常德。12月,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石星川、第九师师长黎天才在荆州、襄阳宣布独立,北洋政府围攻荆襄,黎、石不敌,向湖南求援,田应诏率部攻公安、石首,以分北军之势,被北军击败,退回常德。1918年5月,田应诏由桃源到沅陵,分兵驻界亭驿、马底驿一带。5月14日,冯玉祥进驻常德,田应诏退守辰州,并就任唐继尧所委的湘西靖国军第一军军长。为了统一湘西军民两政,公推田应诏等8人为评议员,处理湘西事宜,下设军政处,以田应诏为处长,处理军政事宜。1919年3月24日,中华民国广州军政府授予田应诏陆军中将。1920年冬,田应诏将部队交给陈渠珍统领后闲居长沙。1921年,湖南援鄂战争失败后,赵恒惕下令民选省长。8月22日,省议会预选省长,田应诏得76票,与赵恒惕等七人都获得了省长候选人资格。在正式选举中,赵恒惕当选省长,田应诏仅得3票。1925年初,建国川军熊克武离开常德回师湘西,陈渠珍弃守保靖,逃往凤凰,湘西民众对陈责难,陈引咎辞职,迎田应诏回凤凰,主持湘西军政。不久,屯务军保靖统带田义卿叛变,进攻乾城,田应诏堵剿失利,邀陈渠珍复任湘西巡防军统领。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进逼衡阳,赵恒惕仓惶出走,田应诏携眷至武汉,吴佩孚任田庆诏为湘西边防督办、四川宣慰使,田婉拒。遂赴沪养病。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组织两湖特别委员会,田应诏列名为委员。田回到凤凰,陈渠珍对他关怀备至,田应诏除了听戏、茗茶,衣食无忧。1930年,田应诏曾外出为陈渠珍争取外援。1931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通电反对蒋介石,派唐永松来汉口与他联系,任田应诏为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当时田卧病在床,没有接受,而广东国民政府很快宣布瓦解。不久,刘湘电邀田应诏前往重庆,并延医为之医疗,田应诏留渝半年,稍愈即经武汉返回凤凰,抵家只一月便病逝。1932年1月28日,田应诏病逝,终年56岁。田绍翰,字墨泉,苗族,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麻阳县锦和镇岩口山。田绍翰幼时家境贫寒,仅读过几年私塾。从小聪颖,不到两年就读完了《四书》、《五经》,深得老师赏识,在此期间,他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等书,对劫富济贫、锄奸除害的行为极为赞赏,立志救国救民。1925年,田绍翰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右臂负伤致残。后曾任中校团附、军政部中央各军校毕业生调查处主任秘书及国防部少将督导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田绍翰力主教育救国,首创黄埔军校子弟学校,后改名为遗族子弟学校,专收抗日阵亡将士子女入学。1943年,该校迁至重庆覃家岗,田绍翰又创办重庆私立中正中学,自任校长。1947年11月21日,田绍翰晋升陆军少将。1949年春,好友劝田绍翰离校飞台,他婉辞谢绝:“我乃一校之长,我岂能为已之安而置校不管?”龙矫(1898--1950)1937年任陆军步兵中校,1940年任陆军步兵上校,1948年授陆军少将。原名祖升,字连云,苗族,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永绥县吉峒乡坝塘村(今花垣县团结镇)。龙矫9岁入私塾,1923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经友人介绍,在武昌旅鄂中学附小执教。1924年,龙矫考入北京农业大学。1925年7月,龙矫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经 入伍生升学考试合格编入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大队第一队学习,同年10月毕业后,龙矫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宣传队队员、队附、上尉营教导员。后调杭州保安第七团连长,中央步兵学校高级班学员队长、教官。1932年4月,龙矫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期,1935年4月毕业考试名列第一,被分配在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任中校参谋主任。1936年5月,龙矫任京沪警备司令部参谋处第一科中校科长,草拟作战计划,确定训练内容,选择国防工事阵地,曾参加上海国防工事的标戡和建设。1937年2月,龙矫任第八十七师参谋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龙矫调任京沪警备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加了淞沪会战。10月,龙矫任第十七兵团参谋处长。同年11月,龙矫因病回湘治疗。1938年3月,龙矫任湘西行署军事科科长。时值湘西革屯军改编,省主席张治中委龙为新编保安第三团团长、湖南军管区司令部兵役科长。1939年5月,新一旅在桃源被编为暂编第六师,龙云飞任师长,副师长赵季平,龙矫任第二旅旅长。第一战长沙会战,该部负责株洲渌口附近铁路线的保护,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以吃苦耐劳博得苏联顾问的好评,并随部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1942年,龙矫任第七十九军暂编第六师副师长,不久,改调该师步兵指挥。1945年,龙矫任第四集训处参谋长。后调第九战区战时干部训练团参谋处长、军委会少将高参。1946年1月后,龙矫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第二绥靖区少将高参、第十二军新编第三十六师副师长。1947年,龙矫任第九十六军第二一一师师长、第七十三军副军长。1948年5月,龙矫任整编第七十三师副师长。9月22日,龙矫晋升少将,是年9月,龙矫在济南被人民解放军所俘,集中学习后于1949年1月被释放,回到湖南。1949年初,湘西行署成立,陈渠珍任主任,是年7月,龙矫得到士绅推荐出任永绥县县长,龙矫到职后,安定地方秩序,缩编城乡武装,制止战乱发生。不久,八区专员聂鹏升趁龙矫在乡间活动时一举占领永绥县城,龙矫为求自保,只好集结乡间武装,与聂抗衡。同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入永绥。15日,龙矫投诚,即被委为县支前委员会副主任和规劝委员会主任。他拥护人民政府,筹粮支前,规劝地方武装投诚。1950年2月,龙矫在湘西行署高级军官训练班受训,著有《我所走的路》。同年12月以罪大恶极处决,年51岁。 1983年6月10日,经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认定为“投诚人员”,予以平反.龙云飞(1896--1951),号腾汉,乳名红麟,别名龙胡子。苗族。1896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木里乡打鬼岩寨,后迁居离县城45里的总兵营蛤蟆洞寨(今山江镇叭固寨)。其父龙被子曾任山江守备,龙云飞从小就在私塾读书,特别喜欢武术。龙云飞18岁离家外出,入哥老会,结伙赌博,贩运烟土,后因杀了一个牛客被通缉,逃离凤凰。辛亥革命爆发后,龙云飞参加凤凰苗民光复军,头一个叼刀爬上凤凰城墙。起义失败后,流亡辰沉一带,当过挑夫,拉过纤,参加了青红帮。1914年,龙云飞任巡防排长,营长。后率苗族武装参加湘西镇守使田应诏的讨袁护法军,1918年任护法第一路军团长。此后,龙云飞先后任过永顺、保靖的驻军统帅,凤、麻、辰、泸的警备司令,坐镇麻阳。在此期间,其弟媳吴妹崽与吉信的一裁缝勾搭成奸,下毒药害死了龙云飞的胞弟,并收买龙手下的一名排长暗杀龙云飞。事情败露后,龙云飞下令把吴妹崽绑石头丢下天坑,并将田裁缝剥皮挖眼,慢慢折磨而死。1927年,龙云飞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独立师第三团团长。1928年,龙云飞任湖南省第一警备军第三团团长。1931年,龙云飞任湘西游击司令,后任凤麻警备司令。1935年,何键将陈渠珍部调出湘西,龙云飞不愿离开故土,就跑回总兵营,他敲诈勒索,很快就拥有稻田二三百亩,房屋110间,护卫三四十人。盘踞牛练塘的龙建章不愿龙云飞坐大,联络龙清富攻打龙云飞的公馆,龙见势不妙,带领全家逃跑。龙云飞吃了大亏,立志雪耻。不久,其子龙恩普探知龙清富人马已回上打郎,龙建章的队伍已解散,便组织200多人枪杀向牛练塘,龙恩普杀进寨子,抢劫、放火,80多栋房屋化为灰烬,牛练塘变成一堆焦土。同年冬,龙清富、龙建章兵分三路向总兵营冲来,龙云飞的救兵在龙和清、龙再兴的率领下,由腊尔山杀下,内外夹击,龙清富、龙建章拚命突围,逃进深山,从此,龙云飞统一苗区,成为“苗王”。1937年初,因龙云飞同情苗民革屯请愿,多次劝说陈渠珍顺应民意,废除屯租。生性多疑的陈渠珍对龙云飞产生疑虑,便以看戏为名,把龙部排以上的军官骗进朝阳宫,就地解除武装,迫使龙解甲归田,归隐山江。不久,何键派第十五师陈孔达旅进驻凤凰剿匪,该旅杨敏先营驻防总兵营,杨以收编为诱饵,将麻阳县陈保全部50多人诱骗至总兵营解除武装后,全部就地枪决。龙云飞也被勒令交枪,龙云飞感到无路可走,应陈渠珍之召,参加了汉口的“倒何会议”。会上,陈推荐龙云飞接过革屯旗帜,充当倒何的先锋。1937年8月,龙云飞打出“湘西革屯抗日救国军”旗号,自封总指挥,公开提出“抗日、革屯、倒何”的口号。保安团进攻总兵营,龙云飞率12名苗兵死守老家山江蛤蟆洞的保家楼碉卡,打退了国民党政府两个团的轮番进攻,并火碳传信,命四乡苗民来救援。黎明时分,各路苗军先后赶到,保安团仓惶撤退,被苗民围歼在荒野。不久,龙云飞得知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余范传已回长沙为母亲做寿,便以田儒礼为前敌总指挥,龙和清任左翼支队司令、龙清富为右翼支队司令、石光寿为中路支队司令、吴兆用为游击支队司令、龙恩普为卫戍司令、龙开生为独立支队司令。总兵力为2000多人,兵锋直指乾城。9月9日,革屯军从北门、西门攻打乾城,早已接陈渠珍信的安少伯打开北门,革屯军一涌而进,占领乾城。龙云飞攻陷乾城,给湘西革屯运动以鼓舞,起义范围迅速扩大到古丈、保靖、麻阳、泸溪、松桃等县,湘西革屯军发展到8000多人,响应者达十万之众。10月15日,龙云飞配合吴恒良、梁明元在永绥县当家伏击省保安团暂编团朱德轩营。10月31日,龙挥兵向凤凰挺进,以龙清富、田儒礼部从长宜哨取凤凰城北门,龙云飞自率大军由胜花哨、鸭堡洞抵凤凰南郊的冷风坳,迅速占领了冷风坳、南华山等地,二次攻击未果,龙云飞退回总兵营。1938年1月,张治中出作湖南省主席,将龙云飞部改编为“湖南陆军新编第一旅”,龙任旅长。1939年5月,新一旅在桃源被编为暂编第六师,龙云飞任师长,副师长赵季平。暂六师辖两旅四团,第一旅旅长杨光耀(后由龙恩普继任),第二旅旅长龙矫,团长由龙杰、王汉文、隆清富、田儒礼担任。第一战长沙会战,该部负责株洲渌口附近铁路线的保护,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以吃苦耐劳博得苏联顾问的好评。该师在津市战斗中,曾夜袭日军,歼敌一个排,受到嘉奖。之后,龙云飞率部参加了株洲战役和鄂西战役。1941年6月,暂六师拔归第七十九军指挥。同年秋,龙云飞调第六战区少将参议。不去就任少将参议职,而闲居沅陵。不久,龙云飞改任沅陵行署副主任。1949年初,龙云飞返回总兵营。同年春,贵州省松桃县边胞支队(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因受到国民党的追剿,遂投到龙云飞处,龙令其子龙膏如将他们收编为独立支队。这支武装的一个大队20多人一直留到凤凰和平解放。1949年冬,解放军大军过境,龙云飞响应凤凰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号召,令其子龙恩普把部队撤至毛都塘,让开大路,还负责筹备粮草,维持治安。1950年2月,以龙云飞、龙辑五等30多人名义发起如开“湘鄂川黔苗族联谊会”在总兵营小学召开,参加会议的的苗区各乡乡长等100多人。4月,凤凰县人民政府成立,龙拒绝参加。中共凤凰县委书记崔强、县长宋子兴分别于5月19日、6月上旬前往总兵营会见龙云飞,动员他参加政府工作,被他谢绝。陈靖熊则利用《湘西日报》误刊龙的名字之机,蛊惑煽动,说龙是大恶霸、大土匪,若去沅陵,凶多吉少,龙云飞决定举行武装暴动。7月11日,龙云飞纠集凤凰、松桃、泸溪股匪吴克明、杨和清、唐汉云、李祥云等成立“湘黔川鄂四省边区人民反共救国自卫军”,拥兵3000多人,以龙恩普任司令。凤凰县委、县政府为了争取龙云飞,于7月15日再度派人送去专函,告诫龙云飞父子悬崖勒马,龙云飞看信后又一次提出去沅陵跟解放军的首长见面谈谈,又一次遭到子侄的反对。陈渠珍从北京回到凤凰后,立即写信劝龙云飞投诚,龙云飞看信后动了下山的心,龙恩铭却指着信说:“陈渠珍信上的章子盖倒了,肯定是被逼着写的。我们公开上了山打了解放军,骑了虎还能下得了背吗?下山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龙云飞仰天长叹:“既然如此,死也死在山上吧。”不久,龙云飞派副司令杨和清、前敌总指挥唐汉云兵分两路向得胜营、阿拉营进攻,遭到解放军四一七团痛击。三天后再打得胜营,进攻长宜哨,均被解放军击溃。1951年元月,解放军沅陵军分区布告群众,缉拿龙云飞。1月20日,解放军开展万人搜山运动,围剿龙氏父子。藏身的洞口被民兵发现之后,龙云飞的两个身高脚健的贴身保镖试图架着他突围逃跑。龙云飞见满山是人,自己年迈体胖料难脱身,便让保镖们各自逃命,自己躺在一堆稻草垛后边,饮弹自戕,时年55岁。龙恩普,又名龙皋如,苗族,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蛤蟆洞。苗王龙云飞的长子。中学毕业。1924年起,即随父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29年,龙恩普在在胜花哨遭到龙清富的攻击,引起龙恩普不满,图谋报复。龙恩普授意亲信布商龙二林,要他在赶两义河场那天到总兵营通往牛练塘的路上假报抢案,说是龙建章所为,龙恩普得到报案后,带领人马来到牛练塘,声言缉拿罪犯,在龙建章堂兄家搜出了一匹家织布(实为栽脏),龙恩普以此为证,将龙建章的堂兄枪毙,同时警告说:“若再为匪,一定严惩不贷。”龙建章得知堂兄被杀,联合龙清富突袭总兵营,龙恩普抵挡不住,龙清富的人马冲入龙云飞中堂,打死了不少人才回牛练塘。不久,龙恩普率领200多人杀向牛练塘“复仇”,一把火将牛练塘寨烧掉了。1937年秋,龙恩普任湘西革屯抗日救国军第一支队司令。1938年1月,龙云飞部被改编为“湖南陆军新编第一旅”,龙恩普任第一团团长。1939年5月,新一旅在桃源被编为暂编第六师,龙云飞任师长,龙恩普仍任团长。第一战长沙会战,该部负责株洲渌口附近铁路线的保护,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以吃苦耐劳博得苏联顾问的好评。1940年6月,暂六师拔归第七十九军指挥,龙恩普接替杨光耀出任暂六师第一旅旅长。同年秋,龙云飞调军事委员会参议,龙恩普改调师部附员,龙恩普交出部队回家闲居。抗日战争胜利后,龙思普任凤凰县敦仁乡乡长。1947年10月,凤凰县选举委员会成立,组织全县民众选举出主席“全国国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本县分配苗汉代表各1名,龙恩普作为苗族代表当选。1949年3月11日,龙恩普任湖南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中旬,周燮卿、罗文杰、陈士等在凤凰县组织“湘鄂川黔四省边军政委员会",周燮卿、罗文杰分任正、副主任委员,下设八路指挥,龙恩普任右路指挥。1949年5月,陈渠珍指使熊子林组织“湘鄂川黔四省边区人民自卫军总司令部”,熊任司令,共有人枪2000余,编成四个纵队,龙恩普任前敌总指挥。队伍由凤凰出发,进抵沅陵两汊溪的酉水北岸,与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的刘磐团隔岸对峙十余日后,撤退到保靖水田坝等地,骚扰百姓,当地人民深受其害。6月该部退回凤凰。不久,龙恩普改任湘西第一清剿副指挥官。凤凰和平解放后,《湘西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龙云飞父子为大土匪大恶霸,引起他们的恐惧和不满,加之国民党特务携电台入湘策反,龙家父子上山为匪。1950年7月,龙恩普自称“湘鄂川黔边区人民反共救国军”总司令,悍然向得胜堡、阿拉营发动进攻,抢劫公粮,破坏交通,残杀解放军和工作队。凤凰县长派人给龙云飞送去一封信,劝他们投诚,龙云飞想去沅陵跟解放军面谈,遭到龙恩普等人的反对。龙恩普说:“明明是个圈套,你还要送上门去给共产党当人质。”侄子龙恩铭说:“你去,我们就在家里闹,拖队伍上山,把摊子搞烂。”龙云飞叹息说:“你们这样做,不是硬把我往死路上逼吗?”陈渠珍从北京回到凤凰,龙家父子早已拉队伍上山。陈渠珍请龙云飞的亲家代转信件,信中说:“你不要三心二意,可先出来参加政协。龙恩普可到贺龙那里去。要放心,没有危险。”龙云飞看信后动了下山的心,龙恩铭却指着信说,“陈渠珍信上的章子盖倒了,肯定是被逼着写的。我们公开上了山打了解放军,骑了虎还能下得了背吗?下山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龙云飞仰天长叹一声说,“既然如此,死也死在山上吧。”不久,龙恩普将所部改称“湘川鄂黔边区反共自卫军”,自称总司令。几个月之后,解放军开展万人搜山运动,围剿龙氏父子。1951年2月13日,总司令龙恩普逃到麻冲老洞,被5名民兵捕获。不久,龙恩普经公审后被处决。龙文才,名杰,号老五,苗族,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麻阳县大桥江乡。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麻阳县保安警察队副队长。1937年8月,龙云飞打出“湘西革屯抗日救国军”旗号,自封总指挥,公开提出“抗日、革屯、倒何”的口号,攻占乾城。9月,龙文才任“湘西革屯抗日军”第二支队司令。1938年1月,张治中任湖南省主席,将龙云飞部改编为“湖南陆军新编第一旅”,龙任旅长,龙杰任团长。1939年5月,新一旅在桃源被编为暂编第六师,龙云飞任师长,龙杰任第一旅(旅长杨光耀)第一团团长,参加了第一战长沙会战。后任暂五师团长,随部参加了株洲战役和鄂西战役。抗战胜利后,退役回籍。1949年,龙文才任湘西行署第二“清剿”区指挥。此后下落不明。龙飞天,名翔,字壮飞,号翥云,苗族,1900年出生于湖南省麻阳县大桥江乡豪侠坪一个豪绅家庭。其父龙植三是清末拔贡,辛亥革命后当了湖南省政府参议员、第二十四军驻湘代表,后回乡从教,龙飞天小时随父读私塾,青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龙飞天从贵州讲武堂毕业后,在陈渠珍门下任收厘金的小吏,将所收厘金挥霍一空,上司催交,逃到云南,任云南某军军需,因挥霍公款,弃职回乡,先任麻阳县晴桐乡区长。1936年,龙飞天部组织队伍攻打麻阳县城,没有打下。1940年,龙飞天再次攻打麻阳,仍没有打下,投靠芷江复兴楚汉宫帮会总寨主杨永清,被其封为麻阳复兴楚汉宫帮会出山寨主。1948年,龙飞天向县长杨熙政谋求乡长职位,杨不肯,龙飞天萌生了除掉杨熙政的念头。同年秋,龙飞天联合桐云乡乡长舒大卿,在江口圩祠堂开山立堂,由芷江“复兴楚汉宫”帮会总寨主杨永清封为麻阳“龙头大爷”,其妻陈氏对其不帮匪不满,惨遭杀害。1949年3月2日,龙飞天聚合帮会之众,联络彭玉清、夏善元、李跛子、周开宣等匪徒,策动麻阳县睛云乡、桐云乡之民枪,与县城黄海梵、张思孝等勾结攻占了麻阳城,活捉了县长杨熙政。随后,龙飞天枪毙了警察局长周温良,夺取了全县党政权力,成立了“麻阳县人民义壮军司令部”,龙飞天自封司令,委龙汉魁为副司令,收编地方武装,委任张飞桥、聂焕章、周开宣、龙汉魁、田连治、黄贵忠为第一至第六团团长,共有人枪千余。随后分别为陈渠珍、张玉琳委任为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第二清剿指挥部司令、中国国防军第一军第六师师长。1949年农历3月24日,龙飞天率匪千余,从锦和下高村,奸淫掳抢,蹂躏地方五日之久,激起高村地方联乡大队长江仁祺和兰里乡乡长黄大受不满,聚集民枪千余,于农历3月29日,将飞天龙部包围,激战一天,众叛亲离的龙飞天就全军覆灭。龙飞天逃至车头升天垅,要满帮战带路避开岩门,走山路,把他带到石羊哨田耀武那里。说带到后给满帮战10块大洋。满帮战把龙飞天带回自己屋里,然后喊上几个邻居一起把龙飞天捆住了。押着龙飞天到车头黄山品队长那里去请功。来到车头码头时,河里涨了大水,过不去。这个时候,码头有人认出捆着的是龙飞天,对着龙飞天捅了一梭镖,龙一头倒进河里,死了,年仅49岁。梁明元,字子春,苗族,清宣统二年(1910)生,花垣县长乐乡木沟村人。民国26年(1937)1月,梁明元在长潭等地响应武装革屯,不久,即被推为大队长。在与前来进剿的省军周旋中,多次化险为夷。9月,与吴恒良配合,邀约保靖及贵州松桃、四JII秀山的革屯队伍3,000余人攻打保靖县城。随即,在长潭谷坡成立湘西苗民抗日革屯军,自任指挥,率革屯军进取保靖水田、葫芦、夯沙、涂乍等乡,宣布废除屯租。10月,“川黔湘抗日革屯军”成立,梁被推为前敌指挥兼第一团团长。次年3月,湖南省政府宣布废屯升科,革屯军受编抗日,梁明元任湖南保安新编一团中校团附兼第一营营长,驻防沅水一带。民国28年,率部东下抗日。次年,被驻永绥(今花垣)鄂湘川黔边区清剿总指挥郭思演诱杀于永绥县城天王庙。为纪念其抗屯业绩,苗族人民在下寨河桥头立碑叙其事。隆子雍,原名隆廷熙,号醒之,苗族,花垣县猫儿乡塘家湾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民国15年(1926),隆子雍入长沙中学就读,时值工农运动兴起,隆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民国17年,被永绥县政府以“共产党嫌疑”逮捕,囚禁一年半。民国25年,隆子雍以苗民代表身份参加“永绥县解除屯租诉愿团”,并赴湖南省城诉愿。回县后,筹建武装革屯自卫军。先后赴贵州镇远、四川I涪陵及武汉、南京、长沙等地游说,争取同情革屯的上层人士支持。同年10月回县,任川I黔湘苗民革屯抗日军副总指挥。12月,赴省城与省府谈判废除屯租。革屯军接受整编抗日后,隆子雍任新编一团团副,驻防泸溪,宣传抗日。同年秋,任永绥民众抗日自卫团副团长,维护地方治安。次年,部队开赴抗El前线,在湖北会战立下战功,后又在大青山战役中重创日军。民国30年,隆子雍调任七十九军军部粮秣补给站任上校站长。次年,病逝。朱早观,原名朱昭观,字丹波,苗族,1903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镇竿镇(今沱江镇)一个小官吏家庭,兄弟五人,朱早观排行第一。父亲朱瑜林,出身行伍,生母早年去世,由继母苏氏抚养成人。7岁发蒙进私塾,喜读《四书》、《五经》。1915年,朱早观进入凤凰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19年16岁的朱早观考入贵州讲武堂。勤学苦练,期待名留丹青。一次学校出了一个考题《军中无共和》,朱早观奋笔写道:“国既共和矣,军中言无,岂不怪哉?”学校要对朱早观惩处,朱远走云南昆明,此时,父兄要他留学法国,于是朱早观乘车了出了镇南关,来到河内补习法语。不久,朱早观来到香港,其父劝朱早观回县继承祖辈的“守备”禄位,朱不肯回去。在香港目睹洋人欺行霸市,决定投身军旅,期待国富民强,赶走洋人。此时正好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军政府,朱早观来到广州,投身粤军第四支队敢死队,参加驱逐桂系军阀的战役。嗣后改任粤军第二师参谋。1921年,陈渠珍派人请朱早观回乡襄助,于是朱早观回到凤凰,任湘西巡防军少校参谋,并劝朱到湖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朱早观学习归来,正逢陈渠珍推行“保境安民”的措施,陈渠珍委派朱虽观配合黔军进军川东,失败而回,又派朱早观前往慈利,对地方武装朱际凯部进行招抚收编,朱际凯对陈渠珍派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来招抚他感到陈没有诚意,他命令手下将朱早观于晚上拖到城外枪毙,枪中左脑门,深夜才苏醒过来,为一老农所救,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1924年,朱早观重回广东,经林伯渠介绍,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并任程潜主持的军政部讲武堂教官。他对《孙子》13篇进行言文对照,加上配上历史小故事,讲课很受学员们的欢迎。还曾任攻鄂军总司令部副官、东征第三纵队主任参谋。程潜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后,朱早观历任军部干部团团长,中央直辖独立第三师旅长、师参谋长等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成立南京政府,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对国民党左派也进行搜捕,朱早观于是潜回苗乡,陈渠珍任命他为军官训练团筹委会副主任,负责筹办军官训练事宜。后来流浪到京津一带,靠卢金山的接济才解决生活问题。“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东三省,朱早观只得回到凤凰。他将自己想革命,不知能否参加的顾虑写信告诉了朱德、彭德怀。不久,朱德、彭德怀回信说:“中国革命事业,任何弱小无知都可以来干。若要民族翻身,不致再遭受压迫,必须朝着共产党这条道路走。”1937年10月,朱早观(此时正式改名)来到太行山朱德、彭德怀的驻地,参加了八路军,被委为八路军高级参议,兼任总部随营干部学校军事教员。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朱早观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兼军事教员与安塞地方工作队队长。1939年3月,改任第十八集团军干部教育科副科长,兼办参谋训练班工作。1940年改任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副官处长兼干部训练大队长。1944年10月,随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南下,任南下支队参谋长兼军政委员、湘鄂赣边区军区参谋长、军政干部学校校长。从1944年11月9日至1945年10月5日历时一年,跋涉15万多华里,转战陕、晋、豫、鄂、湘、赣、粤等7省回到鄂豫皖解放区。后任中原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长、西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49年6月15日,朱早观参加了新政协会议筹备会,参与起草建国大纲,讨论建国大业。9月21日,朱早观当选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早观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第五局局长、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55年8月20日,朱早观因心肌梗塞病逝,时年52岁。朱早观病逝后,被追认为烈士,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石宏规,字爻三,苗族,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永绥县吉峒乡老旺汛(今花垣县团结镇长新村)。1914年,石宏规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1921年,石宏规考入湖北省立外国语专门学校英语系,1925年毕业后任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英语教员。次年冬,当选为国民党常德县执行委员,兼任宣传、组织部长。1927年,石宏规因父丧返乡,后任第十九独立师政训处宣传科长,省第一警备军政训处上校主任,凤凰、乾城、麻阳3县联合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并在凤凰岩脑坡首创实验小学一所。1933年,石宏规随国民党中央考察团深入苗寨考察,编有《湘西苗族考察记》一书,为治理湘西苗族地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934年夏,石宏规任乾城县县长,曾开仓赈济灾民,组织以工代赈,发动修筑大道。次年,石宏规任湖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秘书。曾率苗族青年赴长沙演出歌舞,促进了苗区与外地文化交流,并积极呼吁,呈准在所里创建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和屯务中学。1936年8月1日,石宏规任湘西屯务处(处长余范传)副处长。 1937年,石宏规奉命调停湘西苗民武装革屯,积极呼吁“废屯升科”。不久,石宏规当选取为国民大会代表,并被聘为省政府设计委员、军事参议会议员。1941年后,石宏规先后任省土地陈报处副处长、田赋管理处副处长、南岳管理局局长。1947年3月1日,石宏规被聘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委员。1948年,石宏规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石宏规任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总指挥部少将高参,与谭自平等组织“湘西青年联谊社”。凤凰和平解放前夕,石宏规去台湾,入革命革命研究院第二十三期受训,仍为“立法委员”。1982年6月,石宏规病逝于台北,终年84岁。石邦藩,字东屏,苗族,1900年出生于湖南省乾州厅东门外(今吉首市矮寨乡)。1929年,石邦藩考入国民革命军军官教导团,193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考入保定航空学校,成绩优异。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航空队队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航行第二队副队长、中央航空第二队队长。1932年,日军侵略吴松口,日军轰炸机六架,战斗机九架,偷袭我笕桥航校和“乔司机场”,石邦藩即驾“容克”第七号机升空迎击敌军,打落敌机一架,其余仓惶逃窜。3月初,日军又派九架战斗轰炸机,密集编队从海上入侵我领空,中央第二、六航空队仅有三架飞机警戒。在这紧要关头,二队队长石邦藩又驾“容克”七号机和六队分队长赵普明驾“可塞”号机升空,与敌军混战,“容克”号座机中弹68发,帮藩左臂受伤,仍坚持战斗,时而垂直上升,时而俯冲直下,左右盘旋,连续开炮,击中两架敌机,其余逃之夭夭。帮藩安全着陆,保住了航校和机场,震惊了中外。这是我国第一次保卫祖国神圣领空的战斗,首创了一人击落日机三架的记录。回到基地后,地勤技师经过检查清点,发现石邦藩的座机中弹68发,石因左臂伤势过重无法保全,而被齐肘锯掉。出院后,蒋介石亲自接见嘉奖,誉之为了不起的“独臂将军”。 1935年9月7日,石邦藩晋升空军少校。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为指挥方便,设立了空军前敌指挥部,周至柔任总指挥,毛邦初任副总指挥,石邦藩任航空总站站长。8月,又增设第一军区司令部,沈德辔任司令,石邦藩任参谋长,下辖9个大队、5个独立暂编中队和1个暂编教官大队。同年9月7日,石邦藩晋升空军中校。1940年,石邦藩任航空委员会交通处处长。1945年4月30日,石邦藩晋升空军上校。1949年,石邦藩在台北去世。杨登鹏(1909-1951)广西土匪头目。广西西隆人,苗族。土匪出身。1946年曾担任县民团总队副队长。1949年10月,国民党在百色拼凑新编第十六军第四十八师时,被任命为副师长兼第一四三团团长。1950年西隆解放后,被迫自首。同年6月又逃往百色附近,改名杨万飞,招集匪特,组织伪军,自任军长。1951年10月被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奇涌泉1945年2月21日叙授的是协统(相当于少将)不是陆军少将。另外索诺木拉布坦1935年4月11日叙授都统(相当于上将);滚噶环觉1936年11月30日叙授副统,巴宝多尔济、潘德恭察布1937年2月22日叙授副统(相当于中将)。安健(1877~1929)字舜卿、舜钦。彝族土司后裔。1877年8月22日生于郎岱厅羊场巡检司凹鸟底(今六枝特区新场上官寨)。少时就学安顺府,曾中秀才,后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谋起兵反清,因事败被通缉,于1905年流亡日本。不久,加入同盟会。曾参加同盟会组织的钦廉、河口、广州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安健与贵州自治学社联络,传达孙中山先生指令,促成了贵州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元老中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成员之一。1912年,安健与贵州自治学社社长钟昌祚等自上海绕道云南回黔。其时,滇军已应宪政派之邀入黔,自治学社成员受到追捕。及行至安顺,钟昌祚被捕遇难,安健被迫再次流亡日本,1914年加入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为贵州支部长。1915年,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号召各省组织讨袁大军,安健被任命为贵州讨袁军司令长官。1918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大元帅府,安健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参议。是年11月,被任命为川边宣抚使,深入藏彝地区宣传革命。1923年返回广州,任大本营咨议、黄埔军校筹备委员,后任广州国民政府参事。1926年,广州国民革命政府誓师北伐,安健任第9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参事。1929年任川边宣慰使,6月任贵州省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29年10月12日,在昆明逝世,终年52岁。次年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并将安健故乡上官乡改名为舜卿乡。著有《讨清檄文》、《贵州土司现状》、《贵州民族概略》等。杨伯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贵州大定人,贵州钟庆彝族世代土司家庭出身。1923年春由安舜卿(时任贵州省国民党支部长,以候补代表身份出席国民党一大)介绍加入国民党。1924年春由孙中山特许,安舜卿介绍报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杨伯瑶参加了国共合作发起的“北伐战争”。民国16年(1927年),国民党的一部分人发动“四一二”政变,杨伯瑶认为政变违背了孙中山所引导的道路,便以为父奔丧为托辞,弃职回乡。后返回贵州,续接父业为土司。1950年9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2937号任命通知书》,任命杨伯瑶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从1951年7月起,先后担任过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委、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1953年,被任命为省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1957年6月,被任命为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以现行反革命罪关押于省公安厅看守所。病危时才准予取保就医,但终因延误了治疗时间,不幸于1972年10月11日病逝,终年77岁。黎天才(1865-1927),云南丘北黎家庄人。字辅臣,彝族。1912年授陆军中将。1882年投身清军,在中法战争攻克谅山战役中功勋卓著。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黎率兵于吴淞起义,推举为吴淞军政分府水陆军统领,11月率军光复南京。1912年,与张作霖等人同时授陆军中将。1915年,被袁世凯任命为襄郧镇守使,又任陆军第十一师师长。次年改任第九师师长。1917年任江苏留鄂第一师师长,与荆州镇守使石星川在荆州组织靖国军,宣布脱离北洋政府,受到孙中山所遣专使慰劳。1917年12月4日,黎天才在湖北襄阳率第九师全体官兵并联合第一师宣布独立,脱离北洋政府,震动全国。不久,他被推举为湖北靖国联军总司令,带领靖国军全力投入护法战争,先后攻下兴山、秭归、巴东,占领恩施,晋授陆军上将、一等文虎章。1918年初,联合王天纵等组织河南、湖北、陕西三省联军总司令部,被推为总司令。又与程鐾光、李烈钧、熊克武等联名通电主张恢复民国初年的国会。1920年冬退守鄂西。次年被孙传芳等部击败。后来不愿卷入军阀混战,率部转移四川。1922年被唐继尧任为云南东南国防督办,次年北洋政府任他为将军府将军。后闲居昆明。龙云(1887-1962)1935年4月授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原名登云,字志舟,彝族人,彝名纳吉鸟梯。祖籍四川凉山金阳县长坪乡则祖村。生于云南省恩安(今昭通县)炎山区松乐村下营盘。1911年加入滇军,1914年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骑兵科毕业。被唐继尧从下级军官逐步提拔为侍卫队长,1922年2月20日李友勋被广西自治军击毙,龙云遂代理第一军军长,继续攻打顾品珍。3月20日顾品珍战死,24日龙云攻战昆明,唐继尧重掌云南,4月龙云任滇中镇守使,驻昆明。1923年1月3日龙云母亲去世。3月5日唐继尧、刘显世分任滇黔联军副总司令,龙云任第三军军长。10月,唐继尧编制十四个军,龙云任第五军军长,改滇东镇守使。1924年9月22日唐继尧组“建国联军总司令部”,龙云任第三军军长。1926年改任昆明镇守使。1927年发动政变,逼唐下台,独揽云南军政大权。历任云南讲武堂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1928年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黔滇绥靖公署主任,因与蒋介石有矛盾,1929年秋统一云南。1931年6月15日被国民党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2月2日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兼任云南省普通考试试务处处长,并任国民政府“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在黔、滇、川边境阻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军事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兼陆军副总司令。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7年之久,被称为“云南王”。1945年被蒋免职,调任军事参谋院院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实际处于被软禁之中。1948年12月逃离南京到香港,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8月与黄绍竑等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1950年1月到北京,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第4届中央常委。第1届全国人大常委。第2、3届全国政协常委等。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80年7月改正)。1962年6月27日在北京病逝。龙绳武(1905- )彝族,云南昭通人,龙云之长子。云南讲武堂第18期、法国圣西尔军校骑兵科毕业。1929年任云南讲武堂军士大队副大队长,1940年任昆明行营第2旅少将旅长兼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43年任暂编第19师师长,抗战期间曾秘密加入民革,1945年12月任第60军副军长,未就职,后任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任总统府中将参军,8月随龙云在香港参加起义。后被任命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未就职仍留居,1954年11月赴台湾。龙绳祖(1906--1984)彝族,云南昭通人,龙云之次子。法国圣西尔军校、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4期毕业。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警卫大队大队长,在云南参加堵截长征红军,抗战期间曾任滇黔绥靖公署护卫混成旅独立团团长,1943年任昆明行营独立第2旅少将旅长,1945年任云南警备总司令部暂编24师师长,1946年被解除军职,后任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任总统府中将参军,8月随龙云在香港参加起义。后在香港居住。龙泽汇(1910--1991)彝族,号济游,云南昭通人,龙云之侄。中央军校第8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1期毕业。1940年任第1集团军总部特务营营长,后任第1集团军总部副官处处长,1943年任第36补训处第1团团长,1945年5月任第1方面军兵站司令部少将司令,1946年任第93军暂编22师师长,1948年任第93军副军长,1949年初任云南省保安第3旅旅长,10月任第93军中将军长,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体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云南省委主委,民革中央委员。1991年3月3日在昆明病逝。卢 汉(1985-1974)1939年5月加陆军上将衔。云南昭通市炎山乡中寨人,彝族。原名邦汉,字永衡。是龙云的表弟。1914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第4期步兵科毕业。1915年底,从云南开始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爆发,卢汉随护国军进入四川战斗。护国战争结束后,卢汉在驻川滇军成都兵工厂保厂营任排长,后升任连长、副营长等职。1920年,四川军人掀起“川人治川”运动,驱逐驻川滇军,滇军战败退回云南。卢汉回到昆明后,在唐继尧督军公署当少校副官。1921年初,驻川滇军第1军军长顾品珍,不满唐继尧强驱滇军入川内战,率部回昆明驱逐唐继尧。唐继尧在内部分裂,军心动摇,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不得已通电辞职,2月8日凌晨率亲信乘滇越铁路火车向南出走,流落香港。次日,顾品珍进入昆明,以滇军总司令名义控制云南。唐继尧逃离昆明前,委龙云为近卫第11团团长,卢汉任该团第3营营长,驻云南蒙自地区,以待时机。1922年春,唐继尧侥幸地实现了“二次回滇”,重新统治了云南,论功行赏,龙云出任军长,卢汉被任命为近卫第3团团长。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准备继续完成北伐事业,民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唐继尧对这个形势看不惯,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粤系陈炯明,桂系刘震寰相勾结,试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革命政府,组织以唐继尧为首的南方政府。1925年春,唐继尧派出号称十万大军的部队,分两路入侵广西。北路以唐继虞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为2.5万人),从此路进攻;南路以龙云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有3万人),从南路进攻。卢汉被唐继尧任命为第7旅旅长,归龙云指挥,进入广西。由于滇军指挥混乱,士气低落,经过几个月的战斗,遭到大败,于同年8月退回云南。不过在这次战争中,龙云及其卢汉所部,损失不大,保留比较完整,这就使龙云、卢汉在后来滇军内部角逐中,处于优势地位。1927年2月6日,卢汉跟随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镇守使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发动推翻唐继尧的“二?六政变”。唐继尧被迫交出政权,成立了云南省务委员会,由四镇守使掌权。5月23日,唐继尧病死,四镇守使政权失去了平衡,特别是胡若愚、龙云争夺领导权的矛盾迅速加剧。6月14日,胡若愚联合张汝骥突然向龙云所部发起进攻,派兵包围了昆明北校场(龙云部队在昆明的驻防地),同时包围了龙云及其手下主要将领卢汉、孟坤、高荫槐等人的住宅。这就是云南历史上的“六?一四政变”。事件发生时,卢汉在家里听到枪声,才发现自己住宅已被包围,乃从石墙爬出,藏在朋友家中。两天后化装潜往滇西禄丰,找到突围而出的自己的部队。恰巧也在6月14日这一天,蒋介石控制的南京政府发布命令,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胡若愚为39军军长、张汝骥为独立第8师师长。因此,胡若愚等人虽然抓住了受伤的龙云,却不敢贸然杀害。卢汉遂与高荫槐、孟坤、朱旭等人,把部队集中到滇西凤仪、下关一带,并请滇军元老、宪兵司令胡瑛到滇西统一指挥部队,代理第38军军长,下编为3个师,以卢汉为前敌总指挥兼第2师师长。1928年龙云主滇后,任省政府财政厅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8师师长,1931年后被龙云罢免军职。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六十军军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后历任第三十军团军团长、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云南緌靖公处主任等职。1949年12月,通电宣布云南起义,并主持了昆明保卫战,击败了蒋军的进攻。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全国人大第1届代表,第2、3届常委。全国政协第1届委员,第2-4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在北京病逝。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卢浚泉(1889-1979)云南昭通县炎山人。彝族人。卢汉叔。云南陆军讲武堂十五期炮科毕业。1925年春到广州,任黄埔军校学生队区队长。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4年入黄埔军校轮训班。后留校任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入伍生第一团第三营连长、营长。1927年回云南任第九十八师中校参谋、第十路军总指挥部军官候补生队大队长。1930年调任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营长,参加了对广西的作战。1931年升任第十路军卫士大队大队长。1933年任云南补充大队大队长。1935年所部改编为近卫第一团,任团长。1937年升任近卫第一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近卫第一旅守备滇南前线。1941年所部改编为暂编十八师,任师长。1943年任第一集团军第一路军指挥官。1944年所部改编为第九十三军,任军长。抗战胜利后赴越南受降,任河内警备司令。龙云被迫离开云南后,奉命率部开赴东北作战。1948年3月兼任锦州警备司令。1948年5月任东北“剿总”第六兵团中将司令,兼锦州警备司令。1948年9月授少将军衔。同年10月15日在锦州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9年12月特赦获释。曾任云南省政协秘书处专员、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逝世。著有《防守红军过普渡河的回忆》、《锦州国民党军被歼记》等。禄国藩(1884--1972)1945年2月任陆军少将,1947年6月任陆军中将。彝族,原名陇高跃,字介卿,云南彝良人。日本东斌陆军步兵专科学校毕业。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滇,1911年10月30日参加推翻清朝在云南统治的“重九起义”,11月任云南省政府警卫大队副大队长,1912年任援川滇军第1梯队副官长,1913年任滇军第9团团长,1915年12月任护国军第1军第3梯团第5支队长,讨伐袁世凯,1916年在四川任陆军第6师步兵23团团长兼成都警察厅厅长,不久任上川南汉军统领兼四川第9区清乡督察处处长,1917年3月因病辞职回滇,1918年任靖国联军总司令行营咨议处处长,1919年10月任滇军总司令部参谋部第2部部长,1920年2月被免职,1921年处任大理下关厘金总办,1923年1月任驻粤滇军第3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同年底辞职返滇,闲居昆明,1928年任普洱道尹,后改为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1931年任云南省公路总局代理督办,1936年8月任云南省公路总局督办兼官商合办汽车公司董事长,1941年12月任云南省宪兵司令兼云南省防空司令和昆明警备司令,1945年10月被免职,1946年4月在昆明加入民革,1948年任云南省省务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云南省政协常委。1972年3月14日在昆明病逝。陇生文(1907--1982)彝族,号应奎,云南镇雄人,生于1907年6月23日。云南讲武堂第19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3期毕业。1945年任滇黔绥靖公署暂编24师副师长,1949年6月任云南省保安第1旅少将旅长,10月任第93军278师师长,12月9日在昆明起义。后任解放军暂编第13军暂编39师师长,云南军区参议,云南省政协委员。1982年2月1日在昆明病逝。张 冲(1899-1980)云南泸西县永宁乡小补坎村(现划归弥勒县)人,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1936年4月1日任陆军少将。青年时代参加反抗贪官污吏斗争。后入滇军,历任滇军旅长、第五师师长。1931年后兼任云南盐运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六十军副军长兼第一八四师师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升为新三军军长。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因吸收一批共产党员到一八四师工作,于1939年被撤去军长职务。1946年经中共代表团帮助到延安。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议、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委副主任兼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80年10月30日在北京病逝。杨继宽(1905--1982)彝族,字少逵,云南蒙自人。云南讲武学校第19期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6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60军183师代理参谋长,1943年12月任第1集团军总部高参,1944年任暂编21师参谋长,1945年10月任第60军暂编21师少将副师长,1946年任第1方面军司令长官部副官处处长,同年7月任云南省保安司令部总务处长,旋调任重庆行营少将高参,1949年3月任云南省禄劝县县长兼联防指挥官,7月任云南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云南军区军事教员,云南军区司令部参议,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陇耀(1908--1977)彝族,又名绍德,字光宗,四川金阳人。1937年任第60军警卫营营长,1940年任第1集团军总部特务团团长,1942年任滇黔绥靖公署第4旅2团团长,1943年任第1集团军暂编21师步兵2团团长,1944年任第60军暂编21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任第60军暂编21师少将师长,1948年10月17日在长春起义。后任解放军第50军149师师长,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曾任重庆第2步兵学校物资部副部长,四川省乐山专署副专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安恩溥(1894--1965)1936年4月1日任陆军少将。中将。彝族,原名德鸿,更名德化,云南镇雄麻塘人。二弟安纯三,四弟安德馨。云南讲武堂第14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7期毕业。1931年任滇军独立第2旅旅长,1935年入黔阻截红军,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独立22旅旅长,1937年8月任第60军2旅旅长,1938年任第60军182师师长,参加徐州会战,1939年1月任第60军副军长,7月任第60军中将军长,1940年9月兼任第1集团军第1路指挥官,1947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初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和云南省干训团教育长,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后任云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1965年12月25日在昆明病逝。安纯三, 彝族,别号德纲,云南镇雄麻塘人。安纯三高小毕业后考入云南讲武堂将校队,同时加入国民党,毕业后,在滇军暂编第一团任排长、连长等职。1930年参与其兄安恩溥进剿赫章席大明,掳杀席部人员。后调华永独立营任营长。1942年任滇黔绥靖公署步兵第3旅旅长,1943年任第1集团军暂编20师师长,1944年,安纯三任国军第一方面军第二路军暂编二十师师长。1948年11月任云南省第1区(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12月4日在昭通起义。1950年参与组织叛乱,任滇黔边区游击总指挥,同年被俘后于关押中病逝。岭光电(1913--1989)彝族,彝名牛牛慕理,四川甘洛人。中央军校第10期步科毕业。1942年任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边民训练所教育长,1944年任夷田特别政治指导区区长,1947年任西康省政府边务委员,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1950年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12师少将师长,旋任第27军副军长,3月兼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反共救国军第3路副总指挥,4月10日在西昌率部接受解放军改编。后任西昌民族干部训练班主任,四川省凉山州政协常委,四川省民族参事室参事,四川省政协委员,云南楚雄文化研究所顾问。1989年12月15日在西昌病逝。邓德亮(1927--1950)彝族,西康越西人。1945年任川康边防军西康靖便司令,1949年12月任西康省政府委员,1950年2月兼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反共救国军第1纵队少将司令,4月在西康越西被俘,年底在西康泸沽被处决。孙子汶 ,彝族,名肪,四川西昌人,生于1988年。1944年任川康边防总部靖边司令部2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任川康边防总部靖边司令部副司令,并代司令,1950年3月兼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反共救国军”第4纵队司令,4月在西昌投诚。后任西昌管制委员会委员。邓玉麟(1879-1951)号炳三,土家族,湖北巴东人。1912年授陆军中将衔。民国2年(1913年)总统府授予他一级嘉禾章、二级文虎章。早年入湖北新军,加入共进会。参加了武昌起义,任鄂军第七协统领、第四镇统制。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总统府军事谘议。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参军。1921年任国民党本部军事委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左路军第一路司令。后脱离军界,寓居上海,又移居武汉、姊归,后归故里。新中国成立后,以开明士绅代表身份参加县里会议。1951年3月误以“组织反革命暴动”罪被错杀。19。1914年3月11日,秦国镛与教官厉燕各驾一飞机,完成从北京飞往保定的航线飞行课目,这是中国第一次航线飞行。1919年7月1日,张勋在北京拥溥仪复辟。7月5日,秦国镛致电讨逆军司令段祺瑞,表示愿“率飞行员与讨逆各军承一致行动”。7月7日,秦国镛驾机袭击清宫紫禁城,成为中国实施空袭的第一人。当时投下3枚尺余长的小炸弹:一枚落在隆宗门外,炸伤轿夫一名;一枚落在御花园水池里,炸坏了水池一角;第三枚落在西长安街隆福门的瓦檐上,当时,这里聚集了一群太监正在赌钱,从天而降的炸弹吓得他们魂飞魄散。那天溥仪正在书房里和师傅们说话,听见飞机声和炸弹爆炸声,也吓得浑身发抖,面无人色。在此之后,秦国镛还曾冒险驾机飞越秦岭,又创中国远航之先声。1920年春,南苑航空学校划归航空处管辖,改组为航空教练所。秦国镛回陆军部,升任陆军中将,授一等文开勋章。1923年,秦国镛解甲从工,建华陆石工厂,经营高级建筑石料,并受聘北京大学,任教职。1940年,秦国镛在北京病故,享年64岁,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刻:“中国航空第一人秦国镛之墓”。李继龙(1898--1955)1947年11月19日授陆军少将。土家族,名光炎,字振汉,湖北长阳人。湖南陆军讲武堂、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1942年任第6战区干训团教育处副处长,后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广西省干训团大队长,1944年任第73军77师参谋长,抗战胜利后曾任长沙警备司令部代参谋长,1947年退役经商,1948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8月任第79军副军长,10月在湖北宣恩投诚。1950年加入民革,1953年被捕,1955年12月8日以反革命罪被处决,1986年予以平反。刘庄如(1915--1980)土家族,字永壮,别号漪泉,湖北咸丰人。中央军校特训班第1期、中央警官学校第4期、中央军校高级战术研究班毕业。1941年9月任中央军校合川特训班教务组少校战术教官,1942年初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中校股长兼干训团情报人员训练班主任教官,1944年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研究室上校主任,1946年任保定绥靖公署情报处处长,1948年春任陆军第6训练处2组组长,6月任武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年底任湖北省第4区保安副司令,1949年7月任湖北绥靖总司令部2处少将处长兼军政干校绥靖人员训练班主任,后任湖北绥靖第16旅副旅长,湖北绥靖总部行动总队少将总队长,11月29日在四川利川被俘,旋逃脱,1950年8月2日向重庆市公安局自首。后被判刑关押,1963年4月9日获特赦。后任四川省梁平县政协委员。1980年7月溺水身亡。杨揆一(1885-1945) 1936年1月29日为陆军少将。1936年10月任陆军中将。土家族。湖北鹤峰人。生于江夏城关(今武汉武昌).清末曾任湖北清军管带。民国成立后,入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北洋政府军及国民党军队中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军,参加汪伪国民政府,历任伪军委员会参谋总长、伪军事参议院院长、伪湖北省政府主席、伪武汉行营主任、伪湖北省保安司令等。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处决。杨荩诚(1880-1922),又名光准,字柏舟,土家族。1880年5月生于四川秀山县客寨村。20岁入蒙馆任教。1902年,他假称松桃籍报考贵州武备学堂。是时,学堂已录取17名,他一到即考中第18名,是故又被传为“十八学士”。1905年回国,经部授武举出身,任贵州新军第一标教练官。1911年春兼任贵州陆军小学总办。10月,武昌起义发生,一时南北景从。11月3日,被新军拥为首领响应陆小学生起义,贵州遂告光复,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被公推为都督,主管全省军政事宜。12月,率黔军援鄂北伐。次年1月兵至常德,南北议和,2月12日清帝退位,北伐不成。杨委田宗桢为司令代管北伐黔军,只身经武汉赴南京面谒孙中山,辞请归田,不许,被任命为贵州都督。时贵州宪政派已请滇军唐继尧率军入黔,屠杀自治学社成员及新军。4月25日,唐继尧被袁世凯任命为贵州都督,阻止杨率黔军回黔,杨为黔军命运计,据理力争。6月,《洪江条约》签订,达成滇军回滇,黔军回黔。8月,杨荩诚将军队交出,赴京听候任用。12月29日,被授与陆军少将并加陆军中将衔,任总统府军事顾问。因厌恶军阀混战,转而学佛尚空,日事静坐,不问政事。1917年奉北洋军阀令赴四川接洽西南将士,至重庆闻张勋复辟,急赴成都说刘存厚参加北伐。未几,张勋为段祺瑞削平,被任为四川驻京代表。1918年至1919年间,因常与旅京同乡筹措川局运输赴陕,积劳成疾。1922年7月,病逝于家乡秀山,终年43岁。傅翼(1889—1952)1939年11月任陆军少将,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土家族,字西屏。四川省酉阳县人。四川成都速成讲武学堂毕业。曾到西藏驻防。辛亥革命爆发后,经印度回四川,在刘湘部下任职。1931年,任陆军第二十三军第三师参谋长,1935年夏,任中央军校成都分校高级教官。1938年,任第七十八军新十五师少将师长,随部队出川抗日。1939年,任新编第十六师师长,1942年3月,任第七十二军副军长,代军长,1943年2月,任第七十二军军长。1946年6月参加进攻中原解放区,因作战不力被免职,调任武汉行营中将参议。1947年返回重庆,居家赋闲。1949年,王陵基派人动员傅翼参加反共队伍,被他托词拒绝。并在重庆迎接解放。1952年病故。陈兰亭(1887--1961)1936年授陆军少将。土家族,四川石柱人。1920年任川军第1军6师24团团长,1922年任川军第1军独立第3旅旅长,1924年任四川边防军第10混成旅旅长,1926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川军第4路司令,发动顺泸起义,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6师师长,1928年6月任第20军3师师长,1932年任第21军川东边防第1路司令,1934年参加围剿红军,1935年8月任第44军暂编1师师长,1936年任第163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川黔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1947年2月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1月任川东绥靖司令部副司令,11月在重庆迎接解放。1961年5月23日在重庆病逝。郑洞国(1903--1991)1948年授陆军中将。土家族,曾用名郑桂庭,字桂庭,湖南石门县商溪人。添平土司龙溪隘世袭土官后裔。黄埔军校第1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1期毕业。1931年10月任第2师独立旅旅长,1932年任第2师4旅少将旅长,1936年任第52军2师师长,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抗战,7月任第98军副军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2月任改任第5军副军长兼荣誉1师师长,1940年2月任新编第11军中将军长,1941年9月改任第8军军长,1942年8月兼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1943年1月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兼新编第1军军长,1944年参加印缅抗战,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5年9月任第3方面军副司令官,并兼任京沪卫戍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46年11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1947年9月任东北行辕副主任,1948年1月任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3月兼任第1兵团司令官和吉林省政府主席,10月19日在长春投诚。后任国家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1991年1月27日在北京病逝。王时,名化谟,字雨民,土家族,1889年出生于湖南永顺县新寨乡龙塔村。1902年进入县城高等小学读新学,嗣后进入府立中学。1905年中学毕业后,远赴长沙,考入湖南陆军小学。毕业后,又考入湖北武昌陆军中学。临近毕业时,适武昌起义。王时平时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极为僧恨,乃积极发动同学,组织学生军,被推为学生军队长,投入革命行列。王时率领学生军随蒋翊武、孙武攻打湖北总督府,赶走清政府的湖广总督及第八镇统制张彪,继又攻占楚王台军械库,补充了枪弹后,带领学生军跟随蒋翊武登上了黄鹤楼,欢呼革命胜利。随后王时又率学生军参加汉阳战役,屡挫敌锋。武昌起义后,王时经蒋翊武、谭人凤介绍加入同盟会。1912年4月,王时进入河北清河北洋政府所办之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后改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第二期骑科第一连毕业。1917年,王时回到湖南,任湘军叶开鑫部营长、支队长。1918年任第三团团长,奉命驻防洞庭湖西之沅江三仙湖。驻防期间,日本巡洋舰舰长水村三郎横行无忌,私运毒品,危害湖区人民。王时据侦探密报后,设筵席,请水村三郎赴宴。同时派稽查登上巡洋舰,搜出违禁毒品。王时当即将水村三郎扣留,逼他交出内河航运证,并立即上报,按国际公法私运毒品条例,判处水村三郎徒刑,迫使日本驻华领事专电道歉,王时之名从此远播。同年秋,湖南湖北大旱,为打击不法米商囤积私运,王时严格执法,不徇私情,保护了政府运粮救灾任务的顺利进行,抑制了灾区米贵如珠的局面。旋即王时提升为第三师旅长,被北洋政府陆军部升为陆军少将,授与二等文虎勋章。1925年,叶开鑫奉命进驻辰州(沅陵),兼任湘西善后督办总署督办,王时任总署参谋长兼湘西屯务总军军统指挥,总管湘西花垣、乾州、凤凰等苗区绥靖事宜。王时到任后,即将压迫危害苗族的凤凰镇竿、乾州绥靖、花垣绿营统领、湘西屯务军统领等腐败的旧有军事机构,一律裁撤。同时在苗区各县另组由苗民组织的区乡自卫队。此外,王时又积极提倡修路兴学,深受苗民的称颂。1926年,叶开鑫投奔北洋军阀吴佩孚,王时奉命回辰州护理湘西善后督办职务,并代理湘军第三师师长。旋即湘西善后督办总署奉命撤销,王时率第三师开赴湘北。同年6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唐生智响应,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王时率第三师进驻汩罗,寻奉令进攻岳阳,打败叶开鑫部。并配合北伐军其他各部,进占武汉,继占南昌。后奉北伐军总司令部的命令,王时担任北伐军东路军第一军何应钦部的军参谋长,指挥所部攻打上海、常州、无锡、镇江的孙传芳部队。不久,孙传芳偷渡长江,王时未经请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即以军参谋长名义,下令第一军各部回击,与孙传芳血战龙潭,孙军溃败。王时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白崇禧虽对其独断专行不满,念其有功,未加深究。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军政部正式成立,统管全国各军军政事宜。何应钦任部长,王时出任军政部主任参事兼军事法规会长,并晋升为陆军中将。王时在职期间,先后主持制定了军需独立制度、征兵制度、扩充海陆军事编制计划、整顿军政方案、制定改造武器方案、充实军事教育计划、统一军政人员等重要法规。并提出辞退日本军事顾问,改聘德美军事专家,加强军队政治教育等建议,均先后得到军政部的采纳。1933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设南昌行营,何应钦出任行营主任,王时出任行营参谋长。同年,王时参加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旁听。1935年,南昌行营撤销,王时随何回到南京,仍任军政部参事。1936年2月4日,王时任少将,1937年5月21日,王时任陆军中将。1937年12月,国民党迁都重庆,王时回到湖南,出任宝永师管区司令。1938年元月,何应钦任国民党军委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委王时为第九战区后防警备司令。当时张治中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特邀王出任省政府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王感到湘西的永顺、龙山、大庸、桑植、保靖、古丈等县,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匪盗猖獗,民不聊生,遂向张治中提出回家乡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1940年,王时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整顿吏治,维护治安,禁绝鸦片,清剿匪患,兴办学校,为村民所乐道。1942年,何应钦电令调王时为衡(阳)郴(州)师管区司令兼衡阳区警备司令、衡阳专区保安司令及衡阳市防空司令。1943年,王时调任芷(江)绥(宁)师管区司令兼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驻芷江县城大四方井,奉军政部令管辖湘西、贵州、广西交界20余县之兵员征集与训练补充要务。1945年4月,日军集结八万兵力,分三路进攻武冈、新化、安江、洪江等地,企图占领西南战略要地芷江。王时督率湘西地方团队及民众近万人,构筑雪峰山防守工事200余里,指挥所部配合国民党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与第三方面军汤恩伯部进攻武冈的日军指挥部,歼灭日军28000余名,保卫了芷江的安全,获得湘西大捷。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时任川鄂黔边区中将绥靖主任,并兼所驻各军总司令。不久去重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将官班主任,兼任参谋班、兵役班主任。1946年秋,国民党还都南京,王率中训团回到南京,任参谋总长办公厅主任,兼国防部法规审核主任。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元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国民政府代总统,以何应钦为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任命王时为国防部办公厅主任。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土崩瓦解,王时随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