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世纪50年代 我在贵阳剿匪
征集“我和祖国共奋进”稿件线索
1949年10月1日,那是一个永远的印记,指引着无数人找到生命的方向。70年来,贵阳这座城市发生着各式各样的故事,从以前到现在,身在贵州的您和亲朋在祖国的建设中作出过什么样的贡献?如果您有可以分享的故事或回忆,请以“共和国故事汇”为主题进行创作,欢迎您在10月1日前来稿,或者提供线索,我们会有记者联系您,并进行采访。
投稿要求:800字左右,配图。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山东路25号报业大厦23楼,贵阳晚报热线新闻事业部《黔城旧事》栏目。
1949年,贵阳解放,面临着人才匮乏、匪患难治、经济发展缓慢等难题。当时,满目疮痍的贵阳需要大量的人才,便筹建了贵阳干部学校,从全国范围内招考了共300余名一期学员。这群青年从五湖四海赶来,投入剿匪、土改等革命事业,为贵阳的改头换面贡献了年轻的力量。
讲述人:台运良,86岁,原贵阳革命干部学校第一期学员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台运良
01考入贵阳革命干校1949年12月18日,15岁的台运良怀着好奇而又喜悦的心情,背起行囊,从贵阳向修文出发,与他同行的还有300余名考取贵阳革命干部学校的青年。从早晨到傍晚,他们一共步行了近百公里,旅途中没有饮食补充,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步履艰辛,傍晚抵达修文驻地时,他们已疲惫不堪。 稍事休整,便迎来了干校开学典礼,贵阳地委宣传部长兼干校校长孙汉章给学员作了激动人心的动员报告,那是台运良等人第一次聆听到的革命实践归结的真理结晶。 在修文中学里的生活很苦,凛冽寒冬里,所有人都在教室地上打通铺,平日里用冷水洗脸,家里每月给台运良寄5角钱,刚好够买两双草鞋。大年三十,大伙围着一盆猪肉白菜,吃得津津有味,这是这群年轻人第一次在一起打牙祭,也是他们在外过的第一个春节。 1950年3月,贵阳军分区从干校抽调包括台运良在内的28名学员入伍,列为分区教导大队一中队参谋培训班学员,他们一边学习军事参谋业务,一边参加剿匪活动。 上世纪50年代初,台运良(右二)1950年4月,青岩再次被土匪盘踞,因为青岩是惠(水)、罗(甸)、长(顺)通往省城贵阳的咽喉要塞,且匪情复杂,于是军分区决定组建一支武工队“青岩武工队”,任命喻德润为武工队队长,任务是配合作战部队侦察,清剿土匪,协同地方政府恢复建设,保护群众进行生产,严防土匪抢粮。 02青岩剿匪活动
“青岩武工队”共有32人,以身经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战役的老战士为核心,连同参谋班抽调的十几名学员兵组成,台运良就在其中。当时的青岩虽遭匪患骚扰,但依然店铺林立,庭院、祠堂、牌坊、庙宇等各式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这座要塞古镇的壮观秀美令台运良惊叹不已。 这支武工队在孟关、黔陶、高坡等地活动,白天侦察,夜晚出击围追清剿。1950年秋收季节,土匪与武工队争夺粮食的斗争已十分激烈。当时,高坡乡存放着征集的十余万斤粮食,经武工队侦察得知,以黔陶蒋氏兄弟为首的300余名土匪要在10月12日晚上来抢粮。高坡距青岩较远,两地之间仅有一条羊肠坡道通行,据侦察,土匪已在高坡到青岩必经的黔陶、奇龙、赵司等地设下埋伏。 当时,武工队镇守在高坡乡,无法联系指挥部。情况危急之时,队长喻德润果断将与土匪暗地联络的内奸秘密羁押,割断其与土匪的联系。同时,他一边派侦察员化装抄山路到指挥部汇报匪情,一边带领队伍来到位于高坡前哨的谷拉岭山寨,潜伏在营盘里。夜已深,星闪烁,武工队成员紧盯着山下隘口,直到鸡鸣时分,侦察员依然还未返回,喻德润悄声传达——要作最恶劣的准备! 夜幕破晓,喻德润隐约看到有几十个人影在山下蠕动,正准备发令战斗时,远处赶来了一支长龙似的队伍,田野间突然响起牛角声,山下的土匪群慌乱散去。两方会合后,才得知前来支援的是驻青岩的分区复员大队的同志。 上世纪90年代,台运良(右三)及朋友到开阳羊场烈士陵园悼念牺牲烈士支援部队共1000多人,他们一接到指挥部首长命令,便马上通知大伙带着锄头、背篼等运粮工具出发,支援部队的带队领导说:“对这帮子土匪,扁担也足够他们吃的了,再说这大黑天,土匪也不知道我们操的是扁担呀!”
03开阳双流土改
1950年初冬,青岩武工队完成了使命,参谋班学员随着土改工作队奔赴开阳县,进行“五大任务”(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和土地改革。 当时,开阳县刚解放,但开阳县双流区群众还被贫困羁绊,生活清苦,住土墙茅屋,吃洋芋苦荞,穿襟挂柳,十几岁的孩子还衣不蔽体。盐巴是最稀贵的食材,一块盐巴放在辣子水里打个滚便捞起来,又吊在灶头上炕干,因为缺乏营养,举目望去,双流群众尽是面黄肌瘦。 土改工作队成员带着口粮、食盐、菜金,住在村寨群众家里,即使当时部队也没多少津贴,但他们还是尽可能帮助群众。台运良住在第六村(瓦厂寨)的一户周姓人家,这家祖孙三代仅有一条破被,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炕取暖过夜,火炕里埋着的洋芋是一家人的饭食,台运良把粮、盐、菜金全交给主人家,尽力改善家里生活。 1951年,土地改革在全县铺开,台运良分在第八村,住在村农协主席陈铭顶家。当时,每日两餐全是小块洋芋,偶尔掺一点包谷沙,吃了半年,台运良常觉得四肢无力。一天夜里,他和陈铭顶工作回来,在门外听到陈铭顶老伴对儿媳说:“粮食快没有了,吃饭长点眼睛,都忍到点,让工作同志吃饱”,听完这席话,台运良拉着陈铭顶的手半晌说不出话。 同年,开阳县召开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大雪天,上千农民代表身穿着草鞋和补满补丁的单衣,自带用葵花杆泡制的亮蒿火把,满街的火光闪闪烁烁。大会集中时,农民代表盘坐在石头上,唱着工作队教的歌曲,拉拉队的喊声此起彼落。每天晚上,羊场区文工队都要登台演出歌剧话剧《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 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照随着“五大任务”的深入,当地匪患被彻底消除,接着又废除了土主对佃农的租押苛杂,农民分得了粮食、衣物和农具,开阳土改势如破竹、轰轰烈烈。1952年春,土改工作队完成了使命,农民迎着春色,一路敲锣打鼓,把工作队从村送到区,又送到县里。
04惠水土匪“双枪陈大嫂”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一部反映贵州解放初期史实的电视剧《蒙阿莎传奇》上映,剧中主角原型是50年代名动一时的土匪“双枪陈大嫂”。剧中的“蒙阿莎”身穿军官服,腰间斜挎着左轮手枪,脚下蹬着深统皮靴,烫发披肩,戴着墨镜,一幅十足的职业女军官模样,与台运良印象中身穿布依服饰、头包布依帕、脚穿布鞋的布依族妇女“陈大嫂”相去甚远。 1950年,“双枪陈大嫂”在花溪、惠水、长顺一带可谓人人皆知。1952年3月,台运良调任惠水县武装部任军事参谋,部长是原青岩武工队队长喻德润。1953年,军分区在惠水成立剿匪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惠水县王佑区,围剿活动于惠水、长顺两县的“枧马三槽”残匪,台运良被抽调参加这次剿匪活动。 在这次剿匪之前,陈大嫂已归案,被安排到惠水剿匪指挥部,协同部队劝说散匪弃暗投明。陈大嫂在土匪群中的影响力和震慑力很大,起到了规劝、分化瓦解顽匪投诚自新的作用,最终,有几十名土匪在陈大嫂的规劝下投诚。 1954年夏,他们彻底肃清了匪患,剿匪任务完成。1955年,台运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 回望往昔生涯,台运良说“生活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应该是无味的”,他曾作诗一首,以抒情怀——干校真理始追求,军旅生涯跨征途;笑迎艰辛坎坷路,只缘信念坚心头;四十七载浪淘沙,岗位淡泊写春秋。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岳欢 编审 陈洁
识别二维码,关注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