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白沙杜氏大宗祠
白沙杏花桥
广东佛山白沙杜氏大宗祠
广东佛山正式启动建设首批110条“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美丽文明示范村居,拥有800年历史的藤乡——白沙社区,蕴含着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之“古韵”。白沙社区坐落在浔峰洲东南,东临白沙河,眺望珠江水,毗邻广州,与荔湾泮塘隔岸相望。虽然与热闹的广州仅一江之隔,但这里却没有喧嚣,只有别样的宁静,在朝霞与夕阳映衬下、在榕树和河涌静守中,默默诉说着它的流光岁月……
溯源缘起于南宋,曾用名“蓝溪”
白沙于南宋年间开村,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在原粮站附近有立碑,后来因为修路的缘故,就把碑藏在了路下。后来,迁徙到此地的杜氏一族为了让后辈记住先人,便将百里秦川遥远的故乡蓝田蓝水而立定为村名,就有了“蓝溪”一名。据传在民国时期,白沙信用社河边还曾立了个“蓝溪第一”的石匾门楼,只是如今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么,“蓝溪”后来怎么变成“白沙”了呢?原来是到了明代,因为“蓝溪”被质疑为养兵造反之地,为避免牵连,乡民便决议改名为“白沙”。
古迹石桥流水,祠堂遍书香
800多年的时光,给白沙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财富。漫步在白沙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随处可见保存良好的古老宗祠、屋舍。
●杜氏大宗祠
杜氏大宗祠是白沙现存最大的祠堂。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为了感谢先祖盘天公的恩德,杜氏子孙斥资白银八百六十余两,修建了这所祠堂,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杜氏大宗祠堂号为“孔安堂”
杜氏先人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看到的杜氏大宗祠,当年就是按照学堂规格建造的。光绪年间,杜氏宗祠开办孔安家族小学堂,大堂前天阶两旁的厢房里,每房都可坐学生五六十人。抗日战争时期,白沙小学也曾“迁址”到杜氏大宗祠里。
杜氏大宗祠留影
著名的革命白沙四杜:杜国康,杜路,杜国标,杜国栋.故乡百姓以他们为傲.令我增进不少对故乡的认识,一篇故乡印象,以示思乡之情.
南海白沙村古迹熠熠生辉
据说,古代兵发南粤,船只必先突破粤北北江河段的浔峡天险,有“得浔峡可得广东”之说。州西北的水道是船只进人广州的必经河道,成为扼守广州城的军事要塞。这片凸出水面的岗丘因为与浔峡有着同等的军事价值,敌被人们称为浔峰。以浔峰为骨架沉积而成的沙洲,叫浔峰洲。近千年来,先民们在浔峰洲繁衍生息,他们先是围垦造田,把荒凉的滩涂变成鱼米之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同时,也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手工业和制造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藤编织业。坐落在浔峰洲东南面的南海白沙村,被誉为“藤编织业之乡”.南海白沙从明代崇祯年间立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村中的路、桥建筑规划合理,融为一体。村里绿树成荫,村前屋后、涌边路旁随处可见龙眼、荔枝、柳树及木棉树,特别是枝繁叶茂的榕树在村内各个角落投下大片的浓阴,给在炎热中劳作和生活的村民带来难得的清凉。数百年间,白沙能持续发展,欣欣向荣,得益于祖辈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智慧。村内有小河涌纵横交错,百米之内必见清水荡漾,水陆交通极为畅顺。河涌两岸都砌有石坎护岸,每隔一段就设置涉头,以方便汲水和洗涮。随意问起过往的村民,他们都还记得涌里鱼虾成群、孩童在清澈的水中嬉戏的热闹情景。横跨河涌的石板桥有50多座,全部都是用规格一致的花岗岩石建造,其中,以南约河涌的杏花桥最为著名。杏花桥因桥旁栽种杏花树而得名,因桥地处南约,又称南桥。杏花桥在清代咸丰年时为木桥,光绪三年 ( 1877)重建时改为石桥。石桥为单孔结构,长 10余米,桥面很高,即使潮涨,船只也能自由通行。桥的两端砌有阶梯,方便行人上落。桥面由五块花岗岩石合并而成,每块长达7米,让人感叹。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桥中左右两侧刻凿的“杏花桥”三个大字还清晰可见,人们仍然依靠杏花桥穿梭两岸。可惜河旁边的杏花树早已消失,行人只能在想象中去感受年年杏花盛开的美丽。让人感到安慰的是,现在桥头旁边有棵高大的木棉树傲然挺立,清明时节,硕大的花朵染红了古桥的上空。是村民祈福、拜祭、庆典、聚集议事的地方,有着不言而喻的凝聚力。伫立的杜氏大宗祠属于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杜氏大宗祠坐东向西,面向河涌,地形开阔,为镬耳山墙硬山顶的抬梁式木构架。原为三进三间,20 世纪50 年代第三进被拆,现保留头进、二进及回廊,面积有近干平方米。早在南宋末年,杜氏先祖盘天公就从中原南迁,经南雄珠玑巷后来到浔峰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创业,建立了人丁兴旺、比较富庶的村庄。为了感谢先祖的恩德,于清代乾隆十七年 (1752)建立了祠堂,后搬迁到三丫濠尾,于1794年又搬回原址再建,给后世留下了承载家族历史和希望的杜氏大宗祠。1996年村里集资对宗祠进行了修葺,并派专人负责管理。村民常到这里看书读报,拉拉家常。宗祠内有酒神杜康和诗圣杜甫的画像。杜康捧着酒坛,洋溢着豪饮美酒的欢畅;杜甫凝视山河大地,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悲戚。墙壁的镜框里,张贴着杜福、杜国栋、杜路、杜国彪的事迹介绍,颂扬和缅怀革命前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开阔的天井里,栽种了桂花、石榴及造型别致的盆景,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杜氏大宗祠内有一间孔安堂,寓意为“得夫子训诲而得安”的意思,体现了杜氏先辈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希望子弟知书识礼的良好愿望。宗祠建造时,已充分考虑到学堂的规格,比一般的祠堂高出 1 米,显得宽敞明亮,毫无灰暗和压抑之感。1907年,在杜氏宗祠开办孔安家族小学堂,让子弟人人有书读,个个能写会算,在贫困落后的乡村里开文明教化之先河。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有广州近郊的澳口、南岸、瑶台等乡民逃难到了白沙,同受战火威胁的南海白沙村村民没有把近300名的难民拒之门外,而是热情接待,辟出杜氏大宗祠后楼给他们安身暂住,解决日常所需,直到局势稳定。患难中的相助,使乡亲们建立了深厚感情,每逢喜庆节日便互相来往。从1986起,约定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十作为团聚日,扒龙船、舞狮子,宗祠内外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清明祭祖时,常有2000 多名杜氏子孙聚集在大宗祠,迁移到广东番禺、花都以及广西的各房兄弟也不辞辛劳地赶来。负责主持、接待、后勤的人各司其职,鞭炮响起来,狮子舞起来,美味佳肴端上桌,活动井然有序,热闹非凡。参加祭祖的人,都能分到礼饼,洋溢着浓浓的乡情。老人回忆起他们小时候祭祖分猪肉,60岁以上的给双份,90 岁以上的则是老人家能拿多少就给多少,大家围着老人家喊“出力! 加油!”个个笑逐颜开。晚辈后生听着声情并茂的讲述,很为尊老的家风感到亲切和骄傲。在破“四旧”的年月,孔安堂能保留得相对完整,是因为作为生产队的仓库,里面堆满了藤条,如果拆除宗祠,这些赖以谋生的生产资料就会被日晒雨淋,不堪使用,村民以这种过硬的理由保住了先辈留下的家业。 |
乐善好施的黄岐白沙人
今日的黄岐白沙,位于羊城“双桥烟雨”以西的白沙河畔,享有广州“中山九路”之美称。这里面积2.66平方公里,好几千人口,全乡由五个自然村组成,共有七大家庭姓氏,也都有各自的姓氏大宗祠,并以西北的杜氏大宗祠为最。历史上,在杜氏大宗祠内发生了许多事情,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更是反映了黄岐白沙乡民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据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日寇侵华,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很快沦陷,广州澳口、南岸等乡民近300人向西面逃难至“牛牯沙”,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大坦尾。但由于当时大坦尾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当地乡民解决不了逃难乡民最基本的食宿问题,无奈,300多人继续西逃至与大坦尾一涌之隔的黄岐白沙乡。由于日本人侵华,使得当时的白沙乡民生活也陷入了困难,接待又谈何容易!但乐善好施的白沙乡民,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知道人家逃难,帮得着就帮吧!于是,白沙乡公所及以杜氏为龙头的白沙父老乡亲,连夜聚集商量接纳、收留事宜,就如何解决300多人的吃饭、住宿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力尽所能地做好“东道主”,让过门就是客的逃难乡民有归家的感觉。最后,这300多人的食宿问题,就安排在白沙杜氏大宗祠解决。于是,血浓于水的情谊在杜氏大宗祠内悄悄酝酿。为了安置这批逃难的同胞,乡民们尽己所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由于逃难乡民多,床铺不够,白沙乡民便从家中搬来棉被、枕头等床上用品,并从家中运来稻草、禾秆等进行铺垫,一派繁忙的景象,令在场的逃难乡民感动不已。尽管当时粮食非常紧张,但杜氏大宗祠还是开仓取粮,启动大厨房,利用大铁锅为逃难乡民煮饭,直到广州局势稳定,才送客返乡,而此时已过去了两个多月了……据白沙老人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亦非常壮观,大有一种难舍难分之感,这也为今后澳口、南岸等乡民与白沙乡民亲密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以后,两地乡民你来我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共同浇灌友情之花。逃难逃出一段亲的陈年旧事虽已渐渐远去,但黄岐白沙乡民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却源远流长,名垂千古!
百年古村重现风韵
白沙村73岁的村民杜德祥老人告诉记者,黄岐白沙是一个宋朝末年开村、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村中文物古迹甚多,如有名的有杏花桥、三堂书屋等。村中百年古树随处可见,小村那清丽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这个古村孕育了新中国建立后南海县首任县长杜国彪。杜德祥说,自八十年代后,村里先后办起了近200家工厂,环保跟不上,村里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昔日清澈的河涌水变得一片乌黑,村民心中难受啊。工厂要建,古村风韵也要保留,为还原古村的风情,白沙村从去年开始有村委会牵头,村委会、村民小组及村民联合出资,对河涌进行重点清理,在河涌边及百年古树边建起防护拦。目前治理工作还在进行。当地的村民相信,村民们一起努力,能还原古村小桥流水人家、清净宁静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