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成语大全素材

鲤鱼跳龙门成语故事3篇

admin 成语大全素材 2020-10-11 13:57:18 鲤鱼黄河

鲤跃龙门,又称鲤鱼跳龙门、鱼跃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发生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区。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鲤鱼跳龙门成语故事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鲤鱼跳龙门成语故事·1

  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今洛阳下辖县)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从此,每逢暮春季节,就有无数金色鲤鱼循著黄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门下,奋力跳跃,偶有一跃而过者,便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化龙飞升的禹门叫「龙门」,「一跃龙门,身价百倍」意即如此。

  传装中,常以龙头鱼身的鳌鱼来表现「鲤跃龙门」的典故。本堵表现滚滚江浪中,鲤鱼在龙门下吐津迫,而跃过龙门成龙的鳌鱼,展翅欲飞冲天的模样。

  鲤鱼跳龙门成语故事·2

  【成语】: 鲤鱼跳龙门

  【拼音】: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解释】: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鲤鱼跳龙门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出处】: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举例造句】: 鲤鱼跳龙门,一个接一个;木船上险滩,一波盖一波。 ★梁上泉《水运图》

  【拼音代码】: lytm

  【用法】: 作宾语;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英文】: The carp has leaped into the dragon's gates.

  【成语故事】:

  浊浪翻滚犹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流到中原一带,特别是孟津以东,渐渐息了野性变得平缓起来。这里河床宽阔,水位较浅,流速减缓,泥沙下沉,日照充足,生物繁多,营养丰富,正是黄河鲤鱼的乐园。

  一群鲤鱼正在浅滩处悠哉游哉地消闲戏耍,领头的是一条叫阿金的公鱼。这条鱼游梭形身躯的两侧闪烁着粼粼金光,脊暗似黛,腹白如玉,尾点朱丹,游动跳跃特别矫健有力。阿金一声招呼,鱼们迅速聚集在一起。阿金说:“我有个想法,提出来大家看能否实行”它见大家频频点头让它说下去,就接着说“我们长年生活在这风平浪缓,温暖暖舒适食物丰足的地方,虽说无忧无虑,但从未经历过惊涛骇浪的洗礼,也从未见过外面的精彩世界,这样安安稳稳平平庸庸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听说南面有座龙门山,阻断了伊河的流水。禹王治水时凿开了一条狭窄的通道,峡谷中水位陡然升高,风大浪急,鱼们从此通过就被抛向空中甩到峥嵘的岩石上非死即伤。但山南面水清石秀,草肥花艳,百鸟和鸣,我们何不去闯闯风浪,跳跳龙门,或许能进入一个奇特的天地。”鱼群中三分之一积极赞同,踊跃参加;三分之一随声附和愿意跟随;三分之一知难而退游到别处去了。

  阿金带领着伙伴们从孟津河口游入洛河,又从洛河游进伊河,终于到了龙门山下。

  这龙门果真凶险,怒涛排空,礁石嶙峋,难以通过。阿金鼓励大家跳过去,可是面面相觑,谁也不敢。阿金大声说:“我先试试,你们接着来!”说完尾巴一摆纵身跃起奋力向前,但很快它就跌入急浪,随即被浪头甩到左边的岩石上。阿金顾不得疼痛稍作喘息又一跃而起,这回跳得更高,狂风卷动乌云伴随它前进,但还是没有跃过龙门,又跌落在右边的礁石上。腹部一阵剧痛,鲜血殷殷流出,阿金心想,决不能就此止步更不能后退,一定要拼出最后的气力甚至生命再搏击一回,即使不成功也死而无憾。它调整了一下姿势,辨识清楚方向,腾身而起,全力飞窜,突然一团烈火在身后熊熊燃烧起来,马上就要烧到尾巴。全部潜能在危机时刻骤然迸发,阿金拼命飞窜,最后几乎失去知觉,在风云的托浮之下缓缓下落。

  恢复知觉以后,阿金睁眼一看,已在龙门之南的碧水之中。空中蓝天丽日。岸边鸟语花香,水下传来阵阵仙乐,一位拄着龙头拐杖的老者来到它身边。老者笑吟吟地说:“我是东海龙王,特来祝贺你跳过龙门,欢迎你成为我们龙族的一员。”说完用拐杖一指,阿金觉得浑身酥软,骨肉消散,魂魄飘飞,渐渐地一切又聚拢起来。阿金睁眼一看,老者已不知去向,而自己已经不是黄河鲤鱼了,竟然变成了一条能叱咤风云的`金色飞龙。但它仍然没忘记自己叫阿金,也没有忘记同来的伙伴们。

  一条金龙腾云御风越过龙门又回到山北,它看到有几条鲤鱼正在跃跃欲试,有些还在等待观望。它大声叫道:“伙计们,我是阿金!”大家瞠目结舌,阿金赶紧解释说:“我跳过龙门就变成龙了,你们也来试试吧。”本来就跃跃欲试的几条先后跳跃飞窜,但都没有成功,跌落在龙门两侧的岩石上,头破血流,只好退了回来,从此头上落下一个黑疤,据说黄河鲤鱼头上的黑疤就是这样得来的。

  后人用“鲤鱼跳龙门”来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也比喻金榜题名,飞黄腾达。但很少有记住那些竭尽气力却没跳过去的鲤鱼的,只有超凡脱俗的李白写了一首诗来纪念那些闯关失败者:“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鲤鱼跳龙门成语故事·3

  一得:一米姐姐,我游泳长训班进了中级班了,厉害吧。

  一米姐姐:厉害厉害,你50米蛙泳成绩是多少呀?

  一得:我都游进了一分钟之内了,五十多秒。

  一米姐姐:哇,不错了。继续加油,力争上游。

  一得:力争上游,这也是成语吧,给我讲讲呗。

  一米姐姐:好呀。力争上游是从古代的一篇文章里来的。字面意思就是说要争取到河流的上游来,也就是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进步再进步。我给你讲个中国的传说故事吧。

  在中国有条母亲河黄河,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

  黄河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奔流不息一直流入渤海,蜿蜒几千里。河里生活着很多种类的各式各样的鱼,其中最多的大概就是鲤鱼了。对了,鲤鱼用英文是?

  一得:carp 美 [kɑ:rp]

  一米姐姐:嗯。这些鲤鱼一开始都生活在黄河中游孟津一带,大家在河里嬉戏着、追逐着,生活的很幸福。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喀喀喀”几声巨响,中华大地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河里的鲤鱼们都被吓坏了,大家安静地呆着河里,过了一阵,感觉安全了,大家才欢呼起来。

  可是过不了多久,鱼儿们发觉河里的水越来越少,大家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一条大红鲤鱼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想办法。一条老鲤鱼慢悠悠地说:“咳咳咳,唉,我们鲤鱼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种情况还第一次遇到,我看我们还是往下游去吧!”

  很多鱼儿都表示同意,正在这时,一条青鲤鱼说:“我反对,我们下游是大海,咱们鲤鱼去了那是死路一条。我看我们还是呆着这里不动为好。”它说完,也有很多鱼儿支持,大家争执不下。

  正在吵闹间,一直没说话的大红鲤鱼发言说:“大家不要争论了,我看去下游和呆着这里都不是好办法,我们要去上游看看什么情况,再来做决定吧。”大家一听,觉得最有道理,就这样,浩浩荡荡的鲤鱼大军就向上游进发了,河流里到处都是鲤鱼的身影。对了,河流用英文是?

  一得:river 美 [ˈrɪvɚ]

  一米姐姐:那,河流里有鲤鱼用英文怎么说?

  一得:There are a lot of carp in the river

  一米姐姐:嗯,鲤鱼大军游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一看,坏了,没路了。原来前不久的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把黄河水从这里拦腰截断了,上流的水集聚在山南成了一个大湖,流下来的水很少,所以造成了下游的枯水。“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大红鲤鱼对大家说。

  “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一般,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

  它忍着疼痛,扭动着身躯,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喀喀喀”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天上突然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力争来上游呀!”

  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一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的,就从空中摔下来,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那些跳过龙门变成巨龙的鲤鱼们,一起呼风唤雨,硬生生地把黄河水道打通了。从此黄河水又重新恢复了活力。

  一得:鲤鱼跳龙门也是一个成语吧?

  一米姐姐:是的。在古代鲤鱼跳龙门指的是考试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而力争上游说的是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进步再进步。好了,我们来听听今天的英文的单词吧。

  英文单词:

  鲤鱼 carp 美 [kɑ:rp]

  河流 river 美 [ˈrɪvɚ]

  河流里有鲤鱼 There are a lot of carp inthe river

  米得任务:

  小朋友们,黄河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你们知道黄河有多长吗?查一查,问一问,来告诉一得哥哥这个外国人吧。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chengyudaquan/285702.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