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高考作文素材

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

admin 高考作文素材 2022-02-25 08:18:00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 篇1

  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录。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以一字概之,是为行。劳心柴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不可。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故世人皆能成书生也。

  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 篇2

  文章说,第一本是无字之书,就是生活本身这本大书。读好无字之书,让人生更加聪明智慧。

  第二本是有字之书,就是知识之书。读好有字之书,让人生更加丰满充盈。

  第三本是心灵之书,就是每个人的内心。每个人要读懂自己,读好自己。读好心灵之书,让人生更加从容淡定。

  很多人能读好第二本,不一定读得好第一本,有的反之,有的第一本第二本都没有问题,就是读不好第三本。

  这三本书都要读好,确实不容易。可见读好这三本书,人生似乎就完美了。

  果真如此吗?

  在我看来,这只是人生的前半场,说明你通过努力为自己的人生打下了一个很漂亮的基础,具备了成功的特质。

  但是,人生更大的意义不只在于提升个体,成就小我,也不是就此满足自我陶醉,更不是停下来悠然见南山,而是为了后半场,挥洒练就的一身本领,大干一场!彰显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空间。就像马云,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他自己,更不是为了财富,钱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他的心中是社会,是这个世界。

  读好人生三本书的这前半场就好比练书法,前面古碑名帖也读透了,胸中也已熟稔成竹,如果就此满足,不拿起毛笔来临摹和书写,怎么能写出自己的作品来呢?又怎么可能达到心手相师的一天呢?人生的后半场又如何完美到底?

  所以读好这三本书,目的是为了书写好人生这三本书。

  首先,要胸怀鸿鹄之志,超越梦想,不断进取,用精神来书写人生的无字之书,充满正能量精气神的无字之书。

  比如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我书写了二十幅“中华第一草书”《自叙帖》10米长卷,欲赠送给前来参加盛会的二十集团领导人,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表达一位中国爱好书法的青年对盛会的参与热情和文化自信。正因为此,在2016年7月30日举办“拜学名帖 献礼G20——陈洪标书法长卷巡回展”上,当我表达这个文化心愿后,得到了近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最后,要用高尚情操,人格魅力,忘我境界来书写人生的心灵之书。

  这三本书就是人生的完美巅峰的三部曲,远大志向和人生境界融为一体。

  当然,我们很难做到,哪怕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们要有这种书写人生的高度和勇气。

  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 篇3

  有那么一部书,它是最为真实的,同时也可以是充满戏剧性的;他是有许多兄弟书籍的,但世上任意两本都不会雷同;它随着时光逐页写成,而作者便是那书自己。

  这书叫人生。你是其中一部,作者是你自己。你是一部书,没人知道结尾,而一切却早已埋下伏笔。年轻时

  学的一门手艺、结识的一个老友、说的一句谎话,都可能把故事引向另一条截然不同的支流。路易。威登在制衣厂的捆衣工经历将他引向了替皇室贵族打包行李挣钱创业的道路,乔布斯的中学老友助他扫平了创业大道上的技术巨石,而《世说新语》里那贪小便宜的年轻人却被一时贪欲冲离了似锦前程。虽是作者,你也不一定能看清那灰草蛇行的伏笔将故事引向何方,但从现在开始认真做事、善待他人,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你是一部书,风格由自己选择。想要写成令人心潮澎湃的武侠小说,那便像马云、史玉柱那样克服重重困难,在时代的潮头向着理想一路劈荆斩棘;想要写成清幽又时散幽香的散文集,那不妨安定下来一心一意地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生活中的不顺利的墨滴也就不会沾到书页上;当然,潜心写一本工具书也不错,像牛顿、普朗克或爱迪生、袁隆平一样为后世造福。而那些一生平庸混沌,甚至压根不热爱生活的人,书页往往没过多久就破烂脱落,散发出一阵死水的腐朽之气。而写什么样的书全在作者——你想好了么?

  你是一部书,情节往往跌宕起伏。天灾人祸、欢聚惜别,往往令你意想不到,大呼命运不公。意志薄弱者便一蹶不振,原先计划的美好结尾便丢到一旁,再也没有什么起色;而那勇敢的作者便咬紧牙关、握住笔杆,偏要把故事拉回正轨不可。梵高一生挣扎在世俗的鄙视与自己天分的无人欣赏之间,却从未放弃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乔布斯一度被微软击败甚至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但他一直没有放弃那年少时就已画好的人生蓝图。对于一个优秀的作者,挫折不是急转直下的信号,而是展示文采的好时机,在全书中留下优雅的一道弧线。

  你是一部书,一部由自己创造,情节几乎无所不能的书。朋友,如何写它全在于自己,但愿最后合上书,它能散出一丝清香。

  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 篇4

  要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就应当认真阅读三本书,活到老学到老。

  三本什么书呢?一本是关于知识的有文本形式的书,一本是关于社会的没有文本形式的活生生的书,一本是关于自己人生的这本活书。人生应当认真读这三本书。这三本书不容易读好,但一定要认真阅读。

  关于知识的书不是从小学发蒙就开始学吗?从小学到大学,学的知识愈多,对人生就愈有益。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丰富人生,追求真理,掌握规律。一个人没有知识,没有一技之长,能过好人生吗?人的一技之长很重要,有了它,人就走谝天下也不怕;没有它,就矮人一截,人生艰难。人的一技之长是在长期努力过程中磨练出来的。人生处事,要遵循规律,不能一味主观霸蛮,自以为是。能把握住天时地利人和,成事就易;否则,一事难成。学会处事靠智慧。智慧从哪里来?靠学哲学,哲学就是智慧学。

  为什么要向社会学习?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不仅要与天地自然打交道,而且要与社会人群打交道,处理好你我他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的恰当的位置之中,摆不正其位置,就会处处不顺。例如,如果把自己摆在一切人之上,就会骄傲自满,目无他人。这样的人怎么能与周围的人共事呢?相反,一个人如果自信心不强,就会悲观失望,低声下气,这怎能成事?人活着,应当不亢不卑,落落大方,有自己的风度和气概!人与人相处,应当注重诚信和友谊。有诚信和友谊,就会赢得人心。彼此之间不应勾心斗角,口是心非;也不必吹吹拍拍,唯唯诺诺。人的这些品德是在长期向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修炼出来的。

  自己人生这本书也值得好好读,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一般来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或挫折。但是,人能吃一堑长一智,所谓失败为成功之母。温室里培育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培育出真人才。成功人士的人生就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这是我在一次友人座谈会上得到的.人生感悟,写出来与诸君切磋。

  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 篇5

  作家卢新华说过:“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在很多人看来,读书与过好一生是两回事,但在经历过很多事后,才发现,人生和读书不过是同一个过程。翻开书的扉页,我们不知道结尾;开启人生的篇章,我们看不到结局。

  探索“有字之书”的魅力,这无疑是给眼睛的一场视觉盛宴。懵懂的我们最初只愿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是它启迪了我们的心智,赋予我们最柔软的情感,最明确的初心。

  寻觅“无字之书”的状态,是对生活的升华,肯定了人不断磨练的价值。在复杂的世界里,初心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而生活却是写实主义。初心需要被保护,但却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要有回望过去的勇气,但生活永远向前行,读懂“无字之书”的人是懂生活的人,在生活中磨练,在磨练中生活,这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与“无字之书”的无隙契合。

  追寻“心灵之书”的姿态,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品,给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更有甚者认为“心灵之书”虚无,这是对心灵的否定,亦是信仰坍塌时代的悲哀。

  不由得想起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灵有阳光”。于今看来,不无道理,一个读透“心灵之书”的人势必能将心中的真善美推己及人,无论身处何方,拥有何物,幸福也会如影随形。

  回望历史,邓世昌于黄海海战中壮烈地死,以死明志,是他不屈的心灵;司马迁在受宫刑后勇敢地生,以文践志,是他坚韧的心灵;阮籍看破尘世超然地活,以隐守志,是他自由的心灵。

  他们似乎选择不同,但较于读透“心灵之书”来说,又怎分伯仲呢?痴醉于华美的外表,注定如流星跌落,那么重,那么痛;珍惜美好的心灵,哪怕是梅花碾作尘土,依旧香如故。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如是说。何谓“通事理”?或许是能将“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有机结合,从而使自己摆脱书页中微薄空间的禁锢,等下一个春花秋落,再尝尽人生百态吧。

  人生之路,倒有一件快事,便是始于“有字之书”,陷于“无字之书”,忠于“心灵之书”。

  人生三本书高考作文 篇6

  人生究竟为什么读书?《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即学习的目的,就是探究做人的道理。并把这种道德修养恩泽百姓,使所有百姓都达到至善的目的。所以人读书的目的,说穿了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读书是后天改变自己道德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那么人生应读几本书?同样《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人生必读三本书:知世之书、经世之书和醒世之书。

  人生要读知世之书。古人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要做到修身,必须心正;要想心正,必须意诚;要相意诚,必先致知;而致知在格物。格物即探究事物发展规律。所以,人一生下来,就会接触外界环境,就会接触到这样那样的新鲜事物,就会发现、探究很多对自己来说很新鲜事物,懵懂中、是似二非中了解了一些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知一年四季、知尊老爱幼、分清动植物之名称,知数术、明事理,知季节阴阳变换,明白昼黑夜之理,知风雨阴晴之形成,懂天体运转之规律。知人与鸟兽之身体构造、知物种繁衍生息之地域……

  其次,人生要读经世之书。读书的目的,格物只是第一步,格物为致知,而致知后方方能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近代有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正是抱着这种平天下之心,忍辱负重,苦心求学。周恩来青年时期就抱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抱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天下为己任,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积极探求救国真理,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知名人士,是一位受国人最为爱戴的'好总理。

  第三,人生要读醒世之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一定要读一些醒世之书。达官贵人读醒世之书,可知历史之更替,朝代之兴衰,从而:学前贤之修为之道,知百姓之能暖,效重臣之治国良方,做国家之栋梁;百姓读醒世之书,一可教子,二可修心,三可处世。可知家族兴旺之根本,可知恶贯满盈之下场,可知积德行善之正果。

  然而现在,很多人不读书。因为社会评判的标准已经不是看你德行、修为怎样,而是你多少金钱,金钱的多少决定你社会价值的高低。所以读书的人不一定能挣到钱,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不一定能成为百万富翁,而那些不读书、能投机钻营的很可能是亿万富翁。所以社会上流行了读书无用论,一些著名大学的一些知名学者和教授更是大声疾呼,这种功利性的读书方式、这种价值取向、这种办学模式,培养不出国际知名大家。

  但在西方有句谚语叫“你是什么,取决于你读了什么”。许多政治家和企业家喜欢读书,那些爱读书的政商名流总是闪烁出不一般的气质。布什和默克尔喜欢读圣经,希拉里对女性题材的书情有独钟,克林顿在牛津大学时,一年读300本书;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非常喜欢李白和杜甫,尤其是对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情有独钟。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喜欢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日本商人读书大大超过其他国家的企业家,资生堂创始人福原家族的福原义春,读书范围从社会上的畅销书到原版的法国最新哲学、美学书籍,再到美国最新思潮方面的著作,多有涉及。东芝全球总裁田厚聪也是特别能读书的人。和他交谈时,能从哲学、电子最新产品、核电等一个劲地谈下去,他甚至对清末重臣曾国藩的事迹也如数家珍。

  真正想读书的人应如何读书?曾国藩用“涵泳”二字,给以概括,讲得非常透彻,告诫读书要视书如水。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国大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波波地;庄子言濠粱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之瞻有夜卧濯足诗,由浴罢诗,此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当然现在社会,利益充斥,各种书籍也商业化味道很浓,很多书有华丽的外表,内容却不上档次,甚至庸俗不堪,这些书不看倒好,看了伤心费神!所以对书的选择也很重要。不读无用之书,更不能读歪门邪道之书。读了那样的书,反倒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sucai/gaokaosucai/202205/290037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