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古文诗词素材

赞美秋菊的诗句:赞美菊花古诗词

admin 古文诗词素材 2021-04-05 07:24:18 菊花

赞美菊花古诗词

黄巢(唐)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元稹(唐)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3、《菊花》作者:唐寅(明)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古旧林苑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4、《赠刘景文 / 冬景》作者:苏轼(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荷花已经落尽,连擎雨的荷叶也凋谢枯萎了;秋菊也已开败,却还有那挺拔的枝干在那里傲霜独立。

赞美秋菊的古诗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九日龙山饮,黄花不掇手;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霜天白菊绕阶墀“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诗人喜欢菊花,元稹说得更直接,此花开后更无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唐·太宗《赋得残菊》”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复结后年芳。寒花开已尽;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春意眼前旋。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蘅芜君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湘妃子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聚叶泼成千点墨,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蘅芜君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鸿归蛩病可相思?解语何妨话片时。—-潇湘妃子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拍手凭他笑路旁。潜度偷移三径中。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枕霞旧友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衰草寒烟无限情!—潇湘妃子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www.bnsx.cn/web/teacher/zhuyongxia/gu3.htm赏菊 (沈钧儒)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秋菊诗 (陈毅)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门楼仰天望。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昂首向东天一方。赏菊 (董必武)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春意眼前旋。白头翁入少年场。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菊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咏菊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满城尽带黄金甲。王安石【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欧阳修菊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咏菊(三首)一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一季寒姿难妩媚,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何必索居标别格,浅淡芳香是性空。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赞美菊花的诗句

《寒菊》、《菊》、《不第后赋菊》、《咏菊》、《菊花》等。一、《寒菊》1、简介《寒菊》是南宋诗人寒菊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全诗写得壮烈激昂”2、全文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3、译文你在秋天盛开,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二、《菊》1、简介《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托物言志。以菊花自况,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颔联用陶令、罗含典烘托菊花品格,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虚度年华之意”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这诗虽是咏菊,亦句句自况,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实是怯残阳,3、译文暗淡的紫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三、《不第后赋菊》1、简介《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意境瑰丽,2、全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3、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四、《咏菊》1、简介《咏菊》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描写了在寒霜中傲然而立的菊花,诗人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2、全文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3、译文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

赞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

《寒菊》、《菊》、《不第后赋菊》、《咏菊》、《菊花》等。一、《寒菊》1、简介《寒菊》是南宋诗人寒菊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2、全文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3、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二、《菊》1、简介《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托物言志,以菊花自况。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颔联用陶令、罗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之意。尾联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这诗虽是咏菊,亦句句自况,物我交融,写得清绮秀逸,意思醒豁。2、全文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3、译文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三、《不第后赋菊》1、简介《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2、全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3、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四、《咏菊》1、简介《咏菊》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描写了在寒霜中傲然而立的菊花,诗人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2、全文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3、译文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五、《菊花》1、简介《菊花》是明代诗人唐寅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2、全文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3、译文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第后赋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菊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菊

赞美菊花的诗句 古诗,注解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陈子昂的《感遇》。

赞美秋菊的诗句

不尽风流写晚霞;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赞美菊花古诗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2、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5、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秋夕》6、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7、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8、时节是重阳。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guwenshici/29899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