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古文诗词素材

关于写雪的诗句:关于雪的诗句有哪些

admin 古文诗词素材 2021-04-13 03:26:18

关于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3、【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飞鸟全都断绝;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4、【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看红装素裹,千万里雪花飘。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5、【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1、【雪梅·其一】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雪没有梅香。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这首诗既有情趣,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

描写大雪很大的诗句

1、《绝句》唐代 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雪尽马蹄轻。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声和着强风一起呼啸!飞驰在渭城的近郊。枯萎的野草。

描写雪的诗句五言

1、《绝句》唐代 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2、《观猎》唐代 王维原文: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译文: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声和着强风一起呼啸!将军和士兵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近郊。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锐的鹰眼;积雪融化,飞驰的马蹄更像风追叶飘。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已经回到细柳营。凯旋时回头一望,那打猎的地方;千里无垠,暮云笼罩,原野静悄悄。

唐诗宋词中描写雪的诗句

1、《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宋代:吴文英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钓卷愁丝,扁舟去懒,几度问春,看真色、千岩一素,醒眼重开,2、《满江红·和范先之雪》——宋代:辛弃疾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对琼瑶满地,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3、《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代: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周邦彦银河宛转三千曲,何处是归舟,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5、《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宋代:

关于雪的古诗有哪些

0

描写雪的诗句短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guwenshici/314582.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