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素材

历史典故:对牛弹琴

admin 历史典故素材 2016-07-24 08:18:00

  导语:对牛弹琴,也说是“对牛鼓簧”。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典故:对牛弹琴

  故事: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另据一些养牛业人士的经验,牛在听了音乐后可获得一定的放松,对提高牛肉质量有利,看来对牛弹琴也是一种辅助饲养手段。

  典故原文:

  昔(曾经)公明仪(春秋时人,曾子之弟子。曾参,字子舆、曾子,孔子的弟子)为牛弹清角之操(清角:古雅的曲调的名称,操:琴曲。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伏(低头)食如故(像先前一样)。非(不是)牛不闻(听),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吸血的苍蝇)之声,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之鸣(哞哞的声音),即掉尾奋耳(甩动尾巴,支棱起耳朵),蹀躞(dié xiè,迈小步来回走动)而听。

  ~汉·牟融的《理惑论》

  译文:

  从前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于是公明仪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sucai/lishidiangu/202205/289629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