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名言警句素材

论语警示摘录

admin 名言警句素材 2020-04-23 21:02:18 论语君子
%title缩略图

第一篇 论语警示摘录
《论语警句摘抄》

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子不语:怪,力,乱,神。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0、寝不尸,居不容。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5、君子周急不继富。1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8、食不语,寝不言。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3、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2、言必信,行必果。3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3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4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41、朝闻道,夕死可矣。4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4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4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4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

以惧。48、德不孤,必有邻。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5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5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4、放于利而后行,多怨。5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5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5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5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第二篇 论语警示摘录
《论语警示当今执政者的十句话》

《论语》警示当今执政者的十句话

历史的长河浩浩汤汤流淌了千万年,淘洗了虚浮,涤滤出精华。两千年来,《论语》以其深远广大的思想成为世代黄皮肤读书人的行为准则,让泱泱中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信仰。

在《论语》经历了否定、肯定、再否定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两千年多前那位孔夫子站在泰山脚下所讲的只言片语对于今天之社会还有价值吗?

一路高唱凯歌,蓦然回首,却发觉我们丢弃的太多太多。物质的繁华掩饰不了精神的贫乏,谁来引领我们于思想混乱中找寻失正确的方向?反思传统文化,我们惊讶于《论语》的睿智竟能穿透时空,警示当代。把灰色和孔子和多彩的世界相链接,闪现的居然是如此和谐又充满朝气的思想之光。

今从《论语》中采撷十朵浪花,谨赠当今执政者,倘有一二致用,亦为无量功德。

一、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评点:这是孔子直接对执政者的忠告。“敬事”,就是执政态度要端正,动机要纯正。“信”,就是要取信于民,提高政府公信力。“节用”是明确反对奢侈,毛泽东倡导的“艰苦朴素”作风不应过时。“爱人”是要求执政者善待百姓,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

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评点:当依法治国、建设法制社会的呼声高起时,我们将这个最麻烦、最说不清又最令人讨厌的“德”字埋了起来。其结果是法制没有健全,德治失去踪影。“为人民服务”变成立于政府门前的一个道具。以权术取代服务,以欺诈替换诚信。失去了“德”这个精神内核后,功利之风盛行,利益成为追求,执政党“北辰”的地位受到影响,当我们失去信仰时,还能追求什么呢?

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评点:世风日下,这个物化的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有人慨叹儒家文化的沦丧,有人责怪西方思想的入侵,执政者有没有从自身找出些原因呢?为政者之德直接影响着公众之德,导向的作用无可估量。执政党的职责不光是对GDP的追求,一个和谐社会的形成应包括对百姓的教化、对社会风气的纯化。执政者应该明白,加强自身建设不可空谈。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评点:为官者本身能否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能在荣与辱之间作出正确选择,这是他是否身正的表现。有句话叫“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大小小的领导人如果只在大会小会上滔滔不绝,作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言行不能一致,那么一切的言语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当政令不行时,执政者恐怕应该反思点什么了吧。

五、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评点:当鲁哀公问使民信服之法时,孔子的这一回答经典地概括了选用官员的标准。选用一个正直的、贤良的官员,便可安民心,顺民意,起来率先垂范的作用。如若任用了腐败贪官,上行下效,败坏的不仅仅是一个官员的形象,危害的将会是整个社会。

六、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

评点:这是一个人才观的问题。国家的建设离不了人才,怎样才算人才?孔子认为要“选贤与能”,先要考虑德,而后才是能。而今,官员腐败愈演愈烈,我们的执政者是否应该反思自己的用人之道呢?有魄力有才干固然重要,然而如果唯才是举,无视其德之优劣,那么,反腐只能是越反越腐。

七、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

评点:为官者如果总是以一己之利为目的而行事,难免招致他人的怨恨。冯友兰把人生分成四种境界,我们都处于功利境界,执政之人也不免。那么执政者如果不能以民为本,忽视人民的切身利益,必会导致国富民穷。甚至,执政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肯改革现有体制,人为制约社会发展,那么民怨就自然难免。

八、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季氏》)

评点:建国之初我们的生活普遍贫穷,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整体富裕了许多,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呢?是因为贫富悬殊,我们普遍存在被剥夺感,幸福感荡然无存。不管行业收入相差十五倍的统计是否准确,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是事实。如果解决不了这一问题,那么辛苦得来的改革成果必将丧失。

九、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

评点:只要心中常想着“道”,“道”又有什么遥远的呢?有时我们会觉得执政者似乎十分用心和努力,想把事情做好,比如反腐,比如处理强拆,可是收效总是甚微。孔子的话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没有真正想做,不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作隔靴搔痒。什么时候执政者真的想通了,真正去做了,我们会发现,很多事其实没有想像得那么难。

十、欲速则不达。(《子路》)

评点:这是一句永不过时的真理。这样的教训还少吗?刚刚建国,我们就发誓十年之内赶英超美,结果谁也没赶上,还弄得非正常死亡三千万。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盲目追求GDP,给国家带来的是一系列立体化的破坏。执政者应当从这句话中进行反思,要科学执政。可是对于那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人来说,谈何容易。

我们不能只在显眼的地方立一座孔子的雕像就为尊崇了他,细细地品味圣人之言,那无穷的智慧恐怕要远胜于会场里大大小小的报告。多么希望夫子之言能够顺着二月的清风飘到执政者的耳中,化作一滴甘泉,滋润初春的草芽。

天安门东侧,合掌的孔圣人微微地笑了。

2011.2.26.

(金色秋风原创)

第三篇 论语警示摘录
《《论语》五则教案》

《<论语>五则》

一、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3.背诵这五则语录。

二、教学重点:

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背诵这五则语录。

三、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四、教法:

分组教学法、课件演示法

五、学法:

小组讨论法、诵读法

六、教学步骤:

1、 导入

在初中,我们曾经学过孔子的《论语十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论语警示摘录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那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第八则:怎样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2、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万世师表”之称。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称为“六书”。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现在通行的《论语》为20篇。

《论语》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必然联系,各自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

4、生字注音

人之所恶( ) 吾十有( )五 颠沛( )必于是 学而不....

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

5、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分则读、齐读)

论语警示摘录

3、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地方,教师巡回予以指导,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4、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小组学习结果。强调重点字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行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小人:见识肤浅的人。食:shí饮食。①吃,废寝忘食(名作动)②吃的东西,强兵足食 “敏于事”,“慎于言”是状语后置。 “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而”字表示并列关系。 就:靠近,跟从。正:使动用法,使······正,纠正。而:⑴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要怎样来理解“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与“好学”的关系。请同学先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一般来说,好学的人不会追求过高的物质享受。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懒惰而又夸夸其谈的人,不可能是好学者。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则,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不糊涂,五十岁就预知天气变化,六十岁时需要侧而听别人说话,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对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装懂。”

子曰:“小子何莫学《诗》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6、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说说这五则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主要思想。

(2)、教师小结:

前两则主要论述人的物欲与仁德,满足物欲要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四则强调人的阅历很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最后谈“学诗”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强调文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论语警示摘录

7、课外积累

1、观看于丹讲《论语》视频。

2、阅读《论语》,积累孔子语录

8、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论语>五则》是有关修养和学习方面的论述,通过“君子”和“小人”在学习和修养上的对比区别,突出地阐述了儒家圣人孔子关于修养和学习上的观点,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和警示。论语警示摘录

9、作业

1、抄写并背诵《<论语>五则》。

2、完成课后练习。

3、建议部分学生写一篇读《论语》心得。

第四篇 论语警示摘录
《论语中经典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警示摘录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警示摘录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54.寝不尸,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过犹不及.

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也.君子何患无也?

6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8.言必信,行必果.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2.小不忍,则乱大谋.

8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5.君子忧道不忧贫.

87.有教无类.

88.道不同,不相为谋.

8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90.既来之,则安之.

9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9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9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6.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9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9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minyanjingju/24770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