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人生哲理素材

励志 诗词:励志诗词有哪些????

admin 人生哲理素材 2021-05-01 03:28:18 古诗词

励志诗词有哪些????

1、垓下歌两汉: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李峤解落三秋叶,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

励志古诗词

志在千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申命行事;君子以恐惧修省;君子以作事谋始;君子以类族辨物;君子以辨民安志;君子以裒多益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大鹏一日同风起,长风破浪会有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省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读书百遍,(三国志)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不登高山,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十年寒窗无人问,来日必过龙门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古代经典励志诗词哪里有?

1、《上堂开示颂》唐代:黄櫱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2、《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边塞古城,玉门雄关,守边将士,铠甲磨穿,壮志不灭,誓不返回家乡。3、《望阙台》明代:戚继光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在大海的寒波中,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4、《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宋代: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

励志的学习诗句

励志”的古诗词有:

关于“励志”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励志”的古诗词有:《南园十三首(其五)》《寒菊》《金错刀行》《上堂开示颂》《小松》

有关“学习”的励志古诗词有哪些?

志在千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申命行事;君子以恐惧修省;君子以作事谋始;君子以类族辨物;君子以辨民安志;君子以裒多益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大鹏一日同风起,长风破浪会有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省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读书百遍,(三国志)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不登高山,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十年寒窗无人问,来日必过龙门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励志有梦想的诗词

1、雪暗凋旗画,唐·杨炯《从军行》。大雪纷飞,狂风怒吼,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其一》。歧路纷杂,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在沧海中勇往直前。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4、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元·刘因《观梅有感》。北方战乱初定,春风吹落梅树枝叶上的尘埃,经冬的梅花今又开放。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renshengzheli/344031.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