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选集:优良传统通过家风代代延续
深海网作文频道为各位同学准备了议论文论据选集的资料。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二战前,欧洲学者曾探讨,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屹立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
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汉字“孝”的形义,不仅是“子”承“老”,而且是“老”传“子”。中华文化的人伦情义正是通过家庭代代相传。
中华的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伦常之中。大儒董仲舒提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对此应该看到附着在其上的封建性,但也要发掘其中重视人伦的优良传统。有大家曾言“中华文脉已断”,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政治化的伦理独尊,百姓日常人伦被边缘化,被冲击,几近断裂。但也应看到,这种判断未免悲观。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不断对道德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进行着调整,重振日常生活中的伦理与道德建设。例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大领域建设,十四届五中全会加上了“家庭伦理道德”领域,后定为“家庭美德”建设。2007年十七大又加上“个人品德”建设——符合传统儒家先“修身、齐家”,尔后“治国、平天下”的观念。与此相应的是引导社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之外的“家庭责任”。
思想道德建设,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细微处着手。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婴幼儿的早期记忆影响一生一世。这正合我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好家庭是良好的成长沃土,好家风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好家教是高尚的精神滋养。优良的家风与家教,还可对“恶”防微杜渐,2011年公布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年度报告说明,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伦理感与道德感的养成,当从百姓日常人伦入手,从家风入手,从每个人自小如何待人入手。
家风家教的唤醒和建设,是适时的善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措施、实际行动,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我们要像抢救文化遗产一样,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抢救家风家教,激活优良传统的基因,唤醒传统美德的基因。摒弃旧“三纲”中的糟粕成分,呼吁建设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唯有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入手,才能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
以上就是由深海网为您提供的议论文论据选集,祝学习进步。
标签:议论文论据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shishilunju/26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