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的孤独 》有感
看完陈果老师的《好的孤独》,有点想法,便记录下来。
书里提到:“孤独”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娴静而从容。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并不孤独,就算现实生活中孑然一身,但是还有手机为伴。确实如此,从QQ到微博再到微信,我们渐渐地把手机当做亲密的另一半,更有甚者是到了“手机即安全感”的地步。你可以试试:关闭手机一小时,那么在这闲暇的一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分享一个故事:我同事小满,毕业后一学期在民办学校工作,每天过着朝六晚九的生活,一天平均要上四节课,除去上课时间,其他工作时间都要待在办公室。虽然辛苦但是她觉得生活很充实。第二学期她到了公立学校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一天平均下来就两到三节课左右,不用上课的时间自己自行支配。这样一来,自己的空闲时间充裕了许多,可是她却很苦恼,因为不知道这些时间该干什么了,作业改好了,课备好了,那剩下的时间该用来干什么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下班后的时间就算没人陪,那就刷刷微信,逛逛淘宝,时间就在指缝中溜走了,但是我们可能未曾去思考:如果这段时间让我们在一个没有手机的空间待着,我们会干什么呢?
或者是下班后的时间找几个朋友出去吃饭逛街买衣服,这段时间就大发了,可是你静下心来想想,也不过是用所谓的狂欢掩饰内心的孤独吧了。
上文提到的同事小满,我给她的建议:找点喜欢的事情去做,给自己定个目标。例如她喜欢书法,我鼓励她空闲的时间练习书法,以后考个书法证书等等。
有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这种兴趣要维持下去,还需要自己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例如你喜欢看书,那你就要给自己定个目标:例如几天看完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感想等等。
书中提到:“拥挤”侵占了人与人之间适度的距离,使人们彼此失去了耐心与敬意,尤其在人潮汹涌的大城市里,到处是人,人与人缺乏感情、格外冷漠。。。。。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搭高铁的时候,排长队进站时,这时突然一个中年男子提着一大堆行李,急匆匆地挤到我们前面,差点撞到了队伍最前面的老人家,这时候队伍前边的人就说了一句:你怎么可以这样莽撞呢?他愤怒地回了一句:我的高铁班次在检票了,我快赶不上了,反正你们不急,让我先检票不行吗?在这番疾言厉色后,他检票后头也不回地进去了。
我们中华民族讲究谦让的美德,但是有时候有些人就是仗着自己貌似处于劣势的地位,冠冕堂皇地要求别人的谦让。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时候会把别人的善意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与“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同样的情况。因为我们会纠结:我们的善意会不会被当成本该如此的事情。
书中提到:最成熟的,不过是“天真”。我们很多人常觉得“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为人“世故圆滑”、处事“世俗中庸”,这就要我们磨去真性情、丢弃“纯真”。我的身边不乏一些年过半百的老者,待人接物、言行举止无不透露着行云流水的自如、动静皆宜的舒展,我无可抑制地被这样的成熟练达、世事洞明所折服。但有趣的是,这样的“成熟”固然是经年累月之修养,却总给人清澈澄明之清新,不但不杂、不乱、不浑浊,相反还很单纯、恬淡、沉静。
我觉得,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留有“天真”。有句话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youmeijuzi/28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