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优美句子素材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admin 优美句子素材 2020-06-30 22:51:18 这一自己的

第一篇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叔本华思想随笔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

翻译作者:韦启昌

如果痛苦不是我们生活最接近和直接的目的,那我们的生存就是在这世上最违反目的的东西了。这是因为如果认为在这世上无处不在的、源自匮乏和困难——这些密不可分——的那些永无穷尽的痛苦没有任何目的,纯粹只是意外,那这一假设就是荒谬的。我们对痛苦的敏感几乎是无限的,但对享乐的感觉则相当有限。虽然每一个别的不幸似乎是例外的情形,但在总体上,不幸却是规律中的惯常情形。

溪水只要没有碰上阻碍物就不会卷起漩涡,

同样,人性和动物性决定了我们不会真正察觉和注意到与我们的意欲相一致的一切事情。如果我们真的对事情有所注意的话,那这些事情肯定就是没有马上顺应我们的意欲,这些事情已经遇到[381]了某种阻碍。相比之下,一切阻碍、抵触或者拂逆我们意欲的事情,也就是所有让我们不快和痛苦的事情,马上和直接就被我们异常清楚地感觉到了。正如我们不会感受到整个健康的身体,而只会觉得窄鞋子夹住脚趾头的一小处地方,同样,我们不会考虑到所有进展顺利的事情,而只会留意鸡毛蒜皮的烦恼。我多次反复强调过的真理——舒适和幸福具有否定的本质,而痛苦则具肯定的特性——正是建立在上述事实的基础之上。

所以,大多数形而上学体系所宣扬的痛苦、不幸是否定之物的观点,其荒谬在我看来实在是无以复加;其实,痛苦、不幸恰恰就是肯定的东西,是引起我们感觉之物。而所谓好的东西,亦即所有的幸福和满意,却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只是愿望的取消和苦痛的终止。

与这一道理互相吻合的还有这一事实:我们一般都会发现快乐远远低于、而苦痛则远远超出我们对这些快乐或者苦痛的期待。

谁要想大概地检验一下这一说法,亦即在这一世上快乐超出苦痛,或者,快乐和苦痛起码能够持平,那他只需把一只动物在吞吃另一只动物的时候,这两只动物各自的感受互相对照一下就足够了。

在遭遇每一不幸或承受每一痛苦时,最有效的安慰就是看一看比我们更加不幸的其他人——这人人都可以做到。但[382]如果所有人都承受着不幸和痛苦,那我们还会有其他方法吗?我们就像在草地上玩耍的绵羊,而屠夫则盯着这些绵羊,心里已经想好逐一向它们开刀的次序。这是因为在好日子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命运此刻已为我们准备了何种不幸和祸害:疾病、贫困、迫害、残废、失明、疯狂抑或死亡。

历史向我们展示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但除了向我们讲述战争和暴乱以外,别无其他,因为天下太平的日子只是作为短暂的停顿、幕间的休息偶尔、零散地出现。同样,个人的生活也是一场持续不休的争斗——这可不是比喻与匮乏和无聊的抗争,而是实实在在地与他人拼争。无论在哪里,人们都会找到拼争的对手,争斗始终是没完没了,到死为止仍然武器在握。

时间每时每刻催逼着我们,从不让我们从容喘息;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后面步步紧跟,就像挥舞着鞭子的狱卒——我们的生存因而平添了不少痛苦和烦恼。只有那些落入了无聊的魔掌的人才逃过了这一劫。

但是,正如没有了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会爆炸,同样,人生没有了匮乏、艰难、挫折和厌倦,人们的大胆、傲慢就会上升;就算它不会达到爆炸的程度,也会驱使人们做出无法[385]无天的蠢事,甚至咆哮、发狂。无论何时,每个人都确实需要配备一定份额的操劳,或者担心,或者困苦,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压舱物才能走出一条笔直和稳定的航线一样。

匮乏、操劳、忧心固然是几乎所有人终其一生的命运,但如果人们所有的欲望还没有来得及出现就已经获得满足,那人们又将如何排遣自己的生活时间?假设人类移居到了童话中的极乐国——在那里一切都自动生长出来,鸽子也是烤熟了在空中飞来飞去,每个人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热恋中人,并且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她和拥有她——如果是这样,那么,一部分人就会无聊得生不如死,或者,他们会自行上吊了结;而另一部分人则寻衅打架,各自掐死、谋杀对方,从而制造出比大自然现在加在他们身上的还要多的痛苦。因此,对于这样的人类,再没有别的更合适的活动舞台和更合适的生存了。

由于舒适和快感具有否定的特性,而痛苦却具有肯定的本质——这我在上文已经向读者作了回顾——所以,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并不是以这个人曾经有过的欢乐和享受为尺度,而只能视乎这个人的一生缺少悲哀和痛苦的程度,因为这些才是肯定的东西。但这样的话,动物所遭受的命运看上去似乎就比人的命运更可忍受了。就让我们更仔细地考察人和动物这两种情形吧。

无论幸福和不幸以何种复杂多样的形式出现,并刺激人们追求前者和逃避后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物质基础却是身[384]体上的满意或者苦痛。这一基础相当狭窄,无非就是健康、食品、免受风雨寒冷的袭击、得到性欲的满足,或者,欠缺所有这些。因此,人并不比动物享有更多真正的身体享受,除了人的更加发达的神经系统加强了对每一享乐的感觉。但与此同时,人对每一苦痛的感觉也相应提高了。在人的身上被刺激起来的情感比动物的情感不知强烈了多少倍!情绪的动荡也深沉得多和激烈得多!但所有这些最终也只是为了获得和动物同一样的结果:健康、饱暖等等。

人和动物之所以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情形首先

是因为人想到了不在眼前的和将来的事情。这样,经过思维的作用,所有一切都被增强了效果;也就是说,由于人有了思维,忧虑、恐惧和希望也就真正出现了。这些忧虑、恐惧和希望对人的折磨更甚于此刻现实的苦、乐,但动物所感受的苦、乐则只是局限于此刻的现实。也就是说,动物并没有静思回想这一苦、乐的浓缩器;所以,动物不会把欢乐和痛苦积存起来,而人类借助回忆和预见却是这样做的。对于动物来说,现时的痛苦也就始终是现时的痛苦,哪怕这种痛苦无数次反复出现,它也永远只是现时的痛苦,跟它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没有两样,这一现时的痛苦也不会累计起来。所以,动物享有那种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和心平气和。相比之下,由于人有了静思回想和与此相关的一切,那些本来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基本苦、乐在人那里却发展成为对幸福和不幸的大为加强了的感觉,而这些会演变成瞬间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狂喜,或者足以导致自杀行为的极度痛苦绝望。仔细考察一番,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满足人的需求本来只是比满足动物的需求稍为困难一点,但为了加强其欲望获得满足的快感,人却是有目的地增加自己[385]的需求。奢侈、排场、烟酒、鸦片、珍馐百味以及其他与这些相关之物就是由此而来。除此之外,同样是因为静思回想的缘故,只有人才独一无二地领略到因雄心、荣誉感和羞耻感所产生的快乐——或者痛苦。这一苦乐的源泉,一言以蔽之,就是人们对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出自这一源泉的苦、乐超乎常规地占据了人的精神,事实上,这些苦、乐几乎超出了所有其他方面的快乐或者痛苦。争取获得别人良好看法的雄心壮志尽管表现出千奇百怪的形式,但这却是人的几乎所有努力奋斗的目标——而这些努力已经超出纯粹为了身体苦、乐的目的。虽然人比动物多了真正的智力上的享受——这有着无数的级别,从简单的游戏、谈话一直到创造出最高的精神智力作品——但是,与这种智力享受相对应的痛苦却是无聊,而无聊却是不为动物所知的,起码对于处于自然状态之下的动物是这样。也只有最聪明的动物在被驯养的情况下才会受到一点点无聊的袭击。但无聊之于人的确犹如鞭笞般难受。这种痛苦我们可以见之于那些总是关心填充自己的钱袋甚于自己脑袋的可怜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富裕的生活条件已经变成了一种惩罚,因为现在他们已经落入无聊的魔掌。为了逃避无聊的打击,这些人就四处奔走、慌不择路,一会儿到这里旅行,一会儿又到那里度假。甫一抵达某一处地方,就紧张兮兮地打听可供“消遣的去处”,一如饥寒交迫的穷人忧心地询问“派发救济的地方”,因为,当然了,匮乏和无聊是人生的两极。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满足性欲方面,人自有其独一无二的执拗和挑剔,而这有时候会加强至强烈程度不一的激情之爱——对此论题的讨论我在《论性爱》一文已作详尽的讨论。这样一来,性欲的满足对于人来说,就成了长时痛苦和短时快乐的源泉。[386]

此外,让人惊叹的是这样的事情:由于人具备了动物所没有的头脑思维,所以,人就在自己与动物所共有的狭窄苦、乐基础之上构起了由人的悲欢组成的既高且大的建筑物;在涉及这些悲欢、苦乐方面,人的心情也就受制于强烈的情绪波动和激情震撼,所有这些所留下的印记就清楚展现于他脸上的皱纹。但到头来,这些其实也就是动物同样获得的东西,而且,动物付出了更少感情和苦痛代价就得到了它们!由于所有的这一切,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就比快乐要多得多,这些痛苦还由于人确切“知道”了死亡而大为加强。相比之下,动物只是本能地逃避死亡,它们并不真正知道死亡这回事,因此也不会像人那样的确与死亡打着照面,永远面对着这一前景。虽然只有少数动物得尽天年,大多数动物却刚好只有足够的时间繁殖其种属,然后,如果不是更早的话,就成了其他动物的猎物,而惟独只有人才可以一般来说做到死于所谓的自然死亡——当然这里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例外——虽然如此,基于我上述的理由,动物仍然具有其优势;再者,人同样像动物那样甚少真正得尽天年,因为人的不自然的生活方式连带人的操劳和情欲,还有由所有这些引起的种属退化,都很少能够确保他享尽天年。

动物比我们更满足于只是存在;植物对此则更是全然的满足;而人能否满足则根据其意识的呆滞程度而定。与此相应的就是动物比人更少痛苦,但同时也更少快乐。这首要是因为动物一方面没有“担忧”,以及这些所带来的折磨;但在另一方面,动物也没有了真正的“希望”。这样,动物也就不会通过想法和念头以及与这些东西相伴的种种美妙幻象期待美好的将来——而这种期待却是我们大部分高兴和快乐的源泉。[387]所以,动物在这一意义上是没有希望的。动物没有担忧和希望恰恰是因为动物的意识局限于直观所见之物,因此也就是局限于现时此刻。所以,动物只对那些此刻已经呈现在其直观面前的事物才会有极为短暂的恐惧和希望;而人的意识视野包括整个一生,甚至越出这一范围。但也正因此缘故,动物与我们相比在某一方面却似乎的确更有智慧,也就是说,它们能够心安理得、全神贯注地享受现时此刻。动物就是现时的体现,它们明显享有的平静心境经常让受到忧心和思虑折磨、时常不安和不满的我们心生羞愧。甚至那些我们刚刚讨论的希望和期待所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不是免费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经由希望和期待所提前享受到的满足在稍后则从实际的享受中扣除,因为他稍后获得的满足正好与他在这之前的期待成反比。相比之下,动物的享受既没有提前得到,也没有在稍后打上折扣,它们因而是完整、不打折扣地享受现时真实的事物本身。同样,不幸也只是恰如其分地烦扰动物,但对于我们,这些不幸却由于预见和恐惧的原因而增加了十倍之多。

正是动物所独有的这种完全沉浸于现时……的特点使我们看着驯养的动物就能得到很大的快乐。这些动物就是现时的化身,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感觉到每一轻松和明快的时间所具有的价值——对于这些时光,心事重重的我们通常不加理会就让其过去了。但动物上述那种更满足于生存的素质却被充满自我、没有心肝的人类所滥用;人们经常剥削和压迫动物,动物除了只是苟且偷生以外已经别无其他了。例如,那本来天生是遨游半个世界的小鸟却被囚禁在一英尺见方的空间,慢慢憔悴、叫喊而死,因为[388]

困于笼子的小鸟心情郁闷,

它的歌唱不再是快乐,而是发自愤恨。

而具高等智力的狗——它们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却被人们套上了铁链!看到犬只遭受如此虐待,我就感受到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这狗的主人感到极大的愤慨。我想起几年前《泰晤士报》报道过的一桩事件:某一勋爵把一只大狗用铁链拴了起来。某天当这位勋爵走过院子的时候,忽发奇想向这条狗走去,并想拍打一下狗头。结果,他的整只手臂被这只狗撕开了,并且罪有应得!这只狗试图以此表示:“你不是我的主人,你是个魔鬼——你把我的短暂的存在已经弄成了地狱一般!”但愿所有拴起犬的人都落得同样的下场。把鸟儿关在一尺见方的笼子也是虐待动物:把这种得天独厚、能够快速掠过天空的生物囚禁在这小许的空间,目的只是聆听它们的叫喊!

如果上述议论的结果就是:提高了的认识力使人的生活变得比动物的生活更加痛苦,那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形归因于下面的一条普遍的法则,我们以此还可以对这种情形获得更全面的概览。

认知就其本身而言始终是没有痛苦的。痛苦只是与意欲有关,它不外乎就是意欲受到抑制、阻碍;但对此的附加条件却是这种抑制和阻碍必须伴随着对抑制和阻碍的认识。也就[389]是说,正如光线只有在这种情形下才能照亮空间:空间里有物体存在并把光线反射回来;也正如声音需要共鸣、回响,需要碰撞在硬物上振动的空气波才能在一定的距离为耳朵所听见——在空荡的山顶上发出的声音和在空旷之地的歌唱也正因此只能产生微弱的音响效果——同样,意欲所受到的抑制必须伴以认识力才能被我们感觉为痛苦,但痛苦对于认识力本身来说却是陌生的。

因此,感到肉体苦痛的前提条件就已经是神经及其与脑髓的连接。所以,如果手脚通往脑髓的神经被切断,或者,由于施用了哥罗芬麻醉,脑髓本身失去了功能,那手脚的受伤是不会被我们感觉得到的。为此理由,垂死之人的意识一旦消失,那在这之后的身体抽搐就都被视为没有痛苦。而感受“精神”痛苦是以认知为条件就更是不言自明的,并且,精神的痛苦随着认知的程度而增加很容易就可以看得出来,上述的议论和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56的内容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表示这里面的关系:意欲是琴弦,对意欲的抑制或者阻碍则是琴弦的颤动,认知是琴的共鸣板,痛苦则为音声。

那么,根据这一说法,不仅无机体不会感到痛苦,植物也是同样没有痛苦的——无论意欲在这两者受到怎样的抑制。相比之下,每一动物,甚至是纤毛虫,也会感觉到痛苦,因为认知是动物的真正特征——不管这一认知是如何欠缺完美。随着认知沿着动物的等级相应获得提高,痛苦也在同步加深。所以,在最低等的动物里痛苦是最轻微的,例如,昆虫在身体的后半截几乎已全被撕开、仅以一点点肠子粘连着的时候仍能狼吞虎咽地进食。但甚至是最高等的动物,由于其缺乏概[390]念和思想,它们所承受的痛苦与人的痛苦仍然不能相提并论。也只是有了否定意欲的可能性以后——这得之于理智及其反省回顾——对痛苦的感受力才达致了最高程度。如果没有了否定意欲的可能性,那这种对痛苦的感受就成了毫无目的的残忍折磨。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憧憬着即将展开的生活,就像在剧院里等候大幕拉开的小孩;他们高兴和迫切地期待着即将上演的好戏。我们对确切将要发生什么一无所知其实是一种福气,因为对于知道真相的人来说,这些小孩有时候就像是无辜的少年犯:虽然他们并非被判了死刑,而是被判了要生活下去,但对于这一判决的含意,这些小孩并不明白。尽管如此,每个人都想活至高龄,亦即进入这样的状态:“从今以后,每况愈下,直到最糟糕的一天终于来临。”

如果我们尽可能近似地设想一下太阳在运转的过程中所照耀到的各种匮乏、磨难和痛苦的总和,那我们就得承认:如果太阳不曾在这地球上创造出生命——就像月球上那样——并且,地球的表面仍然处于晶体的状态,那情形就会更好。

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生活视为在极乐的虚无安宁中加进[391]的一小段徒劳无益的骚动插曲。不管怎么样,甚至那些日子混得还相当可以的人随着生活时间越长,就越加清楚地意识到:生活总的来说就是幻灭,不,应该是骗局才对;或者更清楚地说:生活有着某种扑朔迷离的特质。当两个青年时代的朋友在分别了大半辈子、已成白头老翁之时再度聚首,两个老者相互间刺激起来的感觉就是“对整个一生完全彻底的幻灭和失望”,因为看到对方就勾起了自己对早年的回忆。在往昔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生活在他们的眼里美轮美奂;生活允诺我们如此之多,最终履行的诺言又是屈指可数。在这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之时,这种感觉分明占据了上风,他们甚至不需要用言词把这种感觉说出来,而是彼此心照不宣,并在这感觉基础上叙旧、畅谈。

谁要是历经了两至三代的人事都会萌生类似这样一个观众的心情:这个观众已经看完了集市戏台上演的所有魔术杂耍;如果他一直坐在观众席上,他还看到了同样的表演连续重复进行;因为这些表演项目只是为表演一场而设,所以,在了解了内容、不再感到新奇以后,这些重复的表演对他再也无法造成新的印象了。

假设我们考虑到宇宙间浩繁的布置和安排:”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那在无限空间里数之不清的燃烧、发光、除了照亮其他星球以外就无所事事的恒星;而那些被照亮的星球就是苦难和不幸的上演舞台——身处这样的星球,如果交上特大的好运,那也不过就是给我们带来了无聊,起码从我们所熟悉的物种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假设考虑到所有这些,那真的非让人疯狂了不可。

很值得我们羡慕的人是没有的,很值得我们同情的人却难以胜数。[392]

生活就是一份必须完成的定额工作,在这一意义上,所谓的安息是一个相当恰当的表达。

假设性行为既不是一种需要,同时也不会伴随着强烈的快感,而是一件纯粹理性思考以后的事情,那人类还会真的延续生存下去吗?每个人难道不会因为同情将来的一代而选择免去他们的负担吗?人们起码不再冷血地一定要把负担加之于将来一代。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个世界只是地狱——在这里,人类既是被折磨者,同时又是折磨别人的魔鬼。

人们肯定又会说我的哲学无法给人安慰——恰恰只是因为我说出了真相,而大众则喜欢听到上帝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好一类的话。那尽管到你们的教堂去吧,不要理会我们哲学家的话了!至少,不要要求哲学家根据你们愿意的样式编排其学说!只有冒牌哲学家和骗子才会这样做,你们也尽可以从这些家伙那里像点菜一样地随意规定你们所需要的学说。

婆罗门神因为原罪或者过失而创造了世界,为此婆罗门神本身就得呆在这一世界里赎罪,直到获得从这一世界的解救为止。这一思想相当美妙!在佛教里,世界的产生是因为涅盘的清明状态——这经由赎罪而获得——经过很长的一段安宁时期以后遭到了难以解释的破坏。混浊出现了,也就是说,一种只能在道德意义上理解的厄运造成了这一结果,虽然这种事情甚至在自然物理方面也有其精确对应的类比例子和形态:史前世界星云带莫名其妙地出现,而太阳也就由此产生。因此,由于道德上的失误,自然、物理方面就越趋恶劣,直至成为目前这一可悲的形态。这真的是美妙至极的思想!对于希腊人来说,这世界和神祗的出现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必[393]然性所引出的结果;这种解释还是可以将就的,因为这种解释暂时还能让我们满足。但认为耶和华上帝只是因为他愿意和高兴而创造了这一充满痛苦和不幸的世界,并且,“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那这一见解就让人无法忍受了。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犹太教在文明世界的种种信仰学说中占据了最低的一级;与此相吻合的事实就是犹太教是惟一完全没有关于永生不朽理论的宗教,甚至连这方面的点点痕迹都没有。

哪怕莱布尼茨的示范和证明是正确的,即在众多可能出现的世界中,这一世界始终是最好的,我们仍然不能接受这种为神辩护的《论神的善良和仁慈》。这是因为造物主的确不仅只是创造了这一世界,而且还一并创造了可能性本身。所以,他本来应该安排好一切,尽可能地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系统的乐观主义…的奠基人是莱布尼茨。他对哲学作出的贡献我无意否认,但我始终无法让自己设想出那样一种由上帝预先安排好的事物的和谐秩序。针对莱布尼茨所提出的明显诡辩论据——以证明这一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的最好一个——我们甚至可以严肃、正直地提出相反的论据,以表明这一世界是可能之中的最糟糕者。

这是因为可能并非意味着我们随意的想象,而是确实可以存在和延续的东西。现在这一世界的安排刚好能够让它维持其存在;假设安排稍差一点,这一世界就已经无法存在了。所以,一个更加糟糕的世界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一个更加糟糕的世界无法继续存在。现在这一世界因此就是所有可能的世界当中最糟糕的一个。不仅如果行星相互碰撞,甚至只要某一行星轨迹中确实出现的混乱不是逐渐被其他的混乱所平衡,而是继续增加,那这一[394]世界很快就会完结。天文学家就知道这一切得取决于何种偶然的机会才行。他们经过艰难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就是这一星球将继续维持存在。虽然牛顿持相反的意见,但我们希望天文学家没有计算错误。这样,在这样一个行星系里所实现了的机械持续运动就不会像其他星系一样最终停止下来。另外,在这星球坚固外层之下集结着强大的自然力。只要某一偶然的机会给予这些自然力活动的空间,它们就必然摧毁这星球的表层以及在这上面的生命。这种情况在这地球至少已经发生了三次,并且很有可能更加频繁地发生。里斯本和海地的大地震、庞贝城的被掩埋只是对这种可能性的小小、玩笑般的暗示。大气层一个小小的变化——这一变化甚至无法在化学上得到证明——就引起了霍乱、黄热病、黑死病等,并夺走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而一个更大的变化则会毁灭全部的生灵。温度稍为升高就让所有河流和泉水干涸。动物并没有足够的器官和力量保证它们在施展全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自己以及后代的食物;所以,一旦动物失去了某一肢体或者丧失了完美运用这一肢体的能力,这一只动物通常就会遭受灭亡。甚至是拥有了悟性和理智的强大工具的人类,仍然十占其九地持续与匮乏作斗争,始终是几经艰辛和努力才勉强使自己不致毁灭。因此,对于无论维持整个种属还是个体来说,条件是苛刻、不足的。所以,个体的生命就是一场为生存而展开的没完没了的搏斗,每迈出的一步都隐藏着毁灭的威胁。正是因为这种对生存的威胁屡屡得逞,繁殖后代的种子数量才达致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因为只有这样,个体的灭亡才不至于引致种属的灭亡,而种属才是大自然所关注的。所以,这一世界的糟糕达到了可能中的极致。曾经一度生活在这一星球[395]的各种不同动物所留下的化石——作为我们说法的证明——就为我们提供了以前世界的记录:以前的那种世界不可能延续,因此,以前的世界就是比可能中最糟糕的还要糟糕。

乐观主义归根到底就是生存意欲毫无根据的自我赞扬——而生存意欲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发动者,它把自身惬意地显现在自己的作品上面。据此,乐观主义不仅是一种虚假的理论学说,而且还是相当有害的,因为它把生活表现为一种令人羡慕的状态,人的幸福就是生活的目的。一旦从这一观点出发,那每一个人就都相信自己对幸福和快乐有着最正当的要求。而一旦这些幸福和快乐并没有降临在他的头上——这可是常有的事情——那他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公,甚至会认为错失了他的生存的目标。但实际上,把劳作、匮乏、磨难、痛苦和最终的死亡视为我们生活的目的——就像婆罗门教、佛教以及真正的基督教所认为的那样——则是更加正确的观点,因为正是所有这些痛苦、磨难导致了对生存意欲的否定。在圣经《新约》里,这一世界被说成是苦海,生活则是净化的过程,而基督教的象征就是一种刑具。所以,莱布尼茨、萨伏斯伯里、波林布鲁克[1]和蒲伯的乐观主义所引起的普遍反感主要就在于乐观主义和基督教是水火不相容的。这一点伏尔泰在其杰出的诗作《里斯本的灾难》的前言作了陈述和解释,而伏尔泰的这一诗(1)恶毒、不幸和生存的苦难,其数量和范围在这世上占据着优势——对此伏尔泰深信不疑;(2)意欲行为遵循着严格的必然性;(3)洛克[396]这一原则包含着真理,即能够思维之物也可以是物质的。相比之下,卢梭却在他的《沙伏雅牧师的信仰表白》——这是一本肤浅的新教牧师哲学册子——以空谈怀疑和否定了所有这些观点。卢梭还秉承着这一精神以偏差、空泛的议论和逻辑错误的推理攻击伏尔泰上文提及的优美诗我们就像是放荡的父亲生下的孽种:来到这一世上的时候已是背负着罪责;正是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偿还这[397]一欠债,我们的存在才变得如此凄惨,死亡也才成为我们的结局。没有什么比这一点更加确凿无疑的了:总而言之,这一世界的许多和巨大的痛苦正是这世界深重的罪孽所引致——在此,我指的并非自然物理、现实方面的关联,而是形而上的因果。在圣经《旧约》中,与这一观点互相吻合的也只有原罪的故事——这一故事使我还可以忍受《旧约》。事实上,这一原罪的说法在我的眼里是整部《旧约》中惟一的形而上的真理,虽然这一真理被裹上了寓言的外衣。这是因为没有什么比因走出错误一步和罪恶的肉欲而招致这样的恶果更与我们的生存相似的了。我忍不住向深思的读者推荐克劳迪乌斯[2]对这一问题的专文讨论——这古老的智者教导人们这一世界观,并且,人们在接受秘密的宗教仪式时,也受到同样的教诲:“由于前世犯下过失,我们现在就来到这一世间赎罪。”人们尽可以把瓦尼尼[6]的肉身烧掉,但却无法驳倒他的观点——他[398]的这一说法把这种观点表达得最强有力不过了:人充满许多巨大的痛苦,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言论会招致基督教的反感,我甚至斗胆这样说:“如果真有魔鬼的话,他们就是化身为人,并为自己的罪孽而遭受惩罚。”甚至真正、被正确理解的基督教也把我们的生存理解为罪孽、过失的结果。一旦我们习惯于这样的看法,我们就会实事求是地调节对生活的期待,因此也就不会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艰难、痛苦、烦恼、匮乏以及种种讨厌、可恶的事情视为奇怪和意外。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这些东西的存在是规律之中的事情;我们也就懂得在这一世上,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存在而遭受惩罚,而且,遭受惩罚的方式因人而异。监狱里的坏处之一就是监狱里的其他犯人。与这些犯人不得不朝夕相处对于更为高贵的人来说,个中滋味到底如何是不用我说的了。本性高贵的人,还有天才,在这一世上的感觉有时就跟一个高贵的政治犯的感觉一样:他现在被迫混杂在一群偷鸡摸狗、杀人越货的惯犯当中在橹船上做苦役;所以,这两种人都不愿与其他人交往。总的来说,上述看待事物的方式会让我们不再诧异、当然更不会愤怒地看视那些所谓不完美之处,亦即大多数人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智力上的可鄙本性,以及与这些相应的这些人的面相,因为我们会牢牢记住人的处境,并把每个人首先视为只是由于罪孽而存在,这个人的一生就是为其出生而赎罪。这恰恰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人的有罪本性;这因此也就是我们在这一世上所看见的我们的同类的构成基础。除此之外,由于这一世界的构成的原因,几乎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处于痛苦和不满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可无法让人变得更有同情心和更加友好待人。最后,几乎所有人的智力都只是勉强足够为意欲服务。[399]根据这一道理,我们必须调节我们对世人的要求。谁要是坚信这一观点,就会知道与人交往的冲动实为有害的倾向。

事实上,这样的一种信念——亦即这一世界,

因此也包括人,其实就是某样本来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会让我们怀有更多的容忍和宽恕,因为对于处于这样困境之中的我们又能期待些什么呢?事实上,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真正恰当的称呼并不是“"sir”、“monsieur”[7],而应该是“leidensgefahrte”、“compagnondemiseres”和“myfellow-sufferer”[8]。这一称呼乍一听起来似乎很古怪,但这种称呼却与事实相当吻合,它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每一个人,并提醒我们应有最需要的容忍、耐心、对邻人的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和需要给予的。

10

这一世界事物——尤其是世人——的特征并非人们所说的有欠完美…,而是扭曲、颠倒,所有一切都反映出这一点,无论是道德、智力抑或是自然物理方面。

对于许多的恶行,我们不时会听到这样的借口,“诸如此类的过失对于人来说是自然的”,但这一借口是一点都不足够的;对此的回答应该是“正因为这一行为是恶劣的,所以,它就是自然;而正因为它是自然的,所以,它就是恶劣的”。能够正确理解这一思想的含意,那就已经是对原罪学说有所认识。

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一观点:这个人的基础本来就是有不如无的东西,是某种罪恶、颠倒、荒谬、被[400]认为是原罪的东西;也正因此,一个人命中注定就要死亡。这个人的根本劣性甚至通过这一典型事实反映出来:无人可以经得起仔细的审视和检查。从人这一生物,我们又能够期待些什么呢?所以,如果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会更加宽容地判定他人;而一旦潜藏在人身上的恶魔苏醒过来并向外探头探脑的话,我们也不至于那样大吃一惊;我们也就能够更加珍惜在一个人的身上找到的优点,不管这出自他的智力抑或其他的素质。其次,我们将留意到人的处境,并能考虑这一点:生活本质上就是匮乏、需求和经常是悲惨的条件状态;每个人都得胼手胝足为自己的生存而拼搏,因此,人不可能总是挂着一副笑脸迎人。相反,如果人真的就像所有乐观的宗教和哲学所喜欢认为的那样,亦即人就是上帝的作品,甚至是上帝的化身,并且,人这一生物的确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他应该成为的样子,那当我们与一个人初次相见、加深了解和继续交往以后,我们所获得的印象却与这一说法是多么的不相协调呀!

“原谅就是一切。”(《辛白林》,第5幕第5景)我们必须以宽容对待人们的每一愚蠢、缺陷和恶行;时刻谨记我们眼前所见的就只是我们自己的愚蠢、缺陷和恶行,因为这些东西不外乎就是我们所属于的人类的弱点和缺陷。所以,我们的身上也有所有这些弱点和缺陷;我们现在对这些弱点如此愤慨只是因为它们此刻并没有在我们身上出现而已。也就是说,它们没有表现在表面上,而是躲藏于深处。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现身,正如我们在他人身上所见的情形一样,虽然某一弱点在某一个人的身上更为明显,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恶劣素质不可否认要比在另一个人的身上的劣性总和为多。这是因为人的个体性差异是相当大的。[401]

11

生存的虚无通过下面所有这些而充分显现出来:生存的整个形式;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和相比之下个体在时间和空间的有限;现实此刻匆匆即逝——而现时此刻却是现实的惟一存在形式;所有事物之间依存和相对的关系;一切都是变动不居,没有任何长驻、确定的存在;永恒地渴望而又永远无法得到满足;一切努力奋斗都遭遇障碍——这就构成了生命的进程——直至这些障碍被克服为止,等等。时间以及在时间之内的所有事物所具有的消逝、无常的本质,只不过就是一种形式,上述种种争取和努力的虚无本质就以此方式向生存意欲显现了出来,而生存意欲作为自在之物是长驻、永恒不灭的。由于时间的原因,所有一切在每一刻都在我们的手里化为虚无并以此失去其真正的价值。

12

曾经存在…过的,现在已经不再;其不再存在就跟从来不曾存在过似的没有两样。但此刻存在的所有一切,在即将到来的另一刻就成了曾经的存在。所以,相对于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过去,最没有意义和最不重要的现在所具有的优势就是确实性。因此缘故,现在与过去的关系恰似有与无的关系一样。

人们很惊讶地发现:过了无数千万年以后自己突然存在[402]了!然后,经过短暂的一段时间以后,自己又将回到那同样漫长时间的非存在。这里面总有一点不妥——我们的心在告诉我们。考虑到诸如此类的这些事情,甚至是理解力不高的粗人也会隐约悟到了时间的观念性。了解了作为观念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才算是掌握了进入所有真正的形而上学的钥匙,因为了解时、空的观念为我们理解另一种与大自然秩序相比却是迥然不同的事物秩序铺垫了道路。康德的伟大正在于此。

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事件只有在某一刻才属于现在时的是。(ist);因为在这一刻过去以后它就永远成了过去时的曾经是…(war)。每到夜晚,我们就又少了一天。看到我们短暂一生的时间一点一点流走,我们真有可能变得疯狂——如果不是在我们的内在深处秘密意识到:无法枯竭的永恒之源属于我们,生命时间可以永远从这一源泉中得到更新。

以上述思考为基础,我们当然就可以奠定这样的理论:享受现时此刻并使之成为生命中的目标就是最大的智慧,因为只有现时此刻才是惟一真实的,其他一切都只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而已。但是,我们也同样可以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大的愚蠢,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刻不再存在、像梦一样完全消失无踪的东西,永远不值得严肃、认真的努力争取。

13

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时以外,

别无其他。这样,我们生存的形式从根本上就是持续的运动,我们总是梦寐以求的安宁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生存就像一个跑下山坡的[403]人——要停下脚步就必然跌倒在地,也只有继续奔跑才可以平衡身子;或者,就像在手指头上保持平衡的木杆;再就是像行星——如果行星停止向前运动,就会撞入太阳之中。因此,活动不息就是生存的特征。

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固定性的世界里,持续不变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息地循环和变化。在这里,每个人都匆匆前行和奔驰,恰似不断迈步、做出动作以保持身体平衡的走钢索者——在这样的世界里,幸福是无法想象的。在一个只有柏拉图的“持续和永恒的发展、形成,永远没有既成的存在”的地方,幸福是不可能安身的。首先,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相反,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始至终都在争取得到一种臆想的、但却甚少得到的幸福,真能获得这样的幸福的话,那他只会尝到幻灭、失望的滋味。一般来说,人们最终抵达港湾的时候,船体已是千疮百孔,桅杆、风帆都已消失无踪了。不过,既然生活只是由转瞬即逝的现时此刻所构成,现在生活又即将完结,这个人到底曾经是幸福的抑或不幸的都已经无所谓了。

但是,让人惊奇的事情却是在人类和动物世界里,人和动物那些极为强烈、多样和不息的活动却是由饥饿和性欲这两种简单动力所产生和维持——无聊或许对此也起到一点点帮助——并且,这两种欲望竟能够为如此复杂的机器传送“原动力”并从而活动起这些五光十色、变化多端的木偶戏。

现在,如果更加仔细地考察这一问题,我们

首先就可看到无机物的存在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化学力量的作用,并最终被这些化学力所销蚀。而有机的存在只能经由物质永恒变化才得以成为可能,而这种物质变化需要持续不间断的流动,这种[404]变化因此也就是需要得到来自外在的协助。由此可见,就其本身而言,有机的生命就已经像是竖在手上的木杆——要取得平衡,它必须始终处于运动的状态;有机的生命因此就是持续不断的需求、总是一再重复的匮乏和没完没了的困苦。但也只能经由这种有机生命,意识才成为可能。所以,所有这一切都是有限的存在……,而与所有这些相对的则可被视为无限——这种无限不会受到来自外在的销蚀,也不需要来自外在的协助,因此是作为“永远保持不变”、处于永恒安宁的东西,“既不成为存在也不会消失无踪”,没有变化、没有时间,没有复杂和多样,对这些的否定性质的认识构成了柏拉图哲学的基本音调。否定生存意欲就为我们打开了进入这样一种存在的大门。

14

我们生活中的情景就像镶嵌砖上粗线条的图案:靠得太近时,这些图案无法造成效果,只能从远距离审视才会发现这些图案的美丽。所以,得到了我们热切渴望之物就等于发现了它的空洞和无用。我们总是生活在对更好的期待之中,与此同时也经常后悔和怀念往昔的时光。而现时此刻则只是暂时被忍受而已,我们只把它视为通往我们目标的途径。这样,在就快到达人生的终点时,回眸往昔,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自己自始至终都是“暂时”地活着;他们会很惊讶地看到:自己不加留意和咀嚼就听任其逝去的东西正好就是他们的生活,正好就是他们在生活中所期待之物。

这样,一个人的一生总的来说就是被希望愚弄以后,一头扎入死亡的怀里。[405]

除此之外,还有个体意欲的贪得无厌——正是因为这一缘故,每一个愿望的满足就又产生出新的愿望,这样的渴求永难满足,了无尽期!但是,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意欲本身就是统治万物所属的世界的君王;因此,部分是难以让它满足的,只有全部才能让它称心如意——但全部则又意味着无限了。与此同时,当我们考虑到这化身在个体现象的世界君王所能获得的又是多么微薄——通常只是足够维持个体的身体——那我们又被激发起了深刻的同情。个体深重的痛苦也就由此而来。

15

我们正处于精神思想贫乏、无能的时期;它的标记就是人们尊崇各种各样拙劣的东西,并且,人们自创的、形容这一时代的重复词——“当代今天”(jetztzeit)——可谓相当贴切,其自命不凡就好像这一时代就是“特别”的、“杰出”的时代,为了这一时代的到来,在这之前的一切时代都只是搭桥铺路而已。在这样的时期,甚至泛神论者也不害羞地说出生命就是——用他们的话来说——“目的本身”。假如我们的这一生存就是这一世界的最终目的,那这就将是最愚不可及的目的,不管定下这一目的的是我们抑或另有其人。

生命首先就呈现为一个任务,也就是说,维持这一生命的任务,亦即法语的“degagnersavie”[9]。谋生的问题解决以后,我们经过艰辛努力争取回来的却成了负担。这样,接下来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如何处理、安排这一生活以抵御无聊,而无聊就[406]像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猛兽,伺机而动、随时扑向每一衣食无忧之人。因此,第一个任务就是争取得到某样东西,第二个任务则是在争取得到某样东西以后,又不能让我们感觉到这样东西,因为我们对其有所感觉的话,它也就成了一种负担。

如果我们试图统观整个的人类世界,那我们就会看到到处都是永无休止的争斗。人们为了生存不惜耗尽全副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投入殊死的搏斗,防备着各式各样随时发生的、威胁着我们的天灾人祸。而对付出所有这一切努力所换回的报酬——亦即生存本身——审视一番,我们就会发现这生存里面有着某些没有苦痛的间歇时间,但这些时间随即马上受到无聊的袭击,并且很快就被新一轮的苦痛所终结。

在需求和匮乏的背面就是无聊——甚至比较聪明的动物也遭受它的折磨。这是因为生活并没有“真正的内容”,生活只是被需求和幻象所“活动”起来,而一旦这些需求和幻象没有了,生存的荒凉和空虚就暴露无遗了。

人的生存肯定就是某种的错误——只需简单留意下面这一事实就足以认清这一道理:人就是需求的凝固物;要满足这些需求是困难的,而这些满足带给他的除了没有苦痛的状态以外,别无其他,而处于这一没有苦痛的状态之中,他也就落入了无聊的魔掌。这一事实直截了当地证明了:生存就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无聊恰恰就是感觉到了这一生存的空洞、乏味。也就是说,我们的本质和存在就在于渴求生活,而假如生活本身真有肯定的价值和真实的内容,那是无法产生无聊的。仅只是存在本身就已经让我们充实和满足。但现在,我们对自己的存在并没有感到高兴,除非我们正在争取达到某一目标——因为距离遥远和遭遇障碍的缘故,这一目标[407]显得会带给我们满足,但目标一旦达到,幻象也就会随之消失——或者,除非我们正在从事纯粹的智力活动,也就是说,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我们从生活中抽身,现在是从外面回头审视这一生活,就像坐在包厢里的旁观者。甚至感官的快乐本身也只在于持续的渴求,而一旦目标达到,快乐也就消失了。一旦不是处于上述两种情形,而是返回存在本身,对生存的空洞和虚无的感觉就会袭上心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聊。甚至我们内在特有的、无法消除的对特别、怪异事情的追求和喜好也显示出我们巴不得看到事物发展那单调、无聊的自然秩序能够中断。甚至上流社会的奢侈、热闹的喜庆和富丽堂皇的排场也不是别的,其实正是为跨越这一本质上贫瘠、可怜的生存而作出的徒劳无功的努力。这是因为那些贵重宝石、珍珠、羽饰、天鹅绒,还有如此之多的蜡烛、上蹿下跳的舞者、戴上又摘下的面具——所有这些到底又算得了什么?没有人此时此刻感到完全幸福,真的感到完全幸福的话,那他可能是喝醉了。

16

人的极尽巧妙和复杂的机体就是生存意欲所显示出的最完美的现象,但这些现象最终还得化为尘土,这些现象的整个本质和努力因此也最终明显归于毁灭;意欲的所有争取根本上就是虚无的——这些就是真实和坦率的大自然所给予的单纯、朴实的表达。如果我们的存在本身具备价值、是不附带条件之物,那这种存在就不会是以非存在为目的。对这一道理[408]的感觉也隐藏在歌德优美诗句的字里行间:在古老塔顶的高处,

是英雄的高贵精灵。

死亡的必然性……可以首先从这一事实推导出来:人只是一种现象,因此,并不是“真正、确实的”(柏拉图语)——如果人真的是自在之物,那人就不会消亡了。至于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却只能在现象里呈现出自身——那是自在之物的本性所使然。

我们的开始和我们的结局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反差!前者产生于肉欲造成的幻象和性欲快感所带来的心醉神迷之中,后者则伴随着所有器官的毁坏和尸体发出的恶臭。在愉快和享受生命方面,从出生到死亡走的也始终是下坡路:快乐幻想的童年,无忧无虑的青年,艰苦劳累的中年,身衰力竭并经常是令人同情的老年,临终疾病的折磨和最后与死神的搏斗。这一切难道没有表明:存在就是失足,恶果随后就逐步和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吗?

把生活视为幻灭是最精确的看法,所有一切都清楚无误地指示着这一点。

17

我们的生活具有某种微观的特性:它是一个不可分的点,它被时间、空间这两样强力的透镜所拉开和拉长,因此,我们[409]所看到的生活已被放大了许多。

时间是我们头脑中的装置——它透过某种时间上的维持让事物以及我们自身彻头彻尾的虚无的存在披上了一层实在现实的外表。

由于在过去错失机会获得某一幸福或者享受某一快乐而后悔和悲哀,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啊!因为这些幸福或者享受到现在还能剩下些什么呢?只是某一千瘪的记忆罢了。对于所有我们真实享受和经历过的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时间形式”完全就是一个媒介——它就像是特意为让我们明白所有尘世间快乐所具有的虚无本质而设。

我们以及所有动物的存在并不是某样牢固、起码是暂时不变的东西,相反,这些只是流动性的存在……,它的存在就在于持续不断的变化,就像水里的漩涡一样。虽然身体的“形式”暂时和大概地存在,其前提条件却是身体物质持续变化,不断地新陈代谢。所以,所有人和动物的首要任务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争取获得适合于流入身体的物质。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以上述方式只能短暂维持像他们的这样一种生存构成。所以,随着死亡的临近,他们就渴望和致力于把其生存传送和交给即将取代他们的另外的生物。这种渴望和奋斗呈现在自我意识里就是性欲,而在对其他事物的意识、因此也就是对客体事物的直观中,则以生殖器现形。我们可以把这种冲动和驱力比之于串起珍珠的一条线,而那些快速交替的个体生物则是这条线上的珍珠。如果我们在想象里加快这种交替,并且在整个序列中,同时也在单一个体里,永远只看到永恒的形式,而物质材料则永远处于变化中,那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只有一种表面的、似乎的存在。对生存的这种理解和阐释构成[410]了柏拉图这一学说的基础——这一学说告诉我们:存在的只有理念,而与理念对立的事物只具有影子式的构成。

我们纯粹只是现象,与自在之物截然有别——这一观点通过这一事实得到了直观的阐明和证明:我们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持续的吸收和排泄物质,对此的需求(作为食物和营养)总是一再重复出现。这是因为个中的情形就像那些经由烟、火或者喷射的水流所引出的现象——一旦供应物停止,这些现象就逐渐消失、停止了。

我们也可以说生存意欲只通过纯粹的现象显现出来,而这些现象将完全、彻底地化为无…但这种“无”以及连带现象却始终处于生存意欲的范围之内并以生存意欲为根基。当然,这些是模糊、难懂的了。

如果我们不再从大处审视世事发展的进程,尤其是人类快速的世代更迭及其匆匆一现的存在假象,而是转而观察人类生…活。的细节…——就像在喜剧里所展现的样子——那么,我们头脑中获得的印象就犹如透过高倍显微镜观察满是纤毛虫的一滴水或者察看肉眼难见的一小块奶酪菌——里面的螨虫辛勤地活动和争斗使我们失声而笑。这是因为正如在极为狭窄的空间展开严肃认真、隆重其事的活动会产生喜剧的效果,同样,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同样的事情也发挥出同样的作用。

??

注释

[1]亨利?波林布鲁克(1678—1751):英国政治家、哲学家、自然神论者。——译者[411]

[2]马蒂阿斯?克劳迪乌斯(1740—1815):德国诗人。——译者[3]俄勒冈尼斯(185—254):希腊基督教神学家。——译者[4]恩培多克勒(前495—前435):希腊哲学家、医学家。——译者[5]毕达哥拉斯(前570—前495):希腊哲学家。——译者[6]卢思利奥?瓦尼尼(1584—1619):意大

利自然哲学家。——译者

[7]英语和法语的先生一词。——译者

[8]分别是德语、法语和英语的“难友”一词。——译者[9]意为“谋生”。——译者[412]

第二篇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好句子》

1. 我们都痛恨用马赛克压在人脸上的丑陋和不尊重。 2. 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3. 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4.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5. 为什么许多人都选择屈服?因为他们觉得投入太多,收获很少或根本没有。 6. 先打一枪,然后再在那个洞上画一个靶子,效果是一样的。 7. 人性是这样,光靠自己靠不住。 8.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9.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10.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 11.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12.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13.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14. 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15. 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都特别淡。 16.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的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17. 我们都努力把自己报道的世界与生活分隔开,但是都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它的一部分。 18. “记者”就是“记着”。 19. 只刻意求新,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矫情虚妄。生活并不需要时时有新的主题,即使是华丽的《霸王别姬》,力量也在于真实的市井人性。 20.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21. 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22. 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相遇,心绪如白云飘飘;拥有,心花如雨露纷纷;错过,心灵如流沙肆虐。回首,幽情如蓝静夜清。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帝手中的另一半。学着做你自己,并优雅地放手所有不属于你的东西。寂寞是听见某个熟悉名字,不小心想起某些故事;孤独是路过我身边的影子,笑着对我说似曾相识。永远太远,我们都承诺不起。时光变换,一切都不是曾经。

第三篇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从看见看见自己》

从《看见》看见自己

第一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越广。。。

路上走回去,深一脚浅一脚,满心是对他们的愧疚。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看清他,然后抑制它。小人物也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意瞄准,无意击发。

我血已流光,龇出一个纸一样苍白的假笑看着他。

。。。我还挺得意

冷酷、凌厉、讥诮、杀气…我不是试图去了解他们,而是已经下了一个判断。 《沉默的羔羊》史达琳,。。从刀割一样的感受里寻找线索。

我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可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他们不会触动我。

可小心,别变成当初你反对的人。

用你的皮肤感受新闻。。。节目有些人味儿了。

第二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我原以为每天重复同样的生活,一直到死,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天。

人们还能笑得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天地乌黑,只剩太阳中心鲜红一点像钻石一样亮。

从医院出来,五月玫瑰色的晚霞里,湿黑的老榆树。。。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我觉得自己只是大系统里的一粒小螺丝,一切自会正常运转,我只是瞥见了一点异样,但我没有接到指令。。。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音乐就像是谁站在万仞之上,在暴风中厉喊。

第三 双城的创伤

更细密的人性真相紧紧压裹着

《安娜·卡列尼娜》写着,并没有美化她,只是不断的深化她,人性自身却有它的力量,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出来,多一根枝条,就多开一层花,越来越繁茂广大。安娜的死亡最终超越了小市民的道德判断,在人的心里引起悲剧的共鸣。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原来真实的世界即是如此。

第四 是对峙,不是对抗

矫枉过正

不懂,就被糊弄,稳不住

人被硬生生直接摁在犬牙交错的生活上,切开皮肤,直入筋骨。

生活就是严峻的历险,学的越快越好。

为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碾过人的心,也是另一种戾气。

第五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融于水中

她在月光下侧脸看我的眼神,让我感觉到她的存在。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免于受辱了。

在任何地方都被当做人,不是东西,就是尊严。

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没有爱,只有性。

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同是为生存而挣扎。

承受命运施加于自己的一切,不粉饰,也不需要虚浮的怜悯。

第六 沉默在尖叫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我想感觉到人,哪怕是血肉模糊的心。”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一个没当过弱者的人,不会体会到这种恐惧。

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诗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幸。 中国是一个自卑情结很重的国家。所以自卑的极端是自负。

……两个小时后他可以走,是安全的,没时间犯错误。

他连生死的概念都没有,所以也不会有悲悯之心。

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

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

第七 山西,山西

海子: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苦闷时也只盯着天看,晚霞奇诡变化,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

…..是文明让人不舒服的启蒙。

水居然是透亮的,荇藻青青,风一过,摇得如痴如醉,黄雀和燕子在水上沾一下脚,在野花上一站就掠走了,花一软,再努一下,细细密密的水纹久久不散。

第八 我只是讨厌屈服

阿甘是看到什么,就走过去。别人是一辈子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在强大的机构面前,人们往往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但是我不愿意。

长期温水煮青蛙。

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当中来。 是否是这种独立的迫切性,促使许多人选择了新闻业这一行。

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就只是一张纸。

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

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他有点像小鱼,热锅上两边煎,但对抗不代表独立。

不知道理性会不会在拳头面前落败。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

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还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

第九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当一个人表现得很有涵养,其实是传递着不以为然的意思。

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

我知道可能没人听。但这事就像谈恋爱,跟别人没关系,只看自己能不能配得上自己的期望。

只有通过争论才能达到共识,争论是争真理,有理走天下。

人性就是这样,光靠自己靠不住。

第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不是挥舞着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了。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实际上这个世界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将来只有有事无事。

雨过地皮湿,没渗入土壤,也不触及根须,龟裂土地上,再强烈的震颤稍后就不见踪影。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制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你的情感不代表别人的判断。”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什么东西是神圣到不能开玩笑的呢?

“做不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 这个人的背后,隐而未见的复杂因果如同大网,铺向无边。

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导,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

你所认为的坏蛋在心里都不认为自己错了。

这个时间中没有人是正义的,别打着这个旗号,大家都是为了利益。

受害的工人阶级?穷苦人群体?也只是在丛林法则下,大鱼吃小鱼,最后被吃掉了。

真相——无底洞的那个底。

探寻——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围得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

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们要站在2012、2022,甚至更远的地方来看我们自己。

人往往出自防卫才把立场踩得像水泥一样硬实,如果不是质问,只是疑问,犹豫一下,空气进去,水进去,他两个脚就不会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

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

准确是做好的防御。

十一 只求认识与了解而已

他不准备忏悔,也不是为了挑衅,这就是他真实的想法。

你只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动摇你的底线,这就是你与我的区别。

对一只猫的死亡漫不经心,我们也会同样漫不经心地蔑视人的痛苦和生命。 这个市场还会存在,因为需求存在。

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他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在规则遭到破坏时,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 一个人不应该背着不加解释的污点生活。

通往人心的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

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观察”的实质: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公正就是以它本来的面目去呈现他。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也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预设主题进行创作,是一种可怕的习惯。往往大家认为拍弱者,都要拍成高尚的,或者让人同情辛酸的,但是,。。超越了这种“政治正确”。

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

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所以想法不同,道德的底线在什么范围内存在?

十二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在意识中我们就是要歌颂一个人物,对这个人物有利的要描写,对这个人物所谓不利的就要免去,这就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在一定年纪的时候,自然会启动。

脑袋中的旧思维习惯改不了,新的又不知道怎么形成。读历史吧。直观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幸福是刀口舔蜜,如果刀口本身的锋利和痛感感觉不到,后来的蜜汁你吮吸起来也就觉得少了滋味。

这个民族有五千年历史,能混五千年就了不起。这个民族浅薄,没有文化,不重视历史。

别老想不该想的事,只想怎么把该做的事做好。

一个人忘掉过去可能有自我净化的作用,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同了,尽量掩盖,假装这类事根本没有发生过,难道对我们民族的良知没有损害吗。

这些应该有着足够道德良知的个体,为什么会落入集体性的狂热和盲目中?每个民族或国家的人,不放都这样问问自己。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低劣、昧于事实,是谓盲争。不要限于盲。

十三 事实就是如此

这种缺乏科学精神的文化渗透在整个老大帝国,蔡元培评论过:“自汉以后,虽亦思想家辈出,而其大旨不能出儒家之范围……我国从前无所谓科学,无所谓美术,唯用哲学以推测一切事物,往往各家悬想独断。”

一个拉丁诗人信奉一句格言:一个了解事情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而在中国,这句格言应改成:试图寻找事物原由的人,是要倒霉的。(亚瑟·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

赌脑袋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偏见与迷信。

启蒙——人摆脱自身造就的蒙昧。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有时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

照片的真假之争,不仅事关技术,更是对各方科学经验的检验。

这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一个政治问题。

真相往往在毫末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准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是一个堕落的社会。

在真相面前,这世界上不存在特殊的国民性,人性本身想要了解万事原由。

十四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这两个细节不说不真实,可是笑和泪,这么简单地说出来,确也不扎实。 生活会自己长出来的。

生活不可能靠喊口号就度过去。

生活最终从片子里流淌出来。

受难者不需要被施与,或者唱《感恩的心》,我们心怀敬意拍这个片子。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我只是不喜欢被“安排”的感情。

努力把自己报道的世界与生活分隔开,但是都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它的一部分。痛苦还是能渗透到你内心深处。

大山里乌黑的沉默,一盏灯也没有,看的时间长了,才看到苍暗的云层滚滚而流。 生活并不需要时时有新的主题,即使是华丽的《霸王别姬》,力量也在于真实的市井人性。

十五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如果坐在那里不训练,就会不停地回想起枪击的场景。当你训练时,才会忘记所有的一切。

翻译或是采访,不仅是工作,是人与人的往来。

如果他们也承受了这样的痛苦,也许就能理解。

这片刻的空白正常得像一段呼吸。她的感受在我心上过一遭。

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不知道,只有这样(恨/训练)才能活下去。 人有一种疲倦的兴奋,像乌黑的深渊里着了火,回到家在床上好久睡不着。 不是自怜,也不是忍受痛苦,她要赢,这是运动员的企图心。有呼吸,就有希望。 这期节目,无关外在,我只是一个人,面对另一个活生生的人。

第四篇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链接高考 满分 优秀作文 2016届材料议论文 白岩松回母校》

2016届材料议论文——白岩松回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10=50分)

2003年白岩松回母校北京广播学院参加45周年校庆,一进校门师弟师妹们便争着与他合影,请他签名。对此,他说:“这不是广播学院的传统。我们那时候,不管谁来,迎接他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而不是签名和合影。”

其实,白岩松遇到的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

高二1班 刘漫卿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流行词,叫“脑残粉”,意思是对于名人的极度痴迷和疯狂追求,失去个人理智,对名人的言行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推崇。材料中北京广播学院的举动我们无妨说是一种“粉丝行为”,“签名”“合影”已有了一丝崇拜、追捧的性质。白岩松是主持人,在广院门口的追捧让人认为他是明星也不为过。

但是,严格来说,作为新闻记者的白岩松并非与影视明星同类的名人,虽然二者都从属于广义上的传媒领域,性质却相差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新闻注重严谨,而娱乐力求包装。新闻求真相,娱乐博卖点。新闻的严谨要求新闻从事者的严谨,遇到事情、权威时不能是盲从、盲动、盲信、盲争,而是通过质疑来拨开事情的真相,那是有一种使命感的。柴静曾说:“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而这探寻,便是质疑的一个过程。同样,新闻的严谨也要求着培养无数新闻从事者的北京广播学院的严谨,那些学子们以后都有可能走上白岩松的道路,白岩松在母校说出这样一番话,对于学弟学妹来说无疑是一种指引。他们今日对名人们权威们的盲从偏信,很可能就是他们日后分析新闻事件时发问无力立场模糊的先兆。

而新闻人的质疑之“疑”从何来呢?材料中提到“质疑”和“怀疑”,第二个字都是“疑”,都要提出疑问,第一个字不同,表明了提出问题的前提不同。怀疑是跟信任相对的,多侧重于主观的判断;而质疑与客观的事实相联系的。从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看,质疑比怀疑多了一丝批判的意味,多了一丝敢于说出口,敢于挑战权威的意味,所以材料中所提的是质疑的是说出口的问题,而怀疑的是独自凭感觉藏在身体里的目光。从这个方面看,怀疑是质疑的基础,得先有个怀疑的主观判断,才会根据判断寻找客观事实的论证,从而发现事情真相。因此,于新闻人而言,质疑并不是漫天发问,不是盲目争执,不是心怀恶意的刁难,而是客观冷静对事件真相的追寻,对各种思想的深入探询,对不合理事件的理性批评,正如白岩松在动车事故后对铁道部发言人的质疑,正如柴静对于华南虎照事件的质疑。

诚然,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新闻”这一特殊的行业,在我看来,拥有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也是有着指引和帮助的。从学习方面看,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科目,从而得出创新;从哲学方面看,他能让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得以增加,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因此,我们需要拥有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才能拥有独立的精神,不人云亦云,在学习生活中游刃有余。

不盲目的崇拜与不理性的质问

高二2班 崔羽涵

我不知道白岩松老师这番话是否意味着他希望自己被质疑、被否认。说实话,我不太赞

同这位老师说的话,那些合影签名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盲目崇拜的脑残粉,其实也有真心认同他的吧。

我不认为合影签名就代表着盲目,而质疑的提问就代表着理性。白岩松老师是新闻评论人,若想要了解他的思想是相对容易一些的,如果有了解,自然就算不得盲目崇拜了。白岩松老师如何能因学生对他的认可,而感到心寒,又如何能断言这些认同是盲目的。

人们在一特定领域内拼搏,总会找一个偶像,或者说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作为行为规范,这样也许会让自己以后的路在一定程度上走得容易一些、平坦一些。就像梅西曾以米埃尔为偶像,挺过了很多艰难的日子。这样的崇拜想必不能说什么不好吧。而北广的学生呢,谁又能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呢。说回来,本质上合影签名没错吧,如江水般滔滔不绝的崇拜不是更容易诱人努力吗?谁又能断言这是错的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流行一种理论,或者称之为一种主义,即对世界上的一切都要持质疑态度,当然,这是一件挺不错的事,但过了就不好了。我不知道曾经北广的学生是怎样一种情况,但窃以为白岩松老师太过一刀切了。认同便是认同,何必强迫自己刻意去质疑一番呢。崇拜归崇拜,又不是不能提问,有不明白自然要问,但大家可以坐下来和和气气的讨论一下,为何一定要针锋相对,搞得像找碴一样呢。

我所谓的“不理性的质问”,便是不以求知为目的的找碴,只是质问一番来显示自己的个性与头脑。这样的质问只是糖纸包裹着的石头,看着很积极,其实还是挺阴暗的,跟理性什么的根本不沾边嘛。

言而总之,崇拜不一定就代表盲目,质问也不一定就代表着理性。签名也好,质问也罢,都不过是外在的形式,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独立思考。

印在心中的旗帜

高二6班 任杰

这是一个标语漫飞,旗帜陨落的年代。

标语,多么令人熟悉的东西:一块红的无法再红的布料,加之以粗大的白字,浅俗的内容,无处不在,向我们传达着种种粗暴的蛊惑;而旗帜,则垂首于孤高的旗杆之上,与人类千百年来凝聚的智慧、理想,一同沉寂于西风残照的萧瑟之中。

一句口号,不明不白,说来就来,说干就干,是不是太过鲁莽?但有多少人曾站在那冲击眼球的标语下,把它当作一生的仰望来追求,对它痴迷沉醉;而多少人心中的旗帜,已在黄昏中黯然落下,不曾有希翼,也不会有信仰。

标语,折射一个时代漫无目的的集体躁动;旗帜,承载人类贯穿古今的永恒追求。为我们指引方向的是旗帜,迷惑我们双眼的是标语。

白岩松面对着漫天的签名与合影,他茫然了。与他所鄙夷批判的欺名盗世之辈一样,他也不过是学生眼中的一幅标语,上面用最庸俗的字体写着成功、名人、金钱、地位„„即使他大呼:“要质疑!要思考!”也不过是为这时代再多举一幅“要去质疑”的标语罢了。

我所悲哀的,不仅是标语内容的拙劣,更是人们高举标语时迷狂痴醉的表情。

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盲从于标语,而迷失了心中旗帜的人啊。他们眼里的狂热,造就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智者的眼泪和鲜血,与愚笨者的尸体,没有惊醒他们,却铸成了他们的执念。当年的十字军东征,要清除全世界的异教;希特勒的野心,要灭绝全世界的民族。一幅幅“上帝永存”“领袖万岁”的标语,何以竟能够嘲弄人类千年的理性与智慧?

人类的意志,永远都应该是自由的,勇敢地奔跑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之上,用自己的双眼去寻找方向,寻找未来。推动世界进步的,是独立思考、是大胆质疑,是用自己的心灵发现真理的旗帜,而为之奋斗。

今天,我们开始反思历史,看到的是无尽的洪流裹挟着旗帜的碎片漂来,每一片都显出

了人类的进步,而每个进步都是幼稚而又充满勇气的,虽然战战兢兢,但却脚踏实地。而标语高高挂在燥热的空气中,没有旗杆为其坚守位置,永远被禁锢两边,注定扬不起永恒的风帆。

风中飞扬的,应该是旗帜,而不是标语。

“肤浅”之下

高二12班 杨天啸

“不管谁来,迎接他们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遥想那样的当年,我不得不佩服他们批判的眼光,但同时我也害怕那时的严谨到苛刻的态度以及那在踊跃激进下,显得有些压抑的气氛。这种气氛放在当下,恐怕会把已经被压力折磨的疲惫不堪的人们推向崩溃的边缘。

欢呼着围拢,索要签名和合影,这行为看似是肤浅的,然而我认为只是把它看做是无用的、肤浅的行为的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肤浅的。

对于广播学院的同学们来说,这种看似肤浅的行为却代表着他们对梦想的呵护。广播学院的学生有多少?全国的媒体有多少?而他们之中,能够像白岩松一样成功的又能有多少?大多数的学生都怀着远大的理想,然而这其中大多数的理想又终将破灭。学生们何尝不知道这点,在他们心中,总会有一份忐忑和不自信。然而白岩松的归来带来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重新点燃人们心中行将熄灭的梦想。而一份签名,一张合影就可以是这份力量的载体,当人遇到困难或长时间的逆境时,这一份力量,这种已成功者的光芒,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面对无数年轻的身影没有拥在大款与影视红星周围,而是跳跃着冲向代表理想的师兄,我们,哪里忍心去苛责他们的肤浅?

现今,随着微博,朋友圈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关注。“追星”的行为已经越来越普遍。这种看似肤浅的行为却体现了他们的某种希望。和学生们不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有些人会选择关注,追捧甚至崇拜某一个人。他们在众多八卦新闻中进行选择,把他们心目中的“明星”美化成近乎完美的人。这个“完美的人”是他们生活上的目标,整个人生的希望。正因如此,在诸如黄海波嫖娼,柯震东吸毒等负面新闻中,才会有那么多看似很傻的人在铁证面前选择不去相信,那是他们在保护他们心中的那个完美形象,从而保护他们的希望。

我不禁想起,中国好声音是一个逐梦者的舞台,然而从海选到决赛,歌手们被一波一波的淘汰,有太多人没来及展示自己最好最独特的一面就遗憾出局,他们的梦想就此结束了吗?我想没有。这次的学员,只要是进入了第二轮以后再被淘汰的都会被送予一份特殊的礼物,有的用于纪念,有的代表祝福。正是这并不昂贵甚至没有特点的纪念品会使得那些被淘汰的人的梦想不会熄灭,而对于他们而言,挽救这样一个梦想,就相当于挽救他们的一生。

不要简单的将“追星”理解成一种肤浅的行为。因为在这种“肤浅”之下。还藏着许多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现代人们最重要的,最急需的。

媒体人,不要停止质疑

高二12班 王浩男

白岩松曾经在母校的校庆批评“签名和合影现象”说,“这不是广播学院的传统,我们那时候,不管谁来,迎接他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而不是签名和合影。”

或许白岩松的批评有着些许的苛刻,然而对于北京广播学院,对于未来的媒体人来说,确实需要具有质疑的眼光,确实不能让盲从的现象蔓延。

媒体人的第一要务是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而真实,往往来自于质疑的眼光。人们眼中

的真实有时是“伪造的”,而质疑的眼光,正是打破伪装的原动力。当年,如果柴静在采访“华南虎系列”照片的拍摄者周正龙时没有带着质疑的眼光审视周正龙的描述,就不会执着地与他在咫尺毫厘之中探寻真实,找出所谓的“华南虎”照片的纰漏。质疑的眼光,给她追求事实的动力。她曾在自己的书中写到说:“精确是件笨重的事。”然而正是她质疑的眼光,她对真相的追求,才让她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了这项笨工夫。

质疑同样能让人从感性的状态中脱离,进行理智的思考,从而找寻到真实。新闻的背后,往往有一条细而长的逻辑链条,而事实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这条逻辑链的终结之处——而真实,正是新闻的最大价值。有一位媒体人曾如是说:“准确是媒体人最重要的手艺,而真相往往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质疑,让人在涕泪交加中更加清醒。

媒体人需要有质疑的眼光,因为往往质疑所带来的是巨大的社会价值。媒体人报道新闻的终极目标是向观众们呈现一种理性的思考问题和探寻真相的方式。而那些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新闻或许夺人眼球,但却并没有质疑的价值。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与方舟子展开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现在我们还无法断言孰是孰非,他确确实实向人们呈现了一种质疑式的思考方式——他说“记者天生就质疑,有时候亲眼看到的都不相信,他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才相信”,并以行动刻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场辩论,让人们对于转基因问题更加关注,引起了多方专家参与讨论,促进了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标注的要求。这是崔永元作为一个媒体人的最大价值之一。当媒体人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用更多精力质疑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个社会,就会更深地理解质疑的力量,而媒体的社会价值,也将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媒体人要有质疑的眼光,有时甚至是质疑自己。质疑和反省,是每一个优秀媒体人的成长经历。他们“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在自己的质疑中,他们一次次重新解构自己,或是说报道自己,而“他们如何报道自己,他们就如何报道国家”。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尖锐与偏激从不是目的,改变才是。”这是他回望自己时的思考,正是因为自省,他才在不断改变,逐渐成为央视的顶台柱。同样的,闻名于世的美国主播芭芭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不断自省,改变了自己的风格,最终为职业生涯画上完满句号。正是质疑,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媒体人。

如果我们理解质疑对媒体人的意义,我们就能理解白岩松对广院学弟学妹的这番话中包含多少语重心长。媒体人要在成长中让质疑精神根植自己的灵魂。

对盲目捧吹说“不”

高二14班 周展平

只因白岩松享誉全国,师弟师妹们便趋之若鹜般合影签名,在这个盲目捧吹横行的时代,固然有名至实归的赞扬,但却掩盖不了盲从的事实。对盲目捧吹,我要坚决地说“不”!

放眼国内,类似的吹捧随处可见:某“专家”莅临某校引起轰动,某“大师”做客访谈受人瞩目,甚至娱乐明星也出席所谓的文化活动,讲授“知识”,而“教授”、“学者”则主持娱乐节目,倍受青睐„„引起人们关注的更大不是名人本身的水平或内容的实质,而是他们被公众赋予的虚浮的名声光环。

如果说引得公众捧吹的是那虚浮的名气,然而这名气却又是公众自己吹捧炒作出的。试想,若没有公众的关注与吹捧,即便名人如何作秀,那跳梁小丑也难成气候。而表面上人们对于“名家”、“大师”们名气的吹捧则将人们自身对虚名浮声的追逐心理暴露无遗。追逐渴望之愈深愈切,对旁人名声的关注羡慕就愈深愈切,因而也就竭力吹捧名人。他们的眼中心中只有虚浮之名,而无其实。

面对名人,切实中肯的赞美传递出一个社会对优秀的认可与崇尚,而对名不副实者的盲目吹捧所传递的则是重虚名轻内涵的不良风尚。当科学家不再关注实验而关注访谈,当作

家不再静心书写而热心演说,当所有人都在心中根植对虚名的追逐而无视实在的能力,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再有创造与进取,甚至浮躁之风会侵蚀掉人类的思想与人格。

记得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曾发表过自己对于即将袭来的吹捧的忧虑,担心可能从此与佳作无缘。也常想起几年前于丹被北大师生轰下讲台的情景。我欣慰盲目吹捧之风还未侵蚀全社会的灵魂,我欣慰中国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还幸存着有辨察力、有独立思想的灵魂。改悔吧!用独立冷静的心去审视、去判断,让务实之风重驻社会。

对盲目捧吹说“不”,这是一个民族求真务实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对自身思想的尊重。

学会思考与质疑

高二14班 牛家赫

镁光灯下一个个光鲜靓丽的身影,宏伟的体系中一个个精巧的连接,我们站在那里,仰慕着表面的辉煌,崇敬着、盲目地追随着,却不曾想过那些精致外表掩藏着什么。我们只是一味地简单地追随、附庸风雅,却丧失了思考、质疑的能力。

这个问题的存在已不是一朝一夕了。十年前敏锐的学者白岩松就曾在相机的频闪中无奈言之。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碎片化阅读,扫着套红的标题和首页某明星的照片,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留个影签个名来炫耀一下——仅此而已。对从未深入了解过的明星何谈质疑?要的只是那个面容罢了,基于了解而谈的质疑显得多余。快速、快速,人们要的不过是个结果,那些深入思考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那么微不足道。

只是恰恰思考和质疑才是最重要的环节。人们追求的结果不过就是碳素笔在纸张上留下的划痕,不过就是两个人的合影,不过就是几句赞叹,物质的最终失去作用,空空如也的脑海静默得可怖。思考和质疑的力量是如此庞大,以至于造成的轰动让常人一时根本无法接受:经典力学体系正散发着最灿烂的光辉,经过奠基、建造、封顶,还有麦克斯韦令人咋舌的公式支撑,让人错以为那便是永恒——但对于普朗克,他更在意的是金色大殿边缘漂浮的一簇乌云,而正是对于这片乌云的思考,他向整座建筑提出了质疑,那一刻便是量子力学从经典力学体系中脱胎的时刻。我们可以试图想象那时经典力学被包裹在怎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光晕下,但我们难以想象提出质疑的普朗克历经了怎样缜密的思考。快节奏的生活、只要结果的理念让我们早已习惯熟视无睹、习惯只走眼睛不走脑子,对于类似普朗克这样耗时耗脑又未必有回报的工程,还有谁愿意去做?

但我们必须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如果没有达尔文在5年的环球航行中不懈的研究思考,继而向带着浓重宗教色彩的“上帝创世说”提出质疑,就不会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轰动的进化论出世;如果没有菲涅尔在光的本性的研究上的深入思考,没有他和泊松对于看似不可能的泊松光斑计算结果的质疑,人们也不会清晰地看到一片黑影正中光亮的小斑。思考和质疑是前进的动力,盲目的崇拜只会固步自封。光环不意味着无懈可击,我们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不应因任何因素而改变。这种技能是生命进步所必需的,也是当今人们所欠缺的。所以当我们再面对辉煌和光鲜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下来,用更智慧的方式与他们对话。

拿什么“迎接”名人

高二15班 叶清华

名人从本质的定义来看,是指有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群体;从感情层面出发,则是指大众所崇拜、广受喜爱,或至少广为了解的人们。名人是权威,是讲出来的知识要义就会被“信奉”得著名人物。每个地域,每个国家,都会有各个领域的名人群体。

既然如此,这些名人时常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又是否思考过,我们该以何种心态何种形式对待与迎接名人们呢?

白岩松曾有这样一番表述“不管谁来,迎接它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而不是

第五篇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啥意思
《《看见》读后感》

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这是一个关于自我剖析与报道的故事,这是一个跳出蒙昧,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发展的故事,这是一个只关乎‚人‛的故事。

我一直认为习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习惯了某种,往往就会变成理所当然,以至于渐渐麻木。于是‚人常常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人,对自己熟视无睹。‛我害怕这种结果,因此我更迫切想要睁开眼睛,跳出被蒙蔽的阴影,用客观和理性、真诚与自省去生活,‚看见‛我们身边的那群最平凡的人。

捧读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从一名新入央视的‚菜鸟‛到叱咤新闻界的名记,她用厚厚一本书记录了自己十年的成长,从记者的视角审视了中国十年的社会变迁,写下我们平凡人的故事。作为一名央视新闻记者,柴静用新闻的精准去认识事物,逼近真相。而她始终乐此不疲,‚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认为,‚采访就像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也越深。‛这样一种往来,让精神产生了共鸣,唤醒沉睡的灵魂,解开内心的困惑。柴静也毫不保留地在作品中谈起自己的毛病,‚文艺范‛、‚有些暴躁‛、‚感情用事‛。但凡敢于承认自己的‚某种残破‛,才能获得直面挫败与惨淡的力量,解下自我蒙蔽的镣铐,伸手迎向那些被忽略了的‚人‛。Know yourself。阿波罗神庙里刻下的这句箴言,几千年后仍旧熠熠发光。

在作品中,作者主要记录了自己在《新闻调查》栏目担任记者期间的报道。家庭教育问题、公民权力争夺案、虐猫事件、华南虎事件等等,柴静稳稳拿捏住自己的主观情绪,凭借客观与公正去记录每一

种声音。柴静说‚有一个阶段,勒令自己不能在节目中带着感受,认为客观的前提是不动声色,真相会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但这之后我觉得世间有另一种可能——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人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反躬自身,我们常常就是少了这样一份冷静与理性,而多了几分刻意与偏执。柴静冷静地划出自己的职业警戒线,按照公众对记者的职业要求来揭示这个世界,而不再是一种‚大慈悲‛,将情感奔腾在涕泪纵横间,又或者是以‚正义‛自居,挥舞着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于是在她的眼睛里,没有了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书中所写,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要学会准确,我们首先要学会观察,‚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对,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人心不停被打磨,磨平了棱角也就变钝了。过分骄纵的情感,使我们丢失了探寻真相的心情。‚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和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这是一位网友在柴静的博客中的留言。

其实不仅是新闻行业,探寻也是任何一项职业所要保持的精神。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在这样的触碰中,作为教育者,我们会面临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让偏见支配了公正,让教育失去了‚探寻‛的精神。要勇于探寻自身、探寻他人,探寻教育的真谛。作为新教师,我也必将经历和柴静初入央视工作时一样的迷惘和不适应,但是即使在这样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中,我也必须坚持自己对探寻的愿望,不让激进的情绪和不安的焦虑左右了我对职业和自我的判断。准确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

少的客观。‚但求了解认识而已‛——就是凭借这样一种冷静和客观,我们才能够更加公正地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深刻理解自己每一天工作的意义;也唯有这样,每位学生才会受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才会对这个集体产生信赖和归属感,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这样一个集体的愿望,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梵高对他弟弟说过: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对人和世界的理解。我想说,教育正如艺术,唯一不朽的,不是课堂传授的知识,而是教师通过教育向学生传递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简介:

柴静生于1976年,19岁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11月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经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

先后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

柴静个人成长的经历 —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看见》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我们自己的故事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现实,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sucai/youmeijuzi/28297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