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中考作文素材

中考写作素材:不试不知道

admin 中考作文素材 2016-06-15 08:18:00

  导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大全,以应对考场上变幻莫测的题目,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备考的同学准备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不试不知道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与解析

  在内容上,该试题倡导考生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在形式上,该试题采用了全命题作文的形式,又体现出了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发展的总趋势。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类似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自己来”的中考材料作文试题、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第一次_______”的中考半命题作文试题,特别是类似2015年上海市“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的中考全命题作文试题等“尝试”主题作文试题,在今年一些省市的中考中还会再一次出现。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在审题时要将“不试不知道”变通为“试试就知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自己或他人,抑或个人和团体经过某种尝试后获知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了生活的常理、得到了人生的启迪等素材全部纳入我们作文选材的范畴,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内容上要突出一个“试”字。即作文要从为什么要“试”,谁来“试”,如何“试”,“试”的经过怎样等角度进行思考。另外,一定要将我们作文的落脚点放在“知道”一词上。即在作文中要能体现出通过具体的“试”得到了什么结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等。

  佳作示例

  不试不知道

  亲爱的女儿:

  你好!

  收到你发来的短信。你说你对自己参加这次全国作文大赛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有点想放弃了。妈妈对你在大赛前的忐忑心理十分理解,自认为这种心理也很正常。是的,即便是成人,也不敢保证都能在重大事件面前保持坦然的心态。只是妈妈的观点是,你还得想方设法越过这道坎儿。要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克服困难,争取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因为不试不知道,只有努力进行尝试,才会知道自己的作文水平到底是高是低,也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小马过河》的童话故事你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吧。在这则童话故事中,小马要过河时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就问他遇到的老牛伯伯,老牛伯伯说水一点都不深,才能到其小腿部位,但小松鼠却拦住了他,说那河水很深很深,过不去,前两天还淹死过他的一个伙伴。小马不知道该听谁的,只得返回去问妈妈。妈妈把小马领到河边,让小马自己试探河水的深浅,结果小马试了后才知道,原来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得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得那么深……女儿,从这则童话故事中,你是不是早就应该懂得只有试一试才会知道事情真相的道理?

  女儿,现在你对自己参加作文大赛没有把握,就像小马刚开始过河一样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所以,你只有先参加作文大赛,才能知道自己的作文水平到底怎样。

  也好在,你参加的作文大赛不是真正的河,即使“过不去”也不会像小松鼠一样被淹死。因而,女儿,你为什么就不能大胆一搏,以积极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去试一试呢?不试不知道,只有试一试,才能知道自己真实的作文水平。

  而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尝试,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并最终获得成功。屠呦呦为了提取青蒿素和观察其对疟原虫的控制情况,她先后尝试了190次,反复做实验多达200次,这才获得了成功。类似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

  所以,女儿,请你不要再对自己参加全国作文大赛有忐忑的心理。不试不知道,多努力去尝试吧,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争取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就算这次全国作文大赛不能获得理想的名次,也一定会为下次的成功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你的妈妈

  2017年4月20日

  夺分亮点提醒1.体式新颖,针对性强。作者聪明地以“妈妈”给“女儿”写信的方式创新作文,这不仅使本文在体式上与众不同,很是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使本文在说理上有了很强的针对性。

  2.说理透彻,说服力强。本文作者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在主体部分用“小马过河”的故事以及屠呦呦的成功经历等事实论据对之进行了充分论证,因而本文在说理上也就十分透彻。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sucai/zhongkaosucai/202205/2899003.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