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三篇
试卷分析是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管理中重要环节。是测试诊断试题与试卷质量的有效性,从而保证试卷具有较高客观性的必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三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一
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由教研室出题,从题目上来看导向还是比较科学的,有些许题目比较难,题目量适中,整个的分值安排比较合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整体效果相比较期中考试来讲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作题方式了。
整张试卷总共有三个大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学生得分率很高,满分比例占有84%以上;图说历史这个题目学生对于问题的问法相对比较陌生,因此得分不太高,特别是第二十题学生的得分率大概在68%左右;第三大题出题相对较活,这样的题目是很科学的,同学对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同学对于学生在材料分析上的考查做得比较多,总体上来讲也就是这个题目相对较难的,因此初一的学生这个题目做得不是很理想,失分较多,得分率在51%左右。
这次考试整个七年级的总体情况如下:平均分是61.5分,及格率是58.33%,优良率为22.31%,,低分率是16.15%,最高分是97分,最低分是13分,所以整个的成绩一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还应当提高整个的平均分,另外低分率较高,对于这些后进生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转化。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课文的重要知识进行梳理以外,还应当多给些材料分析这类形式比较活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与应用能力,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当然这个有赖于老师平常对学生进行的思维训练,因此本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们两个历史老师就有意识的将下个学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尽最大可能做适应地调整,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二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历史期中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题型较全面,考查的知识较全面,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较全面。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覆盖了教材前半部分每一课书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中的个别小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外;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六个班,479人参考考试,优秀80人,优秀率16.7%,及格148人,及格率68.1%,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2分。各班比上个学期均有较大进步,尤其是普通班中的104班,及格率达73.36%,但非层次班中优秀的人数还是比较少。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1)对历史教材的重点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如选择题全对的同学达11%,材料题和问答题都全对的同学达8%。
(2)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很多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3)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比较、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除了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较强外,也反映出学生阅读面较广,综合能力较强。如层次班的学生在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中失分较少。
(4)非层次班成绩在90分以上的同学比过去有所增加,及格人数也比上期多得多。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贞观之治”误记为“开元盛世”,把“铁木真”误答为“忽必烈”,“行省制度”错答成“三省六部制”。
(3)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牵,对选择题的答题能力较差,50分的选择题中得分20分以下的约占了5分之一。总成绩在20分以下的也有十几个人。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只有四个小题,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分析历史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较低,也反映了平时教学中未能认真引导学生注意结论的得出是缘于那些有材料。如经济重心南移的材料分析这道题,学生得分率较低。
(5)学生的历史比较、归纳能力较差。如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国措施上有何共同之处这道题是失分较多的题目之一。
(6)学生对课本不够熟悉,说明学生未能认真读书。
四、改进措施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1、根据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实际,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尽可能多让少来参与,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2、历史科需要学生主动记忆,因此,努力让学生每周抽一点时间读读历史课本,记忆一下所学的内容。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4、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由于学生基础普遍差,要多提供例子。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6、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8、普通班应多关注学困生,努力让学困生有所进步。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三
期中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下面对本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2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第20小题:相当部分学生错选为B,此题得分率只有0.56,这是由于学生对皇帝的贡献没有认清导致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如第6小题显然是学生空间感弱、地理知识缺陷造成的。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28小题第2、3问,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又如第31小题,要求学生结合谈谈对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这考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许多考生在答经过时不是答得啰嗦,就是太简略,一笔带过。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29小题第3问,有学生审题不仔细,不少学生举的例子不恰当。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几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第一,从初二年级的成绩来开,校与校、班与班之间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均分差距在15—20分之间,这说明了有的学校、有的教师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造成差距较大,为初三年级的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第二,从初二年级的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近代史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占中考分值的近一半,所以学校一定要给初二年级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近代史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基本知识点掌握准确无误。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兼职教师也可参看练习册的学习目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5、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
7、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xiaoxue/snjzw/21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