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投资的收益获取方式主要为(风险投资有哪几种形式)
作为风险投资人的你,是否曾经幻想着,自己拥有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手握上亿资金、开口闭口至少都是几千万的交易、对公司商业模式侃侃而谈、出差坐的是飞机或高铁、住的是五星级酒店、每年还有去东北滑雪或三亚冲浪的固定休假……
然而,作为风险投资人,你非常清楚的现实却是:募资异常艰难、长时间未出手项目、BP上的专业名词都看不懂、由于全国反复不断的疫情导致出差异常艰难……
话说这都2022年了,为什么你做风险投资还那么难呢?
一、没 钱
Jerry在公司干了快3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投出去一个项目,他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虽然频繁地看项目,但却再也没出手过。时不时有FA的小伙伴给他推荐项目,他会条件反射性地回复一句“有BP吗?”待收到BP后,紧接着的回复是“晚点看一下”;如果一周后,FA小伙伴问他是否考虑继续跟进时,他会说“内部还在讨论”;如果两周后,FA小伙伴再问他讨论的怎么样时,他会说“抱歉,暂时投不了”,原因不是项目太早、估值太贵,就是财务数据太差、商业模式有待验证……
其实Jerry心里很清楚,之所以所有FA推的项目,他都“暂时投不了”,是因为自己所在的基金没钱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牛的投资人,手头没有子弹,也难以做投资。一年多来,合伙人到处忙着募资,可是收效甚微,市场化LP的钱已经被前几年各种追风口的GP亏的差不多了,政府型LP不仅要求4:6或5:5的出资占比,还要求一定要返投,其实返投就相当于帮政府做资本招商倒也罢了,至少能收个管理费也好,可是一个基金盘子,除了政府出资,另外的一部分配资,想要及时close,也并非易事啊!
二、没专业知识
Jack本科毕业于国内985,研究生毕业于国外常春藤,在亲朋好友眼中,此等教育背景,绝对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了。周围人都一致认为,Jack的职场生涯将会一帆风顺,前途无量。Jack本硕学的都是金融方面的专业,当初他刚进入一级市场做投资时,他和周围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在前几年,互联网和消费赛道还比较火的时候,很多模式创新的创业项目,对Jack这个高材生来说,还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这几年,整个行业的关注点基本都转向了技术创新的高科技项目,本来Jack前年还在关注消费赛道,去年老板突然就让自己转去关注半导体赛道,这可让他犯难了。首先一堆名词关:TO、MPW、Wafer、Die、CP、FT、SoC、RTL、SDC、FPGA、ASIC……,就给了Jack一个下马威;其次,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原理,让Jack在摸索中更是雪上加霜;另外,对产业链上下游和同行公司的研究,什么Intel、TMSC、NXP、TI、ST、MTK、ADI、AMD……,把Jack搞得焦头烂额的。Jack偶尔也会向好友抱怨,自己当初高考有那么好的分数,为什么不选个物理或电信相关专业,不然现在看起半导体项目,也不会这么费劲了。
三、没产业背景
Jeff本硕也是学商科类专业的,从2017年开始,就在一家专门投消费的机构上班,这期间也出手过一些“头部”项目。2021年中以来,他有感于赛道遇冷、公司没钱,终于打算把酝酿几个月的简历投出去,可是令他失望的是,投了50多份简历,只拿到了5个面试机会,但却没有拿到一个正式的offer。机构给的理由基本出奇的一致:我们现在招人,都要求有相关的产业背景,纯金融或财务背景的人我们不要,因为很难对高科技项目有个清晰的判断。无情的现实给Jeff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一时不敢轻举妄动。今年再打听了下,Jeff已经和几个伙伴,创业去了。
四、没项目资源
Joe是一家四线机构的投资经理,平时主要工作就是找项目并做初步判断。刚开始入行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项目。后面有一次和前辈吃饭,三杯酒下肚后,前辈给他指点迷津:在一级市场做投资,获取项目无非几种手段——FA勾搭、同行推荐、路演大赛、行业峰会等。Joe一听茅塞顿开,很快付诸行动。但是理想和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因为自己所在的四线机构在市场上没什么名气,很多项目创始人在之前根本就没听过自己的机构,经常在和创始人聊之前,先被创始人提问10-15分钟,这让他特别受伤。有时Joe为了提高自己和机构的知名度,不得不搬出:自己读研时的某院士导师和老板在前东家参与过的某头部项目,如果这样还不能和创始人有一个良好的沟通,Joe不得不转头通过以上几种手段另谋项目了。
五、没投后管理
Jolly是理工科背景,在一家2.5线的机构做投资3年有余了,这几年的硬科技投资浪潮,他还是出手了不少项目的,Jolly为此也颇感自豪。但随着基金投的项目越来越多,市场行情却越来越差,如何让已投项目的估值能够不断往上涨,一直是合伙人重点关注的事情,因为这样即使不能很快完成DPI考核的指标,但至少对LP也能有一个不错的交代啊。
现在手头的子弹不多了,合伙人让Jolly要放缓投资,重点负责投后,Jolly很清楚,其实就是帮已投项目做FA。奈何这几年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所投项目基本都达不到当初预计的增长目标;另一方面,Jolly一直是做投资的,除了给认识有限的同行拉群和创始人对接下,好像也做不了更多的事情,何况友商们现在也都比较谨慎。这让Jolly在机构内部的投后工作异常艰难,有时他也会想到拉群对接认识的FA小伙伴帮已投项目做投后,可是好的FA对项目也是有筛选标准,不是谁推的项目都接;不好的FA,又怕拉群后把事情搞砸了。针对基金内部的投后工作,一直让Jolly感到非常棘手。
六、没退出渠道
Justin在一家算是一线的机构,曾主导投资了某头部自动驾驶项目。项目在投资后,基本保持每年至少一轮的融资节奏,估值也水涨船高,这让Justin和他所在的机构都非常高兴。但是,让合伙人感到有点压力的是:当初投资这个头部自动驾驶项目的基金,马上要到期了,LP一直在要求尽快退出。合伙人将此“光荣使命”交给了Justin,让他帮忙尽快转老股。Justin深知:使命虽光荣、任务却艰巨!问了一圈认识的机构朋友,是否能帮忙接老股,得到的回复都是“估值太高了,内部推不动”。Justin自己也知道,“2019年收入3200万、亏损,2020年收入8100万、亏损,2021年收入2亿元左右、还是亏损,现在报价不低于200亿”,这种PS在100倍以上的项目,自己现在要内部推动投决也是异常艰难啊。可是眼看项目IPO也没具体时间表,Justin和合伙人一直亚历山大。
PS:文中Jxx们皆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