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初一(12)班《世说新语》名篇故事优秀读后感展示)
世说新语读后感
01 钟佳乐:《世说新语》之《陈仲举礼贤》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世说新语》,我觉得有一篇写得非常好,叫做《陈仲举礼贤》。这也是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德行第一”。
故事讲的是:陈仲举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他的秘书说:“大家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陈仲举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不先去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心里装的下贤士,积极投身于民间去礼贤,不要以为自己当官而高傲,虚心学习为人处世道理。这就是《陈仲举礼贤》告诉我们的道理。
通过读《世说新语》,我还懂得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首先,我们要通读一遍内容,读准字音,停顿要把握好。其次,要学会看注解,理解故事,这样就会知道其中蕴含的道理了。
02 余莹莹:《世说新语》之《互不相师》读后感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这就是《互不相师》的故事。
读了《互不相师》,我觉得陈元方非常聪明,从小学习父亲的为官言行,无师自通。对客人的提问回答得很好,考虑周到,不卑不亢。那样的回答即不得罪袁公,也维护了自己的父亲。我们要学习陈元方,可以机智的应对一些不太友好的问题。
03 郑丹怡:《世说新语》之《夏侯玄与陈本》读后感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它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传世名著,许多文人都对这本书推崇备至。
鲁迅称《世说新语》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冯友兰也把这本书当作“中国人的风流宝鉴”。那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是因为《世说新语》中那些特立独行的人物与精彩纷呈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们吧!
就像夏候泰初与广陵陈本善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方正第五》,内容是:夏侯玄与广陵人陈本是好朋友,夏侯玄与陈本在陈本母亲前喝酒,这时陈本的弟弟陈骞回来了,陈骞直接走到了堂屋门口,想与面前这位鼎鼎大名的名士结交。可是陈骞年龄未到品德未到,而且与名士结交应该是去拜访他,怎能这样没有礼貌,直接去结交呢果不其然,夏侯玄很严肃地说:“事情一码归一码,相同的可以一起办,混杂坚决不可以办!”即“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只有知节懂礼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优雅和风度,首先要和蛮横与粗鲁告别。夏候玄虽然和陈本关系很要好,但他并没有因此纵容陈本的弟弟的粗鲁和无礼,这是他的坚守和原则,不因个人关系的亲疏发生任何的转移和改变。丁是丁,卯是卯,凡是牵扯到为人原则的事情,毫不含糊,这是一种态度。让我们见到了一个坚守原则的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记载了许多特立独行的人物和精彩纷呈的故事,读之如行山路,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04 唐逸涛:《世说新语》之《蒸饭成粥》读后感
今日,我读了几篇《世说新语》中较为吸引我的几篇故事。最让我感兴趣的人还是陈太丘之子。
此人名唤陈元方,我看时不由想到狄仁杰中的“李元芳”,这挑起了我的兴趣,让我印象深刻的有“陈元方蒸饭成粥”。故事大体是这样的:陈太丘有一友人来家中借宿,与太丘清淡几句。不想那厅堂与这灶台挨得近,被派来蒸饭的两个小马虎——陈元方与陈秀方两兄弟,丢了正事,全当了顺风耳在这细细窃听。其实,小孩都这样,老爱听大人谈话,正所谓“好奇心,害死猫”,不过这俩小孩还不至于被害死。只不过,一家人这顿吃饭改吃糜。原来两个糊涂虫忘了放箅,米落了水,饭成了粥。
兄弟俩也诚实,认了错。把父亲与友人的清谈,一字不落的复述了一遍。太丘听后,认为吃粥也罢了。由此可见,太丘以为孩子的专注认真的倾听比一时吃粥、吃饭还重要许多,也可见得这兄弟两人很坦诚、诚实。我们也要学习他们专注、知错认错的精神。
05 冯嘉静:《世说新语》之《道旁苦李》读后感
《道旁苦李》讲述的是关于王戎的故事。王戎与好友出门游玩,在出门游玩的路途中,看到道路旁有许多李树,树折了,上面有很多李子。很多小孩都去摘了,摘的满手都是。只有王戎没有去摘,就站路旁看着别人摘。有人看到了站在路旁的王戎,就走过来问:“别人都去摘李子了,你为什么不去摘呢?”王戎说:“树在道路旁,那就应该有许多人去摘,可是上面有那么多李子,说明没有人去摘,也证明了这些肯定是苦的李子。”说完,那人便去摘了一个尝了尝,果然如此。
这个时候的王戎才七岁,就知道了这样的道理,可见王戎小时候善于观察,爱动脑筋。“道旁苦李”这个词语代表的意思是:比喻不被重视的人。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06 曾思瑜:《世说新语》之《泰山桂树》读后感
主要讲述了有人问陈季方“您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季方说:“父亲就像在泰山一上的一棵桂树,上面是万丈的山峰,下面是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滋润,树根为泉水滋润。这时,桂树又哪会明白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爸爸有什么功劳。”
文章用泰山之高级深渊,烘托陈太丘的学问之高和懂得的道理之多。这一赞美,也说明了陈太丘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有泉水所润的德行榜样,也侧面反映了陈太丘的儿子陈继芳是个聪明,情商高的人,他的回答不失轻重,以曲折的方式回答了客人的问话,让人不禁拍手叫绝。
07 王展:《世说新语》之《杨氏之子》读后感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一本关于儿童智慧故事的书,《杨氏之子》就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篇名篇。
故事讲得是一个姓杨的孩子在门外玩。一个姓孔的人来拜访他的父亲。见他父亲不在家,便跟他说:“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子吗?”孩子也微笑着回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你们家的鸟。”访者连连佩服。
我看了并理解了意思后,不禁连连赞叹。这孩子非常机智,别人用他的姓来问他们家有没有这样东西时,他就用同样的思维来回答别人,最后把别人问得哑口无言。杨氏之子的话属于机智的即兴发言,换我们都要打腹稿,有些人甚至会骂人。
因此,现代人们还要向古人学习文化,还要读更多的文言文。《世说新语》中有很多的文言文故事,建议大家买原版来看哦。
08 曾欣钰:《世说新语》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读后感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一篇文言文写了才年仅十岁的孔融与父亲来到洛阳,在当时,李元礼的门望很高,都是一些上流人物来拜访他,孔融到了那时,跟守卫说他是李元礼的亲戚,守卫告诉李元礼一声就放了他进来,李元礼问孔融,他和他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他的祖先孔子和李元礼的祖先老子是师生关系,所以他和李元礼是几代老友,李元礼和在座的人都很惊讶,认为孔融很聪明。
后来,太中大夫陈韪也来了,大家把他刚刚没来时孔融的事跟他说了一遍,他听完了以后,却说,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后未必很能干,而孔融听后便答道:“想必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被孔融说得非常尴尬。
在这个故事里,孔融面对陈韪的冷言冷语,并没有默不作声,而是用陈韪自己的话,以牙还牙地挽回了自己的尊严。
09 陈家鑫:《世说新语》之《梁上君子》读后感
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梁上君子这一篇故事,这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故事。虽然我已经把这个故事读了数遍,但我还是忍不住多浏览几遍。
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小偷进了陈寔家,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看见了,便穿戴整齐后将儿子,孙子等人叫起来。严肃地教训他们:“一个人不应该不努力学习。不善良的人本性不一定是坏的,长期习惯不学好就养成了坏的性格,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躲在房梁上的人就是这样!’’小偷大吃一惊,连忙跳下来跪在地上认错,陈寔慢慢开导他:“看你这个样子不像是坏人,应当克制自己的邪念,返还善良的本性。”命令赠送二匹绢给小偷,陈寔这席话也影响并改变了小偷的一生。
读完后,我不禁为陈寔正直、厚道、善良的品格所敬佩,我们应当从小养成好的品行习惯,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不坏,只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罢了!
10 饶尚威:《世说新语》之《望梅止渴》读后感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着汉末至东晋大夫的言谈、逸事。向来被视为魏晋“志人”小说的典范。但今天我要讲故事中的《望梅止渴》这篇短文。
相传,曹操曾率领大兵跨越沙漠;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干渴难忍。这时,曹操为了尽快行军,站在前面喊道:“士兵们,前面有些果树,树上有些酸梅,酸酸甜甜可以解渴。”士兵们听着酸梅时,嘴里的唾液分泌多了,带着士兵走出了险地,并找到了水源。
故事完结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11 洪思杰:《世说新语》之《荀巨伯探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世说新语》这本书,有一则让我深有体会。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他知道自己的友人病倒在床,便千里迢迢地赶去探望。当他赶到时,城外的胡兵已经进攻进城池。友人劝苟巨伯离开。可荀巨伯说:“我来探望你,怎么能在危机时刻走呢”这时,胡兵已经闯入了宅门,见到荀巨伯在这里,问起了前因后果,当知道一切后,胡兵放过了他们。
看到这里,我心里想:友情的力量多么伟大!荀巨伯在生死关头没有放弃友人。作为朋友,我们现在没有遇到那么严重的情景,但是我想我和朋友之间也应该跟天边的彩虹一样,美好而又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