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这些与地球相关的“冷知识”可以讲给孩子听(世界地球日让大家明白了什么?)
导语:今天是地球日!这些与地球有关的“冷知识”都可以讲给孩子听。
地球日让大家明白了什么?
2021年4月22日
今天是第52个地球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
世界地球日是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公众积极践行“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绿色行为的重要传播平台。
今年第52届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从4月19日开始,至4月25日结束。
什么是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现存环境问题的认识,动员人们参与环保运动,通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改善地球整体环境。
地球日发起于1970年。如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经发展到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
10个关于地球的冷知识
地球英语中的“地球”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中的“Erda”,意为“地面”和“土壤”。虽然名字叫“地”,但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
地球的质量为5.975×10 ^ 24千克。时至今日,它还在吸收着宇宙中的彗星、陨石、宇宙尘埃、星际分子空。据专家估计,地球每年可获得约10万吨星际物质,其中宇宙尘埃23430吨。所以,地球一年比一年胖。
自从46亿年前地球从混沌中诞生以来,已经有超过1万亿个物种在上面生活繁衍。现在地球上有多少生物?走到门口的小花园,用勺子挖一勺土,这里“生活”的有机生命体比地球上的人类还多。
大约6.2亿年前,地球一天只有21.9个小时。可以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在逐渐变慢,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幅度是微乎其微的——每100年只有70毫秒,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地球一天多一个小时,就要再等1亿年。
历史上地球发生过多次磁极倒转,北变南,南变北,最近一次是在78万年前。一些科学家怀疑地球磁极的逆转是古代生物灭绝的原因。
我们的地球能在宇宙中安全生存,多亏了木星。木星体积大,质量大,自转快,引力大于普通行星。原本飞向地球的陨石被木星吸引,撞向了木星。
地球是唯一已知的板块构造行星。七个巨大的板块正朝着不同的方向运动,塑造着地球千变万化的地质特征。别看每年1-10cm的动静。全球碳循环每年就靠这几厘米,防止地球过热。
人类对Tai 空的探索,从古至今从未停止。但是随着人造卫星和空站的兴起,Tai 空垃圾也越来越多。2014年,NASA的一份数据称,地球上漂浮着2600颗出现故障但在轨的卫星空,是工作卫星数量的两倍。据美国空监测网统计,在轨10厘米以上的天体有26000个,1-10厘米以上的有50000多个。大部分都太空垃圾了。
地球上97%的水是盐水,剩下的3%淡水中的70%在极地形成了冰,而剩下的大部分在土壤中或者地下深处,人类很难吸收。
大约3亿年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陆地都是一个整体。侏罗纪时期,泛大陆分裂成两个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裂成现在的样子。
告诉孩子保护地球可以这样做
01绿色出行,减少排放
在“地球日”,我们可以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天气好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户外进行骑行和快走,既锻炼了身体,放松了身心,又减少了能量消耗。
02关灯省电
现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人都离不开电的生活和工作。手机、电脑、电视……都不可避免地要耗电。没有电的生活真的无法想象。
那么,在这种强烈依赖电力的情况下,应该从哪些方面节电呢?
当你出门时,你可以关掉大部分家用设备。许多电器的“待机”模式,如电视机和电脑,实际上并不省电。如果短时间内(半小时内)不再需要这些电器,应及时彻底关闭。
在家中合理布置室内光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光的利用效率。在不需要的地方关灯,既保护视力又省电。
合理使用纸张防止浪费
众所周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纸张的消耗量是惊人的。
在纸巾的选择上,可以尽量选择竹浆纸巾,可以大大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我们平时打印用的纸,可以双面打印;废纸也可以用在反面。
04减少垃圾分类中塑料的使用
塑料对土壤的污染不言而喻。它不仅难以降解,如果燃烧还容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外出购物或者去超市购物时,我们可以随时保留布袋或者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同时尽量少用一次性的东西(比如一次性的碗、筷子、杯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将垃圾分类。
可以节约垃圾处理成本,延长焚烧发电厂和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节约土地资源的使用。
保护地球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善待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
在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之际,
焦军也收集了相关海报,
方便老师使用~
老师和家长们,
请今天就告诉您的孩子:
人与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我们应该学习
尊重自然,
适应自然,
保护自然,
只有一个地球
让我们一起建设美丽的家园。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自然资源部官网
编辑|张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