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的科学解释是怎么样的「疑问解答」
一般认为,鬼是一种意识和心理想象,现代科学证明不了鬼的存在。在认知世界中,鬼既没有来源,也没有去路。鬼存在是为了啥?要干啥?最后得到啥?统统不清楚。鬼也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形象或模样,每一个见到鬼的人鬼都不一样。在现代汉语中,鬼的主要意象是恐怖和邪恶。
鬼字在甲骨文就有,形象是一个大头人,即下面是个人,上面是一个怪模怪样的头。《说文解字》解释为:“人所归为鬼。”即人死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就是鬼。按《礼记--祭义》说法:“众生必死,死比归土,此谓之鬼。”所以,鬼与归的读音是一样的。
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鬼文化是从宋元之后随话本小说杂剧等市井文化兴起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所谓鬼文化,是指鬼与人发生生活联系和情感联系,即鬼作为一个特定的艺术形象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作品就是《聊斋志异》。鬼在之后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和意象,大体上说就是《聊斋志异》定格的。
按现在鬼的标准,宋元之前是没鬼的。那么,在传统文化里,特别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鬼到底是个什么存在呢?
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元气变化而成。魂是阳气,魄是阴气,魂魄会合成为一个具体的生命。人之初生,便有精神依附于形体,精神为魂,形体为魄。人之将死,则魂气上归于天,形魄下归于地。所以,人死以后,离开尸体魄的魂就是鬼。因此,传统文化中的鬼,即鬼魂。《聊斋志异》中写鬼都是这个套路。所谓借尸还魂,就是魂归于魄,鬼又变成人。
丧礼与鬼有关。按魂魄理论,人的魂灵若是离开了形骸,即失魂于魄,短期的就会致病,长久的便是死亡。于是在先秦丧事习俗中,便出现了招魂复魄的仪式。这种习俗后来融入礼仪,成为古代葬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儒家经典中,招魂称之为“复”。所谓“复”,就是使离散的游魂复归于形体之意,即复魂于魄。这就是丧事招魂的来源。从商周秦汉到晚清民国,招魂都是丧礼的规定程序,必须实施。
由于丧礼核心文本《仪礼》的内容要求在商周时就有,所以,丧礼中的鬼与现在的鬼是有根本区别的。在中国文化的原创阶段,生命是不可以轮回的。人死以后,成为鬼魂,子孙后人建庙建坟以安置,定期祭祀,于是鬼魂成为祖宗。随着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鬼魂祖宗理论也进一步优化。有后人供奉香火定期祭祀的鬼魂,为列祖列宗;进不了家庙祖坟没人香火祭祀的鬼魂为孤魂野鬼,没有归宿,在世间游荡。这是中国祖宗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人的意识和认知里,为啥家庙祠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因为那里存储着列祖列宗的魂灵,寄托着后人的情感和思绪。为啥不准进祠堂不准进祖坟是对家人的最大处罚,因为你虽活着,家庭组织已经不要你了,你无所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