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单元作文 > 六年级上册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1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长歌行》。这首诗是汉乐府的名歌,到现在我还能完整的背出来: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的意思是:绿油油的蔬菜上,晶莹的露水等着阳光···少年时不努力,老了只能白白地伤悲。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记得法国有个叫做波德莱尔的人说过:“时间吮吸着我们的生命,这没有影子的仇敌,啮蚀了我们的心,吸尽我们的鲜血,养得肥头肥脑”。是呀!时间如流淌的河川,一去不复返。可有许多人都不珍惜时间,任时间飞逝。我现在也要抓紧时间学习,少看电视,多看书。学要学好,玩要玩好,提高效率。成长快乐,学习进步,才是我想要的!吸取先辈的教训,成为有用的人。

  《长歌行》是我最喜欢的诗,也是我最难忘的诗,我最受启发的诗!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在众多伟大的诗人笔下,让祖国气势磅礴的山河和诗情画意的田园更加熠熠生辉。

  在活动期间,我学到了许多读诗的方法。比如“入情入境揣摩诗的意境”,在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我用到了这个方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在反复诵读之后仿佛看到了一幅明月清风的夏夜画面。我还学习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境遇,懂得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这个方法。在学习《天净沙?秋》时我了解到白朴不愿在朝廷做官,画面中的“一点飞鸿”暗喻作者本人。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的乐土。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

  诗歌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3

  为了很好地学习本次《与诗同行》的主题活动,老师特地给我们上了一节《与诗同行》的课程。老师说:“诗歌对一个人的影响力,甚至对整个文学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务必要多收集诗歌,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诗歌的种类,接着教我们把诗歌进行分类。因此,我们学到了各式各样的分类法。

  此外,我们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呢!我写了一首《风的声音》:

  呼——呼——呼

  是谁惊醒了我的梦

  哦

  原来是风来找我玩了

  我与风玩游戏

  在那碧绿的草地上。

  自我感觉还算良好。其中有个同学写了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可恶的作业》,害得我们捧腹大笑,一直笑个不停。其实仔细一想,这首诗写出了我们学生的心声,为什么我们能写出这等好诗呢?原来,是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写诗的技巧,这是她的功劳!同学们的诗,每一首都是那么的精彩,我们静坐着,听别人吟诗,一起在诗海中遨游,感受诗歌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收获了很多,例如:懂得诗歌的分类,收集了许多诗歌,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写诗!

  这是一次让我们难忘的综合性学习,我从诗歌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4

  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搜集、阅读了许多诗。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自己动手写写诗。先读一读阅读材料中同龄人的诗,想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在试着写一写诗;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自己写的诗。

  举办诗歌朗诵会。可以朗诵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朗诵自己写的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选哪几首诗歌来朗诵,采用什么方式才能使本组的朗诵更精彩;还要商量一下怎样开好班级诗朗诵会。

  合作编本小诗集。小诗集里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和同学们自己写的诗,也可以编入诗人的故事或诗歌的相关资料;可以给诗配上插图,还可以用书法形式展示我们喜欢的诗。给诗集取个好听的名字,装订后在班上展示,评一评哪本诗集材料丰富,编排最有创意。

  进行诗歌知识竞赛。将搜集到的诗歌知识编成题目,用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些同学的诗歌知识丰富。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5

  在两千年前,古诗就已经流遍各地了。古诗就如一片茫茫的、一望无际的大海,而我们就是那淘气可爱的孩子,在海的沙滩上拾那璀璨、闪闪发光的贝壳,学习那金闪闪的诗歌。我从古诗《滁州西涧》这首诗了解到了古诗所拥有的格式。例如:《滁州西涧》有标点符号和必须的规律,必须要七个字。而现代诗《太阳的话》没有很多的标点符号,格式也不是特定的。古诗的语言也很精炼,可现代诗却不是那么精炼的。在老师的教导下,我还懂了些有关于诗歌的知识。

  古诗是一种主情文学体材,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古诗也是最早、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它的表现手法有对偶、拟人、比喻、排比、夸张、象征和烘托。古代诗有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和山水田园诗;而现代诗只有叙事诗、抒情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童话诗。

  在语文书里,有死四首古诗,第一首《诗经采薇》采用了四言诗,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第二首《春夜喜雨》采用了五言律诗,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之情;第三首《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押韵,有秋景的清肃,却没有悲凉的情绪。通过这几篇诗歌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诗歌的广大与神秘,这些指引着我们通往诗歌的道路。当诗歌被我们读完时,就要将它们映入脑中,与诗歌一起行走!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6

  牙牙学语时,母亲就教我读诗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我最早学的诗。再大些,母亲就让我背词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来,便是现代诗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我会的第一首现代诗。

  再后来,我上小学了,要写作文,众所周知,小时候我的作文是不太好的,母亲就教我:“你应该把要写的景像想象出来,就像读诗那样。”我点点头,独坐在沙发上,“花中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脑子里像放电影似的放出这样的景像,写作文时,也就运用上去了。

  再到三四年级左右吧,老师要求我们借物抒情,这我就傻眼了,我问母亲:“我应该怎样做呢?”母亲笑道:“你看,诗人常常借物借景抒情,特别是中国古诗,你可以学习学习呀!”噢,我明白了,我跑到书柜那儿,把《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都翻了出来,果然有不少这样的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借江抒愁绪;“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皆是婉约词宗李清照借花思念丈夫;“桃花落,闲池阁。”这是陆游《钗头凤》中的名句……我明白了,拿笔就开写,思绪如泉水一般涌出,我又学会一种写作方法。

  五六年级,我读的诗多了,随手便能找到一些诗句用在我的文章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诗句总能给我的文章增添不少点睛之笔。

  回到家,劳累了一天,我找来一首小诗,诵读几声,立刻疲劳都消失了,我做起作业来似乎增添了不少劲头。

  我走在诗海边,拾起那一个个美妙的诗句,把我的作文增加了几分神采,多少美丽……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7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到写法洒脱的现代诗,这些好诗都让我们禁不住拍手叫绝。我们在学习古诗与现代诗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有着较为固守定的语言形式与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象也要比古诗更新奇、更富创意。哈哈,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短小的古诗寻么难读懂了,现在,我还真佩服大诗人们能写出这样简练精彩的诗句!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

  另外,我们还当了一回小诗人,我写了一首《小乌龟》,被老师当范文朗读,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同学写得也不错,陈琦琦的小诗《星星》写得十分童趣,活泼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小星星的调皮与可爱;朱莉莉的诗作《蛋糕》写出了她妈妈对她的关怀与她对妈妈诚挚的感激与深切的爱,写提十分感人,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我们还将自己的诗歌写在制作好的小卡片上,一张张精致的卡片代表着我们的天真与梦想,五颜六色的小卡片上的儿童诗,首首都那么精彩,我们静坐着,听着他人深情的朗诵,一起遨游在诗海里,感受着一首一首的小诗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余,我们还展示着自己收集的诗歌知识,并互相提问,这让我们的课间充满了乐趣,有许多兴趣浓厚的同学开始制作诗集,有的同学还别出心裁,与绘画好的同学合作,一同配上优美的插图,一下课,我们便围在一起,乐此不疲地交流着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本次活动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但那一首首妙趣横生的儿童诗及同学们原创的充满乐趣的小诗,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使我们时不时地回想这充满魅力的`诗歌,回想起诗歌带给我们的影响。啊!诗歌,你是多么美妙,我为你感到深深的骄傲、自豪!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8

  为深入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大家对诗歌的认识和了解。我班于12月在本班教室举行了“诗海拾贝”诗歌朗诵比赛和“与诗同行活动”。各小组推荐一名选手参加比赛,共有14名选手。内容为歌颂祖国,热爱大自然等课外诗篇。各选手在比赛前都做了精心准备。

  朗诵比赛中,大家勇跃参加,其中李智帅同学的《满江红》最让人陶醉。声音洪亮,十分有感情,诗中的许多名句千古流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文网!”更是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张冰洋朗诵的儿童诗《雨》把我们推向了想象的高潮,领我们畅游了另一个调皮的雨的世界。还有刘衡炎朗诵的《山行》和樊馨月朗诵的《山居秋暝》都令人记忆犹新。最终第二组、第五组、第六组等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优胜奖。活动圆满结束,但是有背景音乐一定会更完美。

  在“与诗同行”活动中,组长分工,有人誊写诗集,有人做手抄报,有人搜集资料。经过一周的准备,我们收获了许多。知道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知道了读古诗的方法。

  本次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诗歌,体验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畅想,了解了诗歌不同的韵味和含意。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9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这天下午,我们班开展了“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

  我和张予诺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经过为时一个星期的紧锣密鼓的准备后,展示在同学们的翘首盼望下,在我和张予诺的致辞中,缓缓拉开了序幕。

  “首先有请李凯、袁一凡两位同学为大家带来《再别康桥》。”在一片排山倒海的掌声中,两人自信满满地走上舞台。这两位男生非常用心地做了精美的背景和悠扬的伴奏。随着两人抑扬顿挫的朗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幻灯片也一张一张地放映着,带领我们走进诗的王国。我仿佛也慢慢体会到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两位同学朗读时采用轻缓的语调,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拨动着听众的心弦。

  “那么下面有请何雨欣,金舒妍,刘文静三位带来孟郊的《游子吟》,大家掌声欢迎!”主持人说道。三位女孩使用吟唱的方式,她们将耳熟能详的《游子吟》唱出了一番风味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她们站得笔直,宛如一株株生机勃勃的小白杨。窗外阳光照进来,像有一层光辉笼在她们的五官上,是她们的脸庞宝石般闪闪发光。

  接下来的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诗歌小话剧等都演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同学们一颗颗热情洋溢的心都写满了对诗歌的挚爱。

  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畅饮古典的美酒,细品现代的清茶,感受着心与心的交融与共鸣!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篇10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海鸥一样,来到诗的海洋,我们轻轻地扔几粒石子,诗海溅起一朵朵浪花;我们俯身拾起一颗颗精美的贝壳。那都是诗,美不胜收!

  这一星期,我们学了诗。关于诗,我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到古体诗民展的轨迹,由最古典的诗经到现在的自由诗,每一种都有特点。比如,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而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与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的长短自由,与古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知道关于老绍兴的诗歌吗?比如望外婆,“摇啊摇,摇到外婆家……”这是一首我们所熟悉的儿童歌谣,比较有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哇,诗歌还真不少,那该怎么办?于是,我将这些诗歌分了类,并绘成了一张表格,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收集了多少诗歌,还可以帮助学习呢!

  哎,诗歌学了不少,现在应该自己动动手写诗歌了,反正题材不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通过上网查询诗歌,了解到不同诗歌不同的写法,自己也可以试着写一写。

  为了锻炼口才能力,我们特意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可有意思了,既培养口才能力,又练一练胆子,一举而得,何乐而不为?我正充分地准备了稿子,准备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诵。

  刚才提到写诗,我们准备将自己的小诗集起来,编成一本诗集,再发给每个同学,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从而吸取经验,让自己写的作文更好。

  我们在诗海里玩耍,让我们在海边捡起一片片贝壳,带回家吧!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liunianjishangce/202203/2793416.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