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作文
在我的记忆仓库里,储藏着许许多多的忠言。小编收集了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在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那生下来就有的毛病—大舌头还存在着。就是这个大舌头,让我读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在读课文时,老师生气地问:“你连平舌音和翘舌音都分不清,你到底是怎么学的?”从此,除了老师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从不敢自己举手起来回答,同学们也都把我当成差生了。
玩游戏的时候同学们问我:“你为什么读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呢?”我不想说我是大舌头,憋红了脸,到最后竟然哭了。同学们见我这样,再也不和我玩了。我敢肯定,除了家里人,没人会喜欢我。
妈妈为了纠正我的这个毛病,把我送到少年宫去学语言表达。在学语言表达时,任课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造成胸以下部位全部瘫痪,她不也自读了小学、中学、大学,还写了很多书吗?你只是舌头大了些而已呀!”
这句话让我有了改正大舌头的信心。从此,每天晚上,我都叫家人们听我朗读课文,并让他们来给我指出错误让我纠正。就这样,在错了就改的过程中我的朗读能力慢慢地提高了。一次次,我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后,他们热烈地鼓起掌来,我高兴极了。
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一,老师又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勇敢地站起来,用洪亮的、流利的,而且翘舌音和平舌音分界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同学们惊呆了,平时我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不起眼的胆小鬼,可我今天回答得这么出色,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在他们眼中我的等级也从差生提升到优生,我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那位老师说的话,使我受益非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第二篇: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在我的记忆仓库里,储藏着许许多多的忠言。它们像一盏盏指路灯,指引着我前进的道路。其中,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
记得二年级期末考试,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信心百倍,觉得试题太简单,简直是小菜一碟。我很轻松地做完试卷,没有检查就匆匆交卷了,心想:OK,第一名非我莫属。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闭校式。一清早,我迫不及待背起书包来到了教室里。“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捧一大堆《成绩报告册》走进教室。开始公布成绩单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拉长耳朵专注地等老师念。老师先公布班级前三名:第一名:吴某某;第二名:王某某;第三名:高某某;我呆若木鸡,心里很难过。当老师念到颜昕昕“94、95分”。啊……不可能啊……我怎么能才得这么点分啊,连“双优”也没有。我的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拖着软绵绵的腿上前去领成绩报告手册。
回到家,我有气无力地推开门。妈妈一看我的样子就知道我考差了。于是,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女儿,人生不可能无波无浪,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你吸取教训,继续努力学习,相信成功是属于你的。”听完妈妈的话,就像一束阳光射进我的小屋,又像阴天出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大太阳,又像非洲炎热的大漠忽然来了一场及时雨……
这句话时刻鞭策我,使我全力引赴地对待每场考试,同时也使我在三年级期末考中荣获班级第2名,每当我学习有点怠慢时,这句话又悄然无息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使我总也忘不了——失败乃成功之母。
第三篇: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妈妈对我说过很多话,但是有一句话,却让我忘不了!
以前的我十分骄傲,一稍微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得意忘形。但是,妈妈说的一句话,却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骄傲的道理。
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得了89.5分,回到家里,妈妈问起我的'成绩时,我支支吾吾地回答妈妈:“我——我考了89.5分。”我心里想:妈妈肯定会骂我的。想到这里,我顿时哭了起来,可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妈妈不但没有骂我,而且还拿起考卷,帮我分析错误的原因。妈妈对我说:“不要哭了,只要下次努力就行了。”我擦干了眼泪,对妈妈说:“我下次一定会努力的。”我问妈妈:“妈妈,我为什么考不好呢?”妈妈听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你太骄傲了,加上又有点不认真,所以才导致你考不好,毛主席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吗?如果一个人骄傲了就会退步,虚心了就会进步。所以做人不能骄傲,要学会虚心。”
我听了,终于明白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个骄傲的人了,而是一个虚心向人学习,不自以为是的人了。
以后不论做什么事,我都会想到妈妈曾经对我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就再也不骄傲了。
妈妈这一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话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它教会了我做人一定不能骄傲,要虚心,这样才会让我们更加的进步!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liunianjixiace/202203/2804810.html